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氣調神大論 感悟第五
經曰:
天氣,清凈光明者也,藏德不止,故不下也。天明則日月不明,邪害空竅,陽氣者閉塞,地氣者冒明,雲霧不精,則上應白露不下。交通不表,萬物命故不施,不施則名木多死。惡氣不發,風雨不節,白露不下,則菀槁不榮。賊風數至,暴雨數起,天地四時不相保,與道相失,則未央絕滅。唯聖人從之,故身無奇病,萬物不失,生氣不竭。逆春氣,則少陽不生,肝氣內變。逆夏氣,則太陽不長,心氣內洞。逆秋氣,則太陰不收,肺氣焦滿。逆冬氣,則少陰不藏,腎氣獨沉。
這一節,是言天地生死之大道,並天人相應,順之則生、逆之則害的道理。
「天氣,清凈光明者也,藏德不止,故不下也。」
「天氣」者,上天之氣。此氣,也可當作氣質、神、也可當作氣量、氣度等;
「清凈光明」,清者,靜也;凈者,虛也。「光明」,正大,磊落。這四字是因果片語,意為因清靜凈虛而光明磊落,正大無邪也。上二短句結合起來看,就是:上天的氣質,是因為其清靜凈虛才顯得光明正大。
「藏德不止」,藏者,珍藏,領有;德者,執道者為德。
「故不下也」,不下,不墜落,為高高在上,意為尊貴貌,不死樣。以上二句是言,因為領有道德無窮,所以才顯得高高在上,尊貴而受人敬仰。
上天,因為其清靜凈虛而光明正大,因為隱有至上的道德,而尊貴不下,完美長壽。
「天明則日月不明,邪害空竅」。「天明」,是言天自明,自我炫耀,自我張揚,自我表白等等諸意。「則日月不明」,那麼日與月就不會明亮了。這時,邪氣賊風就會侵害空竅。這一句的意思是,如果天不虛懷若谷,廣納日月,不容日月清明,日月晦暗,正氣不在,邪氣就會趁機侵害。這,就好有一比,比如當國君的,事事爭著做,那麼臣子便無所適從,久而久之,矛盾就會叢生,天下為害;當家人的,越庖代徂,孩子就懶惰不明,天長日久,家業必敗。
「陽氣者閉塞,地氣者冒明,雲霧不精,則上應白露不下」。
「陽氣」者,風也;「地氣」者,濕也。風邪來襲,九竅閉塞(體疼,鼻鳴,乾嘔);濕邪侵人,蒙蔽清陽(頭如裹,身如纏,腰重如帶五千錢)。
「雲霧不精」。雲者,天氣也;霧者,地氣也。雲霧不精,則言云氣與霧氣不媾精,不交匯。
「則上應白露不下」,那麼上應於天,就會是白露不下。白露不下,萬物得不到滋養,萬物就不會化生。《陰陽應象大論》有:「二氣交合,乃成雨露。」
「交通不表,萬物命故不施,不施則名木多死。」
「交」者,交匯,接合也;「通」者,溝通也。「表」者,陳述,表陳其狀也。「施」,施與;「名木」,珍貴的花木。《易》云:「天地不交,否」。這一句就是說,天地二氣不相交通,萬物之生命就不能得到雨露滋狀,得不到這些,那麼名貴的樹木就多數要死去。言外之意為,天地二氣不和,最先死去的是嬌養的珍貴花木。類同此理,天地生變,最先得病的也是那些嬌貴的白領、資本家之流。
「惡氣不發,風雨不節,白露不下,則菀槁不榮。」
「惡」者,害也;「發」者,散也;「惡氣不發」,就是邪害之氣不散發。
「節」,節度,「不節」,就是無度;「風雨不節」,就是風雨無度。
「白露」,代指滋潤萬物生命的有益雨露。
「菀」者,積累也;「槁」,枯槁也。「菀槁不榮」,就是積累的槁樹過多,就不會有欣欣向榮之勢。
這一句是說,病邪之氣不能得到及時發散,又遇風雨無度,正氣得不到補充汲養,疾病就如積累起來的槁木越來越多,生命之春天就難以出現。
「賊風數至,暴雨數起,天地四時不相保,與道相失,則未央絕滅。」
「保」者,護也;「央」者,盡也,「未央」,不能盡,指不能度盡天年,早夭。這一句的意思是,賊風數至,暴雨數起,天地四時不相保護,該寒時熱,該熱時卻寒,與平素自然規律相違背,那麼萬物就會不到其壽命便早早絕亡。
「唯聖人從之,故身無奇病,萬物不失,生氣不竭。」
「聖人」,就是《上古天真論》所言之得道之人。這句意為,惟有順從天地陰陽自然規律的聖人,才會身無奇病的疾病,得萬物滋養,而不為其所害,也就是少吃反季節的蔬菜瓜果,和萬物之性,擇食之,這樣生命健康才不致受到損害。
「逆夏氣,則太陽不長,心氣內洞。逆秋氣,則太陰不收,肺氣焦滿。逆冬氣,則少陰不藏,腎氣獨沉。」
夏者,位南,主心,為太陽;秋者,位西,主肺,為太陰;冬者,位北,主腎,為少陰。
夏,長也;秋,收也;冬,藏也。
洞,中空也。
「逆夏氣」即為夏行冬令,逆夏而從事;「太陽不長」,即太陽之氣就不會茂盛;「心氣內洞」,那麼心內之正氣就會內消。
「逆秋氣」,即為秋行春令,逆秋行事;「則太陰不收」,即太陰之氣就不會內斂;「肺氣焦滿」就會導致上焦之肺氣脹滿。
「逆冬氣」,即冬行夏令,逆冬行事;「則少陰不藏」,就會使少陰之氣不藏隱;「腎氣獨沉。」就會導致腎氣沉伏,陽氣不布。
總之,這一節,是告誡世人,日常生活習慣要順應天時,適應地利,一年四季吃時令菜果谷麥,寒時保溫,熱時去衣,與陰陽四氣相一致和諧,不違背自然規律行事,這樣才能生體健康,得享天年。從而,道明了祖國醫學的一個主題思想,即「天人相應,天人合一」,人是地球之子,人與自然是分不開的,順應自然則生,違背自然則害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