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底下無新事(Nothing is new under the sun),這話是真理,千真萬確。
所謂創新,不過是在見多識廣的基礎上,模仿上帝的創造,糅合古人的仿造,拼湊他人的營造,重新臆造出一個賞心悅目、娛人樂己的合成物而已。
兩個稀鬆平常的東西,巧妙地組合在一起,便可能功能奇異,形象絕佳,讓人耳目一新。我打一個關於愛情語言的比方,或許你就茅塞頓開、醍醐灌頂、立地成佛了。
長得丑,這傢伙長得好醜,那女孩長得不怎麼樣,這是一句流行用語。
想得美,也是一句很常用,極普通的諷刺話。
如果我們單獨使用這兩句話,可以說,根本算不上任何語言創新,當然也就勾不起對象或情人的注意,營造不起喜樂的效果,撩動不了美眉的芳心。但如果我們把這兩句話合在一起,針對一個人說,「長得丑,想得美」,對比出幽默,反差即諷刺,效果就截然不同了。
沒人追,很多人的情場現狀如此,話也經常這麼說,自己說,或他人說。
特能吹,天下男人的共性,中國官員之賊品,幾乎每個人都講過這句話。
把這兩句「普通話」放一起說,批評同一個人,自嘲或他嘲,沒人追,特能吹。是不是很生動?
長得丑,想得美;沒人追,特能吹。把這四句寡淡如水的常用口語,巧妙地撮合到一起,用於貶低一個愛作怪的醜女,或者愛吹牛的醜男,一下子就讓這個人變得「氣壯山河,功大無邊」了,對吧?
同樣,德國人擅長的科技創新,美國人拿手的商業模式創新,其遵循的規律,其深層的訣竅,不過就是「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注、假借」等六書之法,偷梁換柱,移花接木,化腐朽為神奇而已。
汽車剛發明出來的時候,其形狀也就是在三輪車上加一個發動機。這個辦法並不比中國人在三輪車上豎起一個風帆高明,因為風帆取用的是自然之力,取之不盡,用之不竭,而且環保。發動機呢?耗油、排碳、污染環境、不可持續發展。時至今日,人類又開始在風力發電上,琢磨起新的汽車能源來了,等於走回到中國人走過的老路上。有什麼新鮮可言?又有什麼創意可言?
美國人引以為傲的現代超級市場,完全就是在中國的農貿市場上,加蓋一個冬暖夏涼的大棚,然後,把各種商品分類,分別放在不同類型的玻璃櫥窗里或格架上,方便顧客選購。其管理模式中的「零中間環節」,也來自「農戶——商場」的中國農貿市場交易模式。「最大限度地壓低供應商的批發價」,採購經理們乾的活兒,酷似中國欺行霸市的小混混們的勾當。
至於「會員制」,唉!為了不讓黨媽氣死,我就不說它直接剽竊黨組織了。
我來西方二十年,用心地觀察過西方人的二百年輝煌,二千年蒼涼。得出的結論是,西方人與中國人一樣,都是兩條腿支個肚子,兩個肩膀架個腦袋,沒有任何特別之處。精於商道的歐洲人,除了工匠們善於製作精良的工器具以外,其實並沒有超凡的創意能力。相反,執著於養生之道的中國人,為了長生不老,反倒是創造出了很多神奇的花樣兒。
中國人的生活創意,給西方人的產品創新,帶來了無窮無盡的靈感與啟發。世人都說中國人偷竊、模仿西方人的知識產權,我卻說是西方人「六書」了中國人的生活經驗。因為中國人的生活經驗太豐富,所以不收錢也不設防。
比較而言,中國人的科技創新能力,究竟比西方人差在哪裡?是什麼原因造成的?誰造成的?
說實在的,講不好聽的,中國人的創新能力,與其性能力一樣,一絲一毫也不比西方人差,所差只在改良的見識和求精的願望。
造成這一差異的原因,我認為有這麼幾條:
1、偏愛城市,鄙視鄉村,喜歡過方便、熱鬧、但卻脫離自然的生活。個人興趣不廣,好奇心不足,普遍缺乏觀察動植物的耐心,一切為了吃,為了補,從而失去師法自然、仿生造物的天性。殊不知,西方很多科技創新的靈感,正是來自對生物構造的模仿。
2、民間工藝組織、愛好團體、行業協會、專業世家基本上被基層黨組織和政府組織所取代,老百姓除了愛黨、愛國,其餘的什麼都不能愛。科技創新缺乏深厚的群眾基礎,發明創造成為無源之水,容易枯竭。
拿中醫行當來說,按照中國的傳統,中醫、中藥都是由民間來運營和操作的,以家族為單元,父子相傳,世代延續的。而現代黨國政府,管得太寬,統得太死,一定要組成中醫院,讓西醫領導中醫,結果造成中醫行業庸醫遍地,假藥泛濫。
3、政府的認知錯誤,拿愚蠢當高明。中國領導人經常對外誇耀說,我們的制度優越性在於,我們能夠集中力量辦大事。可是仔細推敲,你集中力量辦成了什麼大事?不過追趕上西方單項科技成果而已,永遠不可能全面超越。
中國向西方派出留學生,都派了一百多年,可至今仍在繼續,而且規模越來越大。這恰好證明,單靠無土栽培是培養不出足量的新鮮蔬果的。政府組建一百所科學院、研究所、科技大學,也不如開發民智、放鬆管制、活躍民間行業傳統來的有用。要知道,島嶼再大,總大不過海洋。
4、鉗制思想,阻斷信息。科技創新,需要兩個必備條件,一是思想解放,二是信息暢通。兩個條件缺一不可,因為創新必須見多識廣,敢於想當然。黨國政府為了所謂的政權維穩,至今不肯開放網路限制,科研人員想在網上查找個資料、搜索個圖片都得穿牆打洞,你喊什麼鳥口號,搞什麼毛創新?!
5、獨創,獨創,先獨后創。獨,原指大狗愛吃獨食、喜歡競爭干架的意思。科研人員在科技方面的獨創,指的正是獨立存在,獨立思考,思想不受約束,互相比賽競爭。中國的科研人員,知識產權不受保護,積極性不高,又加上政府制訂的競爭機制純粹是互相折磨,他們哪來的獨創環境呢?
對科學研究人員來說,向雷鋒同志學習,不如向狗狗同志學習。

6、拒絕接受《聖經》,愚不可及。熟悉西方歷史和西方科技的人都知道,西方人創造發明的智慧直接來源於《聖經》。現代文明是由英德美的日耳曼人主導創立的,而日耳曼人正是上帝的信仰者和《聖經》的狂熱讀者。中國政府又開始鼓勵民眾讀書了,可真正能開啟人智慧的書,卻被禁止書店上架。
科技產品,說白了,就是人的思維方式的成果。今天流行於世的各種科技產品,實際上就是西方人的思維成果。
中國人的思維,一直被西方人的思維強勢所裹挾,處於受影響被固化的暗陬境地,結果沒有結果,始終難有自己的思維成果。
過去人們安土重遷,自以為是,不肯走出來攫取他山之石。今天卻又乾坤顛倒,東水西流,爭先恐後地往外跑,名為留學,實則逃荒——逃避中國教育之荒。
我根據《西遊記》中師徒四人唯有玄奘真心取經的典例判斷,留學生中只有四分之一,25%的人是真心想學習的,或許能取回個「阿彌陀佛」四字真經,其餘的全是瞎混、白給、窮折騰。
這一切都是誰造成的?恕我直言,當然是黨媽。
2018.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