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巴郎。《拾舊沙河夢》040。寶島之爭

作者:巴郎  於 2022-11-16 19:16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巴郎|通用分類:前塵往事

巴郎。《拾舊沙河夢》040。寶島之爭
巴郎長篇自傳《巴郎舊事》第一部:《拾舊沙河夢》 

 *****  夢牽少年時,拾荒百萬字  *****
掬捧沙河那一泓流水,仔細清洗這兩眼昏麻。
常憶起曾經少年英姿,轉瞬間已過六十花甲。
世事如枰棋難料變化,人生似爐鐵反覆錘打。
夕照驛道孑然歸去客,回首來路依稀是舊家。
巴郎  記於20191205  -  20201218


四十。寶島之爭

正在中蘇論戰吵得不可開交時, 1964年10月,蘇共召開二十二大,勃列日涅夫取代赫魯曉夫,就任蘇共第一書記。中共抱著改善關係的良好願望,主動終止了論戰。但是蘇共新領導人卻聲稱蘇共即定的路線和綱領都是正確的,不可動搖的,他們將繼續執行赫魯曉夫制定的對華政策,這就緊緊封閉了調整兩黨關係的大門。
蘇聯領導人還變本加利,把兩黨之間的原則爭論變為兩國之間的爭端,對中國施加政治上、經濟上和軍事上的巨大壓力。國家利益至高無上,具體表現在界防。中俄接壤數千里,從來都不是友好鄰邦。自中蘇交惡后,意識爭論尚未止,領土野心又膨脹,蘇聯在邊境陳兵百萬,舉行一場場盛大軍演,對中國北方施加強大的軍事壓力。

中蘇交惡由來己久,在英法聯軍發動第二次鴉片戰爭時,沙俄也趁機脅迫大清政府,北極熊強神龍隱,於1858年簽定了喪權辱國的《中俄璦琿條約》。大清將黑龍江以北西伯利亞部分,約60萬平方公里的中國土地,割讓給沙俄帝國。
十月革命蘇聯誕生,偉大的列寧主持廢除了沙俄與各國簽署的各種不平等條約,曾許諾將西伯利亞歸還中國。誰料列寧突然去世,處理這些條約的事,就擱置了起來。中蘇兩國如今交惡,蘇聯食言而肥,再不提還償所侵佔之領土一事。不僅如此,還倒打一耙,反過來指責中國,佔了蘇俄的疆土。兩國終因小小珍寶島的領土歸屬,亮出刀槍,燃起戰火。

在中俄相鄰的最北段,國界劃在烏蘇里江上,以中軸線為界,分流而治。靠近烏蘇里江中軸線華夏這一方,有一小島名為珍寶島,屬於公社一漁鄉。小島歷來為中國領土,面積很小,約0.74平方公里,又多是懸崖礁石,平時荒涼無人住。但中國邊防軍一直在這一地區執行巡邏任務,中國漁民祖祖輩輩在這裡進行打魚等生產活動,島上建有窩棚等,待漁訊時,漁民定期上島暫住,就近捕撈打魚織曬魚網。
小島雖小,但島如其名,盛產珍寶。每年魚汛,圍繞小島,烏蘇里江魚蝦成群,「棒打狍子瓢舀魚」,特別是江中特產大馬哈魚。大馬哈魚肥滿鮮嫩,富有營養,是沿江各族人民鍾愛的水鮮,飯桌必備。大馬哈魚的魚籽,色澤金黃,個大粒飽,珠圓玉潤,就象珍珠一樣。將魚籽精細加工,可製成美味魚籽醬,暢銷中外。特別是蘇俄,人民崇尚,不論是作為開胃菜,正餐配菜,或是餐后佐酒,皆相適宜,即便是塗抹在烤麵包上,或當作零食小點,也受人喜愛。因此,在蘇俄的消費量極大,正品價格甚至俏比黃金,且市場上還常常斷貨,供不應求。
中蘇接壤數千里,邊界問題一直是歷史懸案。建國初期,中蘇關係密切,邊界問題自然也被擱置。自60年代中期,在中蘇關係破裂之後,巨大的利益,難免不驅動起貪心,蘇俄處心積慮,思謀著獨佔烏蘇里江。他們先廣造輿論,甚囂塵上,腆然搬取引用「璦琿條約「,大言不慚地硬說小島屬於沙皇所有,而今被中方佔據久不歸還,賊喊捉賊,反誣中方居心不良。在欲蓋彌彰掩人耳目之後,他們便明目張膽地向邊界地區陸續增兵,大批蘇軍糜集江岸,在邊界上布置坦克導彈,並派艦艇飛機在蘇方江上,頻繁巡邏,耀武揚威。

