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郎。《拾舊沙河夢》085。仿宋字體
巴郎長篇自傳《巴郎舊事》第一部:《拾舊沙河夢》
***** 夢牽少年時,拾荒百萬字 *****
掬捧沙河那一泓流水,仔細清洗這兩眼昏麻。
常憶起曾經少年英姿,轉瞬間已過六十花甲。
世事如枰棋難料變化,人生似爐鐵反覆錘打。
夕照驛道孑然歸去客,回首來路依稀是舊家。
巴郎 記於20191205 - 20201218
八五。仿宋字體
我的任務是刻寫蠟紙。以前,我從末注意過我的字體,我屬猴,小時好動,坐不住,誰願意浪費大好時光,一筆一劃地,在紙上學蚯蚓爬?讀書做作業,也不講究,只要老師能看懂我寫了些什麼,可以給我的作業批改打分就行。不過,雖沒練過字,也寫不好字,刻寫蠟紙這個任務,卻是我主動承擔下來的。為什麼?
當時沙小經常進行革命歷史教育,教育我們小學生,今日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是無數革命先烈拋頭顱灑熱血而換來的,應當牢記先烈遺志,將革命進行到底。前不久,收到的10歲的生日禮物中,有一本小說書,是羅廣斌楊益言所著《紅岩》,描述臨解放時,中共地下黨組織,在山城重慶和川東一帶,冒著白色恐怖,堅韌不屈,與國民黨反動派進行殊死鬥爭的故事。拿到《紅岩》后,立即廢寢忘食地,把它看完,隨後,又認真不苟地反覆看了數遍,直至其中若干精彩情節刻在腦海,栩栩如生,許多會話都耳熟能詳。
書中有個情節是,由於叛徒的出賣,重慶地下黨組織破壞嚴重,特別是黨的機關報《挺進報》,由於黨人被捕,報點被毀,而陷於停頓。新來的市委領導,選擇了成崗同志,來恢復《挺進報》的工作。成崗是一個堅定的革命青年,腦瓜兒靈活。在那風雨如磐的歲月,為了隱蔽自己,打擊敵人,他將報點安在家裡:一位大資本家的別墅。他細心謹慎,善於偽裝,表面上,他是資產階級紈絝少爺,燈紅酒綠紙醉金迷;實際上,他是黨的地下印刷社,一人包攪從刻版到印刷全過程,保證了最大的秘密性安全性,連父母兄妹也不知道。
作為黨的喉舌,《挺進報》在白色恐怖籠罩的山城,如一縷春風,刺破陰霾,吹來共產黨解放軍勝利進軍的消息,帶給人民群眾以信心:黑喑即將過去,曙光就在眼前。後來,由於其直管上級區委甫志高被捕成了叛徒,成崗被捕入獄,關押在白公館中美合作所集中營內,忍受酷刑拷打,也不吐露《挺進報》的機密,在重慶解放前夕,英勇就義。
成崗的事迹,是按照陳然烈士真人真事改寫的。在敵人嚴刑拷打威逼利誘下,成崗仍堅定不移,並口吟《我的自白書》來表達自己的心志:
「任腳下響著沉重的鐵鐐,任你把皮鞭舉得高高,
我不需要什麼「自白」,哪怕胸口對著帶血的刺刀!
人,不能低下高貴的頭,只有怕死鬼才乞求「自由」。
毒刑拷打算得了什麼?死亡也無法叫我開口!
對著死亡我放聲大笑,魔鬼的宮殿在笑聲中動搖。
這就是我 --- 一個共產黨員的「自白」,高唱凱歌埋葬蔣家王朝」!
