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我對繪畫的認識--8

作者:蘇誠忠  於 2023-11-28 11:37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文史雜談

東、西方的社會學者,都希望尋找一種人與人的天然聯繫。認為有了這種聯繫,才能與禽獸區分。東方人因此十分推崇父子關係,認為它是牢不可破的,其他一切關係都由此來決定。有關的文藝作品非常多。西方人則認為,男女關係是牢不可破的,是一切關係的根本。破壞婚誓是十惡不赦的大罪。比如《天鵝湖》中,黑天鵝可以用魔法降伏王子。普希金《黑桃皇后》。甚至國王想要離婚,教皇都要干涉。後來「革命」成風,破壞男女關係成了主題。出現了蘇聯小說《第四十一個》以及中國文革小說《楓》。而中國則是以破壞家庭關係為主題。其實,無論哪種關係,消費過度,都會走向反面。最後還是利益決定一切。講究父子關係的中國歷史上,父子相殺的比比皆是。注重兩性關係的西方,夫妻相害的屢見不鮮。法律和道德需要維繫的,是理智地看待這兩種關係,還能過得下去的話,就不要去破壞。
東方的愛情故事都帶有儒家思想。比如,孟姜女哭長城,孔雀東南飛,梁山伯與祝英台,白蛇傳等等。根本談不上哪一方變心與否,而是解決兩人能不能有條件在一起的問題。牛郎織女則是一個例外。它帶有非儒家的,原始、自然的成分。
梁任昉《述異記》里牛郎織女的愛情故事已經具備雛形,話說天帝的女兒住在銀河東邊,雖然善於織布,但總是鬱鬱寡歡,天帝於心不忍,就將她嫁給了銀河西邊的牽牛朗。誰知織女從此荒廢了本業,只知道男歡女愛,天帝大怒,於是命令織女「歸河東,一年一度相會。」也就是說,牛郎織女的雛形是勸男人和女人在男歡女愛之後,不要荒廢了工作。
這個故事後來發展成牛郎在水邊發現七仙女洗澡,他偷了其中最小的一位(織女)的衣服。沒有了衣服,她無法回天庭,正在茫然不知所措。此時,牛郎拿出她的衣服賣好。獲得織女的好感。這個故事有些說不通,至少是太粗糙。人家光著屁股找衣服,你拿著衣服走上前去,應該是個怎樣尷尬的場面?遇到這個問題,所有的作品就都跳過去了。其實,這才是觀眾最想知道的內容。
因此,我設想,牛郎還衣服的時候,並沒有那麼彬彬有禮,即便是很有禮貌,光著屁股的織女也得惱羞成怒。所以,最可能的結果就是牛郎不顧一切,扛起織女往家跑。歐洲畫作中有大量搶女人的場面,比如宙斯、波塞冬、阿波羅等等,都搶過女人。直到亞瑟王時代還能看到很多貴族騎士出門在外,看到那個女人好就搶。在古代,很多地區的習俗就是男人搶女人。搶女人代表心誠,如果女人不是搶來的,她反倒很沒面子。直到民國的時候,還有一種搶親的習俗。富家千金找不到門當戶對的,成了大齡剩女。並不是都像虎妞的爹那樣,不讓閨女出嫁。很多地方遇到這種情況就同意閨女自己找,她看中的窮男人,沒錢舉辦婚禮,怎麼辦?結婚的那天,女方說好了地點。男方派人或者本人前往,背起女方,跑回家就算結婚。只要鄉里人說這女人是被男方搶來的,不是自降身段走到男家的,那就很有面子。至今,歐美國家結婚的時候,還要有一個把新娘抱進洞房的程序。這就是當年搶親遺留下來的習俗。
這種搶親習俗,現在人看來很野蠻,但是,當時的人看現代人,卻也看不慣。如今,離婚率和結婚率差不多,男女之間,誰也不負責任,如果出現搶親,那就要看看風俗是否與法制吻合了。而古代人,一輩子就結一次婚。搶到手的其實是給女方定心丸,將來一吵架,女方就會說,誰讓你把我搶來的,你當我多稀罕你們家。男方就無話可說。反倒是門當戶對的家庭,小兩口一吵架,男方就會說,那是我父母做的主,我忍你這麼多年,就夠不容易的了。
歐美搶親的,都是強盜,貴族等強勢男人。牛郎則是弱勢男人搶親,因此,要表現出一股憨勁,而且女方還要強烈反抗。牛郎既然是弱勢,就不必像貴族搶親那樣挺胸昂首用雙臂和手搶。而是,不擇手段,使用一些貴族們不願意屈尊採納的方法。賤點沒關係,只要織女跑不了,就是勝利。所有這些搶親的行為中,都透露出,男性搶親的勇氣來自對於未來家庭的責任與擔當,而女性表現出來的是對於未來家庭中,自己該扮演的角色,不知所措。
現代人真要耍流氓要比搶親高明多了;由於真正的藝術,很難進行準確的評價。尤其是援引法律或者某種規則、分數等進行評價,一般淘汰的是,最好的和最差的。這就是當今世界沒有大師的原因。所謂「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一個時代沒有學術大師,是學術體制的問題,沒有藝術大師,是藝術體制的問題。歷史上的大師,一般都是先解決了溫飽問題以後,再有閑錢『玩』出來的。當時可能沒有人去評價,直到一些偶然的機遇,人們發現它的特殊價值。所以,這種級別的突破,絕對不是烏合之眾哄抬起來的。它更需要真正的精英、貴族、有閑階級的參與。但一些不負責任的革命者,為了顛覆世界秩序,屁股決定腦子,偏要吹捧現代藝術。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的中國,曾經出現過一個『左聯』,目的就是培養有造反精神的文人,藝術家,這些人無一列外地在文革中遭到了報應,而且,絕大多數人,到死不知道自己為什麼死的。直到今天,中共依然靠這種手段製造政治神話。白岩松說過一句話:「讓一隻狗天天上央視,就能變成名狗。」
