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龍珠律師虔心朗讀 舅父星雲大師全集(貧僧有話要說)十五說(上)
媒體可以救台灣
讓一些有為的媒體記者,在這一個時代裡,
能以他們的筆桿救國家、救社會、正人心,做為社會的導師。
能以他們的筆桿教國家、救書會,做為社會的導師。
多年前,我曾經在《天下雜誌》上,看到一篇題為「媒體讓台灣往下沉淪」的文章,這篇文章一直在我心中久久難以釋懷。媒體人都是國家的棟梁,都是社會的菁英,為什麼他們會使台灣往下沉淪呢?我想,是因為有一些不正派的媒體,他們把優良的媒體本質掩蓋了。這些媒體,總是報壞不報好,報假不報真,報惡不報善,報非不報是,為了取悅讀者,不顧國家的前途、社會的風氣,讓「台灣最美的風景」都變得不美了,那是非常不當的事情,也難侄《天下雜誌》要出專刊,慨嘆說媒體讓台灣往下沉淪了。
記得天下文化創辦人高希均教授在《遠見雜誌》上,發表了一篇<我的台灣夢:
出現《更正報》>,裡頭提到:「有《更正報》,受委屈的人找到了救星。他們終於可以在另一份報紙來辯護。」後來又在〈政客愛君子,台灣走出政治霧霾>一文中,再提到:「透過不實指控,製造對立,造成社會不安,其中以民代、傅媒、動嘴、動筆者為多。」《聯合報》的元老張作錦先生也說:「媒體不走邪惡之路,是基於對一種價值的信仰,並自願長期、忠誠的護衛。」評論家南方溯先生則說:「當媒體變成一種消費品,而不再是社會的公器,這時候,媒體只會將一個社會拖向平庸和無聊化的深淵。」從這許多文化人的言說裡,讓我們看到了台灣媒體的現狀
不犯他人 尊重他人自由
新聞媒體有言論的自由,這是不容易讓人來否定的,但是媒體的自由,還是要有規範,不能侵犯別人的隱私,假造別人說的話,極盡造謠中傷;如果媒體認為這也是自由,那就是錯誤了。
前不久,天主教教宗方濟各訪問菲律賓,其時,也正是我在菲律賓籌建光明大學的會議中,聽聞有記者請問教宗,對於不久前,法國漫畫雜誌《查理週刊》遭受伊斯蘭教恐怖分子射殺的看法?教宗回答說,新聞有言論自由,宗教也有信仰自由,不能以言論的自由來侵犯別人信仰的自由。就像有人毀謗我的母親,他可能也會吃上一拳。教宗這樣的回答,實在不愧是一位天主教的領袖,四平八穩,彼此顧到,非常公平公正。因為當今此世,許多人都錯解了「自由」的意義,以為只要我喜歡,有什麽不可以?事實上,你歡喜是可以,但不能妨礙別人的自由。
所以,現在許多人濫用了「自由」,以自我認為的自由來侵犯他人的自由,實在不當。今後的世界要和平,社會要和諧,必須要大家先尊重別人的自由。
佛教釋迦牟尼佛制定了很多的戒律,出家人有出家人的戒律,在家佛弟子有在家佛弟子的戒律,但是很多人都害怕受戒,認為戒是不自由的,受了戒,殺生不可以,偷盜不可以,婚外情不可以,妄語兩舌不可以,太不自由了。
要求媒體 提升人文素養
實際上,在佛教解釋「戒」這一個字,是自由的意思。戒殺,就是要你不侵犯別人的生命,要尊重別人生命的自由;不偷盜,就是要你不侵犯別人的財產,要尊重別人財產的自由;不婚外情,就是要你不侵犯別人的名節,要尊重別人的家庭、身體、名節的自由;不妄語,就是要你不要毀謗傷人,要尊重別人名譽的自由。所以,戒是給別人自由,也是給自己自由。
讓我們到全世界的監獄裡面去做個調查吧,為什麼受刑人被關了?國家法律剝奪了他的自由嗎?就是因為他傷害了別人的自由。假如說我們自己不侵犯他人,不妨礙別人的自由,又有誰會來侵犯我們的自由呢?
因此,今天的台灣,如果媒體都能公正無私,不侵犯別人的自由,尊重法律上的人權保障,那麼媒體可以救台灣,台灣也就跨進一大步了。
不過,要媒體人救台灣,也先要社會提升讀者的人文素養,提升閱讀的品質,不要媒體報導聳人聽聞、揭人隱私、以真報假的新聞,要求真、求善、求美;有好的讀者,自然就會有好的媒體。
在台灣,我們經常聽到人說:「今天電視不好看。」為什麼?「立法委員沒有打架!」那麼記者就必須要報導打架的新聞,來取悅觀眾。又有讀者說:「今天的報紙不好看,沒有什麼殺盜姦淫的社會新聞!」那麼報社為了讓它的報紙有銷路,就是沒有殺盜淫亂的新聞,也要儘量地製造出一些事故來。所以,台灣的媒體到了這個程度,民眾也應該負一些責任。
筆正人心 倡新聞真善美
據我所知,民國以來,有不少優秀的媒體記者,如:中國《大公報》的張季鸞、王芸生,《庸報》的董顯光、《大晚報》的曾虛白,一直到台灣早期《公論報》的李萬居、《立報》的成舍我、《中央日報》的馬星野、《自立晚報》的吳三連,還有《聯合報》的王惕吾,也提倡正派辦報;就是《中國時報》的余紀忠,對於公益、環保、水利,也熱心護持。可以說,他們都是這個社會真正的中流砥柱,以文字主持公道的「筆陣群」,他們的功績不但流傳在社會,也深入到人心。甚至於世界上也有一些報紙,如《紐約時報》、《洛杉磯時報》等,他們的報導客觀,議論持平,對世界深具影響力,如果要頒發「普立茲獎」,這許多的報人,都可以成為世間的典範了。
貧僧對媒體的尊重,在四十年前,就曾經想要舉辦類似「普立茲獎」的新聞獎,以鼓勵媒體人,但是有人怪說這是我們想要收買記者,所以後來就不敢進行了。
直到前幾年,因為貧僧老矣,自覺對社會有義務、有責任,所以籌設了「公益信託教育基金」,並且設立了「真善美新聞傳播獎」。為了讓媒體都能走上真善美的境界,我邀請高希均教授、張作錦先生等人做評審委員,給予優秀的記者獎助。
現在已經六屆過去了,我從來沒有干涉過一件事,也沒有推薦過一個人,就讓高教授他們那一班委員公平公正地去審核。
為什麼要設置這個獎項?主要的,是希望讓社會有公義、有公道,讓一些有為的媒體記者,在這一個時代裡,能以他們的筆桿救國家、救社會、正人心,作為社會的導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