從1967年1月至1969年2月,蘇聯邊防軍在中蘇邊界不斷挑起糾紛,製造事端。蘇邊防軍頻繁出動裝甲車,運載幾十上百名攜帶武器的軍人,在直升機的掩護下,先後16次登上珍寶島,攔截干涉中國漁民的正常生產活動,阻止中國邊防部隊執行正常巡邏勤務,圍攻毆打上島中國人,打傷中國漁民和邊防戰士多人。1968年1月,蘇邊防軍大批武裝人員越過烏蘇里江主航道中心線,侵入鄰近珍寶島的七里沁島,野蠻幹涉中國漁民正常的捕魚生產活動,用裝甲車軋死和撞死漁民4人,撞傷和打傷漁民9人。1968年末至1969年初,中國政府多次嚴正要求蘇方停止武裝入侵活動,蘇方卻置若罔聞。
是可忍,孰不可忍!中國人遵循儒家道德規範,崇尚溫良恭儉讓,睦鄰友好,與人為善,和氣生財。可是你家藏珍寶,懷璧有罪,難免引人覬覦,賊心漸生。初時還只是躲在遠處張望,逐漸地靠近庭壩探頭探腦,挨著院牆作揖求告呼喝咶噪,看見主人一味隱忍,不放一言,視為膽小害怕,不禁賊膽包天,持棍舞棒,登堂入室,推揉擠搡,拳打腳踢,要把主人趕出去,珍寶據為己有,鳩佔鵲巢。
可是,是人都有點脾氣的,以前是君子風度,隱忍不發,想的是各退一步,天廣地闊。但不料想,有些熊類,喜歡得隴望蜀,得尺進寸。君子也有血性,不可欺之以方,再一再二尚可,再三再四則過了,待到五六七八九十,遭人反覆挑釁打臉欺壓凌辱,也不禁怒從心頭起,惡向膽邊生,犲狼撲來,迎接它們的是獵槍,豁出去了,拼它一拼,還不知鹿死誰手呢。

此刻在中國的周邊,形勢也發生了微妙變化。1966年,蘇聯和蒙古簽訂了為期20年的具有軍事同盟性質的《蘇蒙友好條約》。蒙古國與中國邊界長達4500餘公里,事實上對中國華北、東北、西北三個方向構成了軍事威脅。尤其是當時蘇聯戰略軍團的布署縱深可達700餘公里,而自中蒙邊界到北京,直線距離不過500餘公里,且地勢平緩,極便利蘇軍機械化部隊的推進。蘇軍的洲際導彈和中程導彈則可攻擊中國全境。1968年蘇聯武裝入侵捷克斯洛伐克,對中國領導人的刺激尤甚。周恩來總理開始在國際事務中公開稱呼蘇聯為「社會帝國主義」。
同時期蘇聯在中蘇邊境的增兵之舉,進一步表明了北極熊貪得無厭永難滿足的胃口,更加強化了中國領導人的危機感。中方軍委開始轉變策略,要求邊防部隊選擇合適的時機對蘇聯進行反擊。
1968年1月,七里沁島流血事件發生后,中方軍委電示瀋陽軍區陳錫聯司令員,加強中蘇邊界邊防警戒,要求邊防部隊擬定在邊界島嶼進行反擊的計劃,有重點地打擊蘇軍的挑釁,力爭做到「不鬥則已,斗則必勝」。同時強調邊防鬥爭主要是搞好政治、外交鬥爭,邊防上每一行動都要考慮全局,按政策辦事,嚴格執行請示報告制度。力爭在軍事和政治上都打好這場反擊戰,為將在4月召開的中共九大獻禮。
巴郎  記於20200202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6-4 06:57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