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時事公報》為民喉舌廿八年

作者:曉田  於 2017-6-27 09:00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文史類|通用分類:前塵往事|已有7評論

 

 

《時事公報》為民喉舌廿八年

 

    在浙江寧波,曾經有過一份影響深遠,歷史悠久,發行廣大,廣受讀者歡迎的民營報紙,叫《時事公報》。在今天還健在的老寧波人中,對它仍然記憶猶新。現在傳媒界的一些專家學者也將《時事公報》作為研究課題撰寫論文。

《時事公報》創刊於1920年6月1日。之前,由於五四運動風起雲湧,盪及寧波。金臻庠、陳章鴻(筆者祖父)和陳荇蓀等熱血進步青年組織了救國十人團聯合會,任正副會長,和寧波學聯攜手行動,提倡國貨,抵制日貨,打擊奸商,以維護民族工商業的發展。同時他們投稿寧波當時最大的《四明日報》,抨擊時弊,揭露奸商。但該報謹小慎微,見稿生畏,不敢刊登措辭激烈的愛國文章,激起了救國十人團的強烈不滿,於是金臻庠,陳章鴻,陳荇蓀和原《四明日報》主筆烏一蝶(此人為筆者家父於1935年至1937年在寧波國文專學校就讀時的校長和老師,家父臨終前不久還和筆者提起這位80多年前的先生)發起創辦了一份能發出自己聲音的報紙,取名為《時事公報》,國民黨開國元老於右任親筆題寫報頭。

年僅23歲的金臻庠任社長,他在《發刊詞》中寫到:以戰士姿態,本無畏精神,不偏不倚態度,公理正義立場,披荊斬棘作風,為民眾作喉舌,為文化充前驅。 該報揭反帝反封建,維護國貨的大旗,堅持獨立辦報的原則,以改造社會,監督政府,做國民喉舌,民眾先導為己任。並在創刊的首月,每天都將宣達民意,社會先導,代表言論,國民喉舌的辦報宗旨以特大字體刊登在頭版醒目位置。報紙發行後,頗盡言責。

經過艱苦創業,經營有方,又順應民意,堅持正義,為民請命,不畏強權,深受廣大讀者的熱愛,發行量增長迅速,很快就擠垮了《四明日報》,成為浙東地區最大的民營報紙。第二年,報社資本從創刊時的二千元增至7355元,改為股份有限公司,選舉產生了以滬甬金融巨子俞佐庭為董事長、工商業者陳章鴻為常務董事的五人董事會,金臻庠為獨立辦報人和陳荇蓀一起任正副經理。

      總編輯烏一蝶主筆《時事公報》廿多年以葉蝶的筆名為該報寫下無數好文章社論《國將不國》更是喚醒民眾抗日救國的戰鬥檄文。

      寧波魯迅稱號的著名老報人庄禹梅在當該報編輯其間更為文字入獄多次,1923年5月,庄禹梅寫了《兵化為匪之可危》社評,激怒了地方軍閥而入獄,社長金臻庠甘願同獄,後經多方營救,關押25天獲釋。 經此事,反而贏得了讀者贊許,報紙聲譽聚升。金臻庠更直言:報紙不封不是好報紙,編輯不抓不是好編輯。

      蔣介石的文膽陳布雷在未入蔣幕府前,也曾在《時事公報》當過編輯,並以畏壘的筆名發表文章,文筆恣肆,鋒芒篳露,給讀者留下深刻印象。

   《時事公報》雖無政治背景,但堅持正義,主持公道,不畏權貴,為民喉舌,不接受官方津貼。一些地方官員們經常邀請金臻庠參加他們的喜慶宴會,他一概拒赴,並說:我若趨奉官廳,就不必辦報了。使那些地方官員們非常惱怒,把他視為眼中釘,不時找茬。

