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民潮
當前,歐洲正遭遇二戰以來最大難民潮。據聯合國難民署統計,今年前8
個月已有30多萬難民和非法移民橫渡地中海進入歐洲,途中意外死亡的
難民人數超過2600人,尤其9月3日敘利亞3歲男童伏屍土耳其海灘的照片
,令整個世界清晰地感受到這一人道主義災難的悲慘和無助。
這些難民大多來自戰亂頻仍的利比亞、敘利亞等西亞北非國家。利比亞
曾是非洲人均收入最高的國家,民眾享受免費醫療、免費教育乃至免費
住房等令人羨慕的福利。敘利亞儘管石油出口有限,但在阿拉伯復興黨
統治下,政局穩定,社會安寧,文明開化,民眾幸福指數很高。是什麼
原因導致這些國家的無辜民眾,幾乎在一夜間從天堂墜入地獄?
直觀上看,就是在2011年「阿拉伯之春」中「國破家亡」。利比亞在卡
扎菲政權被推翻后,迅速陷入四分五裂局面,經濟一落千丈,民眾流離
失所;敘利亞陷入內戰,國家千瘡百孔,近半數人口流離失所,400萬人
流亡國外。一旦國家陷入動蕩,個人再能幹,也只能淪為難民。
進一步看,這種悲劇性結局的產生,部分原因是這些國家的少數所謂「
民主派」,矢志顛覆原本穩定的威權統治;主要原因則是美歐藉機進行
「政權更替」。以敘利亞危機為例,表面是敘政府與反對派的博弈,實
則自始至終受到外部勢力操縱和干擾。早在西亞北非劇變前,美國就開
始秘密資助敘利亞反對派,設立「敘利亞小組」或「敘利亞工作組」,
用以同敘利亞反對派聯繫,並派駐敘大使加強對敘利亞反政府民眾的「
指導」。
事實證明,美歐這種霸權主義外交政策可怕而愚蠢,它在給西亞北非國
家帶來巨大災難的同時,也使歐美自食其果。當年歐洲主導發動利比亞
戰爭,非但未能獲得切實好處,反而因利比亞動蕩而失去一大能源供應
來源,並引來大量北非難民;美歐在敘利亞策動政權顛覆,使「伊斯蘭
國」等極端組織乘機坐大,對美歐威脅越來越大,歐洲國家更是深陷敘
難民問題困擾之中。俄羅斯總統普京9月4日稱,難民潮是歐洲國家在西
亞北非錯誤政策的「必然結果」。可以說,這是歐洲國家外交政策「對
美國亦步亦趨」的惡果。
值得深思的是,美歐國家一貫將「民主政體」視為普世價值,並在世界
上到處推銷。為何美歐民主政體選出來的本國領導人,卻越來越鼠目寸
光,其對外政策是如此短視?不客氣地說,這恰恰是西式民主的特定產
物。在金錢至上和民粹主義雙重交織的政治氛圍中,不可能推選出目光
遠大、代表歷史潮流的政治家。
難民潮警示美歐國家,應反思自己的對外政策,學會「己所不欲,勿施
於人」。對包括中國在內的發展中國家來說,則應充分理解「穩定壓倒
一切」的深刻含義,深刻認識「只有國家強大,個人才能幸福」的基本
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