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專制統治的覆滅往往都是no zuo no die

作者:公子沈  於 2017-8-3 16:51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文史雜談

公子犯堂的上一篇文章講到,秦始皇的大一統把中國帶向了中央集權的獨財專治時期,捲入了歷朝歷代不斷循環更替的漩渦中。

在秦朝「焚書坑儒」和漢朝「罷黜百家」之後,自由的思想與言論受到禁錮和管制,百家爭鳴、大師輩出的春秋戰國時代一去不復返了。

秦始皇剛死沒多久,大秦帝國就受到了作惡多端的報應和詛咒,早早就吃下了自己種的惡果,成了僅僅維持了14年統治就滅亡的短命鬼。

上一篇文章發出去后,有人留言抬杠,說始皇根本沒有坑儒。我在此多說明幾句。

雖然《史記》確實寫了「坑術士」,術士與儒生並不等同,可是不論《秦律》里對儒生滿門抄斬的《挾書令》(敢有挾書者族),還是《戰國策序》里的「燔燒詩書、坑殺儒士」;不論《史記》里提到的「六藝從此絕矣」,還是扶蘇反對他老爸對儒生「重法繩之」,全都證明了「焚書坑儒」的說法沒有太大問題。

按照邏輯推理,這是秦始皇的一箭雙鵰:既教訓了欺騙和誹謗他的術士,同時又藉機教訓了儒生。他最終的目的還是為了鞏固自己的皇權,就像李斯說的:「別黑白而定一尊」。

再說,就算某一次坑殺的受害者裡面儒生比例不高甚至不在,也沒有人會因此否認秦始皇的暴君本性、否認他鉗梏文化和思想、否認他迫害知識分子的歷史事實,更無法反駁我在上一篇文章提出的理論。

難道非要我把「焚書坑儒」這個詞改成「焚書害儒」,書獃子們才滿意?

正所謂,笨人的可怕不在其笨,而在其自作聰明。有的人學了一點皮毛,抓住一個無關緊要的小細節,就像發現新大陸一樣,跑過來質疑我。

好了,回到本文的主題:

秦朝為什麼嘗到自己種下的惡果,在紅二代胡亥當政時期就亡國了?

這裡面關於經濟政策、政治體制、社會權力結構等原因有很多,最主要的一項是,秦朝乃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帝國,沒有任何執政經驗。

秦始皇每次出巡時,最喜歡炫耀的政治資本就是平六國、定天下,他以為馬上得天下,也可以馬上治天下,還能照原樣繼續威猛下去。

當年商鞅的變法有點像戰時經濟的味道,令秦國短期內富國強兵,成為了兇猛的虎狼之師,一統天下。

可是到了和平年代,秦始皇卻仍然依靠戰時的統治方式去運作,「懷貪鄙之心,行自奮之智,不信功臣,不親士民,廢王道,立私權,禁文書而行酷法,先詐力而後仁義,以暴虐為天下始」。

可以說,秦朝統一後繼續橫徵暴斂、嚴刑峻法,沒有給大家一點喘息的機會。「天下苦秦久矣」,不僅底層人民不滿,連秦始皇身邊的官僚和貴族也都非常不爽。

打個比方說,殘酷的階級鬥爭和打土豪、分田地,對於奪權事業很有幫助,因為你要依靠和煽動最底層的人民群眾來推翻當時的統治階級。

但是,建國之後你自己就是統治階級了,你需要發展社會經濟,必須依靠知識分子並信任官僚體制,允許開放、自由、和諧、創新的社會和官場風氣,不能再搞什麼神經兮兮的上綱上線了。

歷史上所有與這一方向背道而馳的行為,「任刑罰以為治,信小術以為道」,最終都會導致民怨沸騰,衝擊權力金字塔。

另外,那些為當權者的暴政搖旗吶喊之徒,恐怕還沒有等人民起來反抗,就已經被「走狗蒸」了。

例如丞相李斯,給皇帝出了加強嚴刑峻法的餿主意,最後自己死得最慘,被五刑、腰斬、夷三族。

根據李斯自己制訂的《大秦律》,他先被臉上刺字、然後割掉鼻子、斬掉腳趾、痛打一頓、施行腰斬,每一個步驟都讓你生不如死。最後,把他的身體被砍成兩半,任由上半身在地上痛苦掙扎。等他終於咽氣之後,再砍頭、碎屍。

如果李斯早知道他最後會有這樣的下場,全家老小也都會因他而被全部屠殺,不知當初他是否還會制訂如此嚴苛殘忍的律法。

這時候你可能會問:歷史上的暴政但沒有亡國的例子也很多,為什麼大秦王朝就承受不了?

首先,秦剛剛統一天下,社會經濟的權力結構並不穩固。畢竟秦國從一個地方諸侯突然變為一個大帝國,一口氣吞下了這麼多的領土和人口,有點消化不良。

各地方諸侯勢力雖然名義上歸順,但是心裡對秦王朝並不完全心悅誠服,對大一統的理念也不是很感冒,還有很多人惦記著再次實現民族獨立,恢復諸侯並立的局面。

這就是為什麼,陳勝、吳廣等人在大澤鄉起義時只有「數百之眾」,用竹子立起一個小破棋子,居然就能「天下雲集響應」,趙國、楚國、齊國紛紛宣布獨立復國。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這句話的煽動力實在太大了,特別是在貴族和中產階級被消滅或打壓的時代。

其次,秦始皇的兒子胡亥也是一個昏君+暴君的角色。他的昏庸和暴政簡直就是起義軍的神助攻,加速了秦王朝的崩潰。

胡亥瘋狂奴役人民,肆意誅殺大臣、皇子、將軍,後來又聽信奸臣趙高,不問朝政,最後還是被他最信任的趙高害死,死有餘辜。

在政權岌岌可危的情況下,胡亥居然說:「擁有天下,不就是為了能為所欲為嗎?」(凡所為貴有天下者,肆意極欲)。

這句名言成了後世混賬當權者的座右銘,不過他們不會像胡亥這麼笨,把內心實話給講了出來。

一個沒有見識和水平的人,往往容易依靠自己的情感做出各種判斷,所以更傾向於聽信身邊小人的讒言。

我們痛恨皇帝身邊的趙高,也不要忽略了胡亥的負面作用。沒有胡亥的愚笨,哪有趙高的得寵?

「清君側」只會出現在昏君當政的時期。

班固對這段歷史有一句評論說:「不威不伐惡,不篤不虛亡」,簡單翻譯過來就是:不作就不會死。用這句話來概括大秦帝國的滅亡,再好不過了。


公子沈

2017年7月31日

註:據傳言10月份之後個人公眾號可能不保,請讀者加我微信:gongzishen2016,獲取文章更新地址,以防萬一。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1

支持
2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3 人)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24 23:40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