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讀書賞畫》之二:讀《塵埃》

作者:蘇小白  於 2016-9-21 23:10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讀書賞畫|通用分類:文史雜談

讀《塵埃》

 

 

《塵埃》是偉大的挪威作家、詩人和社會活動家比昂松的一個短篇小說。

比昂松是1903年度諾獎的獲得者,當時瑞典學院當局對他作品的評定是:「他以詩人鮮活的靈感和難得的赤子之心,把作品寫得雍容、華麗而繽紛」。他的詩篇《是的,我們熱愛這塊土地》成為挪威的國歌。

 

從書架上取出比昂松的書時,前幾天熱騰騰的天氣因了一陣寒流驟然變冷,據說,不遠的城市還在落雨,展開書坐在桌前,便被詩人的詩意描寫所吸引:

「杉樹伸著蓋滿積雪的巨大的臂膀,一些地方雪片還在紛揚,儘管這樣,仍然有許多裸露著的地方在森林的銀裝上閃著墨綠色的微光。再近一點,可以看到一枝枝樹杈直挺挺地伸出來,好像在相與挑戰。低處的樹杈略帶紅色,穿透地上的積雪。更高處,可以看到粗壯的樹枝,多數是暗黑色的,只有年頭較少的樹枝色彩稍稍明快一些。這一明一暗形成了個整體,像是負載累累的巨人,給森林籠罩上了一種莊嚴的氣氛。」如果起初不知《塵埃》是小說的話,定會以為,這是個絕好的散文呢。在作家詳盡的風景描寫下,引到讀者面前的是一個逼真的落上雪的森林畫面,不由使讀者感受到幽冷和壓抑。於是,便想在這樣的環境下會發生什麼動人的故事呢。

 

不料一個孩子的死出現了。
這個孩子叫漢斯。是小說主人公阿特隆夫婦兩個孩子的小朋友。作家以小孩子口述的視角將小漢斯的死寫得雍容華麗。-----「噢,葬禮上孩子們的歌聲唱得多麼動聽呀,學校校長是男低音,和大家一起唱。一匹棕色老馬拉著漢斯,遺體裝在爸爸從城裡買來的塗白油漆的棺材里,棺材上面放著花圈,花圈是媽媽和斯蒂娜安放的。在出發前,所有的孩子都吃了蛋糕喝了葡萄酒。」並且,作者用相當的篇幅寫了小漢斯的死是上了天堂享樂的,是引人嚮往的與天使在一處生活了。正是在這樣宗教的教化下,阿特隆夫人灌輸給兩個孩子的是,生活是苦的,天堂是幸福的,是永存的快樂世界。兩個幼小的心靈在這樣宗教的感召下,始終生活在幻想里,於是在受到了爸爸的一聲責罵后便出逃在雪的森林裡,幾乎凍死。

 

通篇故事情節也許並不曲折,但作家能將此說教的小說寫得千迴百轉,構想獨運,引人入勝,實屬小說精品。特別是作家以一個遊行者角度來寫,帶給人一個看似純潔實則冷酷的世界,在讀者賞欣作品所描寫的客觀世界美景同時,靈魂受到剌疼與教化。

 

小說結尾也相當傳神。「空氣顯得溫暖,在藍瑩瑩的積雪襯托下,森林呈綠色或深灰色峽灣也顯得格外清新,空氣中帶有春天的氣息,雖然我們依然在冬季」滿含寓意,引人深思。

 

2003  放鶴齋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4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4 人)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25 00:44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