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和平里新話

作者:delilah  於 2006-10-23 10:44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探親系列|通用分類:其它日誌

天氣: 晴朗
心情: 高興
早 上辦完事,一看才下午1點多,還有點時間不能浪費,臨時決定,到住過多年的和平里看看。上了13路車,一路街景顯得陌生,開到小街豁口,那裡正修路,空氣 煙霧騰騰的。到和平里逛,我選擇的路線是,和平街南口下車,邊走邊看,從南到北,到西,再轉回來,這樣可以接上,去雍和宮,晚上到簋街吃的計劃。
下車后,走沒多遠,尋找的第一個目標,應是和平里第五俱樂部。俱樂部建於50年代,曾經是和平里地區唯一的向公眾開放的電影院,因著名相聲演員李文華而聞 名,他曾任該俱樂部主任。估摸著該到地方了,左看右看,沒見到有相似的樓,只見夾在2棟樓中間的那一歌廳,像受氣小媳婦,格調和周圍的時髦新樓格格不入, 樓的外面新裝修過,大幅廣告牌。歌廳外面的台階,依稀可依辨認出,是俱樂部的多層台階,因周圍很少有這樣高的多層台階,估計這就是和平里第五俱樂部了。此 外,看不到任何一點原來的痕迹。估計裡面也煥然一新了,沒興趣進去。
往北走沒多遠,是父母過去工作的地方。單位門口還是老樣子,可能是臨近國慶,多擺了一些花壇。那棟大門走過多次:老媽病時,替她領工資;困難時期,跟老媽 種分的自留地;上學時,下課後到哪裡寫作業。大門裡面,看起來有點彆扭,仔細看發現,曾經的廣場,現在新建起不少樓,顯得很擠。
到原來的中學看了看,學生還沒下課。因院子里有學生,門衛不讓參觀。我和門衛說明情況后,他不敢作主,打電話直接請示校長。可能校長同意,他才讓我們進去。傳達室里還有一人,聽說我是從這裡畢業的,熱情地邀我參加校慶。但我的日程安排太緊,婉言謝絕他的好意。
學校主樓的建築格局未變,外牆重新粉刷過。主樓后的平房,原是教工宿舍,現改成電話教學和音像教室。操場用鐵絲網圍了起來,圍牆上畫的花花綠綠。記憶里, 學校操場很大,開運動會時,全校學生都可以裝下。但現在看來,覺得比記憶中的狹窄了許多。離開前問門衛,得知過去的老教師都退休了,新校長是去年分來的大 學生。
學校門口,曾是東方歌舞團的練功房。那時,我們常躲在練功房的窗后,偷看演員們練功。她們發現后,常將窗帘拉上,我們只好對窗興嘆。記憶中的那些男女演員們,女的漂亮的耀眼,男的健壯的帥氣。現在,練功房的地方,改成飯館,好像是賣麵條,粥一類的。
走了沒多遠,向西一拐,轉入和平里中街,遠遠看見幾層樓高的和平里商業大廈。商業大廈的前身是和平里百貨商場,2層的房子,地方不大,賣的東西不少。 百 貨商場西面的一溜平房,曾是老的和平里醫院,醫院後面沒多遠,是大名鼎鼎的和平里一小。那時,幾乎所有的家長,都想把自己的孩子塞進去。我沒找到和平里一 小,不知還在不在。我在一小上學時,腿摔斷了,就是被抬到這個和平里醫院打得石膏。醫生的技術還不錯,沒將我的腿接歪,要不然,要打斷重接,受大罪了。要 說那時的醫德還不錯,我腿好了后,主治大夫還專門問過我媽,治療效果如何。現在,和平里醫院早搬到新址了。
往西再往北拐,就到和平里菜市場。旁邊原來是家很小的飯館,我常在那裡買油餅和糖火燒,現在也不在了,改成小商鋪。過去的和平里菜市場,總是一片興旺,商 品種類齊全,是周圍居民的主要副食品供應地,我曾多次在那裡買到很肥的母雞和很寬的帶魚。這次去看,諾大的菜市場,裡面空空如也,菜市場的招牌不在了,改 稱招商城。新建的地方開始招商,但還沒有商鋪入住。菜市場旁是張一元茶葉店,門簾不大,進去買了點茶葉。曾經風光的稻香春食品店,被擠得只剩個小門臉,里 面營業的地方只有原來的2/3大,陳設也亂亂的,貨物擺的很擁擠,估計是為了省點地方出租鋪面,晚景凄涼,透著頹廢的勁頭。到底是我心儀已久的名店,在里 面買了幾樣點心。這些點心得到丈夫的誇獎,說真好吃,後來又買了多次。
