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還能用左派、右派來區分嗎?--1

作者:蘇誠忠  於 2023-12-5 12:02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文史雜談

在民主國家,右派主張,適者生存,物競天擇,左派認為,輔助弱者,不得逞強。人們一直認為,左派代表正義,右派代表貪婪與慾望。但是,仔細想一想,左派輔助弱者時需要力量,這個力量卻來自右派的積累。或者說,在遠古,人們不懂創新經濟的年代。所有的人寅吃卯糧,沒有平等和不平等的概念。只有當貪婪的慾望使某些人提高效率,獲得比別人多的財物之後;不平等才出現了。如果窮人和富人之間,沒有任何交往的話,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誰也不會感到有什麼不對的。只有當貧富之間有了互利關係,才出現不可容忍的事情。當貧富差距過大時,在民主國家中,左派需要用輿論壓迫右派交出力量(資金)以便實現理想的財富平等。而右派受制於輿論,不情願地交出資金。左派和右派的劃分來自法國大革命;左派要求平等,右派要求自由。經過二百五十年的變化以後,問題來了,當年的國家,貧富比例是金字塔型,底層窮人活不了,所以抱團左派。而如今,隨著科技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中產階級感覺不到貧窮。這種劃分就不合適了。因為,左派得不到足夠多的窮人支持,就要想辦法擴大窮人的數量。
這種變化也使得左、右的定義產生了變化。比如,最近挺猶和反猶似乎成了輿論的焦點。一般的來說,右派挺猶,左派反猶。可是,當年正是左派支持以色列建國。再比如,美國左派正是當年支持3K黨保留奴隸制的人。而右派當年則反對奴隸制。又比如,當年伊朗在巴列維時代,本來是接近文明的。但是,紐約時報與左派聯合推翻了這個政權,讓美國的敵人,伊斯蘭革命者上了台。直到今天,依然是美國的心腹大患。還比如,本世紀初,中國輿論挺以色列,但是如今卻偏向哈馬斯。在一般人的眼中,教宗應該是右派,但當今的教宗方濟各卻說:「團結,即窮人的財富,常常被認為是反生產的,是與金融邏輯和經濟相悖的。」明顯的左派集體主義言論。
從這些不斷變化的立場,觀點中,能夠察覺到,如果僅用左和右來描述一個派別,就會出現混亂,因此,有必要用兩個更加清晰的辭彙,代表這兩派。
本文用意識形態派代表左派(簡稱意派),而用原生形態派代表右派(簡稱原派)。前者是使用意志的力量來改造社會,後者是用原生的,非意識的力量來運轉社會。什麼是意志的力量?號召集體主義的力量,謀略的力量,宗教的力量,總之,某種意識形態的力量。什麼是原生的力量?牛、馬的力量,生物的力量,水流的力量,空氣的力量,等價交換的力量等等。意派人講究人性,注重人情,知恩圖報,但也容易使感情超越法律,出現貪污。人們常常把送禮叫做送人情。送人情必須先有人情可送才成,最大的人情莫過於領導的『關懷』。堅持平等的左派,特別注重感情。因為他們需要『團結』沒有感情怎麼團結?文革的時候,就常說,「親不親,階級分。」有了階級,血緣,民族之情,才容易有感情,歌里也唱,「同樣的感受,給了我們同樣的渴望;同樣的歡樂,給了我們同一首歌」。但是,相同的宗教、民族、主義、血緣等,產生了同樣的感受,就一定失去了不一樣的創新能力。或者說:沒有了不一樣的渴望,沒有了不一樣的歡樂,不內卷還等什麼呢?此外,一個群體,如果到了分配財產的時候,怎樣才算是平均呢?股票,存款,房產,土地,名譽,地位等,它們都在不停地變化之中。因此,必須有一個領導做決定。沒人能夠一碗水端平,只能是吃虧的,領導記著,下次補回來,佔便宜的,也記著,下次貼回去。這就使得領導人不能變更。不變的領導一定會被權力所腐蝕。