這首《我的自白書》和葉挺將軍所寫《囚歌》,互相輝映,展露了共產黨人堅強勇毅寧死不屈的英雄形像,多麼地可歌可泣,驚天地動鬼神,一直是我崇敬和努力學習的偶像。這次承擔印製傳單任務,就是想效法心中英雄印製《挺進報》,走一段類似的征程。
將文稿印刷成傳單,第一步是「刻鋼板」,其實說是「刻蠟紙」更為恰當;第二步才是印刷。鋼板約大於A4尺寸,表面平滑,有暗紋縱橫刻度。蠟紙乃特製A4紙張,藍色透明,是用蠟油浸染過的濕紙。可在文具店買到,紙盒包裝,每本10張,每張間隔著油紙,以防粘連。刻寫時,取出一張蠟紙,平鋪在鋼板上,對正蠟紙和鋼板的縱橫刻度,輕微按壓排除蠟紙與鋼板間的空氣氣泡,使其貼合嚴密。刻筆筆桿細長,如生鉛鉛筆桿一般,握筆處稍粗大渾圓,增加手感握控,筆桿前端伸出鋼針,約1厘米許,如縫紉針般細長,尖端銳利。刻寫時,刻者要正坐於靠背椅上,面對置於桌上的鋼板蠟紙,兩肘平放於桌上兩側,握筆手手腕略微懸空,手指握刻筆如握鋼筆狀,略微傾鈄。放鬆肘腕,調節呼吸平穩,即可開始刻寫了。
刻寫的注意事項包括:
一是要在字格內刻寫,保持整齊;
二是刻寫每個字,都要一氣呵成,中間莫停頓,更不要因字跡淺淡而去補刻;
三是用力均勻,一筆一劃起筆落筆處輕重合宜;
四是刻寫要乾脆利索,不要用筆尖去拖曳;
五是刻筆要尖銳,不要有分叉,避免在蠟紙上帶出毛刺;等。
不遵守注意事項,就會刻破蠟紙,自討苦吃。因為一旦蠟紙破了,油印滾筒滾過,油墨會在破裂處聚集,漏下到傳單上,造成一片污漬,字跡模糊,無法卒讀。有時費幾十分鐘刻寫,在將完之時,一時疏忽,刻破了一處,則功虧一簣,整張蠟紙就報廢,不能再用了,懊惱莫及。初學者都會遇到這些問題,也是個必經過程,非得經過勤學苦練,起碼刻破幾盒十幾盒蠟紙后,才能熟悉刻寫技巧,去掉潛在毛病,刻寫出可用的蠟紙來。
刻寫蠟紙,是講究字體的。一張傳單,能給人印象,且印象深刻,除了其內容外,還有呈現內容的字體。如果字體工整美觀,賞心悅目,就有了讓人產生讀下去的願望,所以說,字體和內容是相得益彰的。為了刻寫蠟紙,我倒是翻遍了圖書館,當時沙小有美術課,教授毛筆和硬筆書法,保存著有關書法的書和臨帖。篆字太複雜,草字太奔放,楷隸又太工謹拘泥不易變通。我自己書法上沒根底,也沒熱情和愛好,顏真卿王義之蘇黃米蔡等大家字體,雖說艷羨,卻是學不會的。觀摩比較,還是覺得成崗同志具有先見之明,使用仿宋字作為《挺進報》的定型字體。
仿宋體筆型與宋楷書體類似,恭正規則;但筆畫橫豎粗細均勻,不似宋楷體的橫細豎粗。仿宋體字體類似印刷字體,瘦長字形,有立體感。其筆劃橫豎粗細相等,撇捺處不風擺楊柳似地曲彎,而是類似於木工量角時使用的曲尺,接連橫豎轉闊角而力出直彎,銀鉤鐵划,稜角分明。其筆畫類屬硬筆字體,注重結構造型,正直不折,有陽剛氣息,大方不俗,清秀美觀,是美術字的基礎。若分散觀,每個字看似平凡,但若組合成句、段、節、章,排列成行之後,則似士兵隊列式,橫平豎直,巍立不倒,自有一番威武神韻。從書寫來說,相比宋楷印刷體,仿宋體要簡明直接,易於摹寫,且屬於手書體,筆劃硬朗,書寫方便快捷。
仿宋字易學好寫,字體又美觀大方,是刻寫蠟紙的不二之選。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刻破多本蠟紙之後,我終於摸入了其門,登堂入室。通常一張蠟紙可印幾十張傳單,但若真正掌握了刻寫和油印技巧,刻一張蠟紙,印上百十張甚至更多傳單,也是有可能的。
刻寫的蠟紙,字跡均勻,字體整齊,字形方正,字態美觀,整篇排列組合,自然流暢,連我自己看著也很養眼。往往刻寫完一張蠟紙之後,還拿起來,就著窗前的陽光,上下左右前後地,自我欣賞陶醉一番。印出傳單之後,那端莊字體,贏得了老師同學們齊聲稱讚,即便以苛刻著稱的趙健民老師,也專門找過我,發自衷心地讚揚鼓勵過幾次,使我信心爆棚,至今記憶猶新。
寫仿宋體,抑或是寫任何書法,講究的是寧神靜氣,端直背挺,正襟危坐,控腕運筆,要求循規蹈矩,一絲不苛,才能寫出風格,寫出神韻。
我寫仿宋體的習慣,自刻寫蠟紙時養成,其後還持續了幾年。記得初上高中時,曾用仿宋體抄寫了一篇古文:「方臘椎牛釃酒,召百餘人痛飲 ... 」,洋洋洒洒上千字,一氣貫之。語文老師唐承忠極為推崇,上課時特別拿出來講解過,並釘在室后牆上《學習園地》里,展覽過數周時間。
後來,由於懈惰,也由於雜事多了,激情熱望慢慢地消退。幾十年的伏案學習,或工作期間,多要趕時間,記筆記,寫報告,時間倉促,不可能端坐下來靜心書寫,隨時隨地,歪著趴著躺著睡著,什麼姿式都有。沒了顧忌,想到什麼,順手抓到支筆,鋼筆鉛筆軟筆硬筆都行,匆忙潦草地記塗在紙上或本子上。
用進廢退,逐漸地,寫仿宋體字的天賦就被擠出了我的習慣,從我的生活之中,慢慢地枯萎消失,直至徹底遺忘。現在偶爾回想起來,握著支筆,想重續舊技,磨蹭半晌,竟寫不出來一個字,順著筆尖流出來的,是一縷苦澀的笑。
巴郎 記於2020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