二十世紀風起雲湧的革命,像絞肉機一樣,能活下來的革命者都變成市儈。像這種帶了革命光環的勢利眼,就像歷史上所有成功的厚黑學專家一樣。「在弱者面前是強者,在強者面前是奴僕。」這就解釋了,為什麼很多畫廊里,溫文爾雅的現實主義作品被邊緣化。而現代主義佔據了主要位置。畫廊本該是幫助觀眾培養情操的地方,如今被一些人變成火藥味十足,刺激神經的場所。
很多畫家認為,現代藝術充分發揮了個性的潛力,因此突破攝影術與電腦編輯的限制。我不這麼認為,我認為,個性來自人類的進化,與其說是你的個性體現,不如說是你祖先進化后遺傳下來的能力。據說,南非的一隻豬就能畫出現代藝術作品。如果盲目發展個性,那麼人還真不如豬。但前人沒有遇到攝影術與電腦編輯。因此,尋找這兩種技術的不足之處,才是藝術得以繼續發展的正確道路。隨著科技的進步,藝術也應該進步,藝術家的使命還遠遠沒有完成。舉例來說,米開朗基羅的大衛雕像一直被藝術家推崇,但我認為,貝尼尼的大衛像更加完美。因為,如果你不做進一步的解說,前者就是一個美男子。但後者則不需要任何腳註,人人都知道它代表誰。這就是藝術的進步。換句話說,優秀的藝術作品,應該盡量地少用語言文字,卻傳達更多的思想內容。在這點上,我自愧不如。我畫的每一幅畫都需要長篇大論的說明,我希望後人能把這些文字的東西不斷表現在同一張畫布內。將文字說明逐漸減少。在中國,宋徽宗對於繪畫語言最有研究,他曾經用繪畫來替代科舉考試。看似不可思議,其實,弄明白了繪畫之所以成為一門藝術,與它所表達的內容有著非常緊密的聯繫。現代藝術恰恰是去除了科學合理的內容后,才大行其道。因為這樣一來,贊助人就可以任意將自己的想法插入其中。觀眾看到的實際上不是藝術家的作品,而是主辦方的說教。沒有思想內涵的藝術,根本就沒有價值。音樂也是為了表達思想而變得美好:「弦弦掩抑聲聲思,似訴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續續彈,說盡心中無限事。」一位筆名Lorinda Mamo的設計師說:「每一件優秀的設計,來自一個更加優秀的故事。」Every great design begins with an even better story.
藝術家應該從敬畏前人的工作開始,但不能失去理智,否則就成了負擔。如果既不敢超越古人,也不相信自己會勝過現代人工智慧,那乾脆就別畫了。伯里克利說雅典人民的特色,「最壞的是沒有適當地討論其後果,就冒失開始行動。這一點又是我們和其他人民不同的地方。我們能夠冒險;同時又能夠對於這個冒險,事先深思熟慮。」
我認為電腦在數百年內是無法趕上藝術家的。我的這種想法來自對語言學的理解。目前,世界上最重要的問題要數電腦翻譯了。這個問題開始於美、蘇冷戰時期。雙方都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一開始,雙方都聲稱自己取得了巨大的進展,能夠翻譯百分之九十五的文字。但是,直到今天,依然還是這個水平。翻譯出來的東西,依然半生不熟。必須經過人工校對才敢相信。電腦能夠做到的,只不過是減少了查字典的時間。如果你有一點語言學的常識就會明白,語言學作為一門科學已經存在好幾千年了。有人說,它比任何學科誕生得都早。但是,直到今天,語言學家對於語言交流的機理,依然是摸不著頭腦。世界上各大學的圖書館里,語言學的著作汗牛充棟。可惜,誰也說不清楚,語言到底是在人與人之間,大腦與大腦之間怎樣交流,單詞是怎樣搬運一個個意思到另一個大腦,又是如何在新的大腦中重新組織起來的?沒人說得清楚。人類自己都沒整明白的事情,想讓人類製作的工具(電腦)來解決,這就等於問道於盲。這和古人用占卜工具進行預測,本質上是一樣的。從古希臘起,學術界就不斷傳出一個個破解語言難題的驚喜,最後都不了了之。如今,由於學習語言學的人越來越少,玩電腦的膽子大了起來,用電腦變戲法,重複古人的語言學奇迹,並把它說成是自己的突破。而且還煞有介事地宣稱,電腦將主宰人類命運。其實,那不過是杞人憂天,目的僅僅是為了增加電腦技術的廣告效應。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4 11:18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