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劉正教授論文《歷代金文經典著作影印叢刊解題》4

作者:kyotosizumoto  於 2016-9-5 14:10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商周歷史、文化與文字研究》|通用分類:文史雜談

關鍵詞:論文

4、《宋王復齋鐘鼎款識》解題 

《宋王復齋鐘鼎款識》,又稱《鐘鼎款識》,(宋)王厚之撰。 
王厚之,1131~1204,字順伯,號複齋。其先乃臨川(今屬江西)人。著名銅器收藏家和金石學家。曾高祖為王安石之弟王安禮,曾祖為金紫光祿大夫王防,祖父王榕知諸暨縣,父王咸,知通州。故此徙諸暨(今屬浙江)當從其祖父始。 
王安禮,1034~1095,字和甫,安石之弟,曾任著作佐郎,後以翰林學士知開封府。又歷任尚書左丞、端明殿學士、資政殿學士等職,卒贈右銀青光祿大夫,封魏公。為人正直,以詩詞見稱,著有《王魏公集》。 
王氏遠祖是周靈王長子晉。根據江西東鄉《上池王氏族譜》中的記載,由太子晉至王安禮的傳承如下: 
周靈王太子晉→王敬→王綱→王鋮→王清→王美→王從→王佑→王齕→王怡→王美→王隹→王拱→王澳→王遠→王懋→王熏→王遵→王褒→王吉→王市→王察→王裔→王捧→王晦→王融→王覽→王裁→王昶→王渾→王尚→王成→王驂→王淵→王錫→王嚴→王璨→王臨→王承基→王方進→王正已→王仁恭→王玫→王其康→王若輔→王冕→王器→王居興→王鎔→王瓚→王簡→王廷輯→王明→王用之→王益→王安禮。 
王安禮兄弟七人,依此為:王安仁、王安道、王安石、王安國、王安世、王安禮、王安上。
高宗紹興二十六年,王厚之以鄉薦入太學。為學好古,深通籀篆。對三代彝器及漢唐石刻拓本,搜求頗多。孝宗乾道二年進士。淳熙十二年,監都進奏院。十五年,為秘書郎兼權倉部郎官。十六年,除淮南路轉運判官。移兩浙路轉運判官。光宗紹熙五年,由知臨安府以事放罷。有《鐘鼎款識》和《複齋金石錄》等,《複齋金石錄》已佚。全祖望《答臨川雜問帖》云:「宋人言金石之學者,歐、劉、趙、洪四家而外,首推順伯」。 
一函一冊。中國人民大學圖書館圖書編號:2102/87。中國人民大學圖書館圖書登錄編號:3396304。無魚尾。版心上部刻書名,下部刻「積古齋藏宋榻摹刻」。無邊。白口。寬28.8釐米,高40.1釐米。 
上海圖書館古籍部收藏此書,索書號為:線普長019814、線普長20054、線普394306。 
書衣頁右側有題字:「宋王復齋鐘鼎款識。匽盦珍玩」,有私印「樊」一枚。右下角有「一恕堂」印一枚。書名頁左側題字用篆文:「鐘鼎款識」,落款用篆文:「天籟閣記,項元汴玩賞」,有「積古齋」和「馬京所藏」私印二枚。書名頁右側有一段文字如下: 
宋搨鐘鼎款識,原冊計三十葉,宋復齋王氏所收。末頁楚公□雨雷鐘重見。玩其題識,皆復齋之筆也。揚州阮氏積古齋所藏。嘉慶七年秋勒成冊。道光二十八年冬十月,漢陽葉氏重摹刻本。 
並落款「周良謹摹」一名。上有「阮氏之印」一枚,以及收藏者印「情苑樊禧孫金石書畫印」一枚。書名頁後有趙松雪題寫書名,每字佔一頁。據李遇孫《金石學錄》中的記載:「趙孟頫藏復齋所輯款識,用大雅印章。兼書宋代薛尚功考證於《曾侯鐘》後,冊首鐘鼎款識四篆字,亦其所書」。所收為三代青銅器,多有銘文。有器形圖,有尺寸說明,有釋文,有考證文字,有搨片。每張搨片皆有收藏者印,後附題跋較多。 
重刻本之由來,清道光二十八年十月葉志詵言曰: 
原冊舊長儀徵阮太傅家,曩攜至都門,曾假觀數月。不意癸卯春毀於火,並板片失之。戊申夏四曰,志詵就養南行道,出揚州謁太傅話舊,以原刻初印本,囑為重鋟。 
清代查慎行題識曰: 
此冊自南宋至今六易主,乃歸衎齋馬氏。展玩之餘,覺古色古香,流矑觸鼻,不無好古生晚之歎。 
有宋以來為此書作跋者甚眾。清代《萬卷精華樓藏書記》和《越縵堂讀書記》等皆盡道其詳。然於收藏者秦伯陽和此書初版本之關係上議論頗多。 
《鐘鼎款識》一書所收集的銅器分為鐘、鼎、爵、鬲、卣(以上商器),以及鼎、鐘、敦、簠、甗、鬲、尺(以上周器)。但是收編順序頗亂。所收銅器已經區分為商、周二代。此書也只是收集拓片,彙編成書的資料性著作,缺乏對銘文的考證和解釋。 
容庚在《宋代吉金書籍述評》[ 《容庚選集》,天津人民出版社,1994年,45~46頁。]一文中曾考證: 
翁方綱謂此書銘文皆就原器拓得者,余不然。《季鼎》「錫貝錫馬兩」,貝錫二字誤書作鼎,與《嘯堂集古錄》同,與《博古》薛氏《款識》異,釋文皆不誤,一也。《癸亥父己鼎》、《楚公鐘》兩本微有異同,《癸亥父己鼎》商字缺下口,或一真一複,或兩者俱複,二也。《仲稱父鼎銘》八行,他書皆作五行,三也。《虢姜敦》銘一行直下,《虢姜鼎》銘十二字分作五行,《曾侯鐘銘》在鼓上,他器無若是者,非翻刻變易其位置,則屬偽作之器,四也。 
林鈞《石廬金石書志》卷八如是評價此書: 
宋人著錄金石,如《考古》、《博古》、薛尚功《款識》等書,皆屬摹刻,獨此為原器搨片。數百年來,屢經名人收藏題跋,尤為足矣。 
此書另有嘉慶二年儀徵阮氏刻本、百一廬金石叢刻本。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1 14:06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