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面對哭泣的孫楊

作者:秦臻  於 2016-8-9 02:00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熱點雜談|已有31評論

關鍵詞:孫楊

 

我們中國人有句教育男孩子的話,叫做 「男兒有淚不輕彈」,但是我不喜歡這句話。如果說喜怒哀樂是人的正常情感,如果男人也被當做人,那麼為什麼男人掉淚被視為可恥? 既然有了淚,說明情緒需要宣洩,談何「不輕彈」? 「輕彈」的時候應該是沒有淚,或者情緒沒有到「有淚」的程度。

很多公眾人物,演員,運動員,看似光環無限,其實面對那麼多眾人的目光,稍有不慎就會招來淹死人的唾沫星子,想一想就感覺累。大部分時間他們都不得不壓抑自己,不得不注意到萬眾的眼睛萬千的視角。他們如果沒有長了一對青蛙眼,看不到所有的視角,那人人都可以挑出他們的毛病。對於公眾人物我們或許更應該對一份包容和耐心,因為我們對他們的生活和內心並不了解,所有的印象和喜好,也完全根據他們在公眾面前的表現,而他們在公眾面前所有的表現又有多少是生活中他們真正的自己呢?當然,有些公眾人物跟公眾混熟了,話多了,所作所為被曝光的次數多了,自己的形象也會半真半假的給人們留下印象並且不可更改,因為人們沒有機會進入你的生活,看見你的改變。

孫楊作為公眾人物,正面負面的消息都有。可是我總是討厭不起來他,我喜歡他也喜歡寧澤濤,這兩個陽光清秀的小夥子。在我看來他們還是孩子,看到他們開心的純凈的笑容,我會由衷的祝他們好運氣,看到照片里孫楊臉上的淚水和委屈壓抑的表情,我無論如何都感覺心疼。最近關於孫楊哭泣的新聞鋪天蓋地,我想孫楊本人或許都害怕。那一張孫楊抱著記者痛哭的照片傳遍全球, 我之前的想象里,面對壓抑委屈落淚的孫楊,人們的心應該也會軟了,一是因為他還是個孩子,二是因為他一定承受著我們想象不到的壓力。想起我們二十幾歲的時候,我們那麼年輕的時候承受著過重壓力的時候是一個什麼樣的狀態?想到這些,我就感覺理解孫楊並不是一件困難的事。人畢竟不是上帝,都會犯錯,而凡人犯錯,是隱蔽在自己的生活圈子裡的,但是孫楊不行,他的每一個錯誤都會被無公眾限放大,都會被無數人細細咀嚼,反覆揣測,然後或口吐蓮花,或吐不出象牙。

我看過幾個評價這次孫楊抱著記者哭泣的網友評論,看完后我真的很難想象,有些人是在什麼樣的成長環境里長大,長大后又在什麼樣的環境里生活,遇到過什麼樣慘烈的,不愉快的經歷才能刻薄到那個程度。就在我們這個村裡的新聞熱點裡,看到那麼多人惡狠狠的,極其刻薄無良的評論,除了詫異,還是詫異。本來我想找幾個毒舌的評價放在我的文字里,可是我實在不想多看一眼。

我也很討厭所謂刀子嘴豆腐心的人。既然你的嘴傷害別人的時候毫無顧忌,不考慮別人的感受,像刀子一樣,心又能好到哪去。

孫楊是有他的弱點的,我們也有。同樣是人類,所具有的各種情感都是一樣的,想一想自己有很大壓力的時候表現又是什麼樣的。記得我老師說過,理解別人的最好辦法就是換位思考,如果我們每個人都會這樣做,或許大家都可以善意一點,包容一點,理解一點,平和一點。可是客觀的說,孫楊雖然還是個孩子,可是也二十五歲了,他應該學會選擇自己的情緒發泄場合,因為他是公眾人物,因為他在所有人的評論中,或褒或貶雖然難以避免,但到底可以把貶損的評論降低一點。也是因為個性的不同吧,他宣洩自己壓抑的方式跟別人有所不同,可他或許也應該學會明白,在這個體育競技比賽里,金牌畢竟只有一塊,差0.00001秒就有可能失去它,而且我們怎麼可能永遠只能是金牌而非別的。在人的一生里,永遠第一是完全沒有可能的,也沒有必要讓自己活得那麼辛苦。孫楊有權利宣洩自己作為人的喜怒哀樂,只是我們活在這個世界上,很多時候都不可能一直任性,更多的時候我們需要學會平和,學會慢慢想開很多我們力所不能及的事情。這樣的學習是很艱難的,因為這樣的學習是在控制我們的慾望,而慾望是一種情緒,情緒和理性比在很多時候力量更大。相比之下,同樣是運動員,杜麗做的就好很多。所以,孫楊需要的是成熟歷練。而我們,給孫楊點時間,讓他逐漸成熟起來吧。

