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郎長詩。《沙場行》62。禱天祝地
巴郎拙筆,傾情奉獻: 《沙場行》
五萬字歷史長律,
漢匃間戰爭史詩。
241 禱天祝地
豐碑
漢廟正中央,巍峨矗巨壇。
陣亡眾將士,骨灰入土安。
*路途遙遠,難以還鄉。陣亡將士屍骨皆火化合葬。
騰躍九龍壁,半環拱祭壇。
前置銅雕塑,駿馬踏飛燕。
壇牆高及丈,圖繪故事講。
漢軍破匈奴,雄風永傳揚。
為國而捐軀,身殞英魂歸。
救民於水火,人心是豐碑。
禱天
*禱天儀式,遵循道教傳統。
寅時月光隱,霧漫星辰稀。
三軍皆早起,列陣默然立。
*寅時,早晨五點鐘。
百米方土壇,十丈接雲霄。
八卦彩幡舞,九宮旌旗飄。
火光耀鼎爐,鈸響伴黽鼓。
瓜果案上供,犧牲台前伏。
*犧牲,古時以俘獲敵方首惡祭祀天地,后改用牛羊豬三牲。
紫衣大天師,持劍頻作法。
金童偕玉女,楊柳甘泉灑。
天祥
披麻眾道士,經文齊誦揚。
悠長對角羽,深遠應宮商。
*宮商角羽,漢樂府聲韻。
移時旭日升,噴薄灑金輝。
霓彩映霞披,天藍襯雲蔚。
*霞彩雲蔚,天現祥兆。
鳳凰翩然舞,鯤鵬展翅飛。
百鳥漫空至,啾鳴來朝會。
*百鳥朝鳳,鵬程萬里。
俌伏在塵埃,肅穆又莊嚴。
將士齊禱天,保佑吾大漢。
祝地
*祝地儀式,採用戎狄跳神作法。
緩步繞壇行,胡笳聲嗚咽。
匈奴薩滿教,祭師履盛典。
*薩滿教,匈奴國教。
牛頭妝馬面,凶神引厲鬼。
口中誦巫術,手上忙耆龜。
*薩滿教擅長化裝跳神及巫術卜龜。
搖鈴祭天地,舞幡祀祖先。
血食供鬼怪,沉香敬神仙。
保佑吾下民,家和百事安。
風調而雨順,飽暖息戰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