    1927年1月28日,金臻庠在上海休養,代經理陳荇蓀突然被拘押,次日報社被封,只因該報轉載了《愛國青年》半月刊的《蔣介石革命果成功耶》一文。後經各方幹旋交涉,籌款交保,於2月5日陳荇蓀獲釋,《時事公報》才啟封營業。此次文字獄後,使讀者更加喜愛,發行量激增。報社不僅在上海設立辦事處,建立電台,快速傳遞新聞,還開辦了自己的印刷廠。

    1932年1月28日,日本侵略軍將戰火燒至上海,十九路軍頑強抵抗。寧波反日會發出急電,要求國民政府同日本斷然絕交,毅然宣戰,檄調勁旅,增援驅寇。 隨即,《時事公報》以它在廣大讀者中已經形成的極大影響力發出緊急募餉通告,指出:十九路軍之勝敗關繫上海之存亡,而上海之存亡實關系全國之安危, 呼籲寧波民眾節衣縮食,踴躍輸將,救國保種。 各界民眾立即響應,在短短的幾天內捐得麻袋二萬,餅幹70萬片,銀洋1萬5千元,角幣5萬7千角,銅錢4萬1千文,以及大量食品,衣被和生活用品,有力支援了十九路軍的滬松抗戰。

1937年七七盧溝橋事變爆發全面抗戰,8月13日戰火蔓延至東海前沿,14日《時事公報》率先發表社論疾呼:這種共赴國難的精神和態度,是中華民族復興的象徵,是中華民族不亡的主要力量......目前的中國,唯有抵抗,才是出路;當這個關頭,只有國家,是高於一切。 同日,國民政府也發表了《自偉抗戰聲明書》,指出:中國決不放棄領土之任何部分,遇有侵略,惟有實行開賦之自偉權以應之。

1941年4月,寧波淪陷。金臻庠避難上海,時任報社協理的常務董事陳章鴻也回原籍姜山隱居,副經理陳荇蓀、資深編輯庄禹梅、報社台柱烏一蝶、《兒童週刊》主編夏風(原名陳冠周,陳章鴻之子)等一批報社骨幹紛紛走避。《時事公報》便停止出版。但旋即遭日偽劫持,所有要職均由偽政府官員擔任,盜用該報的影響力,以同名繼續發行,宣傳日軍侵略戰果及其佔領下寧波的所謂繁榮,兜售大東亞共榮圈,粉飾淪陷區的太平,成為日本侵華的輿論工具。金臻庠及時向國民政府電告聲明,並在滬浙各報刊登啟事廣告,遣責日偽盜用本報名義的無恥險惡陰謀,籲請各界明察。偽報社還力邀烏一蝶回報社效力,遭到斷然拒絕。

    1945年8月,抗戰勝利,金臻庠重返寧波,意在復刊《時事公報》,卻遇到當局的阻繞,欲將該報作為敵產沒收。地方當局出於私利,以維護黨報獨大。但經金臻庠和同仁們據理力爭及多方奔走,當局終於同意報紙復刊,但必須在原報名前加寧波二字,並不能延用于右任先生題寫的報頭,意欲將《時事公報》貶為地方小報,以抑制其競爭力。報社董事會委屈求全,於1946年2月11日以《寧波時事公報》名義復刊,重見讀者,報頭由鄧散木先生重寫。沒想到復刊後的《時事公報》並未受到報名地方色彩的影響,發行範圍也沒局限在寧波一隅,凡有寧波同鄉旅居的外埠都有相當數量的讀者。

隨著發行量和廣告業務的聚增,報社的設備產業也在不斷擴充。但金臻庠和同仁們獨立辦報,為民喉舌的宗旨始終沒變。地方當局將其視為不聽使喚的民營報紙,必置其於死地而後快。

