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蒙特梭利幫

作者:homemontessori  於 2017-2-4 00:05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蒙特梭利愛之旅|通用分類:子女教育

關鍵詞:蒙特梭利, 教育, 家庭教育

上一期節目里,給大家介紹了兒童心理教育領域的兩大派別,行為派和靈魂派。行為派關心的是孩子的行為,並不理會行為背後更深的層面。靈魂派則認為孩子天生就擁有自己獨特的精神世界。靈魂派里最偉大的實踐者之一蒙特梭利教育出了一批優秀人才,被華爾街雜誌稱為Montessori Mafia,蒙特梭利幫。


蒙特梭利幫都有哪些人呢?首先看看電腦網路行業。谷歌,蘋果,和亞馬遜可以說是家喻戶曉的大公司,算得上這個行業的領頭羊了。您知道他們有什麼共同點嗎?答案就在蒙特梭利。亞馬遜的創始人蘋果的創始人之一,有谷歌的兩位創始人,早年都接受了蒙特梭利教育。


2004年,ABC電視台採訪了谷歌的兩位創始人。當被問到他們成功的關鍵因素時,他們一致表示是自己接受的蒙特梭利的自主學導他們走向一條與眾不同的路,「 蒙特梭利的教育不是服從規則和秩序,而是自主地學習。觀察世界,並且詢問自己怎樣才能做得與眾不同。正如著名的商業雜誌福布斯所指出來的,谷歌創始至今,蒙特梭利的理念已經成為了谷歌文化的一部分,而且依舊在引導他們不斷創新。「I think it was part of that training of not following rules and orders, and being self motivated, questioning what's going on in the world and doing things a little bit differently,」


革命性電腦遊戲的始祖,電腦遊戲公司Maxis創始人在接受華爾街雜誌採訪的時候,說蒙特梭利教給我發現的樂趣。在蒙特梭利學校,僅僅用積木,我們就可以理解勾骨定律,並且對這麼複雜的理論產生真正的興趣。模擬城市就是蒙特梭利的直接產物。」 Montessori taught me the joy of discovery It showed you can become interested in pretty complex theories, like Pythagorean theory, say, by playing with blocks. SimCity comes right out of Montessori.


如果蒙特梭利的成功限於電腦,那大概沒有什麼稀奇。可是蒙特梭利的名人校友錄幾乎是涵蓋了各行各業。們一起來看看:

在音樂屆有為我們大家所熱愛的美國華裔大提琴家馬友友。即使不知道馬友友的朋友也應該看過電影卧虎藏龍吧。裡面的配樂便來自馬友友。

曾獲得格萊美獎的小提琴家喬舒亞·貝爾。如果大家還記得華盛頓郵報的著名實驗,一位小提琴手在華盛頓朗方廣場的地鐵站作街頭演奏,那位小提琴手便是喬舒亞·貝爾。 

被大家昵稱霉霉的格萊美最佳新人泰勒·斯威芙特

經獲得16次格萊美獎的碧昂絲。

格萊美獎獲得者饒舌歌手吹牛老爹SEAN 「P Diddy」 COMBS 憶自己所接受的蒙特梭利教育時,感覺自己非常幸運,他說, 「我的教育使得我想要成為一個與眾不同的人」. I feel like I was nurtured into wanting to be somebody special  


電影屆,蒙特梭利也有強大的隊伍。迷倒眾生的喬治·魯尼,庫薩克兩兄妹,還有奧斯卡最佳女演·亨特。

傳媒界則有凱瑟琳美國報業第一夫人,《華盛頓郵報》前發行人和董事會主席。 

們所熟識的盲人作家海倫凱勒早年也接受了蒙特梭利教育。她的老師經說過這樣一句話,倫的教育經歷告訴我們,只有通過自由,人們才有可能發展出自制力,意志力,獨立性和主動性。」 Only through freedom can people develop self control, self dependence, willpower and initiative. This is the lesson Helen』s education has for the world.

全世界著名的街頭魔術師大衛·布萊恩

美國著名的兒科醫生布萊茲頓博士,著有育兒書籍觸點,幫助無數家庭更好的養育孩子。

心理學家艾瑞克森提出提出人格的社會心理展理,在展心理學域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在政治屆則有約旦女王拉尼婭,美國歷史上最著名的第一夫人 傑奎琳肯尼迪,英國威廉王子和哈利王子。

在美國家喻戶曉,影響了好幾代美國人的明星廚師,作家和電視節目主持人朱莉·查爾德。在書里她寫到,蒙特梭利教給她熱愛用雙手來工作。蒙特梭利希望孩子們和失敗成為朋友。失敗是學習的一部分。只有敢於犯錯誤,人們才有可能前進。而這也成為了朱莉婭·查爾德的人生寫照。」  「[Maria] Montessori wanted kids to develop 'a friendly relationship to error,' – to understand that mistakes are a normal part of learning, and that to learn, you must be willing to make mistakes, and then to move forward


百年孤獨的作者馬爾克斯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他也是蒙特梭利學生。他寫到,「在激發孩子對美的敏感和對生命秘密的好奇心方面,我相信沒有一種教育能夠和蒙特梭利相媲美。」 「I do not believe there is a method better than Montessori for making children sensitive to the beauties of the world and awakening their curiosity regarding the secrets of life. 」


根據數年前的一個統計數據,全世界共有七千多所蒙特梭利學校,美國有四千多所。馬克思.溫迪拉在2013創建了舉世矚目的阿爾特學校,獲得了初步成功,得到了臉書創始人馬克.扎克伯格的大筆投資。溫迪拉把自己的學校稱為蒙特梭利2.0版本。他的辦學理念就建立在蒙特梭利之上:孩子們根據自己的興趣自發選擇學習,沒有人給他們任何知識的灌輸。


蒙特梭利教育大概算得上桃李滿天下了。


可能有的朋友會,蒙特梭利再好也是族教育,平民百姓根本消不起。其實這真是蒙特梭利的一個最大的解。下一期目我會大家介蒙特梭利學校如何從義大利民窟走向全世界。在蒙特梭利成族教育,已經嚴背了始人蒙特梭利博士的意願。有沒有可能讓現在的蒙特梭利教育脫下金色外衣,原她本初的面貌呢?留意下一期目。


好了,今天就到這裡。歡迎大家加我的微信ikids885,或者搜索「荔枝FM 泡泡屋-蒙特梭利」,加入我的蒙特梭利之旅。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5 02:23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