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官場上某些官員都想些啥?

作者:successful  於 2021-10-3 13:19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網路文摘


陳先義:官場上某些官員都想些啥? 2021-10-02 來源:紅色文化網公眾號

糾正這種不良風氣,一靠制度,二靠監督,除了黨內監督之外,我看還是用毛主席他老人家的辦法,發動群眾進行廣泛監督。老百姓對誰個劣、誰個不劣,最有發言權。人言可畏,有時候就是要聽聽輿論,聽聽群眾呼聲。今天信息如此透明,百姓參政議政和民主意識如此強烈,幹部部門完全可以多聽群眾呼聲。兼聽則明,用人問題幹部問題尤其如此。

  有人會說,官員們想些啥跟你跟百姓有關係嗎?有,大有關係。如果他一心為民,我們老百姓生活就有保證。如果他一心想他自己和他的家庭,甚至想他的小蜜情人,就會置百姓生計於不顧。有人會說,問官員們想啥,這還不簡單,市長縣長們想的是GDP,是政績,書記們想的是黨的建設,管組織的領導想幹部問題,管農業的想的是鄉村豐收,這些誰不知道啊。可是我想告訴你的是,確實有一部分幹部(這個部分今天不算很小的數字),他們可不一定完全想這些問題,他們內心有個心照不宣的、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秘密。你猜這部份人想什麼?他想的更多的是他的上級那把椅子。

  這絕非妄言,只是這些人平常不說出口而已。

  舉個例子,當科長的,盼著處長早日提拔,好給自己騰個窩;當處長的,盼著局長早日調走,自己也好動一動;當局長的恨不得他上邊的領導突然被「喝茶」或被「帶走」,這樣依次類推。徐才厚時期的部隊也受影響不小,排長希望連長早挪窩,連長希望營長快提升,營長盼著團長快快走,這樣依次向上。有的等不及的,恨不得他的上級出個什麼意外。這些想法,不是說出來的,而是藏在心裡的。你不要以為這些人平時說的好聽,口號喊得漂亮,其實他們幾乎每天都在算計這類事情。

  具體實例,不用列舉了,大家都「懂」的。這部分人你不要以為不佔主流,但給事業造成的危害巨大。

  持這樣思維的人,一個時期都熱衷於談論拿破崙一句名言,那就是: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兵。似乎這麼一說,那些熱衷於跑官要官活動陞官的人便有了冠冕堂皇的理由。名人拿破崙已經說了嘛!這可是勵志名言哪,是有理想的表現啊。

  事情真的這樣嘛?我告訴你,這大錯特錯,拿破崙原話說的不是這樣的,不過被我們中國為「官本位」辯護的某些翻譯給翻譯錯了。

  為此,我專門請教過專業人員。證明是個大大的誤區。很久以來,我們某些領導常用這句話為一門心思當將軍的行為辯護。實際這句號稱拿破崙的名言被嚴重歪曲誤讀了。查遍中外史書,拿破崙這句話原話是:「Every  French soldier carries a marshal』s baton in his knapsack」,專家們按照意思直接翻譯過來,那就是:「每個士兵背包里都應該裝有元帥的權杖」。很顯然,拿破崙這句格言,那是要求每一個士兵都應該胸中有全局,要儘可能想到統帥在特定戰場想什麼,只有如此才可能理解上級意圖,在戰場上形成整體合力打勝仗。這就是全體官兵要有大局觀念。但是,這翻譯來的話「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兵」,與拿破崙本意可以說相去很遠,大大麴解了拿破崙。只剩下想當將軍就是好兵。

  拿破崙用一句話來鼓勵每一個上戰場的軍人都要有大格局大眼光,有將軍思維,完全不是要每一個人都一定去當將軍、當元帥。可我們現在,有些人居然把這句被歪曲的話,當作了「想當官」的借口。這實在太荒唐了。

  古往今來,任何一場戰爭,都需要領兵統帥運籌帷幄,決戰決勝。但拿破崙心裡很明白,不論仗怎麼打,決定戰爭勝負的關鍵,除了將軍運籌決斷,最終還是每一個衝鋒在第一線的士兵去完成,靠那些不是將軍的師團營連長們甚至每一個士兵戰鬥力的協調發揮和實施。真正為戰爭勝利付出生命代價的,還要靠千千萬萬那些與將軍無關的普通軍人。

  由此我推斷出這樣三句話:

  那些不想當將軍的士兵未必不是一個好兵;

  那些當了將軍的也不一定就是一個好兵;

  但是,如果一門心思投機鑽營只想當將軍的士兵肯定不是一個好兵。

  遠的不說,前些年軍中查處的那些少將中將上將,哪一個當初不是擠破腦袋當的將軍,哪一個為了當將軍不是把假話說盡,把跑官買官的腿跑斷,把廉價的口號喊得震天價響。查查徐才厚、郭伯雄、谷俊山這些壞傢伙們擠進將軍行列的歷史,哪一個沒有跑官買官的一本骯髒的經歷。這些曾經一門心思當將軍並且當了將軍的「士兵」,你能說他們是好兵嗎?那是禍害軍隊形象的一等貪腐大蠹啊。地方上的周永康、令計劃等等,基本都是一樣。都是掩蓋著自己骯髒面目的兩面人。都有一本擠破腦袋往上爬的經歷。

