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西安事變后,中共是如何改變「殺蔣」主張的?

作者:玉米穗  於 2021-7-7 21:25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文史雜談

西安事變前,儘管中共與張學良楊虎城暗通款曲試圖搞成一個「張揚共三角聯盟」的西北抗日局面,但絕未料到張學良竟會「把天捅個窟窿」把蔣委員長給扣起來。紅軍當時實力單薄,毛澤東笑稱自己是「買空賣空」,他希望利用張揚的力量改變老蔣「攘外必先安內」的政策,形成抗日局面,好使紅軍擺脫被圍剿的困難局面得以生存下去。事實上在與張學良楊虎城頻繁往來的同時,中共也在與蔣委員長暗中接觸。就在西安事變發生前不久,周恩來潘漢年還在與陳立夫秘密談判停止內戰,合作抗日的條件和可能性。周恩來作為中共延安方面的代表,潘漢年則代表共產國際。周潘與陳立夫的談判是高度機密,國共雙方心照不宣,張學良自然不知道中共「腳踏兩隻船」,他大概以為毛澤東說唯他(張學良)馬首是瞻,要擁戴他為三角聯盟盟主是真心實意不可動搖的。另一方面老蔣自然也不會把陳立夫與周恩來潘漢年秘密談判的事情透露給張學良,張學良認定老蔣頑固不化不可理喻,「剿共」是要一條道走到黑,於是如他在《張學良口述回憶錄》里所說「先把蔣抓起來再說」,於是就有了西安事變。
抓了蔣如何收場,張學良毫無頭緒,趕緊打電報給中共,他希望能得到蘇聯的支持,那是之前中共攛掇他搞西北三角聯盟時候屢屢給他畫過的大餅。中共方面接到張的電報,核心領導們的反應是「初聞涕淚滿衣裳,漫卷詩書喜欲狂」,大家說「蔣介石也有今日!」朱德搶先表示,「現在還有什麼別的話說,先將那些傢伙殺了再說。」周恩來較為冷靜,主張,「這件事不能完全由我們做主,主要是看張學良楊虎城的態度。」毛澤東說,「這件事,我們應該站在後面,讓張揚去打頭陣。」張聞天張國燾秦邦憲王稼祥等人表示應該去電莫斯科請示才好。於是大家一面商討對策,一面草擬給莫斯科的電報。
最初的激動過後,核心領導們經過商討,決定了下列幾點。一,致電張學良表示讚許,並保證今後行動,唯馬首是瞻。二,派周恩來秦邦憲葉劍英三人為代表飛赴西安。三,電令彭德懷等率部向延安及其以南地區挺進,沿途與友軍密切聯絡。四,周恩來等在西安應俟莫斯科回電后再做具體表示。
給莫斯科的電報由毛澤東起草,電報報告西安事變的真相外,指出這是根據張揚共三角聯盟抗日反蔣的協議而發生的,中共中央擬積極推動張揚堅決與蔣決裂,請共產國際從速指示。
西安方面張學良電報如雪片般飛到延安,通報扣留蔣的詳細經過,報告南京方面的反應及各項軍事情況。另外還有張揚發表的通電,提出包括停止內戰,改組南京政府容納各黨派共同負責救國等八項主張。但張學良電報里表示最棘手費躊躇的是不知如何處理蔣才好,對南京的軍事壓力,顧慮很大。毛澤東給張學良打氣,回電給他,尊張學良是「全國抗日領袖」,讚揚他「一舉手便旋轉乾坤」。在說到嚴密看守蔣介石時有這樣一段:「我公顧慮周詳,梟雄自難漏網;但誠恐有萬一之失------」,說到如何懲辦蔣介石時則說:「誠如來電所云,蔣某確系賣國獨夫,理應付之國法,弟等極力贊成應由人民公審------」
當時中共核心領導成員,沒有一個想到西安事變可以和平解決,大家一致認為,如果讓蔣介石活下去,無異於養癰遺患 。大家認為要麼就是經過人民公審,一不做二不休乾脆殺了這個反共劊子手,以絕後患。要麼就將他嚴密拘禁起來,作為人質,逼南京政府抗日,並形成西安的軍事優勢。
當時張聞天還批評毛澤東對張學良的複電措辭不夠堅強明確,引得毛澤東大怒,翻老賬說張聞天過去在江西反對他的游擊主張,現在又來書生之見反對他對張學良的態度,毛說在如何處理蔣介石的問題上他與大家沒有歧見,但措辭上要講究技巧。他的電報處處給張學良暗示,要張堅決對付蔣,但文字上不能赤裸裸,以免將來留下痕迹。朱德不以為然,大聲說,爽爽快快告訴張學良,殺了蔣再講其他。現在是千鈞一髮,猶豫不得,等啥子莫斯科指示嘛,來個先斬後奏!毛澤東安慰朱德說,我和你意見一致,不同的只是方法。我們要暗示張學良,但「殺」不能由我們口裡直接說出來。又稍帶教訓地告訴朱德,不要想得太簡單和死板,你怎麼能夠斷定張學良一定會聽我們的話,對我們一點疑忌和防備都沒有呢?(待續)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2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2 人)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12-22 01:25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