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走進網路----懶人上網流水賬

作者:delilah  於 2006-10-15 12:47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流金歲月|通用分類:其它日誌

天氣: 晴朗
心情: 高興
我知道計算機很早,接觸計算機也不算晚,上網也算元老派的人,但因懶於學習---希望不是因為笨,上網的水平不高,技能長進不大,至今仍是網上小學生的水平。從發展趨勢看,估計今生也就如此了。
我在70年代末就知道計算機了,因為同屋住著幾個信息系的,每天回來,她們就在屋裡擺弄一些黑色的,長長的打孔紙帶,說是從學校計算機房列印出來的作業。 看著那密密麻麻的小孔,我曾問過她們,那些寶貝是什麽,回答是,小孔代表著計算機語言的01排序。再後來,同一些計算機系的研究生為鄰,她們常談的話題 是,計算機如何如何,軟盤硬碟,機房的整潔,無塵,上機時要換脫鞋進去---後來發現不全如此。每天看見她們抱著列印出來的厚厚的一摞程序,出門進宿舍, 弄得我很崇拜那些計算機和會用計算機的人。不過,我是學文的,一直與計算機失之交臂,真正有機會摸計算機,是90年代初在國外。
單位有個進修項目,使我有機會在國外學習一年。 那時, 國內大學里,計算機還屬專業設備時,只有少數系和專業人員才有資格使用。但國外,計算機已成為學校各系必備的教學設備,每個人都有資格用。
去了之後,先到學校計算機中心開了賬戶,拿到密碼和使用證,就可以隨時上機了。學校的機房24小時開放,人也不多,空空的屋子裡,一大排計算機,只有幾個 人用。計算機主要是校內和校際聯網,學生們多使用電子郵箱。記得用的程序是DOS,很煩瑣,要不斷地輸入指令,才能接受郵件和查閱信息,不像現在,用微軟 的視窗,只要會點滑鼠,就萬事大吉了。不過,丈夫到是更喜歡用DOS而痛恨視窗,我則相反,可能是懶吧,這是后話。
說來慚愧,那時我沒有多少朋友,也沒有多少電子郵件可收,對計算機興趣不大,回想起來,總共只去過幾次機房,上機也不過是查收學校的通知而已。不過,學習 還是離不開計算機的。學校安排的一些課程,主要用計算機來完成,如建立模型,計算數據等。記得教師給開了一些簡單的計算機課,就安排上機了,用的軟體好象 有lotus 123。 我的計算機水平菜得很,常是同事都做完了課題,我還在那裡走不下去,不是死機,就是程序錯了,結果不對,每次都急得一頭汗 ,從此種下了計算機恐懼症。
回國后不久,單位買了一台計算機。那時我還是心有餘悸,能不碰就不碰,但因工作需要,單位要求每人都要學,會用。我只好硬著頭皮學會了打字。不過,之後也覺得用計算機方便了不少,寫的東西可以存在硬碟上了。
90年代中期,國內興起網路熱,幾個從美國回來的留學生辦了一個網站,舉辦講座,我去聽過幾回。那時候上網用得還不是微軟的視窗,而是奈特斯蓋普 netscape ,還第一次看見了掌上電腦長得什麽樣子。回來后,曾鼓動頭頭聯網,但因費用太高,沒有成功。 從這種意義上看,單位里用的計算機還不能說是真正上網,因為沒有聯網,計算機的功能和打字機差不多。我真正開始上網,是90年代中後期,從國外上的網。
那是正巧有機會到國外大學呆一年。去了之後,先在學校計算機中心開了賬號,到系裡拿了計算機房的鑰匙卡,讓系裡的計算機主管給設了密碼,就可以自由使用計 算機了。記得上網的軟體已變成微軟的視窗了,學校的電子郵箱用的是伊多拉軟體。後來,在其他人的指點下,我在hotmail 開了個人郵箱。兩邊郵箱我都用:學校的事情用伊多拉郵箱,系裡有事,常用此信箱通知,網上的事,用hotmail郵箱。說來可笑,記得在hotmail里 註冊時,不相信那是免費的,將註冊須知翻來覆去地讀了許多遍,因為學校的計算機是要付費的,不過不是我個人掏錢,我心疼那點生活費, 不願為另開郵箱出血。
這次,我才是真正地走進了網路。最初,出於生活和研究的需要,在網路上逛盪。開始,找房,聯繫人,都是通過上網發消息。曾收到一個中國高訪的信,他在另一 個大學里,想認識一些中國人,我給他回了信。後來,我們還真成了朋友,在國外的日子裡,相互幫助,回國后,還時不時地聯繫一下。搞研究需要資料,我都從網 上找,不僅是本系本校的,還有其他國家的研究成果,眼界擴大了不少。