俗話說的好,良言一句暖三冬,惡語傷人六月寒。很多時候我們痛恨某個人,某件事,惡狠狠的罵幾句宣洩一下憤怒和不平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是重要的是,不要讓這種惡狠狠的毒舌行為,這種刻薄無良的待人方式成為我們的性格,成為我們的標籤,成為我們的內在本質。如果那些讓人心驚膽寒的刻薄話是說的你自己,你會感覺舒服嗎。。。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3

支持
6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9 人)

發表評論 評論 (31 個評論)

回復 徐福男兒 2016-8-9 02:18
說得好!
回復 總裁判 2016-8-9 02:26
徐福男兒: 說得好!
多哭哭入黨申請書容易通過。
回復 fanlaifuqu 2016-8-9 03:03
的確還年輕,想想自己那個年紀時。。。。。。
回復 十路 2016-8-9 03:05
主要是專制制度造成的統一性,個人情感被放大了,代表的不再是個人而是為國爭光或者丟臉,國母的髮型和衣著都牽涉到自己的臉面,將一個人的 deed 和 emotion 混為一起(前者是可以規範一部分的,後者是 personal,無標準的或者個人標準,你說可以輕彈,有人說不能輕彈,這是不可能有 norm 的範疇; 就連 bully 都是慢慢形成部分人的 norm,而總有一部分不在乎對人霸凌,或者認為是正確的方式。 倒是discrimination 通過立法才慢慢建立了認同性,也不全是),而個人的這個臉是與國相連的,稍微有點病脖子有點歪的就被人看不起。這是民眾無法改變的發泄,除非改變制度,多按照 diversity and individualism 的教育理念,分清什麼是社會倫理道德,什麼是個人標準,ethics and morality 之別, 而這種普世價值觀是不允許進入教育的,這就是因果關係之一,有什麼樣的教育理念就有什麼樣的現象。哪裡會從小教育 empathy 這樣的理念,就是要你克服個人情感,nationalism, party 高於個人,that's the fundamental philosophical conflict.
回復 法道濟 2016-8-9 03:09
年輕,很小就被鎂光燈聚焦,象韋伯、brittney 都有同樣的問題,也不光是中國的環境。當然,中國的管理者操弄一些事情,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
回復 北京的大平 2016-8-9 06:32
25歲的老孫是沒有斷奶的表現。當年15,6歲去黑龍江農墾兵團的學生那才是孩子,可他們很堅強。很多人20幾歲孤身一人闖北美也一樣。中國體制內的人受不了委屈。
回復 秦臻 2016-8-9 07:23
徐福男兒: 說得好!
謝謝!
回復 秦臻 2016-8-9 07:24
總裁判: 多哭哭入黨申請書容易通過。
   一說入黨我就想笑吶。。。。
回復 秦臻 2016-8-9 07:24
fanlaifuqu: 的確還年輕,想想自己那個年紀時。。。。。。
我二十五的時候更任性,呵呵呵。。。
回復 秦臻 2016-8-9 07:26
十路: 主要是專制制度造成的統一性,個人情感被放大了,代表的不再是個人而是為國爭光或者丟臉,國母的髮型和衣著都牽涉到自己的臉面,將一個人的 deed 和 emotion 混
您說的真好!國內很多教育,包括家庭教育,社會環境的裹挾力量,自身的心理素質,面對的一切,都使得我們很難真實的面對自己的內心。
回復 總裁判 2016-8-9 07:27
秦臻:    一說入黨我就想笑吶。。。。
文革時,新黨員展示會上,總有人哭,是打了十多年報告未批的積極分子哭,哭得那麼傷心,那麼生動,其實哭者感到很委屈,那麼多活都白乾了,馬屁也白拍了。探其究竟,一般都是出身有問題的積極分子,喜歡哭。
回復 秦臻 2016-8-9 07:27
法道濟: 年輕,很小就被鎂光燈聚焦,象韋伯、brittney 都有同樣的問題,也不光是中國的環境。當然,中國的管理者操弄一些事情,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
是的,人所處的環境需要時常變化一下,以適應不同,會使自己變得智慧冷靜淡然一點。
回復 秦臻 2016-8-9 07:28
北京的大平: 25歲的老孫是沒有斷奶的表現。當年15,6歲去黑龍江農墾兵團的學生那才是孩子,可他們很堅強。很多人20幾歲孤身一人闖北美也一樣。中國體制內的人受不了委屈。
國內誇張的東西太多了。。。
回復 秦臻 2016-8-9 07:29
總裁判: 文革時,新黨員展示會上,總有人哭,是打了十多年報告未批的積極分子哭,哭得那麼傷心,那麼感人,其實哭者感到很委屈,那麼多活都白乾了,馬屁也白拍了。探其究
呵呵,我爸爸跟我說過些那時候的事,挺逗樂的現在想起來。
回復 北京的大平 2016-8-9 08:05
秦臻: 國內誇張的東西太多了。。。
同意
回復 十路 2016-8-9 08:22
我又想起了幾句話,感覺在你這裡發表觀點很輕鬆,儘管我不是都說得對,隨時可以被批評,但是沒有不敢說的「恐懼」;。

