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春夏秋冬》 寫在三國后的故事 (88) (長篇歷史演義武俠小說)

作者:九曰久  於 2016-1-6 13:42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長篇歷史演義武俠小說|通用分類:原創文學

關鍵詞:武俠小說, 故事, 歷史, 神話

      玉皇大帝哪有不允奏之理!長久以來只有天堂沒有地獄,地上那些因貪贓枉法、作惡多端、妄生殺戮的惡鬼已積留太多啦,他們去不了天堂,為逃避懲罰不往三峽這樣的地方躲往何處去呵?只是這地獄衙門將掌管人的生死簿,責任重大,管它的人必須公正廉明不詢私情,不能冤枉任何一個積福行善的好人、也不能放走任何一個積惡行兇的壞人,這樣的掌管人可是天下難尋!二郎神聞此傻了眼,這可怎麼辦?人間的事很複雜,好人壞人好分,那些又好又壞的人怎麼分呢?正在苦思不得其解,旁邊的太白金星出班奏道:大帝不用發愁,此人早就有安排啦,他就是這次請二郎神君去引走夔鱔的閻羅大將軍。他在禹帝手下謹守職責、為人公正廉明,是朝廷公認的好官,所以從一個小戰士起,累積功勛而獲升遷,如今已是禹帝手下大將軍,足可認證他的品行與能力,不知大帝意下如何?二郎神一聽笑了:正好、正好,上天冥冥中有此安排,不然怎麼讓他領著去挖這地洞呢?玉皇大帝聽此一想,是啊!地洞是他開拓出來的,由他管自是最簡便不過啦,於是道:既是上天有此意,那就讓他來管吧,他這次又立了一功,應該升他的官才對,當然不能超過禹帝啰,大家看升何職為好?太白金星應道:按下界的規矩,帝與大將軍之間,自然就是王,就封他為地府冥王吧!

      二郎神聽至此,辭了玉皇大帝急回豐都給閻羅將軍報告好訊,殊不知剛至豐都就見白幡飄飄,人們帶著白花裹著白巾,正為閻羅因公殉職在祭弔亡靈呢。二郎神問祭祀之人何以如此?眾人道:將那封堵之洞打開后,閻羅探頭去看,不小心就被一陣風給卷進去了,如今活不見人死不見屍,所以眾人才在此祭弔,他可是好人!二郎神聽了哈哈大笑,悄悄將天廷的決定告訴了巨靈神與眾土地神。

      不久人們紛紛得夢,方知閻羅已升為地府冥王,他已走馬上任。人們習慣呼其名,就稱他為閻王,將他辦公的大殿稱為了閻羅殿。閻羅王將地洞改建成了十八層地獄,設置了判官和專抓人間散鬼的無常。從此三峽地區一掃陰翳,天清日和,成了巴蜀出川的名勝寶地。豐都也成了神州聞名的鬼城。我的典故講完啦,大家要有興趣,不妨再喝喝巴州道地的好茶,吃碗爽口、開胃的麻辣鱔魚面怎麼樣?

      草棚下的人們聽的如痴如醉,想不到天底下竟有如此多的事情與三峽有關,真是大開眼界,聽老頭子這麼一問,隨即哄堂大笑,拍巴掌的拍巴掌,敲桌子的敲桌子。翊兒聽說完了,興猶未盡,慫恿著舅舅響應號召。韓麟看著他依依不捨的樣子,心想,這外甥對故事入迷,今後我不仿把他父母的事情也編成故事說給他聽,這樣為他父母報仇的事,他就不會忘啦。三人又各吃了一碗鱔魚面才走出典故茶棚。

      巴州臨江一條街很快就逛完,三人登上朝天門上的那片祭天岩,看兩江合流奔騰東去,遙想當年開天門的盛舉不由感慨萬千。看看天色尚早,韓又帶著二人乘興擺渡過江去看沐恩樓,順著登山石級踏上江北岸的那片平壩不由很失望,因為放眼看去除了一些殘破地基的石條、石墩,甚麼殿都沒有。韓麟以為走錯了地方,去問路邊擺攤賣水果的老人,那老人哈哈笑道:這沐恩樓確曾有過,可惜在秦始皇統一天下的時候,為怕人們造反,下令收繳全國的兵器和銅器,沐恩樓中供奉的三聖金身,玉皇大帝、如來佛祖、太上老君和天王殿中眾神就被拆下,運去咸陽與收繳的兵器一起熔化,重鑄成十二個所謂護國金人。大禹修建時從神農架採伐來的殿樑大柱,也被拆下運至咸陽修了秦始皇的阿房宮。秦始皇由此得罪了天廷眾神,上天就不保佑他啦,不但讓他死時臭魚裹身,而且讓秦傳二世即亡了國。始皇拆這沐恩殿時,有兩個神像怎麼也拆不下來,一個是二郎神君金身塑像、一個是巨靈神金身塑像。

      漢高祖劉邦不得勢時,被楚霸王排斥從棧道入蜀當了漢王,漢王不想困在蜀地,於是四下派人打探出蜀之路,手下來到巴州,聽人講說了二郎神、巨靈神搬天門通蜀水的故事,不由肅然起敬。他們見二位神像屹立江邊,光禿禿的被日晒雨淋於心不忍,就找來材料替二神分蓋了兩座簡陋遮風雨的小廟。此舉深得二神賞識,便託夢給劉邦手下大將韓信,指點出蜀襲取漢中之路,劉邦由此在天神的扶持下剿滅群雄建立漢朝成了漢高祖。斗轉星移時過景遷,到了劉備入蜀,關羽被吳殺死,劉備與張飛不聽群臣勸阻定要出蜀報仇。那張飛帶兵來到巴州,不顧手下死活,限期幾天內置辦數萬人的軍械、糧草、布帛,他手下部將張達、范疆急了,就在二郎神與巨靈神的金身塑像下掘地三丈,將金身連基座一塊拆了下來鑄造兵器,從此大禹興建的沐恩樓便只剩下殘磚碎瓦、條石樁墩的如今模樣。當然此事激怒二郎神、巨靈神,所以張飛還沒出三峽便被張達、范疆所殺,張范二人又被吳所殺,而後的劉備出兵至巫峽也大敗而歸,凄凄慘慘死於白帝城,蜀漢與秦一樣也只傳了二世就被魏滅啦。老百姓說這都是種瓜得瓜、種豆得豆,誰得罪老天、誰就要遭報應啦!

      沒想老伯伯也會講故事指點迷津,那你老看魏能在巴蜀呆的久嗎?韓麟問,呵、呵,這可不能亂說哪,依咱們小老百姓的想法,誰能在此重建沐恩樓,那一定永保平安,若無此舉,就難說難說啦!麟一聽高興起來,向他買了一大堆橘子。翊兒問:舅舅怎這樣高興,是橘子便宜又好吃?」「哈哈,你沒聽他講,天上的二郎神還管著地上的興衰呢!這可關係你我之報仇大計啊!

      三人次日乘船順江東流,一路聽船家指點那豐都、白鶴梁、夔門果如典故茶老人所說,看那巍峨連綿的三峽群峰,遙想當年開天門的壯舉,真是又敬佩又神往。突然冬梅往一山崖處指道:翊哥哥快看,二郎神沒把靈猴捉光!翊兒向她指處望去,果然還在樹叢中蹦跳呢,便也高興叫道:一定是躲在山洞裡才沒讓二郎神發現。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6-11 19:18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