稻香村西不遠,是個小型街心公園。這是個新的,我第一次見。公園裡有些雕塑,幾個花壇,還有許多免費健身器械。一些老人在那裡閒蕩聊天。這樣的街心公園,我後來還見過不少。不僅為北京城市景觀增色不少,也是一件利國利民的公益事業。
馬路北面,一棟居民樓的一層,是和平里郵局,和平里藥店,幾十年的店了,店還在,外觀也沒變。不過,藥店裡面布局變得挺新潮。那時,我常到哪裡寄信和買 葯,記得有時缺葯,要跑好幾趟才行。藥店東面的小馬路,可直通北3環路,正在修路,用布圍起來,我們繞道而行,向東進入7區宿舍樓。
從商業區進入居民區,感覺大不一樣,喧鬧變為幽靜。一棟棟各種色彩的居民樓,樓間小路蜿蜒穿過,小路兩旁,高大的綠樹,帶來陣陣涼氣。各棟樓周圍,綠化很好,到處都是花草。
按照記憶中的小路,尋找原來住過的樓。估計應是地方了,但看不見熟悉的灰樓,覺得不對勁。轉過頭來,以原來的和平里浴池---現在的和平里大酒店為坐標, 左右對齊,才發現,我身後就是原來住過的樓。那樓在地震后加固,樓外面有一條條的鋼筋,被塗成難看的淺粉色,怪不得找不到呢。這樓的質量不錯,解放后建 的,地基很好,不過,看來也沒有躲過唐山大地震的破壞。
再次對好角度,找到原來住過的單元門。樓門口原有兩株海棠樹,2棵扶桑樹都不見了。過去,每到花季,滿樹淡粉色的海棠花,遠看就像2棵花樹。扶桑樹開花, 碩大的花朵曾招徠城裡罕見的黑翅大蝴蝶。那時,常和一幫小孩,吃扶桑花,將花瓣拔下,吸花心裡面的蜜,挺甜的。我家過去住過的單元,現在的主人,用鐵絲網 在窗前圍出一小塊地,種了些花,拉上衣服架,掛著五光十色的萬國旗。我們不敢貿然造訪,既然進不去門,就在門口照 幾張相。這家人警惕性挺高,可能從窗戶 里見2個陌生人,在自家窗外探頭探腦,擔心外面曬得衣服丟了,一個老太太出來裝著翻晾曬的衣服,斜眼瞟著我們。我明知不受歡迎,但大老遠跑來了,不問一聲 太虧了。厚著臉皮走過去,問那個老太太,現在還是**的宿舍嗎?她看起來懵頭懵腦的,一問三不知,口音還是安徽一帶的。
我回顧周圍,原來門前的大花壇也沒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棟挺高的樓,和2棟難看也不協調的2層簡易樓,其中一個是鍋爐房。樓之間,很窄的小路通到大馬路。由 於高樓的遮擋,看不見和平里大酒店的全景。我拍的照片上,一線天中,只見和平里大酒店的局部寫真。過去,我住的單元門前,很大一片灌樹叢和小樹林,視覺開 闊,站在單元門前,一覽無餘,不僅能看見新疆樓的全部,還可看見馬路對面,從和平里浴池出來的人,如極目遠眺,還能望到西面的小馬路。現在,到處見縫插針 地建了許多樓房,顯得很擁擠。 前面的新疆樓也忘了看,估計變化也很大。
繞道宿舍樓的後面,在加固樓房過程中,可能也改建了,一樓的陽台都拆了,所有單元的後門也封掉了。原來,我家後門有個帶花壇的小陽台,好處是,出門方便, 到後面商店買東西,可以抄近路,還可以搞些副業,我曾在那裡種豆角,養雞。不好的是,家裡有太多的門,讓人擔心。那時,我家的後門總讓我害怕,因後門的鎖 不很牢。多少次做夢,夢見後門被壞人打開而驚醒。萬幸,那時社會治安很好,我們那一帶,沒聽說出過事。
在我家樓后的那棟4層高樓,曾是**局辦公樓,一層是鍋爐房, 樓外總堆著碩大的煤堆和燒過的爐渣。那陣子,我有些神經衰弱,夜裡常被燒鍋爐的小車聲和鐵杴聲驚醒。現在,鍋爐房不見了,變成某部門的招待所正門。過去的小樹,已長得很高,成了路旁的遮蔭樹。
從樓後面往北走,那幾棟3層樓房,過去是**部宿舍,現在不知道了,曾有同學住在哪裡。在打雞血的熱潮中,我藉機騙老媽養了2隻公雞—後來沒打雞血倒是燉著吃了。每當我給雞放風時,總有那裡的一幫小男孩,抱著公雞來找我的雞掐架,讓我嚴詞拒絕,這證明我的養雞技術不錯。