先不談好與壞,只談cause-effect。 專制制度規範人言行的哲學思想以如何維持統治為最高原則,所以常常會體現出統一規範人的某種言行道德觀(而後來發現不是另一種客觀標準)而放任另一種言行,可以舉出很多例子(有時人們在自由表達時常會說一句,你憑什麼管我,就是因為沒有在基本標準上到達共識,而有些就是不適合統一規範的範疇);而西方哲學是建立在個人自由最大化並以不侵犯絕大多數人的基本權利為界限這種原則下而到達一部分共識形成社會倫理道德標準,更接近平等性。當然什麼是每個人的基本權利可以探討,這個界限是在調整中的,比如對少數弱者會給予多一點以彌補先天的不平等。 根據這樣的哲學觀,外界的不利言行讓有些天生不足或者無法通過後天改變特性時就會造成他人感覺痛苦,特別是人多時,有時甚至積累成為仇恨,如果多加理解和包容來處理,盡量不去說也不至於要損失個人太多的利益,不要去侮辱欺負殘疾人就比較容易到達共識,也經過了一段調整和適應期,要求business 增加 handicap access 並不是一帆風順的。現在人們就形成了習慣。正如你說的多給予這位年輕人一點個人表達情感方式的自由,本不應該以個人的標準去judge他人,規範他人。只是這樣的價值觀與專制政治的教育的目的相剋而不容易被推廣。 專制制度需要統一人的情感更好的為統治服務。

人類的文明還是得建立在基本的哲學觀上。
回復 Akissmyass 2016-8-9 08:29
Rio 不相信眼淚。
回復 秦臻 2016-8-9 08:41
十路: 我又想起了幾句話,感覺在你這裡發表觀點很輕鬆,儘管我不是都說得對,隨時可以被批評,但是沒有不敢說的「恐懼」;。

先不談好與壞,只談cause-effect。 專制制
很歡迎您來我這裡說話,首先大家需要明白的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看法和角度,多一種視野,也多一份見識。不需要因為旁人跟我們的想法不一致而感覺奇怪甚至視不同之人為異己。在國內的言論氛圍里,說話需要小心謹慎,既然我們已經來到一個言論自由的國度,每個人都應該尊重個體的看法。

專制制度借各種手段宣揚的東西,作為教育的主流,應該都是為了專制的利益的。那種壓抑人天性和思維的手段勢必導致誇張的極左極右,人們說話做事首先考慮的非出自自由和平等,而是出於利害和利益。在那樣的情況下,靠大眾的理解無疑是美好的願望,因為大眾的說辭做法又何嘗不也是出自私利,根據自己的好惡去評價判斷別人。就像我也如此,我對孫楊的態度和別人對孫楊的態度不一樣,不也是出自各自內心的是非標準嗎?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公眾人物正是這樣,即使在自由獨立的北美,人們的獨立和自由也一樣是相對的。環境裹挾著人,人們就不得不考慮,只是相對寬鬆公平的環境或許可以讓人們多一點宣洩的可能吧。
回復 秦臻 2016-8-9 08:42
Akissmyass: Rio 不相信眼淚。
有道理。
回復 十路 2016-8-9 08:45
秦臻: 很歡迎您來我這裡說話,首先大家需要明白的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看法和角度,多一種視野,也多一份見識。不需要因為旁人跟我們的想法不一致而感覺奇怪甚至視不同
對,你可以看到一個方向。 教育起到的作用可能讓人在道德言行的規範上會有更多的共識。 年輕一代就越來越多的人比較注重言行道德方面,是自覺的,因為懂得了為什麼要規範的因果規律,而不是靠 hypocritical or completely forceful way, 提倡尊重人和包容心,是通過各種教育傳遞了知識,是知識改變了人的言行,即西方哲學家們一致認同的 --- 知識即美德,而知識的本身要通過超越個人和政治的一種客觀方法來檢驗獲取。 在這樣的文明基礎上去討論其它的不同性,言論自由就更有意義。

人們首先想要的是言論自由,慢慢的才會從言論自由的過程中去看到如何交流效果更好,還需要很長一段時間才會真正去選擇自己認為最好的方式及理由(或從某種 authoritative figure 那裡得到或從自己觀察效果並找到因果關係而得知 )。

東西哲學觀會在不同的制度下存在 incompatibility。
12下一頁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23 20:43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