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巴郎。《拾舊沙河夢》030。人生一課

作者:巴郎  於 2022-10-26 15:10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巴郎|通用分類:前塵往事

巴郎。《拾舊沙河夢》030。人生一課
巴郎長篇自傳《巴郎舊事》第一部:《拾舊沙河夢》 

 *****  夢牽少年時,拾荒百萬字  *****
掬捧沙河那一泓流水,仔細清洗這兩眼昏麻。
常憶起曾經少年英姿,轉瞬間已過六十花甲。
世事如枰棋難料變化,人生似爐鐵反覆錘打。
夕照驛道孑然歸去客,回首來路依稀是舊家。
巴郎  記於20191205  -  20201218


三十。人生一課

幼稚童年,初進小學,是祖國的花朵,社會的未來。純潔心靈不染纖塵,胸中萌生崇高理想,一生中最難忘的時光。
而今花甲之年,回首往事,誰不緬懷童年?童年之所以值得緬懷,是因為那時候我們有最純凈的感官,記憶力最強。在孩子眼裡,世界每一天都是新鮮有趣的,樣樣事物都籠罩著神奇的色彩。孩子好奇的目光把世界照耀得無往而不美,童年時代的太陽熾熱,草木茂盛,雨水淅瀝,天空湛藍,周圍人們和藹可親。
孩於是天生的藝術家,他們的感覺尚未受功利污染,也尚未被歲月鈍化,對世界的認知新鮮敏銳,往往那一霎那的感受,象過電一樣,象照相一樣,被攝存於腦海之中,永遠難忘。

新生一年級150人,分甲乙丙三個班。我被分到甲班,班主任向榮梅易中靜。報到之後,打扮得漂亮惹眼的一群孩子,前擁后擠地湧進教室,嘰嘰喳喳地像在逛市場。大多數人還是第一次獨立地處理自己的事務,一時茫無頭緒。初次使用學名還不習慣,分到座位後手足無措,連書包也不知道怎麼放置。多虧班主任老師,親切和藹如春風,細聲慢語解答問題,並作出示範,象親娘一樣不厭其煩,使同學們在短短地幾天內就安頓了下來。
從幼兒抓起,從小學抓起,60年代的小學,已經開始重視政治思想教育了。中國共產黨是無產階級的政黨,是為普天下勞苦大眾謀利益的,「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共產黨的黨徽含義深遠,鐵鎚砸碎舊世界,鐮刀建設新中國。而偉大的領袖毛主席,領導著黨,指引人民獲得解放,走向光明。雄雞一唱東方紅,敬愛的毛主席,就是那初升的太陽,他為人民謀幸福,他是人民的大救星。我們生在新中國,長在紅旗下,一定要緊跟黨,緊跟毛主席,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其次,我們要熱愛自己的祖國。在這片熱土上,中華民族存在了五千多年,中華文明源遠而流長。從秦始皇統一天下,到漢唐盛世,國富民強,四夷賓服,創造了無比輝煌。火藥造紙指南針印刷術四大發明,為世界的發展作出巨大貢獻,而絲綢之路,作為溝通東西方的橋樑和紐帶,增進了世界人民之間的了解和友好。
可是,美帝蘇修反動派,亡我之心不死。他們不願看見一個強大的新中國屹立在東方,糾合周邊僕從國,編織新月亮包圍圈,試圖把新中國扼殺在襁褓之中,中華民族又一次面臨巨大危難。在這最危險的時侯,衛國保家,匹夫有責,不願作奴隸的人們,要前仆後繼以赴國殤,死節願獻五尺軀,生存不把寸土讓。我們是龍的傳人,時刻準備著,用我們的血肉,築成新的長城,決不讓敵頑逞凶狂,保衛祖國保衛家鄉。