  高層機關,將軍部長位置重要,崗位稀缺,你當了將軍部長,心裡一定得清醒,那些沒當上這個職務的師長、旅長、團長,有的可能更優秀,甚至比你還優秀,或許更加具有將軍天賦,但是位置就那麼多,不可能人人都能扛將軍的黃牌。你當上了將軍,水平不一定比那些師旅長們強哪去。

  在地方上也是一個道理,當了省長市長書記什麼的,莫以為自己真的有啥了不起,人民群眾都瞪大了眼睛看著你呢!看你什麼?看你干不干事,看你是幹啥事,是為人民做事為百姓做事,還是一心為自己家裡謀私利。你如果本事不大,加上上台再走點什麼路子,上台後急於收回成本,貪心太重,你吃肉老百姓喝湯你也不讓,早晚有一天,百姓會把你轟下台。我們有的幹部就是不滿足,能耐不大,私心太重,簡直就是官迷,當了處長想局長,當了局長想省長部長,哪還有什麼心思為百姓做事。一門心思謀當官的人自然在苦苦修鍊做官的哲學。把跑官要官的生意和學問弄得門清。研究上級的性格、嗜好,研究領導老婆家人的喜愛,一門子學問非常精通。

  這一點,恐怕軍旅中人誰都明白。郭伯雄、徐才厚主政軍隊那些年,風氣惡化,跑官買官成為頑症,伸手要官要銜,買官買銜,已經見慣不驚。說白了,有一些人就是「靠跑靠買」擠進將軍行列的,不僅不是優秀人才,那足可以算是蛀蟲和混入革命隊伍的渣滓。這些年被清除了一大批。正是徐、郭之流的示範和引導,一批不該提的將軍佔據了關鍵崗位,真正優秀的正直有才的幹部,因不能同流合污而被永久封殺。這樣的例子多的很。對人才和幹部隊伍破壞,可以說是徐才厚郭伯雄們給我們軍隊造成的最大政治災難。今天,我們每一個將軍們都應該實實在在引為鑒戒,從歷史中牢牢汲取教訓。

  大凡為官者,心裡要裝著事業和人民。莫要以為這只是一句口號,這是考驗一個幹部黨性觀念的根本所在。我們有些幹部,心裡沒有人民,只有他自己。甚至把黨群關係對立起來看。前幾天,鄭州發大水,我因為寫一篇文章,就遇到過這樣一件事。我認為,鄭州水災傷亡那麼多人,的確是大天災。但仔細一想,領導確實也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別的不說,就是這些年省里一個勁強調超大城市建設,不適當的搞瘋狂擴建,甚至把很遠的邊沿地區也作為城市一體化,群眾意見很大,這就是值得思考的問題。是值得考慮的教訓之一。河南作為一個農業大省,不能因為決策失誤讓百姓失去口糧田。對這個問題我寫文章提出質疑和善意批評。沒想到,省里一個部門級別不低的一個領導,聽說文章是我寫的,便找了一個認識我的當地熟人,問我這是「替政府說話,還是替老百姓說話」。聞此,我甚為驚訝,作為一個省級機關的幹部,竟然會這樣把黨群幹群關係如此對立,說出一些基層村長都說不出的極沒水平的話,幹部素質低成這樣,出乎意料之外。這樣的幹部不知道怎麼進入省級機關工作的,這樣的思想水平怎麼能混進決策部門。

  這還不算,這位官員還有一句十分險惡的話。說這樣很容易「帶偏輿論」。一想,這是一個時期以來,一些不作為亂作為的水平極低的幹部經常用來壓制輿論,恐嚇群眾的常用語。這樣的幹部,居然在省級機關這樣的中樞機關工作,又怎麼能為百姓服務呢?

  一個幹部內心想啥,不要以為百姓不知道,因為你會表現在行動上的。一個一心謀私利、撈好處、搞貪腐的幹部,不可能把群眾放在心上。一個只想向上爬的幹部,會像著了謎一樣,一雙眼睛緊緊看著他上邊的位置和椅子。有的甚至為了向上爬,對競爭對手無端陷害,惡意攻擊,製造謠言。等等,有的整天沒事計算別人年齡,算計騰出位置的時間點,算計自己的年齡節點。當一個處級幹部,已經把什麼時間進入省部級都計算好了。這樣的幹部,還能指望他服務百姓,造福一方?那是不可能的。

  應該說,我們的幹部大多數都是好的,都想在自己任上做出點成績,為我們的社會做出點貢獻,不枉費和辜負了黨和人民對自己的信任,大都想做焦裕祿那樣的人民公僕。但是我們也必須看到,由於這些年文化思想多元化的影響,確實有不少人把善於跑官要官當作本事,一門心思盯著位置、椅子,這些人,嚴重敗壞黨的作風,嚴重影響了幹部隊伍的風氣建設。直到今天,這樣的一種壞風氣還在危害社會。因為前些年,周永康、徐才厚等對幹部隊伍的破壞太嚴重了。

  糾正這種不良風氣,一靠制度,二靠監督,除了黨內監督之外,我看還是用毛主席他老人家的辦法,發動群眾進行廣泛監督。老百姓對誰個劣、誰個不劣,最有發言權。人言可畏,有時候就是要聽聽輿論,聽聽群眾呼聲。今天信息如此透明,百姓參政議政和民主意識如此強烈,幹部部門完全可以多聽群眾呼聲。兼聽則明,用人問題幹部問題尤其如此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23 12:12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