枇杷樹一年能結幾次果?來自我家鄉的讀者朋友一定會一邊心裡蟄我,「儂特這白痴」。一邊脫口而出說,當然是一次。因為從來只聽說過春華秋實,一鎚子的買賣。難不成有果樹會在四季中開二次花,結兩次果的。朋友,我不是在這兒要激發您腦筋急轉彎。而是真實地告訴您,我家的枇杷樹四季開兩次花結兩次果。
長在我家後院的這棵枇杷樹,去年夏末開的花,初冬就結了果。當時花開不多,結果也少。黃澄澄的枇杷,剝去皮,吃在嘴裡又甜又鮮,味道極好。我分給我的好朋友幾串,留下的只能夠吊家裡人的胃口,讓大家望枇杷樹興嘆。我家的枇杷樹很有人情味,去年沒有讓我們吃得過癮,今年她准備加倍奉還。今年從二月份開始,儘管冬天還在考驗著人們抵禦寒冷的意志,但她已蠢蠢欲動起來,一夜之間,欣欣然地滿樹開花。淡粉色的小花活潑地跳動在冬日的暖陽中使我們吃驚萬分,同時也把高興送到我們的心窩裡。枇杷樹三月份開始結出綠色的小果實,四月份小果實逐漸長壯,長成橢圓形。到了五月初果實逐漸變黃。到了五月中旬,黃燦燦的枇杷已經一串串從枝頭上垂下來,一顆顆掉進我們饞涎欲滴的嘴巴里。成熟的枇杷多汁,味甜,略酸,鮮美。食用后,滿嘴清香,連講出的話都是又香又甜的。
枇杷樹一般是在冬末春初開花,入夏前就可結果。但是,在眾多果樹中,唯有枇杷被共認為「果木中獨備四時之氣者」。也就是枇杷樹能在初秋和初春開花。如果栽培得當,初秋開的花,立冬前結果,是完全有可能的。由於我們舊金山地區即使冬天氣溫也保持在華氏50度左右,這個溫度適宜枇杷樹花粉萌發,結出果實。因此枇杷樹四季開兩次花,結二次果,在我們這個地區具備了必要的氣候條件。
枇杷樹是很好管理的樹種之一。為增強樹勢,通風透光,平時要進行修剪(如何修剪又是一篇文章,恕我另文述談。)果實採收后一周內,必須進行大劑量施肥(以腐殖性肥料為主)。施肥后及時澆水,以利根系吸收養份,促使樹梢萌發新枝。五年樹齡以上的枇杷樹已對病蟲害具備較強的抵抗能力。我家的枇杷已有十年的樹齡,因此我除了施肥,澆水,剪枝以外,更多的是閱花則喜,觀果則饞,欣賞的多。
但是,有時候一時疏忽,她也會被傷害。今年三月份,枇杷開始結果了。大家很高興,但是過不多久,便發現有的果實上出現黑斑。隨著果實長大,黑斑也變大。有黑斑的枇杷是不能食用的。這是我第一次遇見這樣的情況,有點犯難。查詢有關資料,找不到答案,只得把這些有黑斑的枇杷採下幾顆,拿去請教我的老師。老師再請教他的老師,幾位老師會診下來,得出的結論是,這黑斑是fungus(菌)引起的,屬菌斑。菌斑形成原因是潮濕。土地長時間濕潤以及樹身枝葉過密,樹的主桿缺少通風透氣會加速菌素的繁殖和擴散。今年冬天舊金山很少下雨,我也只是一個星期澆水一次,非常節省用水。而且整個加州正在喊缺水,我這棵枇杷樹怎麼可能會因潮濕染病。我還是有點疑惑。但是老師講得有理有據,不容我置辨。我火急火燎,幾十里地開車回家,直撲後院,就為證實老師所講的。目光里多了一份理性以後,再看枇杷樹,是覺得她有點無精打采。樹枝部分,我偷了懶,沒有勤剪,現在顯得有點密。打開籬笆門,走到樹底下一看,傻了眼,不知誰把冬天掉下的枇杷葉和其它樹的葉子全蓋在枇杷樹下的泥土上,足足有二英吋厚。翻開這些枯葉雜枝,黑色的土地,的確潮濕得很。不僅如此,土地表面還很明顯地粘附著一些灰白色的黴菌,散發出一陣陣霉的臭味。
這時兒子也跟著到了後院,看我在埋怨這些蓋在枇杷樹下的枯葉,他倒很老實說,是他上個月把這些枯葉堆積在樹下的。說完還振振有詞地教我一句古詩,「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我氣不從一處出,回答說,五十年之前老爸就背了這詩。我反問道,是誰寫的。兒子謙虛起來,垂下他芝加哥大學畢業以後就一直高昂著的頭顱,靜等下文。我告訴他,此詩作者龔自珍,是他「己亥雜詩.其五」里的名句。兒子知道中國古代詩詞這方面,他不是我的對手,便轉換話題問道,那落紅和落葉不同嗎?它們不能化作春泥嗎?我說,那春泥是養人的,可以擁擠在人的周圍。我們現在要的春泥是養樹的。所有的落紅落綠必須移開,另找地方,腐爛成泥土后才能搬回來。接著我剩勢進行機會教育,把我的座右銘傳授給他:在書本上學會的東西,必須在生活中再學一次。兒子還不明白問,學什麼。我就把剛從苗圃里的老師那兒學來的知識轉售給他。然後指著枇杷樹下剛扒出來的黴菌和潮濕的土地說,它們毒害了枇杷樹。它們是罪魁禍首。我故意用一些艱澀的詞刺激他。兒子四歲來美,漢語並不靈光。儘管二十多年從沒間斷過漢語的學習,但畢竟漢語已不是他的第一語言。今天他能用龔自珍的詩來與老爸對峙,我心裡竊喜,也不再興問罪之師。讓他一邊咀嚼我那些難懂的詞,一邊同我一起移去所有蓋在枇杷樹根部的枯葉。我把土地翻鬆,再剪去一些枝條,還我的枇杷樹一個干松的土地和通風透亮的樹身。父子齊心終於平定了菌斑之亂。
果然,幾天以後菌斑得到了控制。枇杷樹又在陽光中展現出英姿,抖抖的。五月份,黃燦燦的果實在盼望中紛至沓來。好傢夥,滿滿得一樹枇杷,真惹人喜笑顏開。親朋好友自然是要送的。倍可親村內的父老鄉親我也想送。但是我們的村落太大了,它復蓋著五湖四海,天南地北。無法讓大家嘗嘗我家的批杷,我只能寫成此篇,以言傳意,以言傳香,以言傳美。如果各位能從中學到些什麼,咱們在書中學到的,再在生活中學一次吧。種棵枇杷樹,三五年之後,您也就能嘗到鮮美的枇杷了。


早上採的枇杷,供家裡人今天享用。

把鏡頭拉近,讓您仔細看。

切一顆枇杷,打開,饞您一下。

菌斑之亂
菌斑之亂

兒子把樹葉堆在樹下,當春泥。

此春泥非彼春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