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上海每逢節假日要接待幾十萬外地遊客。上海有許多新建築是外地人要來觀光的。
這麼多的高樓大廈,四通八達的地鐵是讓外地人一開眼界。
為了發展上海各區的旅遊事業,各個區都在挖掘資源,開展各種旅遊生意。
上海徐匯區領導想到徐匯區有二千多幢洋房,把這作為區里的旅遊資源,開展旅遊事業。這一召居然很有號召力,來參觀旅遊的人數不斷增加。
現在,重點開展的是武康路歷史文化名街,衡山路復興路的衡復地區歷史建築。
武康路旅遊以武康大樓為中心,附近有北洋政府的北平研究院舊址、黃興曾居住地、嚴裕棠舊居、陳果夫故居、陳立夫舊居、顧祝同舊居、湖南別墅、諸昌年舊宅、劉靖基住宅等等。
但是這旅遊的主要號召力是在去徐匯區淮海路和湖南路一帶找漂亮的原來的資本家老洋房,在這老上海的資本家的的洋房裡感受歷史的沉澱,沾染了資本家的氣色,然後去武康路附近的咖啡茶座靜坐冥想(武康路一帶在洋房裡開設的咖啡茶座有一百多家),也可以到酒吧對飲消遣。
這些資本家建築的洋房的集中地被冠上「中國歷史文化名街」,被譽為上海中心城區最具歐陸風情的街區。說是各種西班牙式、法國文藝復興式等風格的洋房極富特色,兩旁的古樹鬱鬱蔥蔥,適合旅遊散步拍照。
現在在每幢洋房門前都有一個人造大理石的牌子,上書『歷史保護建築』。
參觀的更重要的目的是,要讓這些旅遊者能夠體會在黨的領導下,上海的文明和文化,讓建築來說明黨對歷史文化的重視和發展。
許多旅遊者當然也會要追根問底,這些建築到底是誰搞起來的,原來的主人何在。這樣的問題在旅遊資料上是完全沒有的。
這二千多幢洋房,還有他們原來的主人的命運其實都是差不多的。
看這資料,可以讓你明白其中的文化了。
從解放開始,上海老百姓的私人房產是經過政府的五個大動作,私人的房子大都是沒有了,是國家的了。
解放后,第一個動作叫徵用,當時一解放,政府已經拿到許多國民黨的單位、官僚的房屋,但是還不夠用,因此公怖徵用私人房產。被徵用的私人的房產雖然不多,但是都是最好最大的花園洋房。所謂徵用是一錢也不給的,只是給解決房主的住房。
有個資本家在虹橋路有個花園十畝地的大洋房,被看中徵用了,給他安排了一幢小房子,他這個虧是吃大了,無緣無故大房子就烏有了。
第二個動作叫以房屋抵稅。一解放,政府對私人的房產徵收非常非常高的地產、房產稅。有許多房主收不到房租,付不出稅,到1953年,政府開始處理這事情了,說可以協商以房屋抵稅。一般在上海有房子的人,解放後房租收不到,地產、房產稅付不出,只能請求政府將房屋抵稅,自願將房子交給國家。
再說個例子出來,你會不相信,但是這是事實。過去在上海,房屋最多,房屋都是最高級最好的,最大地產商猶太人哈同的所有房子,就因為沒有錢付稅,欠了國家的債,結果三年時間,所有的房子全部交給國家抵稅,收歸國有了,其中有現在的錦江飯店,上海有名的十八層樓,哈同花園,就是後來造了中蘇友好大廈的地方。你會說,這些房子應該有多大的收入啊,怎麼會沒有錢付稅。當時的情況就是讓你收不到錢,而必須付他的稅。政府可沒有做不講道理的沒收的事情啊。1953年,是哈同在香港的養子喬治哈同辦了上交的手續。(現在介紹這事情的刊物很多)
第三個動作, 1956年,差不多是所有的有房子的人,他們的90%以上的私人房屋都交給國家了。這叫社會主義改造,公私合營。所有出租的私人的房屋,自住的房屋有部分出租的都在公私合營的範圍內。當時規定,你的出租的私人房屋的全部,自住的房屋有部分出租的都要公私合營(只有面積很小的可以不公私合營)。公私合營後房子是國家的了,根據你房子的估價,給你拿10年估價的利息,這叫定息。估價之低很難想像。
有房子的人是什麼想法可以理解。當時上海有個資本家王康年,在上海市政治協商會議上發言,說定息定得太低,而且只可以拿10年也不合理,10年後房子還在,你公私合營就是大家合作,怎麼都是你的了。後來的事情就是批鬥大右派王康年了。不過也讓大家知道有個人叫王康年了。
第四個動作是文革了,文革過程中,可以說公私合營后留下的私人房屋都沒收了,到十二年後落實政策要把沒收的房子發還。但是在這前,政府又強佔強買了大量的好的房屋,都是獨立的洋房。文革中,這些房屋的主人都被趕出去了,都是居住條件非常困難,到文革後期,政府對這些房屋的主人說,你把房屋賣給我,我給你一套新公房。為了解決居住的困難,大多數人等不到落實政策,都是被逼無奈把房子賣給政府了。你想知道每平方多少錢嗎,是200多元。
第五是動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