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軍唯一女師長,陳賡曾是其部下,三任丈夫都是了不起的人物
紅軍時期,在我軍隊列中有許多優秀的女性,如鄧穎超、蔡暢、賀子珍等人,她們不但參加過長征,而且擔任很重要的職務,不過她們大多從事機要、秘書、婦女等工作,能在作戰部隊中擔任重要職務的除了開國女少將李貞,那就是紅軍唯一的女師長張琴秋。
1904年張琴秋生於浙江桐鄉縣的一個富裕家庭,她七歲進入石門振華女校讀書,在這裡待了八年的時間,她最好的同學叫做孔德,孔德的丈夫就是沈雁冰(矛盾),張琴秋經常去她家做客,於是和沈雁冰的弟弟沈澤民就熟悉起來了。
沈澤民對她的幫助和影響很大,張琴秋畢業后留校工作,沈澤民就經常寄給他一些進步書刊,讓她開始接受革命思想,後來張琴秋考入上海大學社會學系,就寄住在沈澤民哥哥沈雁冰家,這時沈澤民是上大的社會學系教授,這樣可以從生活和學業上一起照顧她,漸漸兩人成為戀人,1925年11月,張琴秋與沈澤民結為夫妻。
1931年,沈澤民夫婦從蘇聯留學歸來,擔任中宣部部長,不久改任鄂豫皖分局常委兼鄂豫皖省委書記,夫妻兩人結伴來到鄂豫皖蘇區工作,兩人為鄂豫皖蘇區的發展做出巨大貢獻,後來紅四方面軍主力西征后,留下來的沈澤民全面負責鄂豫皖蘇區的工作。
這時擔任七十三師政治部主任的張琴秋與丈夫離別,跟隨部隊西進,她沒想到這次是與丈夫的永別,幾個月後沈澤民患上瘧疾,病情加重最終病逝。
來到川陝地區的張琴秋,被任命為紅四方面軍的總政治部主任,成為紅四方面軍的重要領導人之一,這可是女戰士在整個戰爭年代,在我軍中擔任的最高職務,非常厲害,後來她的部下,走出一位開國大將陳賡,六位開國上將。
這時上級決定組婦女團,團長由張琴秋擔任,一年多后,部隊擴建位婦女獨立師,下轄兩個團,張琴秋擔任師長,她是紅軍唯一的女師長。
在沈澤民去世三年後,1936年7月,張琴秋與紅四方面軍政委陳昌浩結為夫妻,開始了她的第二次婚姻,三個月後,紅軍三大主力會師陝北,紅軍開始組織西路軍,陳昌浩擔任西路軍軍委主席,已經懷孕的張琴秋跟隨丈夫踏上西征的路程,後來西路軍戰敗,剛剛分娩的張琴秋不但孩子夭折,自己也患上婦科病,此後再也無法生育。
1937年10月,從獄中營救出來返回延安的張琴秋與丈夫團聚,不久身患嚴重胃病的丈夫去蘇聯治病。
陳昌浩走後沒多久,他在家鄉的妻子劉秀貞帶著兒子來到延安,組織上找到張琴秋,這時她表現出高尚的人格,妥善的安置劉秀貞母子的生活,還為她辦理入伍手續,將她安排到保育院工作,劉秀貞的生活有了保障,後來還成為了黨員,這些都要感謝張琴秋。
對張琴秋十分感激的劉秀貞,主動解除與陳昌浩的婚姻關係,後來與周益組建新的家庭。
陳昌浩由於蘇聯衛國戰爭的爆發無法回國,他與張琴秋的婚姻名存實亡,最終張琴秋也在組織的同意下解除婚姻關係,1943年初,張琴秋與蘇井觀結為了夫妻。
建國后張琴秋擔任紡織工業部副部長,她的丈夫蘇井觀擔任衛生部副部長,夫妻兩人都是部級領導,這在建國初期也是很罕見的,1964年5月26日,蘇井觀去世,四年後的4月22日,張琴秋也去世,享年64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