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讀書賞畫》之四十五:讀洛夫的《金龍禪寺》

作者:蘇小白  於 2016-10-25 21:57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讀書賞畫|通用分類:文史雜談

關鍵詞:金龍

讀洛夫的《金龍禪寺》

 

 

晚鐘
是遊客下山的小路
羊齒植物
沿著白色的石階
一路嚼了下去

如果此處降雪
而只見
一隻驚起的灰蟬
把山中的燈火
一盞盞地
點燃——《金龍禪寺》

 

先看最近一則新聞:

洛杉磯「復興快樂廟會」帶你回到中世紀

在洛杉磯的Irwindale,正舉辦為期近2個月的Renaissance Pleasure Faire,在這裡,顧客和店主多數都裝扮成中世紀的樣子,讓人感到回到了400多年前。這個活動起始於1963年,每年在全美幾個城市舉行。今年的活動到520日結束。

 

美國,這個本沒有多久歷史的國家,卻總是似乎在強調它的文化源淵。其實何只美國,世界上其它國家,比如英、法、德諸國,皆對自己的古建築與古傳統,倍加珍重。甚至,連上韓國,也將本不屬他們的文化傳統比如端午節,申請為世遺加以保護。有一年到洛陽,聽人談起白居易墓來,讓人吃驚與倍感凄楚的是,每每清明時節去掃墓的,竟多是日本遊客!

 

然後,迴轉頭看看國內。我們一直在宣稱我們有五千年的文明,然而,我們現在的文學作品里,詩歌里,還有多少中國的東西。先不說,我們的漢字已改得面目全非了,——前不大久,網上流傳一個「段子」,現照錄如下:「親不見,愛無心,產不生,廠空空,麵無麥,運無車,導無道,兒無首,佇無腳,飛單翼,湧無力,有雲無雨,開關無門,鄉里無郎,義成凶,魔仍然是魔。」拿這些簡體字,對照一下當下大陸現實,真唏噓不已。然後,再放眼望一下當下國內詩壇上的那些什麼「梨花詩」、「烏青體」,竟真是恨不能將「漢詩」變成人人掩鼻而去不罷體呵。還有一部分寫詩的,整天介去翻譯堆里尋意象找靈感,生吞活剝些西洋人的東西,拼湊一起便也叫做「寫詩」哩,並且還自詡為這門那派!

 

據我粗略看看,這些個詩人,一無一點中國傳統文化的根基,二又不大真正懂得西洋文字,於是還寫詩,便直如張愛玲說的「胡說」一番了。這些「胡說」,連他本人都不懂,卻要拿出來示人,見別的人不懂又一臉漠然裝起來高深了。這,或多或少大略是中國大陸某些詩人的脾性罷。

 

然後,我們來淺淺賞析一下台灣詩人洛夫的這首《金龍禪寺》,也許會從中得到些許漢詩到底該怎麼寫的體會與收穫。「晚鐘/是遊客下山的小路」,這一句詩,很有可能是化李元洛先生的話「酒,是黃昏還鄉的小路」而來,與古詩「夜半鐘聲到客船」,都有些文化的源淵,並不是空穴來風,一開筆便見作者傳統汲養。中國詩有一傳統是講,句句用典的,此之一謂也。晚鐘,這一意象的運用,也是盡得古句之妙,給整首詩定下了空靈、玄妙的意境基調。「羊齒植物/沿著白色的石階/一路嚼了下去」其間一「嚼」字,鍊字到臻境,不能不為之擊節。這一節中的兩句詩,皆為「特寫」,為拍攝中的「近鏡頭」。兩個「鏡頭」,互為襯鋪,最終化二為一,達到「物我同化」的另一番意趣。「如果此處降雪/而只見/一隻驚起的灰蟬/把山中的燈火一盞盞地/點燃」。這一節詩中,一「降」一「升」將靜境激活,降的是雪,是白的;升的是蟬,是灰的。二種顏色浸潤,兩種意象疊加,更見一「驚」字,是靜境寫動,愈見其寂幽。然而,色調是冷。這時,又見一盞盞燈火點燃,冷境處見溫暖,整首詩明亮起來。真真是「其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這,就是中國詩。


2012
洛杉磯。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2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2 人)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24 16:17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