1948年10月24日,當局抓住其在報道鎮海縣一地方新聞失實的把柄,浙江省保安處以造謠惑眾罪名,一紙電令,封殺了這份寧波報業史上最悠久、最受讀者歡迎的民營報紙。

其實《時事公報》堅持中立報道的立場始終沒變,不僅揭露當局時弊,也曾於1947年7月24日,刊有中央社關於毛澤東於抗戰期間,與岡村訂有密約的報道。

《時事公報》從創刊到被封殺,廿八年四個月有餘,自始至終剛正不阿,為民喉舌。無論作為社長、經理還是發行人,金臻庠將《時事公報》視為一生的事業,他在被迫終刊的《惜別之言》中說:本報以抗日為目的,以打倒帝國主義與封建思想為目的,以地方惡勢力搏鬥為目的,始終如一,此物此志,怨尤之報,在所不懼,困危之來,甘之如飴。

    《時事公報》一貫以無黨無派自居,但報社內部卻各黨各派紛然雜處。其中政治背景明朗即有:金臻庠、陳章鴻、烏一蝶和夏風為無黨派人士,陳布雷為資深的國民黨人,陳荇蓀為中國青年黨的國大代表,早年加入同盟會的老報人庄禹梅既是1925年參加國民黨的資深黨員,亦是1929年參加中共地下黨的特殊黨員,並於抗戰初期介紹報社譯電員陳悅蓮(陳章鴻長女,後轉入寧波和豐紗廠從事女工運動)和朱仲倫(陳章鴻女婿,寧波淪陷前為城東區委書記,《寧波人報》創辦人之一)加入中共地下黨。報社夜班校對、夏風摯友呂倩如更是從上饒集中營逃出來的中共地下黨員(夏風介紹其入報社工作,為避免追捕,按排其只做夜班)。雖然各黨派人士同處一室,但同仁們精誠團結,共同維護著《時事公報》的辦報宗旨。

     《時事公報》停刊後,金臻庠擔任寧波江北鎮鎮長,鄞縣參議員,在中共的影響下,為迎接解放做了許多有益的工作。寧波解放後遭到轟炸,損失慘重,金臻庠受政府委託赴滬籌募救濟款項。後來有人請他出山復刊《時事公報》或擔任其它報社社長,均被他婉拒了。金臻庠僅擔任了兩屆的寧波政協副主席,可能是為民喉舌的本性不移,在1957年的反右運動中被定為右派,至1966年2月病逝,終年70歲。直到1979年4月,他的冤案才得以改正。作為一代報人金臻庠,他的名字應該被後人所記得。他那70年的人生價值,將永遠和《時事公報》一起停格在那溶縮的二十八年。

 

                                                                          完稿於2014年11月,修正於2017年5月

 

 

1920年6月1日《時事公報》創刊號,於佑任題寫報頭

《時事公報》創辦人、著名報人金臻庠

筆者的祖父母,右為《時事公報》投資人、常務董事陳章鴻

1947年7月24日,刊有中央社關於毛澤東於抗戰期間,與岡村訂有密約的報道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1

難過

拍磚
1

支持
1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3 人)

發表評論 評論 (7 個評論)

回復 fanlaifuqu 2017-6-27 09:33
致敬!
回復 曉田 2017-6-27 09:48
fanlaifuqu: 致敬!
謝謝翻老!可能是老了,總想搞清楚我們的前輩在年輕時在做些什麼,為什麼?他們很少和我們說他們自己。
回復 ryu 2017-6-27 17:15
致敬! zt
回復 曉田 2017-6-27 18:02
ryu: 致敬! zt
謝謝
回復 心上人嗎 2017-6-28 15:51
致敬!
回復 總裁判 2020-4-14 08:07
毫無疑問,從事新聞出版的前輩,清一色歷史反革命,一輩子象做過虧心事一樣,而中國的文化落後,繫於這批精英分子的被清除。很簡單,不讓他們辦報,不讓他們寫文章,他們的活著的價值還不如送快遞的。
回復 曉田 2020-4-14 08:22
總裁判: 毫無疑問,從事新聞出版的前輩,清一色歷史反革命,一輩子象做過虧心事一樣,而中國的文化落後,繫於這批精英分子的被清除。很簡單,不讓他們辦報,不讓他們寫文
完全正確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19 22:49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