初入小學時的班主任語文向榮梅,付班主任數學易中靜,兩位老師都算是美女,一高一矮,一豐滿一纖瘦,站在一起,相映成趣。向老師個高,約165 - 170厘米,大盤臉,眼光流轉靈動,豐滿身材,頭髮黑亮,留著兩條長及膝彎的辮子,總是站得筆直,獨具一種氣質。據說,老師從師範畢業從戎,原是英姿颯爽解放軍女戰士,1959年,曾在張國華司令員指揮下,參與了在西藏高原平息藏獨人士掀起的叛亂,狠狠地打擊了武裝叛亂分子的囂張氣焰,經歷過血和火的考驗。戰亂平定后,老師卸甲歸田,退役來校當園丁,培育祖國花朵成長。有幾次下午放學時,正逢大雨,大家聚集在教室里,等待雨停。此時,老師就會為同學們講講平叛的過程,以及所發生的一兩個真實小故事,現身說法,活靈活現,栩栩如生。往往聽得大家熱血澎湃激情難禁,小小心靈樹立理想,恨不能關山萬里,鐵馬金戈,除害安民,保家衛國。
小學課程有語文,算術,常識,政治,音樂和體育。一堂接一堂的課程,猶如和風細雨吹來,拂拭著稚幼心靈的天窗,又如陽光雨露潤濕心田,催育幼苗在沃土上茁壯成長。幼年就象白紙一張,濃墨重彩畫筆塗抹,可寫最新最美的文字,可畫最新最美的圖畫。仁義禮智信,天地君親師,傳統道德,文明禮儀,古代發明,現代科技,通過課本的學習,老師的講解,逐漸地滋潤著年輕的心靈,在心裡紮根發芽開花結果。

小學教育的目的是使少年兒童在德育智育體育上全面發展,班級里,每學期都要評選「三好學生」。從二年級起,評上三好學生,則可加入新中國少年自己的組織:「中國少年先鋒隊」,簡稱「少先隊」。我們是新中國的兒童,我們是新少年的先鋒,繼承革命先輩的光榮傳統,愛祖國,愛人民,鮮艷的紅領巾飄揚在前胸。不怕困難,不怕犧牲,頑強學習,堅決鬥爭。為著理想勇敢前進,前進,為著理想勇敢前進,我們是共產主義接班人。
少年先鋒隊應該是五十年代全盤蘇化的衍生物,是模仿蘇聯共產主義少年先鋒隊而建立的少年兒童群眾組織,連少先隊員的標誌,繫於頸部的一條三角形紅領巾,也類似於蘇聯少先隊的紅飄帶。至於組織架構,幹部配置,也大同小異。儘管如此,少先隊那愛國愛民,努力向上的精神,則激勵了那代人的蓬勃成長,成長為祖國建設所需的有用人才。
隨著逐漸長大,到二年級末三年級初,幾乎所有學生都加入了少先隊。少先隊以學校為大隊,以年級為中隊,以班級為小隊,記得我班小隊長是蘇健,中隊長是孫叢婭,大隊長是張華楊保華,中隊長大隊長全是我班同學,其父母都是縣裡頭腦人物,受「血統論」影響,我班在全校應該是極具影響力的。
紅領巾的寓意為,它是用革命先烈的鮮血染紅的,而今我輩共產主義接班人,要牢記先輩的光榮,高擎紅旗緊跟黨,學習馬恩列斯毛澤東思想,心明眼亮鬥志昂,前赴後繼繼續革命。我不記得是何時入隊的,但我記得我至少有過3條紅領巾,按每年可買一條新領巾,則我應是2年級入隊的。記得有一年流行將領巾反覆洗滌,使其退色發白,最好是洗破,絲絲吊吊的系在胸前,炫耀自己是久經煎炸的老油條,不是剛入隊乳臭未乾的新人。
文革開始后,少年先鋒隊與共青團一起,被誣指為為劉鄧資產階級司令部搖旗吶喊的外圍組織,而遭到取締。少先隊不存在了,紅領巾也失去了作用。那時物質供應短缺限購,所有布匹服裝均要憑布票等票證購買,於是就有人將紅領巾廢物利用,設計剪裁,縫製成游泳褲,夏天在沙河河溝內游泳洗澡使用。紅領巾尺寸不小,縫製的泳褲也還寬大,特別是在一側系帶子固定,所以有一定伸展餘地,就是大人也能穿脫。我就有這麼一條泳褲,倒也結實耐用,伴我幾年未破,直到高中畢業去山鄉插隊后,才棄之不用。
巴郎  記於20200122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 23:13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