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劉正教授論文《春秋戰國〈上庫戈〉銘考釋》

作者:kyotosizumoto  於 2016-9-5 14:12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商周歷史、文化與文字研究》|通用分類:文史雜談

關鍵詞:論文

《上庫戈》 

【拓片】 


【模寫】 


【器名】《上庫戈》。 
【斷代】魏器。 
【著錄】《東南文化》1991年第2期。 
【釋文】二十四年[1]。晉令[2],上庫[3]工幣[4],冶[5]愆[6]。 
【注釋】 
[1]二十四年,當為魏惠王二十四年。 
[2]晉,《史記•晉世家第九》:「武王崩,成王立,唐有亂,周公誅滅唐。成王與叔虞戲,削桐葉為珪以與叔虞,曰:『以此封若。』史佚因請擇日立叔虞。成王曰:『吾與之戲耳』。史佚曰:『天子無戲言。言則史書之,禮成之,樂歌之。』於是遂封叔虞於唐。唐在河、汾之東,方百里,故曰唐叔虞。姓姬氏,字子於。唐叔子燮,是為晉侯。」晉令,指三家分晉之後晉地的行政長官。 
[3]上庫,《廣雅》:「庫,舍也。」《說文解字》:「庫,兵、車藏也。」庫在戰國金文中有左、右、上、下、中之分。反映了收納兵器和戰車的場所。《韓非子·十過》:「庫不受甲兵。」是為明證。有時就不分左右和上下,直接稱為「武庫」。如,《十八年上郡戈》、《二十六年秦戈》就是如此。 
[4]工幣,右工幣,「工幣」即「工師」。陳直《讀金日劄》:「『工師』為工人最高之職,『工大人』次之,『工』又次之。」由此來看,「工師」還分左、右之職。《周禮•考工記第六》中對「工」的記載是:「知得創物,巧者述之守之,世謂之工。百工之事,皆聖人之作也。爍金以為刃,凝土以為器,作車以行陸,作舟行水,此皆聖人之所作也。」並且其種類是「凡攻木之工七,攻金之工六,攻皮之工五,設色之工五,刮摩之工五,搏埴之工二」中之「攻金之工六」。一般來說,當時完整的兵器鑄造簽名是由三項構成:地方行政長官(令)、鑄造設計師(工師)、冶煉工人(冶)。這裡出現的「汝陰令、右工師、冶禽」就是一例。再如,《鄭令戈》中出現的「鄭令韓熙、右庫工師史狄、冶□」,也是如此。類似例頗多。案,鄭玄注《禮記·月令》:「工師,工官之長也。」 
[5]冶,指負責冶煉之人。《古文字詁林》九·三一九引尤仁德:「楚國兵器銘文鑄匠一般稱『冶師』,戈銘省稱『冶』。」由此來看,並非楚器省稱,六國皆可稱之。在排名先後上,「冶」後於「工」,可見「工」的地位較高。《荀子·王制》:「論百工,審時事,辨功苦,尚完力,便備用,使雕琢、文采不敢專造於家,工師之事也。」又見《禮記·月令》:「(孟冬之月)是月也,命工師效功,陳祭器,按度程。」鄭玄註:「工師,工官之長也。」 
[6]愆,人名。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4 19:19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