後來,發展到公私兼備,找資料的同時發現許多網站,我就到處亂逛。除和專業有關的網站外,還有其他一些非專業,非學術網站,我是來者不拒,全盤照受。那段 時間,我讀的東西很雜,基本是泛讀而不是精讀,涉及的領域, 從時事新聞,文藝娛樂,甚至旁門左道,讀了許多過去沒有讀多的東西,還真長了不少見識,開闊了眼界。
再後來,轉變到不務正業,搞自留地為主,做研究為輔。在網上到處溜達,無意中發現了一個網站,提供免費主頁空間,試著用他們的程序,作了一個非常簡陋的個 人網頁,這也是我一生中做的唯一的一個主頁(那個主頁,多年不用已經死掉了),每天不時地換換主頁的背景顏色, 圖片,字體,看著一串小動物在頻幕上跳舞,倒也自娛自樂,不亦樂乎。 有了成績,總愛招搖 ,我不知天高地厚地,時不時地地將調試的結果傳給丈夫顯配,殊不知, 我倆的計算機水平差了遠不止一個等級。他倒是一幅笨人可教的心態,很有耐心, 雞同鴨講地聽我吹牛。己所欲,也加於人。自己技術挺臭,還興緻勃勃地將新發現告訴那個高訪。他正做試驗忙得找不到北,又不想放棄免費午餐,讓我幫他做了個 主頁,傳的滿天下都是,主頁水平當然也是同一檔次的臭。不過,我這點水平同他的網上水平相比,已屬專家級了。
系裡的機房只有6台電腦,用的人多。每天,我都早早到校,搶佔一台計算機。後來發現,除系裡的計算機外,幾個圖書館也有機房,計算機很多,不過,每台機器 的使用時間有限。由此,我轉移陣地,開闢新戰場,每天在幾個圖書館之間打游擊,一個圖書館的計算機時間用完了后,再換一個圖書館。那段時間,我真是非常辛 苦,常常是一早出門,7:30就到校了,中午帶飯----為省錢也為吃不慣西餐,直耗到晚上9-10點鐘,圖書館關門才離開。那裡公共汽車8點多就收車 了,沒了公車,只好步行一個多小時回家。可以說,那一年裡,只要到學校,我基本都是在網上掛著,在圖書館里泡著。如果一天不上機,就會覺得心裡有事,一天 無味,有什麽事沒有辦。
不過,也正是那段時間的瘋狂上網,使我對網路世界有了一個基本地了解,開闊了眼界,豐富了知識,增長了見識。現在回想起來,我還真感謝那段經歷,因為網路為我打開了一扇通向世界的大門,坐在小小的計算機面前,超越了時空地域的限制,面對著頻幕,看到的是整個世界。
遺憾的事,受物質條件限制,那段時間的興趣沒有持續多久,回國后就消失了。單位的計算機已經聯網了,但網速太慢,上不了幾個網站,自己又沒錢買計算機,上 網的嗜好就此歇菜。幸運的是,隨著經濟發展和計算機普及,上網已由享受的奢侈品變為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平民百姓上網也容易了許多。 加之,攤上一個懂計算機的丈夫,上網就更易如反掌了。家裡有人懂計算機的好處是,上網方便了許多,機器壞了,殺病毒,要升級了,裝新軟體,都不用我操心, 有人自願提供無償服務。不好的是,我變得更懶了,其實是不好意思說自己更笨了。
現在,計算機遠不像十幾年前那樣簡陋,附加功能更多了,如聊天,視頻,刻盤,編程序,放音樂,放電影,配圖片,修照片,做主頁,發傳真等。 不幸的是,我是懶人上網,夠用就行,不願學習。雖說網齡十幾歲,屬上網老前輩,但除了使用郵件,發文,轉貼,回帖之外,其他的都不會,也不想學,僅有的那 點做網頁的技能早就忘了。
說是會上網,其實也就只會開機,關機,重新啟動。如果死機了,染病毒了,只有叫嚷的本事。丈夫曾不止一次地表示,想傳授他的各種看家技藝,估計內心是為了 卸包袱,也可能是看我還是懶人笨人可教。但我不買他的帳,早看穿他的居心不良,所有提案被我一口回絕。心想,有個現成的義工,不用白不用。何況,義工不像 機器,任勞任怨,不能保證運行狀態永遠良好,如果趕上他罷工的那一天,我還不後悔一輩子,沒有早扎干他的最後一絲潛力。
現在,如果趕上我勤快,每天的程序是,開機,上網,關機,睡覺;如果趕上我懶,丈夫就將開機,關機的工作代勞了,我每天的程序就變成了上網,睡覺。從目前 的情況看,估計我這個懶人還有資格繼續懶下去,不過,我還是要上網的----也就是繼續保持咱懶人上網的優良狀態吧。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5 19:48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