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數典忘祖』和『數祖忘典』的不同意義

作者:bobzhou  於 2021-10-13 01:03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熱點雜談


成語 『數典忘祖』 解釋:數:數說;典:史冊。數說著典籍;卻忘記了自己祖宗的事。後用以比喻忘了事物的原本、根由。現在比喻對於本國歷史的無知。

成語出處:《左傳 昭公十五年》:「籍父其無後乎!數典而忘其祖。」

典,指過去的禮制、歷史。數典忘祖謂敘述過去禮制歷史時,卻忘掉祖先原有的職掌。語本左傳˙昭公十五年:籍父其無後乎?數典而忘其祖。比喻忘本。

成語出自先秦·左丘明《左傳·昭公十五年》:「籍父其無後乎?數典而忘其祖。」比喻忘本。也比喻對於本國歷史的無知。後來就用數典忘祖比喻忘掉自己本來的情況或事物的本源。數:數著說;典:指歷來的制度、事迹。談論歷來的制度、事迹時,把自己祖先的職守都忘了。比喻忘本。

我們應該數祖忘典嗎。
我們該不該忘卻農耕文明落後之典?
在這個后工業時代,我們該不該忘卻遠古時代的典,農耕文明的典?回顧我們的歷史都是數祖忘典的歷史。祖先狩獵採集,伏羲鑽木取火、發明漁網、八卦、音樂,算是數祖忘典之祖了。
螺祖創新穿絲麻衣服,算數典忘祖;祖先狩獵採集,神農氏搞農耕畜牧,也是數典忘祖。
但是不忘記過去就不能創新。如同中國2000多年的儒家文化與專制制度,導致中華民族不能走向市場經濟與發明現代科學,在工業化進程初期被動挨打。現在,政府提倡的「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就是要忘掉農業文明之典,以致工業文明之典,藉助網際網路打造移動互聯時代新典。

其實,中國歷史上難得的盛世均因為不推崇尊崇三皇五帝與儒家經典的。
文景之治采以老子思想,實行輕徭薄賦、與民休息的政策,恩威並施,恢復了多年戰爭帶來的巨大破壞,使人民負擔得到減輕,是中國成為大一統時代以來,第一次被傳統歷史學家稱羨的盛世時代。這一難得的輝煌與儒家沒有絲毫關係。貞觀之治則是由唐太宗任命兩位主張道家思想的人物,一個魏徵,一個是徐茂功,而放棄儒家的所謂「忠君」政治,能任人為賢,開放言論,虛心納諫,並採取了一些以農為本,減輕徭賦,休養生息,使得社會出現了安寧的局面。這是唐朝的第一個盛世。

儒學經典在歷史上沒用,現實中,已經像出土文物一樣只是博物館中的陳列品,最多供專門的研究人員研究。儒學與化石、西漢古屍沒有什麼區別,僅僅是一種文字形態的古化石。

從元代起,少數人開始意識到儒家對思想的禁錮,令中國幾千年幾乎再也無法產生新的思想家、哲學家、和真正的進步,從漢代至宋朝,近兩千年的歷史里,各方面的成就幾乎都是停滯了。甚至遠不如春秋戰國時代,以至到今天,中國社會能夠拿得出手的思想,還是幾千年前的莊子、老子、周易、孔子、荀子這些人物,這在全世界歷史上,也是奇迹!

明朝李贄指責儒家經典並非「萬世之至論」,揭露儒學的虛偽,反對歧視婦女和壓抑商人。清初的黃宗羲對封建君主專制的經典進行激烈的批判,提倡「法治」反對「人治」,反對重農抑商。顧炎武強調「經世致用」的實際學問。主張把學術研究與解決社會問題結合起來,力圖扭轉明末不切實際的儒家空談的學風。提倡「實學」,批判理學,反對君主專制政治的祖宗之法。

王安石變法時提出的著名的「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口號,更是數祖忘典。
「天變不足畏」是指對自然界的災異不必畏懼,「祖宗不足法」是指對前人制定的法規制度不應盲目效法,「人言不足恤」指的是,對流言蜚語無需顧慮。因此,對這三句話多加褒獎,認為它表達了一位改革家的無所畏懼的精神態度。

看來,中國的成語的應用要好好研究。

(轉載)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23 21:15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