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巴郎。《拾舊沙河夢》080。李代桃僵

作者:巴郎  於 2023-4-14 17:23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巴郎|通用分類:前塵往事

巴郎。《拾舊沙河夢》080。李代桃僵
巴郎長篇自傳《巴郎舊事》第一部:《拾舊沙河夢》 

 *****  夢牽少年時,拾荒百萬字  *****
掬捧沙河那一泓流水,仔細清洗這兩眼昏麻。
常憶起曾經少年英姿,轉瞬間已過六十花甲。
世事如枰棋難料變化,人生似爐鐵反覆錘打。
夕照驛道孑然歸去客,回首來路依稀是舊家。
巴郎  記於20191205  -  20201218


八十。李代桃僵

4。陳明遠

陳明遠,1941年生,重慶人。少時即有神童之稱,1963年畢業於上海科技大學,旋入中國科學院電子研究所,是計算機科學、語言學方面的專家,撰有多種學術著作。
他愛好古典文學,自中學時代起便熱衷平仄韻律,擅寫舊體詩詞,並經過郭沫若田漢等名家指點,其作品頗受觀者讚賞,毫不遑讓當代大師。正在春風得意之時,卻遭遇到一件奇特之事,並為此付出慘重的代價。
1966年10月,伴隨文革爆發,而在全國掀起的「毛澤東詩詞熱」中,有一本《未發表的毛澤東詩詞》廣為流傳。陳明遠駭然發現,自己所作的十九首詩詞,不知何故,竟然列入其中。陳立即致函周恩來總理,說明此事事實真相,並要求把此信轉呈毛主席。周恩來表示:此系誤傳,不是政治問題,只要澄清就行了。但陳隨後還是被定為「偽造毛主席詩詞的反革命份子」,遭到專案組的批鬥和迫害。69年國慶節前夕,專案組還揚言要「處決」他。直到78年11月,陳氏才獲平反,蒙冤長達十二年之久。
陳明遠,在那荒誕的年代,就這樣莫名其妙地成了中國詩史上獨一無二的角色,佔據了一個特殊位置。說他特殊,是因為他既是一個小人物,又是一個大人物。說「小」,是因為他當年只是一個毛頭小夥子,一個剛剛畢業參加工作不久的25歲的大學生。說 「大」,  一是因為文革中他捲入了一個驚天大案: 「偽造毛主席詩詞案」。二是他「偽造」的毛澤東詩詞與毛這個大人物的詩詞難辨真假,乃因兩者的氣勢和風格頗為近似。
陳明遠文采才華,洋溢著雄渾之氣,其昂揚的基調,也與當時所宣揚的時代精神相吻合,其思想性和藝術性達到較完美的統一,而且在藝術上還更為純粹,更為真誠,更具美感。以至於當此案大白於天下之後,這些「偽造」的詩詞依然在民間流傳不衰,這在「無美」的文革中,也是一個文學上的奇葩。

這裡將部分誤傳為毛詩的陳明遠詩詞錄下:

《七律·答友人》:
  「問君何日喜相逢,笑指沙場火正熊。
   庭院豈生千里馬,花盆難養萬年松。
   志存海內躍紅日,樂在天涯戰惡風。
   似水柔情何足戀,堂堂鐵打是英雄」。
此首七律,頗有氣魄,抒革命者的壯志豪情,且明白如話,好懂易記,故此詩為其誤傳為毛詩的十九首中,最為時人激賞,流傳最為廣泛的詩篇。當年大江南北數以千計的紅衛兵和造反派組織,皆以「戰惡風戰鬥隊」命名,可見此詩影響之巨。此詩「似水柔情何足戀,堂堂鐵打是英雄」句,乃反用宋朝秦觀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之詞意,賦予一種進取的精神和豪壯的氣魄,讀之使人振奮,極為流行,認為這樣的「鐵打」英雄,才是大丈夫。
《七律·捷報》
  「長空又放核紅雲,怒吼揮拳顯巨身。
   橫目南天震虎口,寄心北海躍龍門。
   敢同惡鬼爭高下,不向狂魔讓寸分。
   先輩回眸應笑慰,擎旗已有後來人」!
《七律·別友人》
  「花種豈能伴井蛙,雄鷹蹤跡海天涯。
    血染星島鎮惡浪,汗涌塔丘化碧霞。
    風暴險關思闖道,冰封絕頂要開花。
    火旗揮舞衝天笑,赤便環球是我家。
這三首詩的諸多句子,燴灸人口,文革中的紅衛兵們幾乎人人都能脫口而出。

