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創新與民主

作者:蘇誠忠  於 2018-2-24 17:01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文史雜談

五四運動時期,人們總是討論科學與民主。但自本世紀始,人們的目光已從科學轉移到更加實用的創新上了。可為什麼中國卻總落在後面呢?說到底,就是四個字挑戰權威。無論是科學,還是創新,不挑戰權威,就等於零。這裡我們做一個對比。畢達哥拉斯是古希臘著名的數學家,但是,當他的弟子,希伯斯挑戰他的權威,提出無理數的時候,他想方設法弄死希伯斯。而西方社會的良知還是站在希伯斯的一邊。這就是說,只要還能保留記錄,社會就能進步。但在中國,出現這種事情,先要定你個欺師滅祖之罪,然後,銷毀你的一切痕迹,讓後人不知道你們之間發生過什麼。西周時期,周公旦派人到全國各地測量,最後,他確定天下九州,豫州為中,而汝南則為豫州之中。後世的中國對這個地中心無限崇拜,有的賦詩,有的編故事,有的修紀念建築。但就是沒人認真問一下,他老人家是怎麼測量的?其實,道理很簡單,提問的人被消失了。再比如《東周列國志》說秦國闢地千里,遂成大國。」這個千里,是一個長度單位,怎麼表達面積?又比如,某位英雄能夠拉開幾石的弓。這一石是一百斤,在比較兩個人的力量時,怎麼會一差就是一百斤?這些疑竇叢生的記錄,沒有引起任何人的質疑。因為那是書上說的,而作者一定是聖、賢,你敢懷疑聖賢,那就是大罪。這就是中國文化的特色:沒人注意推論過程,一味盲從聖賢。此外,所有的人在著書立說之前,必須要做到『自圓其說』。但科學史告訴人們,在任何時代,你都無法做到這一點。比如,奇諾悖論,當時的人根本解釋不了這個現象。他們甚至懷疑數學是一種不真實的迷信。因此,科學的態度與自圓其說,常常勢不兩立。還有很多問題,比如,在沒有顯微鏡的時代,你無法用任何理論推導細菌和病毒在人體中的變化。那麼,非要『自圓其說』唯一的辦法就是說假話。聖人和科學家的區別就在於,聖人是不能有錯的人。而科學家,可能是,經過嚴格、認真的推理之後,依然漏洞百出的人。他們不怕被別人推翻,也明白,無論怎樣努力,一個人,一輩子只能對人類有那麼一點點的貢獻。但聖人要的卻很多。他們要「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政治家的話,可信度不高。兩黨政治中,無論哪方,競選時,從不承認錯誤。但是,競選制度是建立在民主的基礎上面,你不承認錯誤,沒有關係。可是封建主義國家就不同了,聖人不敢認錯,否則他就會被人從理論上推翻。只有堅持不認錯,才能讓自己,以及權貴們維持下去,而且,沒人能夠奈何他。這就是今天的中國,不但就有聖人治國,還有聖人治學。

文革的時候,打到一切權威,只剩下毛的個人權威。他不懂學術,無法干涉,中國反倒出現了一批人才,陳景潤、楊樂、張廣厚、袁隆平、屠呦呦等。文革后,很多學術權威複位,中國的學術就一年不如一年。根本的原因是:權威不容挑戰。所以,想要成功,只有到海外。海外的學術體制也很保守,但是,海外至少言論自由,公權利不會幹涉學術。就這麼一點差別,造成了西方國家的研發能力。這也是西方人總認為中國竊取西方知識產權的根據。因為,中國官方無法解釋,在一個沒有民主,權威不容挑戰的國度里,拿什麼來創新?

科學需要民主與自由的環境,好比魚需要水。且即使是天才,也會留下很多未解之謎。可是封建主義卻不能容許任何開放性的認識存在。封建的制度,只能產生封建的學術體系。否則就不是唯上智與下愚不移。誰敢挑戰權威,就要從肉體,到靈魂將他消除。但另一方面,為了不落後於世界,中國只能盜竊。砷化鎵案就是最好的例證,中國沒有研究它的論文、學者和專利,卻在2001年突然宣布掌握了它的生產技術。而且其內容和西方的一樣?難道中國人真是特殊材料製成的嗎?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25 10:03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