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劉正教授論文《春秋戰國〈者兒戈〉銘考釋》

作者:kyotosizumoto  於 2016-8-30 12:48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商周歷史、文化與文字研究》|通用分類:文史雜談

《春秋戰國〈者兒戈〉銘考釋》 

【拓片】 


【模寫】 


【器名】《者兒戈》 
【斷代】魯器。 
【著錄】《古文字研究》第23輯P94、李朝遠《青銅器學步集》P326。 
【釋文】滕師公[1]之孫、昋叔[2]之子者兒[3]為其酋戈[4]。叀吉[5]。 
【注釋】 
[1] 此銘文字細小,頗難識別。滕師公,滕乃古姓。《通志•氏族略》:「滕氏,文王第十四子叔繡後也,武王封之於滕。舊雲,滕在沛國公邱縣東南。按《晉志》,公邱屬魯國,今州龔邱是。隱十一年,滕、薛來朝,爭長。自叔繡及宣公十七世,始見春秋。國小弱,不能朝王,每朝於魯,名不赴故不書。隱公以下春秋後至公邱二十一世,為秦所滅,《釋例》云:春秋後七世,為齊所滅。又有騰氏,即滕也,因避難改為騰。」李朝遠《新見者兒戈考》:「者兒戈中的滕師公於文獻無征。金文中有滕侯蘇、滕侯耆、滕侯昊,只有滕侯昊有可能是滕隱公虞母,其他亦於文獻無征。者兒戈中的滕師公可補文獻之缺。」 
[2]昋叔,《隸釋》卷十:「《姓苑》載:『炅氏兄弟各分姓曰:炅、桂、昋、炔。』」李朝遠《新見者兒戈考》引《廣韻》:「炅橫漢末被誅,有四子,一子守墳,姓炅。一子避難徐洲,姓昋。」但此為漢末故事,此「昋」非彼「昋」也。此銘中的「昋叔」,乃人名。非姓。 
[3]者兒,滕師公之孫、昋叔之子。人名。或有人主張「兒」字非人名,乃昵稱,可供參考。吳鎮鋒《金文人名彙編》以為其乃「西周中期前段人。」另有《者兒觶》存世。 
[4]酋戈,指短戈。鄭玄注《周禮•考工記》:「酋、夷,長短名。酋近夷長矣」。 
[5]叀吉,叀,發語詞。指祈禱此戈可以帶來吉祥。此二字乃筆者首釋,李朝遠《新見者兒戈考》中釋為「尃邑」,以為是地名。恐非。此銘中「吉」字寫法頗怪,幾乎上下不連。但這種變形,金文也有。如,《旂鼎》中作「」、《庚兒鼎》中作「」等形,就和此銘中的「吉」字十分相似。故釋為「吉」。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9-1 01:17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