《五律-春夜渡海》
  「平生愛大海,披月乘風來。
   腳踩驚濤涌,心追鴻雁回。
   幾番戰水怪,一笑見燈台。
   直上雲崖頂,浩歌赤日開」。
《七律-雷電》
  「積雲忽作悶雷聲,雨彈光鞭欲殺人。
   豈向瑤台追幻夢?還從烈火識真金!
   幾枝玉葉化灰蝶,再度鐵梅成赤心。
   我與泰山同攜手,陶然一笑友情深」。
境界開闊,韻律和諧,而且格調昂揚,以上兩首,不失好詩。

《沁園春-再訪十三陵》
  「百侶遊蹤,歌翻柳浪,舞引東風。念平生所愛,紅岩翠柏;少年壯志,海闊天空。水庫情深,陵園恨重,血汗澆來春意濃。驚雷動,將山川洗凈,笑指長虹。
   青春烈火正熊,春豈在溫房草木叢?願耿耿丹心,耀如赤日;錚錚硬骨,強似蒼松。一往無前,萬難不屈,偏向懸崖攀絕峰。仰頭望,把紅旗高舉,直上雲中」!
此詞下闋一般化,意象和用詞皆無新鮮感,意境也跳不出那個時代特有的模式化的窠臼。但上闋卻給人以多彩多姿的美感,是一副亮麗的青春禮讚畫圖,顯得真切,更具動感。

《七律·跨東海見雁群》
  「煙籠大海入氤氳,赤羽飛傳時可聞。
   暮色重重已合壁,雁聲陣陣不離群。
   千鈞霹靂開新宇,萬里東風掃殘雲。
   貫日長虹應起舞,笑看人字出乾坤」。
《七律·自勉》
  「愁雲過眼散如煙,我性從來便樂天。
   笑對驚濤心勃勃,護持火種意拳拳。
   移山何止公一己,填海呼來鳥萬千。
   最愛中流多砥柱,定從亂世挽狂瀾」。
《水調歌頭·歸舟迎日出》
  「星譜凱旋曲,水拍自由詩。瓊花腳底飛舞,驚喜卻痴迷。今夜攜春同至,播下晨風萬里,太白綉雲旗。閃閃清眸子,霞染海魂衣。
   透心亮,遍身赤,探穹低。胸濤奔涌呼嘯,激浪與天齊。願把此心熾烈,化為融融光熱,四季賽春時。溫暖流環宇,永世未終期」。
這樣的詩詞才稱得上是超越時代的傳世之作。「貫日長虹應起舞,笑看人字出乾坤」:境界別開生面!「愁雲過眼散如煙,我性從來便樂天」:心態何其從容!「瓊花腳底飛舞」、「 閃閃清眸子,霞染海魂衣」:意境何其絢麗!如此佳句,即使與唐詩宋詞中的名句放置一起,也並不遜色。

被誤傳為毛詩的十九首詩詞,並不是陳明遠自已最滿意的作品。陳明遠最為珍惜的,是《沁園春·詠石》:
  「璞玉一方,切琢無疵,磨勵發光,豈怡紅公子,命根惟系;梁山好漢,天道周行。烈火難融,狂風不倒!迸出齊天大聖王。傳千古,數幾多寶庫,龍窟雲岡!
   誰言鐵石心腸?有熱血沸騰涌滿腔。任離合悲歡,不動聲色;嬉笑怒罵,皆為文章。上補青天,下填滄海,焚身裂骨自剛強。了此願,亦不枉平生,非夢一場」!
1972年1月,以同調寫下《沁園春·步詠石韻悼念陳毅》:
  「星隕朔方,天地失色,山海無光。是人傑蓋棺,丹心一片;詩豪絕筆,青史千行。大江南北,黎明前後,收拾多少惡魔王?燃星火,共鐵軍奮鬥,羅霄井岡。
   於今一吐衷腸,使天下健兒淚滿腔。贊叱吒風雲,義形聲色;詠誦日月,志賦華章。烈士暮年,肝火益旺,雄心勝比萬夫強。到地府,猶窮追奸賊,血戰千場」!
前後兩闋《沁園春》,又被誤當作領袖新創作的詩詞,爭相傳抄。《詠石》為佳作,當無疑義:而《悼陳帥》,則很一般化,不但比不了《詠石》,也比不了同調的悼亡詞《沁園春·祭秋瑾女俠》:
  「電閃雷奔,舉青鋒劍,刻碧血痕。惜傾城義俠,英靈早逝;驚天詩句,浩氣長存。夾道皋蘭,護墳湘竹,春雨春風安汝魂。歸來日,共行吟湖畔,好夢猶溫。
   波升明月一輪,照玉砌雕欄意自貞。想文姬出塞,胡笳悲憤;大夫去楚,香草美人。焦尾琴焚,廣陵散絕,字字傷情泣鬼神。鑒湖月,是忠心赤膽,懸耀乾坤!
《悼陳帥》之所以一般化,是因為其中對政治人物和革命家陳毅的評價,並無超出當時社會的一般認知,缺少作者的真知灼見;對詩人陳毅的評價,亦不真切。寫此詞時作者當然是真誠的,但時至今日,恐怕作者自己也不會再有當年的熱忱。而《祭秋瑾女俠》與此不同。區別在於陳毅與秋瑾的重量不同。陳毅並無文化意義,隨著時間的流失,其人其詩,再也不會有人提起。秋瑾則大不一樣。秋瑾具有文化典範意義,在中華民族的史冊上,她是一個超越時空的文化符號。《祭秋瑾女俠》以「夾道皋蘭,護墳湘竹」、「文姬出塞」、「大夫去楚」、「 焦尾琴焚,廣陵散絕」等凄美的意象為背景,很好地彰顯了這一形象,尤其是慷慨悲歌之格調,殊為動人,所以是絕妙好詞。

