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漢語是終極解決

作者:蘇誠忠  於 2025-10-1 00:05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文史雜談

如今,討論人工智慧的文字鋪天蓋地。但是,有一個最關鍵的問題,所有人都避而不談。這就是,關於大腦與信息鏈接的問題。雖然有人聲稱,可以用電腦直接與大腦鏈接,但是,即便鏈接后的信號,也需要變成文字才能進行思考。維特根斯坦說:「我的語言邊界就是我思想的邊界。」沒有變成語言的思想類似莊子所說,沒有感官的混沌。
在人腦記憶能力與海量的信息之間,英語存在著一個無法逾越的困境。唯獨漢語能夠解決這個問題。從ChatGPT上查得,目前的英語單詞數量,在15到200萬之間。但一個人能夠記住的單詞只有2萬到3萬之間。無論AI如何發展,人類通過英語能夠享受到的信息只能小於總量的3/15=1/5。隨著世界信息量的增加,這個數值將無限縮小。只有漢語能夠解決這個問題。
一個普通話使用者,掌握三千五百個漢字,就能夠掌握世界上所有的信息,或者說能夠掌握到超過200萬單詞所負載的信息。原因是什麼?下表告訴你答案。

從表中看出,漢語的單詞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比如「羊脂」而英語的「羊」是sheep,「脂」是grease,羊脂是suet,三者之間,沒有推導關係。或者說,你學了羊字,學了脂字,但還必須學會「羊脂」suet以後,才能用它來交流。一個中國人,學會了上表中最左一列,以及最上面一行漢字后,就能自己總結出上表中其他部分的單詞,而英語使用者卻需要將表中所有的單詞都學會,才能用這些單詞交流。這就是為什麼漢語使用者,只要記住3500個漢字,就相當於英語使用者記住上百萬單詞的原因。
假設每個漢字都能兩兩組成單詞的話,那麼3500個漢字能夠組成3500X3500=12250000個單詞。如果每三個漢字都能組成一個單詞,那麼,其結果將是天文數字。讀者可以自己演算一下。
幾乎在每一個英語論壇中,我都曾經遇到過這樣的問題,為什麼只有漢字可以進行這樣的組合,英語卻不成呢?答案是,漢語使用了聲調,而英語忽略了這個聲音信息。我們知道,一種語言的推廣,首先是聲音的推廣,其次才是文字出現。如果聲音的基本數量達不到要求,那麼,這種語言的文字無論怎樣改變,也不會使人增加記憶。
舉例來說,電腦使用的是二進位語言。如果用聲音來處理,它應該只有,兩個聲音。我們假設將它設定為A和B。僅憑它倆,只能表達兩件事物。如果我們用兩個符號代表一件事物,它倆就能表達最多四件事物。分別是AA,AB,BA,BB。從這裡看出,雖然表達的事物增加了一倍,但是,使用者每次卻需要消耗兩倍的時間來表達一件事物。接下來,我們如果需要表達400種不同的事物,用AB語言來表達,就需要9個聲音的組合,或者說九倍的時間來表達每一件事物。因為2的9次方是512>400。英語大約有400種聲音,如果表達的事物只有四百種,那麼,英語可以用任何單一的聲音,表達一種事物,而AB語言則必須用九個聲音的組合來表達400種事物之一。它比英語慢了9倍。
同理,漢語的普通話的基本聲音種類大約700個,每一個都可以變成四聲,這就是說,漢語的基本生意大約2800個(實則2500個左右)這就使得漢語在表達的時候,可以使用兩兩的組合來組詞,不至於混淆,此外,漢語的部首也幫助它擺脫不少同音詞的混淆。相反,英語沒有部首,而發音總量又不夠用,因此,必須選擇任何還沒有被利用的發音組合來表達一個新的意思。
除了組成文字需要的基本符號以外,聲音種類多的語言還有其他的優點。第一,如果你一輩子使用AB語言,那麼,一輩子活下來,你享受到的所有信息,最大可能也就是英語的九分之一。也就是說,後者的思想邊界比前者大了九倍。第二,思維是語言在大腦中的運動。當你的運動速度是另一種語言的九分之一的時候,你的思維速度怎能趕得上另一種語言。
忽略了語言學的問題。漢語是記住數千漢字后就能享受網上所有的信息。而英語做到這一點則需要記住數百萬單詞。兩者對比,不是困難與容易的區別,而是能與不能的差異。新技術的發展,將這個問題變得更加突出。本文就是通過計算來討論它的原因。
最後,還要說一點,一旦人工智慧解決了翻譯問題以後,普通話使用者的將以最少的記憶,獲得最多的知識。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0-1 00:06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