倍可親

幸福感(三)

作者:1988sw  於 2017-7-30 00:13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前塵往事

話說交通(上)
        交通是中國的驕傲,交通是中國人的自豪,交通也是上海市民的煩惱,
        我記得當年上海人叫城市街道為馬路,南京路,淮海路叫大馬路,上街叫蕩馬路。那時街上汽車很少,如果沒有公交車輛通行的街道,就是人們走路,騎自行車的馬路,好多冷清的街道就是我們小孩的運動場;踢足球,奔跑,鬥雞(一種男孩遊戲)放風箏等千花百樣的玩耍場所。
        那時一般街上沒有紅綠燈也沒有過街的人行橫道線,人們在街上說走就走,但是人會讓車(自行車),車也會讓人。要上大街,要在十字路口才可見到 紅綠燈,才有交通警手拿紅白雙色警棍指揮交通,才在街口沿著橫道線過馬路。
        當年市內公共交通分:有軌電車,無軌電車和公共汽車三類,當然還有高級領導坐的轎車和一般人平時不乘的計程車及人力三輪車。價格最便宜的是有軌電車,票價是三分、六分、九分…一般以4 個車站為一節收費,70年代起上海拆除了所有有軌電車,留下兩根辮子翹在頂上的電車,票價為4、7、10、1角三分,還有五分一節的公共汽車,買張兩角的車票好乘到老遠的上海市郊。
        上海人除了有月票的外,好多人為省幾分錢都會先走一站再上車或者下車走一站到家,那時沒有解決最後一公里的觀念。月票是工作單位給職工的福利,當年是六元一張一個月,定人(貼照片)不限量市內通行。那個時代,上下班高峰時段車很擠,尤其改革開放初期,從市區開望市郊工業區的車輛,時常有人吊在公共交通車輛的車門上不讓開動,出現車上車下乘客互相動武,還有為擠公交車而在車箱內吵架,雖人多動不了手,而長篇大段罵臭話臟不可論。那個時段那個車被稱作"英雄車"。總之,那個年代人們雖並不需要鍛煉養生但是大家仍是選擇短距離走走為好
        六十年代,腳踏車在滬還是高貴之物,文化大革命中造反隊,紅衛兵用搶獲的自行車成立飛虎隊。七十年代,自行車大為普及,中國成為自行車的海洋。八十年代,上海出現了私家車,第一次看到,聽到皇城來的官家子弟在南京路外灘橫衝直闖。九十年代,上海路上汽車多的蟻爬,親眼目睹黑色奧迪不顧紅綠燈,不管逆向行駛在大街上開霸王車,我驚呼怎麼了?旁人說「那車牌是兩位數小號的市級領導車」,我問為什麼不亮警燈、警報器,旁人答"那就顯得不親民了」。今天城市的大街小巷都車水馬龍,人行道裝上護欄把人與街分開,地鐵密佈大上海,政府關心人們的最後一公里而廣設公共自行車,而交通堵塞日益利害,城市空氣污染嚴重,汽車泛濫,個人的方便使社會承擔加劇,市民抱怨:行人說沒路可走,騎車人講沒路可行,開車者叫沒得路可開車,霧霾籠罩上海,煙熏鼻眼,熱烤人身。城市在擴大,家庭在縮小,網上朋友圈五湖四海,離線越發冷清孤獨。交通發達並沒有增加親朋好友間的來往。
        今年政府決定大治交通,先罰開車,扣分罰款和拘役,后整行人,教育罰款加公示。整頓是必要的,被教育是痛苦的,三十年的折騰才知道幸福是相對的。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2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2 人)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1988sw最受歡迎的博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30 23:34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