據陳明遠自述:「不知由何種渠道,我的詩詞傳入朱德元帥府中,誤為毛澤東未發表的詩詞,由朱德的秘書打字印出而流入社會。其實,這些詩詞的真偽,只要毛澤東表個態就可以了。聽說的確有很多首長當面詢問過毛,但毛沒有吐露過半句是或否。我沒有罪,是毛澤東侵佔了我詩詞的署名權和發表權」。
也有人認為,陳氏詩詞所以能夠傳世,是假領袖之大名的結果。這種看法或許並不完全正確。因為陳氏詩詞所以在全國,包括在某些高層人士中被誤傳,首先在這些詩詞寫得漂亮,在他們眼中,這樣水平的詩詞,除了毛偉人,別人是寫不出來的。如果寫得不上檔次,只有半吊子水平,就是想誤傳也誤傳不了的。即使相較於領袖詩詞,陳氏詩詞雖然與之風格相近,但也不是刻意模仿,而是堅守了自己的審美追求和品位。
讀領袖詩詞,人們感受到的首先是那種個人意志「無法無天」的張揚,和對於暴力革命的痴迷。其「張揚」和「痴迷」甚至達到了以丑為美的地步,以至於在某種程度上把讀者引向了錯誤的審美方向。如:「當年鏖戰急,彈洞前村壁。裝點此關山,今朝更好看」(菩薩蠻·大柏地);「而今我謂崑崙,不要這高,不要這多雪。安得倚天抽寶劍,把汝裁為三截。一截遺歐,一截贈美,一截還中國。太平世界,環球同此涼熱」(念奴嬌·崑崙);「不須放屁,試看天地翻覆。」(念奴嬌·鳥兒問答),等等,以此為美,只能說明審美觀出了問題。
所以,從美學意義上說,陳氏詩詞比領袖詩詞要更為純粹一些,儘管他也不可能不受領袖的影響。然以陳明遠當時的身份地位,詩詞再好,若不是誤傳為毛詩,也不會四海流傳而盡人皆知,這是中國現代文化史上一則「詩以人傳」的奇談,一個時代的玩笑。

在文革中,不論是真毛詩或陳明遠的假毛詩,都曾起到了推動詩詞復興的作用。而且,陳明遠詩詞的「誤傳」還具有另外的一種意義,就是在那個「迷信」、「盲從」的時代,也傳遞了如此信息:「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或許,小人物也是能夠和大人物一比高低的。
1988年,世界知識出版社出版了《劫后詩存——陳明遠詩選》,此書由陳明遠自己選編審訂,共收有詩詞二百五十首,分為五緝,第三緝《春海潮》中包括被誤傳為毛詩的十九首。書後附有郭沫若給陳明遠的四十封信,和其自傳性文章《詩歌——我生命的翅膀》。他既是科學專家,同時又是知名詩人,極具權威的英國倫敦《世界名人錄》自1986年起將其列為中國當代七大抒情詩人之一;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專家譽其為文理兩棲大才。
**  巴郎備註:由於自身對舊體詩詞的喜好,在寫到「文革詩詞」時,不免上求下索,從網路及報刊雜誌上搜羅資料,匯總多家之言,寫成《銳弩若遠》等節。有抄襲之嫌,特此致謝原作者們。若有錯謬之處,責在巴郎。**
巴郎  記於20200404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1 00:55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