婁岩一周詩詞五首
1. 《七絕-邀鄰居張兄散步忽逢暴雨》
連雨初竭向晚晴,湖畔攜傘意難平。
忽來驟雨從頭落,悔邀鄰兄恐病生。
這首七言絕句,通過描述一次與鄰居散步時遭遇暴雨的情景,表達了詩人內心的複雜情感。
首句「連雨初竭向晚晴」描繪了一個連續下雨後初晴的傍晚時刻,天空放晴,給人一種清新寧靜的感覺。這裡的「連雨初竭」意味著長時間的降雨剛剛結束,而「向晚晴」則是指傍晚時分天氣轉晴,為散步提供了一個宜人的環境。
次句「湖畔攜傘意難平」表達了詩人在湖邊散步時的心情。儘管雨已停,但詩人仍然攜帶著傘,可能是因為天空仍有不確定性,隨時可能再次下雨。這裡的「意難平」反映了詩人內心的不安和憂慮,可能是對天氣的擔憂,也可能是對其他事情的牽掛。
第三句「忽來驟雨從頭落」描繪了散步中突然遭遇的暴雨。這裡的「忽來」和「驟雨」強調了暴雨的突然性和猛烈性,與之前的寧靜形成鮮明對比,給人一種措手不及的感覺。
最後一句「悔邀鄰兄恐病生」揭示了詩人的內心感受。由於暴雨的突然降臨,詩人擔心鄰居張兄可能會因為被雨淋而生病,因此感到後悔邀請他出來散步。這裡的「悔」和「恐」表達了詩人的自責和擔憂,展現了對鄰居健康的關心和對這次散步決定的反思。
整首詩通過對一次散步遭遇暴雨的描繪,展現了詩人對自然變化的敏感,以及對人際關係的細膩關懷。同時,也反映了詩人對突發事件的無奈和對可能帶來的後果的憂慮。
2. 《清平樂·自語》
人生覓主,心逸悠遊處。
余志懷仁行善舉,德惠蒼生無數。
本尋謐靜安途,豈憂駭浪狂孺。
險隘焉能阻步,宏綱信手勾塗。
解析:
• 「人生覓主,心逸悠遊處」:人生中尋找自我的方向,追求心靈的安逸與自在的境界。
• 「余志懷仁行善舉,德惠蒼生無數」:我懷揣著仁慈之心去施行善舉,以此恩惠眾多的百姓。
• 「本尋謐靜安途,豈憂駭浪狂孺」:原本就尋求寧靜安穩的道路,又怎會擔憂洶湧的波浪和狂躁的人呢?
• 「險隘焉能阻步,宏綱信手勾塗」:險峻的關隘怎能阻擋前行的腳步,宏偉的規劃可以輕鬆地描繪出來。
這首詞表達了一種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強調在追求內心的寧靜與自在的過程中,堅持行善,不畏艱難險阻,勇敢地追求美好未來。
3.《七律-雨漫情思》
雨飄碧落意清幽,霧繞青巒景自柔。
情系梓桑詩易醉,心牽閭左情難收。
夢殘猶嘆身憔悴,年逝空悲水東流。
獨倚軒窗觀日落,漫品香茗解心愁。
這首《七律·雨漫情思》是一首格律嚴謹的七言律詩,作者平凡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表達了對故鄉的深深眷戀和對時光流逝的感慨。
首聯「雨飄碧落意清幽,霧繞青巒景自柔。」以雨和霧開篇,描繪了一個寧靜而美麗的自然景象。雨滴飄灑在碧藍的天空中,給人一種清幽的感覺;霧氣繚繞在青色的山巒之間,使得景色顯得格外柔和。這兩句詩營造了一個寧靜、和諧的氛圍。
頷聯「情系梓桑詩易醉,心牽閭左情難收。」詩人的情感與故鄉緊密相連,對故鄉的思念讓他容易沉醉於詩酒之中。閭左指的是貧民居住的地方,這裡可以理解為詩人的故鄉。詩人對故鄉的思念之情難以用言語表達,情感深沉。
頸聯「夢殘猶嘆身憔悴,年逝空悲水東流。」詩人醒來后,感嘆自己的身體狀況不佳,同時也對逝去的年華感到悲傷。夢境的殘留讓詩人感到心有餘悸,而時間的流逝則讓他感到無奈和悲哀。
尾聯「獨倚軒窗觀日落,漫品香茗解心愁。」詩人在寂寞中獨自倚靠在窗前,觀賞著夕陽西下的美景,同時品嘗著香茶,試圖以此來解開心中的愁緒。這兩句詩描繪了詩人孤獨、落寞的心境,以及他尋求心靈慰藉的方式。
