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全面深度解析美國「大而美法案」對中國的影響

作者:劉龍珠律師  於 2025-7-9 09:53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移民生活

美國#美國華人#移民美國#移民#法律#律師#劉龍珠#刑事案件#民事案件#犯罪 劉龍珠律師事務所有律師、顧問律師、法律助理約20人,從人數上為美國華人擁有的最大規模律師樓。 防遣返熱線電話:(626)664-9919 • 服務時間:洛杉磯時間上午9時至晚上6時(PST) 同時,為適應不同時區需求,熱線提供24小時二維碼掃描服務。通過掃描二維碼,求助者可獲取在線資源及相關信息,以便在緊急時刻尋求幫助。 地址:1163 Fairway Drive, Suite 105 City of Industry, CA 91789 電話:909-468-2165 微信:lawyerlongliu9

 

     

 全面深度解析美國「大而美法案」對中國的影響

法案對中國的影響

1、貿易與產業鏈:訂單轉移與供應鏈重構風險

1)製造業迴流衝擊中國出口

稅收優惠吸引產能轉移:法案將企業所得稅率降至20%,允許企業境內設備投資一次性抵稅,顯著降低美國製造業成本。摩根士丹利預測,此舉可能吸引超3000億美元全球資本迴流美國,中國電子、機械等出口導向型產業面臨訂單流失風險。

關稅壁壘升級:疊加特朗普政府對華商品加征50%關稅(如半導體),國對美出口成本進一步抬升,紡織、傢具等勞動密集型行業受衝擊最嚴重。

2)新能源產業被動機遇與挑戰並存

美國補貼退出利好國出口:法案取消電動汽車7500美元稅收抵免,並限制風能、太陽能稅收優惠(2027年截止),削弱美國本土新能源競爭力。國光伏、鋰電池企業憑藉成本優勢(國電池成本:80美元/kWh vs 美國120美元/kWh)可能搶佔全球市場份額。

技術封鎖持續強化:法案禁止與國關聯企業(中資持股25%)獲取清潔能源補貼,且技術許可協議超100萬美元即喪失補貼資格,倒逼國加速國產替代(如半導體設備國產化率提升)。

2、金融與資本流動:美元債務洪峰下的雙向壓力

1)資本外流與匯率波動

美債收益率吸引力上升:債務上限提高5萬億美元推升國債發行量,十年期美債收益率突破5.1%,吸引全球資本迴流美國。國面臨短期資本外流壓力,A股、債市可能承壓。

人民幣匯率雙向波動加劇:美元短期走強加大人民幣貶值壓力,但長期債務風險削弱美元信用,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加速(跨境支付佔比升至6%)。

2)中企赴美投資壁壘高築

投資審查全面收緊:法案通過外國關注實體條款限制中企在美技術合作,國軒高科等企業被迫轉道摩洛哥設廠迂迴進入美國市場。

被動布局第三國供應鏈:東南亞、墨西哥成為中企規避關稅的跳板,如比亞迪在泰國建廠,電池產能對美出口增長40%

3、科技與產業競爭:封鎖倒逼自主創新

1)高科技領域卡脖子升級

半導體圍堵加碼:法案延續對華技術出口管制,國半導體設備進口額2025Q1同比下滑32%,中微公司等國產設備商估值修復。

AI與量子計算受限:法案豁免美國AI企業十年監管,但禁止中美相關技術合作,迫使國加速北斗芯」「量子通信自主研發。

2)綠色技術標準爭奪

美退出氣候領導權:削減清潔能源補貼使美國在氫能、風電領域落後中歐,國主導光伏國際標準(IEC)制定,全球市場份額升至85%

4、能源與環境政策:成本紅利與轉型責任

1)傳統能源價格下行:

美國解除海上鑽探限制,原油日產量增300萬桶,壓低全球油價。國作為最大進口國,能源成本降低(年節約進口支出約120億美元)。

2)氣候治理責任轉移:

美國退出《巴黎協定》執行機制,國被迫承擔更多減排壓力,但新能源技術出口擴張可部分對沖外交成本。

5、綜合影響評估表

 

6、我國的戰略應對路徑預測

1)科技自立突破封鎖:集中資源攻克晶元光刻機、工業軟體等斷供領域,2025年半導體研發基金增至1萬億人民幣。

2)重構全球貿易網路:加速RCEP整合,打造我國-東盟供應鏈閉環(晶元對東盟出口佔比目標35%)。

3)金融防禦與國際化並進:強化跨境資本流動監測,發展數字人民幣跨境結算,對沖美元霸權鬆動風險。

4)綠色技術標準輸出:主導光伏、儲能國際標準,向一帶一路國家推廣光伏+沙漠治理模式。

您對大而美方案有何看法?歡迎留言討論。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其它[移民生活]博文更多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3 05:16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