哈耶克說,「在這個世界上,平等待人和試圖使他人平等這兩者之間的差別總是存在。前者是一個自由社會的前提條件,而後者意味著「一種新的奴役方式」。」對於被領導者來說,接受了「被平等」就如同交出了自己的人權。得到好處,你必須感恩,這便應驗了黑格爾的一句話,「一個過於強調感恩的文化是不可能孕育出民主的,因為無法在人與人之間建立起平等的關係。」從感恩到回報的做法中可以看出,意派提出的平等概念,最終只能由不平等的領導來執行。對此,哈耶克專門寫過一篇文章《迷妄的平等》。名義上信仰某種意識形態,而實際上,依然靠利益團結到了一起。可是,意派不懂得創新經濟,只知道零和博弈。當財物短缺的時候怎麼辦?遇到這種情況,意派有兩種走向,一是忍耐,直到一定的時候爆發;王朝內部奪權,宗教戰爭,法國革命各派相殘,各國共產黨內部爾虞我詐等,都是典型的意派內部的傾軋。二是把矛盾轉移到外面去,或者說,發動戰爭,到外部掠奪(或騙取)到財物后,進行分配的時候,相互間可以有些謙讓。
原派人物,不注重感情,主張人人自立,誰也不牽連別人,痛恨因感情而產生的懶惰、貪腐,任人唯賢。歷史告訴我們,原派的做法會使社會總財富增加。總財富增加后,如果再能合理的分配(不是平均分配),那麼,一部分財富自由的人便產生更高的追求,比如,為了心靈的平靜而做慈善,為了興趣而創新等。這部分人的比例越大,社會就越和諧。所以哈耶克說,「從自由出發,自由與平等皆可實現;從平等出發,平等與自由都將失去。 一個願意放棄自由來換取保障的人,其最終既得不到自由,也得不到保障。」, 「一個富人得勢的世界仍比一個只有得勢的人才能致富的世界要好些。」 用後面這句話來衡量當今哈馬斯高層的奢侈,與巴勒斯坦底層的貧困,再恰當不過了。由於原派不徇私情,這就出現了一個矛盾:如果遇到一位比國王還有能力的人,你是否讓賢?中國歷史上嘗試過多次禪讓行為,但受周禮的影響,基本上都不成功。反倒是羅馬帝國,受古希臘民主以及其本身共和時期的影響,都比較成功。這實際上就是歐美文化總是壓世界其他文化一頭的根本原因。無論是東方還是西方,在古代,禪讓都沒有形成制度。直到近代英國的君主立憲,才最終解決了這個問題;使得最高權力者不必害怕被人取代。
意派人不願意或者不敢認真思考這個問題,他們任人唯親,不講究能力,就是前任獨裁者指定接班人。但這種思想的統一的做法,使得人們形成依賴心理,它無法發揮人類的真正智慧,結果,無論是統治者還是被統治者,永遠龜縮在古代的陰影之中,使得整個國家都變成貧困的受害者。原派內部出現矛盾用金錢擺平,意派內部出現矛盾,用刀擺平。
意識形態是一個非常有趣的存在。任何一種意識形態走到極端(就是把財富消耗完了的時候)都會給社會造成災難。但是,人類的普世價值卻來自各種意識形態所共同承認的那部分。換句話說,沒有各種意識形態的出現,就沒有現代的普世價值。這也許是意識形態來自各種不同的歷史背景,不同的地理和自然環境,不同的社會階層等等。由這些差異總結出來的共同點才能被稱作『善良』。所以,如果永遠是原生形態派,那麼,就很容易被某種意識形態所裹挾走向一種極端。只有當原派把各種意識形態總結成可行的價值觀以後,原派才能長久的立於不敗之地。
原派是親兄弟,明算賬,矛盾在內部解決,用大膽的思維與所有的人一起創新財富。由此,我們得出一個判別時政對、錯的標準;一場戰爭如果分不清對錯,那就看看,誰是意派,誰是原派。一般來說,原派是有理的一方,而意派是無理的一方。因為,在財富方面,原派能夠自立,而意派不能自立。這就好像獅子被野牛挑死,除了白痴,沒人會認為野牛無理。原派總是在不停地檢查自己,相反任何意派從誕生那天起就把一切壞事都歸咎於別人。這就使意派最終都變成殘暴的白痴。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5-21 01:43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