整首詩通過對雨、霧、情、夢等元素的描繪,展現了詩人對故鄉的無限眷戀和對光陰流逝的深深感慨。詩人在寂寞中尋找慰藉,通過觀賞自然景色和品茗來解開心中的愁緒。
4. 《七律-小暑》
小暑徐臨炎意濃,綠荷漫舞戀清風。
水禽撥浪繪丹卷,蛙鼓催波撞玉鍾。
翠葉縈珠流碧色,粉苞銜露映嬌容。
蜻蜓戲夢情猶切,蛺蝶貪香趣未窮。
這首《七律/小暑》是一首七言律詩,屬於中國古典詩歌的一種。下面是對這首詩的逐句解析:
1. **小暑徐臨炎意濃**:這句詩點明了時令,小暑時節緩緩來臨,天氣逐漸轉熱,炎意漸濃。
2. **綠荷漫舞戀清風**:詩人用「綠荷漫舞」來形容荷葉隨風搖曳的景象,表現了荷葉對清風的喜愛和依戀。
3. **水禽撥浪繪丹卷**:此句描繪了水中的鳥兒撥動波浪,彷彿在繪製一幅美麗的畫卷。
4. **蛙鼓催波撞玉鍾**:蛙鳴聲聲,像是催動著波浪,撞擊著如玉般清澈的水面,形成了一種音樂般的和諧。
5. **翠葉縈珠流碧色**:荷葉上滴落的水珠如同碧綠的色彩流動,增添了荷葉的生機與美感。
6. **粉苞銜露映嬌容**:荷花含露,如同美人含羞,映襯出荷花的嬌艷。
7. **蜻蜓戲夢情猶切**:蜻蜓在荷花間飛舞,彷彿在追逐著什麼,表現出一種對美好事物的渴望和追求。
8. **蛺蝶貪香趣未窮**:蝴蝶在花間流連忘返,對花香有著無盡的貪婪和興趣。
整首詩通過細膩的描繪,將小暑時節的荷塘景色生動地展現在讀者面前。詩人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比喻,使得詩歌既有視覺上的美感,又有聽覺上的和諧。同時,詩中融入了詩人對自然美景的熱愛和讚美之情,使得整首詩充滿了生機和情感。
5.《浣溪沙·湖畔晚步》
湖畔徐步沐斜陽,蒲塘葦絮舞霓裳。
荷花弄影遞幽香。
野鴨凌波穿荻帳,鷺鷥振羽掠霞光。
桃源勝境忘滄桑。
這首《浣溪沙·湖畔晚步》通過精鍊的語言和生動的描繪,構建了一幅寧靜而美麗的湖畔晚景圖。下面是對這首詞的逐句解析:
1. **湖畔徐步沐斜陽**:
- 「湖畔」確定了場景的地點,即在湖邊。
- 「徐步」表達了詩人漫步的狀態,顯得悠閑自得。
- 「沐斜陽」則描繪了夕陽的柔和光線,給人一種溫暖和舒適的感覺。
2. **蒲塘葦絮舞霓裳**:
- 「蒲塘」指的是生長著蒲葦的池塘,增添了景色的細節。
- 「葦絮舞霓裳」使用了比喻手法,將飄動的葦絮比作舞動的霓裳,形象地表現了葦絮隨風飄舞的輕盈姿態。
3. **荷花弄影遞幽香**:
- 「荷花弄影」描繪了荷花在水中搖曳的倒影,增加了動態美。
- 「遞幽香」則賦予了荷花以人的情感,好像荷花是有意地散發著香氣,傳遞給詩人。
4. **野鴨凌波穿荻帳**:
- 「野鴨凌波」形象地描繪了野鴨在水面上輕盈地遊動的樣子。
- 「穿荻帳」則形容了野鴨在荻葦叢中穿梭,如同穿過一道天然的屏障。
5. **鷺鷥振羽掠霞光**:
- 「鷺鷥振羽」描繪了鷺鷥振動翅膀的瞬間,充滿了動感。
- 「掠霞光」則表現了鷺鷥在夕陽的餘暉中飛翔的美麗景象。
6. **桃源勝境忘滄桑**:
- 「桃源勝境」借用了陶淵明《桃花源記》中的概念,形容了一個理想化的、遠離塵囂的美好境地。
- 「忘滄桑」則表達了詩人在這樣的美景中,暫時忘卻了世事的變遷和紛擾。
整體上,這首詞通過對自然景色的細膩描繪,以及對動物行為的生動刻畫,營造出了一個寧靜和諧的自然氛圍。詩人通過「桃源勝境忘滄桑」的表達,傳達了對於自然美景的沉醉和對現實世界超然物外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