**部宿舍北面,臨街有排平房,曾是*區副食店,糧店和菜店,是我們那片住戶的定點副食品供應基地。每當聽人喊,來菜了,我就會拿著家裡的副食本,趕快跑 去排隊買菜,晚了就沒了。 冬天,還要到那裡排隊買定量供應的冬儲大白菜。平時,家裡的醬油醋沒了,我就拎著瓶子去打醬油醋。那時,沒有換瓶的,是人工用 漏斗從一口大缸里散打醬油。售貨員打醬油時,瓶口會冒出許多泡沫。副食店也賣品種有限的點心,我常去那裡買桃酥,蛋糕。如要買好點的點心,要遠徵到和平里 菜市場或稻香村才行。忘了從何時起,老媽開始給我零用錢,我用有限的零用錢,在副食店買便宜的爆米花,魚皮豆等當零食。這次回去看,這排平房好像也沒有 了。
往北走不遠,是弟弟曾上過的幼兒園。幼兒園旁的食堂,是我家的主食廚房,那時,我家除了早餐和周末,幾乎不開伙。現在,改成對外營業的飯店。幼兒園仍在, 掛著牌子:***幼兒園,大門外刷的花花綠綠,挺有童趣。唐山大地震時,父母和同事們在幼兒園的院子里,搭地震棚,輪流值夜班。我還住過幾天,睡地窩子睡 得我腰直疼。
70年代初,父母從幹校回來,丟了曾經住過的單元房,因戶口本上只有老兩口,單位給分了2間房,就在離幼兒園不遠的筒子樓。樓里都是父母的同事,也是從干 校回來沒房的。大家在一個廚房裡熱熱鬧鬧地做飯,你家的飯全在鄰居的眼裡。不過,這也是父母一生中,唯一和鄰居親密接觸的機會,以後住單元房獨門獨戶的日 子,感覺清冷了許多。這次,我專門去找那棟樓,沒找到,據說,它沒躲過唐山大地震的破壞,一角房頂給震塌了,後來給拆了。在原址建了幾層高的某部招待所, 外觀看很有氣勢,我拍了照片給老媽看,老媽一臉的留戀。在這裡轉來轉去,發現見縫插針蓋了許多樓,感覺布局很亂,樓之間很擁擠,遠沒有小時的空曠感覺。
看了半天,似乎沒什莫可看了,往電車總站走去。過去,和平里只有2路電車,那裡是104和108的總站,現在108路改道。電車總站外面,有個公共廁所, 供司機和售票員用。走的快到電車總站,見一座很有中國特色,古香古色的建築,我猜是廁所,果不其然,廁所已成星級,裡面裝修也很上檔次,非常乾淨。後來, 這招屢試不爽,即凡看見很有特色的獨立小屋,估計都是廁所。如我們在白家莊的過街人行天橋上,丈夫很有興趣地對著一座翠竹環繞,白色城堡式的獨立小屋拍攝 像,我大叫一聲,估計那是廁所,一看,果然沒錯。
上廁所我還出了一回丑。早聽說,北京有星級廁所,從未想到會在和平里電車總站。上完后,到洗手池洗手,左看右看,不見水龍頭開關,我還上窮碧落下黃泉地尋 找開關,過來一個打工妹樣子的人,我不恥下問地求教,小姑娘用手一指說,這是電子感應。仔細一看,在電子感應器那裡,有個使用說明。後來在外面跑,發現北 京廁所有了很大改觀,遠不是多年前,聞味就能找到的水平了。不過,廁所硬體水平上去了,軟體水平還差點,由於使用的人維護不夠,有的廁所還是有味,如在東 安市場和百貨大樓,我上過的廁所就如此。
電車總站十字路口,馬路東面一座很矮的平房,被擠在一些高樓之間,可憐兮兮的。今非昔比,那裡曾是本市最早的超市之一,現在好像仍是個小超市。 在那個超 市中,我第一次了解了超市的售貨方式,也第一次買到了西裝雞。這種雞,現在吃的倒胃口,那時可是價格不菲。由於雞肉嫩,燉的時間短,很受居民家裡掌勺人的 歡迎。
因要去雍和宮,我們接著向南走。那裡正修路,馬路被割成很窄的一條,車堵得厲害,不耐煩的司機們,猛按喇叭,喇叭聲大作,震耳欲聾。由於修路,我們要坐的車的站牌也沒了,圖標指示,站牌南移。我們一路追尋,最後都快走到小街豁口了,還是沒坐上,因那一路,根本就沒站。
自父母搬離和平里,我很少回去,因沒特定的理由。這次是10多年後重遊,了卻了多年心愿,看到巨大變化,欣喜之餘,也有些傷感,記憶中的東西日漸稀少。這才發現,故地不能重遊,此次,可能是我最後一次去和平里了。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5-2 08:00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