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大陸醫生走向何處

作者:bobzhou  於 2019-6-15 21:07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熱點雜談|已有2評論

 

上海復旦大學醫學院(原上海第一醫學院)畢業的醫生是中國醫生隊伍中的一支主要的生力軍,其中的許多博士更是中國醫生的領軍人物。

 

現在,他們怎樣看待自己的工作呢;

 

學了三年管理靠爸媽關係找到工作的人在規定學了十年醫學的人怎麼用藥。 學了四年媒體不知疾病為何物的人在評判當了十年醫生的人的對與錯。 這是中國醫學最大的真相。 問題的複雜在於真相的遙遠,而是不懂甚至是無知的人或者是別有用心的人說了太多。

 

是誰在撩撥醫患關係? 誰在控制著葯價? 誰在經營著醫院? 是誰在犧牲著醫生這個行業來轉嫁矛盾。 每一個出來說話的人背後都代表著不同的利益團體。 見慣了虛偽,我們總是用謾罵也解決問題,每一個願意出來的說話的人總是被罵得體無完膚,中國真正精英的知識分子愛惜自己的名聲,但我們不怕,因為我們一無所有。 混沌的世界需要一個清脆的聲音。

中國醫學真相,你看透幾層? 在中國看病很難,看病很貴,我們一起來找原因:

 公眾找的原因:醫生收紅包,醫生拿回扣,醫生技術差。 這可能是真的,但只是表象,我們一起來挖掘真相:

 

真相第一層:看病貴,是葯貴,檢查費貴,醫生不貴。 醫生的明面收入極低,低至無法正常生存,但是其它收入,比如紅包、回扣,大家也都知道不能夠拿。 可為什麼一個勞動高強度,工作高風險的群體的正常收入不能養活自己,還要灰色收入來補充?90%的醫生是小醫生,哪個葯代會傻到給他們送錢? 我們不想要灰色收入,誰人可以給我們陽光的收入。 這是逼良為娼,然後再回頭狠狠掃黃的節奏啊。

 

  真相第二層:教育部每年培養大量的醫學生,衛生部卻只給很少一部分醫師執照,沒有證就意味著失業,或者是拚命幹活掙個吃飯的錢。好不容易考試通過,等那張證下來,要一年的時間,這一年又得光幹活拿個夠吃白飯的錢。幹活辛苦,加班多,風險高,責任大,背負罵名。到這種光景,聰明的孩子誰還學醫。 醫生少了,看病一定是難的。

 

  真相第三層:有利益團體借保衛人民生命安全之名,行醫療行業壟斷經營之實。這條不能多說,但你我都懂得。 只要有壟斷,肯定是貴的。

 

  真相第四層:全球的知名醫藥公司,中國有幾家?中國能自主生產什麼葯?能生產什麼檢查設備? 自主知識產權沒有,人家想賣多少賣多少。價錢再貴,中國醫生說了都不算。

 

  真相第五層:中國人每天頂著各種壓力,到處拚命地工作,病了醫生策手無策,就都是醫生的無能了。

 

 真相第六層:公眾平日對健康的忽視,對醫學不合理的期待,對疾病本質的無知。中國的醫學教育都放在專業醫學教育了,對公眾的科普教育卻一直缺失。

 

 真相第七層:我們尊重生命嗎?以人為本在中國是個很冷的笑話,我們被教育不惜一切代價保護國家財產,我們的英雄都是用生命換來的。 人一出生便一步步走向自己的墳墓,也許不好聽,但說的是真的。 人一輩子,心臟會跳30多億次,從來沒歇過,但它總是要歇息的。 我們與病魔鬥爭時,身後沒有強大的支持,沒人雪中送炭,有的只是落井下石。無助絕望,憤恨不平的我們所能做的只是死前拉個墊背的,而這時離我們最近的是醫生,雖然他試圖幫助我們。

 

 中國醫學已後繼無人。培養一個合格的醫生需要10年,培養一名優秀的醫生需要15年。 非典那年,醫生是天使,我決定學醫,不覺已十年,醫生已是魔鬼,我學醫尚未出師。 今天中國最優秀的高中生已不學醫了。

 

中國最優秀的醫學生已經出國,或者準備出國了。 三年內在新加坡註冊行醫的復旦大學畢業生有85名。 考取美國醫師執照在美國行醫的復旦(一醫)畢業生已經有三百多人。現在校園流行的就是考美國醫生執照。 不是我們不愛這個國家,因為我們在這個國家沒有尊嚴,沒有安全。 學醫,我們已奉獻了青春,需要我們求助的人還想要我們的命。

 

 十年後,誰還會在中國做醫生? 醫療資源少了,能分配到普通人那的只有更少。 沒了醫生,看病不但更難,還會更貴。 砍了醫生,病還是不能治好。 燒了醫院,人也不能起死回生。 我是醫學生,我可以選擇不做醫生,但我們誰又能選擇不生病。 有哪一個人能勇敢地說,他不需要醫生? 請珍惜我們的醫生,請可憐中國的醫生。 病人和醫生應該是朋友,我們共同面對的是疾病。

 

 附:高考招生,醫科類院校意外斷檔。 北京協和醫學院計劃廣東招10名理科生,但批次投檔只有4人;廣州中醫藥大學招理科生1808人,只投出674人,招文科576人,只投出140人,斷檔2/3;南方醫科大學文科計劃招200人,實際投檔50人,斷檔3/4。

 

 高考結束,各地錄取分數線陸續公布,醫科大學徹底悲催了,協和醫科大學在廣東招5人只有1個上線,分數是568分,也就是一本投檔線,而清華是666分。羊城晚報報道,廣東中醫院計劃招1807人,投檔人數只有485人,降分在所難免。而一些醫學院校的過線人數居然為0。 以後老百姓別想有最優秀的人才當醫生給他們看病了。這就是社會和ZF對待醫護人員和醫療糾紛不公平的惡果!

 (轉載)


高興

感動
1

同情

搞笑
2

難過

拍磚

支持
1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4 人)

發表評論 評論 (2 個評論)

回復 紅杏桃子245 2019-6-16 03:17
俺對醫學界陌生,不了解詳情。  但從旁觀者講,學醫的確是個好專業。  去國內有名聲的好醫學院,認認真真的學,同時把英語學好,將來來美國深造,考個美國醫生執照,美國醫生好待遇。美國有很多外國醫生,在國內上醫學院,實際是走了捷徑。  美國當地學生上醫學院是打破頭的競爭。
另外,別學啥中醫,在美國,中醫市場大打折扣。俺實話實說了。
回復 qxw66 2019-6-16 07:16
賺的比國外少很多,工作量大很多,被醫鬧騷擾的可能性大很多。。。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4 10:50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