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12月20日 永恆之家的應許

作者:kbm  於 2019-12-20 20:53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將臨節|通用分類:信仰見證

關鍵詞:永遠的家, 客旅, 永生, 耶穌, 聖誕

  「我們坦然無懼,是更願意離開身體與主同住。」 (哥林多后書 5章8節)

  哪裡是家?

  倘若你曾長久奔波人生路,經歷過多次搬遷,那麼你的答案會因為住址的變更而隨時變動。我童年生長的地方是在阿拉巴馬州的一個小鎮。可是我和妻子在44年裡已搬了11次家。這個數字聽來好像太大,卻不及人口調查局頒布的數字:美國人一生中平均的搬家次數是 11.7 次。

  常常搬來搬去的確有些好處,比如游訪新的地方,結識新朋友。由於我們多次搬家,我們的朋友遍布全國,而且遠及全世界。從另一方面來看,在人生的這個階段我們卻會有一種何處是家,處處沒有根的感覺。當你搬了十一次家以後,實在很難知道哪裡才是家。

  有一回我去了亞特蘭大城,從那裡給妻子打電話,告訴她我很期待回家。我說的不是期待回去看那棟我們居住的房子。當我回到家的時候,我沒有去擁抱窗帘說,「窗帘啊,我真高興又見到你了。」我也沒對地毯說,「地毯呀,我好想念你。」那房子雖然很美,但是因為有我所愛的人住在裡面,我才覺得是我的家。對我來說,家人所在的地方就是家的所在,如果沒有他們在,那裡就毫無家的感覺。

  這就是使徒保羅在哥林多后書 5章8節里所講的。

  我們的家不在這個世界。我們的家在別的地方。在這個世界我們永遠不會有歸屬感,因為我們總是在跟自己最親愛的人說再見。不是他們離開我們,就是我們離開他們。孩子們長大了,會離家學習獨立,他們有時回來看看,卻又快快離開。隨著年日過去,他們回來的次數也會逐漸減少。如果我們想找一個不必說再見的地方,在這個地球上是找不到的。我們必須到別的地方去尋找。今生在世,我們不斷地彼此道別,不斷地說再會,原本是要我們經歷想家的滋味,提醒我們思念那個在天上的家。

  阿朱恩·羅傑斯 (Adrian Rogers)牧師曾這麼描述:「人生在世,有時候你若缺乏歸屬感,似乎飄浮無根,沒有讓你投入的理由,那麼請你安心吧!---- 這就是想家的感受!你的大牧人正在天上為你預備一個永恆的家,而且祂在那裡等候見你的面!」

  主耶穌在升天以前安慰祂的門徒說:

  「你們心裡不要憂愁,你們信神,也當信我。在我父的家裡有許多住處,若是沒有,我就早已告訴你們了,我去原是為你們預備地方去。我若去為你們預備了地方,就必再來接你們到我那裡去,我在哪裡,叫你們也在哪裡。」(約翰福音14章1-3節)

  如果你在這世上沒有歸屬感,其實是個好跡象,因為我們都是過路客,正要去一個更美好的地方。

  抬頭挺胸吧,神的兒女。
  我們正向天國邁進。
  不久我們就會回到天家,與主同在。

  主耶穌,若沒有禰,我們當怎麼辦?我們期盼到天家,永永遠遠與禰同在。謝謝禰賜給我們永生的應許,是死亡不能摧毀的盼望。阿們。

  頌歌:《平安夜,Stille Nacht 》幾乎是家喻戶曉的聖誕頌歌。這首歌的原作是約瑟·摩爾(Joseph Mohr)在1816 年用德文寫的。請聽聖托馬斯男孩合唱團 (St. Thomas Boys Choir)演唱的德文原版歌曲 Stille Nacht。(附上近代版的歌詞歌譜供參考)



  平安夜

  平安夜,聖善夜!
  萬暗中,光華射,
  照著聖母也照著聖嬰,
  多少慈詳也多少天真,
  靜享天賜安眠,靜享天賜安眠。

  平安夜,聖善夜!
  牧羊人,在曠野,
  忽然看見了天上光華,
  聽見天軍唱哈利路亞,
  救主今夜降生,救主今夜降生!

  平安夜,聖善夜!
  神子愛,光皎潔,
  救贖宏恩的黎明來到,
  聖容發出來榮光普照,
  耶穌我主降生,耶穌我主降生!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6-5 15:11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