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醉菩提(濟公全傳) 》20--1

作者:鬍子太長了  於 2021-4-24 11:55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文史雜談

    濟公大師的故事,在中國和世界華人圈裡,可謂家喻戶曉,但真正讀過原著的恐怕不多。

    近讀原著《醉菩提》,想及於此,遂於網上找到此書,按章節分時日發到博客里,希冀大家與我共享。

    故事開時前,我們大概了解一下道濟大師的生平。

    凈土十三祖印光大師(大勢至菩薩化身)有對道濟禪師的高度評價如下

    復龐契貞書(《印光大師文鈔(增廣卷一))
      道濟禪師,乃大神通聖人,欲令一切人生正信心,故常顯不思議事。其飲酒食肉者,乃遮掩其聖人之德,欲令愚人見其顛狂不法,因之不甚相信,否則彼便不能在世間住矣。凡佛菩薩現身,若示同凡夫,唯以道德教化人,絕不顯神通;若顯神通,便不能在世間住。唯現作顛狂者,顯則無妨,非曰修行人皆宜飲酒食肉也。世間善人,尚不飲酒食肉,況為佛弟子,要教化眾生,而自己尚不依教奉行,則不但不能令人生信,反令人退失信心,故飲酒食肉不可學。彼吃了死的,會吐出活的。你吃了死的,尚不能吐出原樣的肉。彼喝了酒,能替佛裝金;能將無數大木,從井裡運來;汝喝了酒,把井水也運不上來,何可學他?濟公傳,有幾種,唯醉菩提最好。近有流通者,雲有八本,多後人敷衍之文。醉菩提之若文若義,均好;所敘之事,乃當日實事。世人不知所以然,不是妄學,便是妄毀。妄學則決定要墮地獄;妄毀則是以凡夫之知見,測度神通聖人,亦屬罪過,比之學者,尚輕之多多矣!見其不可思議處,當生敬信;見其飲酒食肉處,絕不肯學,則得益不受損矣。

      

    道濟禪師略傳


      道濟禪師(一一四八~一二0九),凈慈寺志有傳,茲照錄如下: (《讀印光大師文鈔記》(下))
      道濟,字湖隱,天台李茂春子,母王氏,夢吞日光而生,(宋高宗)紹興十八年(西紀一一四人)十二月初八日也。年十八,就靈隱瞎堂遠落髮。風狂嗜酒肉,浮沉市井,或與群兒呼洞猿,翻觔斗,遊戲而已,寺眾訐之,瞎云:『佛門廣大,豈不容一顛僧?』遂不敢擯,自是人稱濟顛。遠寂,往依凈慈德輝,為記室。矢口成文,信筆滿紙。曾欲新藏殿,夢感皇太后臨賜帑金。(宋寧宗)嘉泰四年(西紀一二0四)夕,醉繞廊喊『無明發!』眾莫悟,俄火發毀寺。濟乃自為募疏,行化嚴陵,以袈裟籠罩諸山,山木自拔,浮江而出,報寺眾云:『木至江頭矣』。將集工搬運,濟曰:『無庸也。』在香積茄中六丈夫勾之而出。監寺欲酬之錢,辭曰:『我六甲神,豈受汝酬乎?』遂御風而去。瀕湖居民食螺,已斷尾矣,濟乞放水中,活而無尾。九里松酒肆之門有死人,主人大懼!濟以咒驅其屍,忽自奔嶺下而斃。一日驟雨忽至,邑黃生者,趨避寺中,濟預知其當擊死,呼匿坐下,衣覆之,迅雷繞坐下不得,遂擊道傍古松而止。濟常為人誦經下火,累有果證,至火化蟋蟀,見青衣童上升。諸顯異,不可殫述。(寧宗)嘉定二年(西紀一二0九)五月十六日,忽又喊『無明發』,寺僧咸驚謂且復有火,而濟乃索筆書偈曰:

      六十年來狼籍 東壁打到西壁

      如今收拾歸來 依舊水連天碧

      擲筆而逝!荼毗,舍利如雨。葬虎跑塔中。壽六十,臘四十二。時有行腳,二僧,遇濟六和塔下,授書一封,鞋一雙,倩寄住持崧和尚。崧啟視,大駭!曰:『濟終時無鞋,此老僧與濟鞋,荼毗矣,而獨不壞耶?』明日復有錢塘邑役自天台回,又寄崧詩云:

      月帆飛過浙江東 回首樓台渺漠中

      傳與諸山詩酒客 休將有限恨無窮

      腳絣緊系興無窮 拄杖挑雲入亂峰

      欲識老僧行履處 天台南嶽舊家風

      蓋五百應真之流雲。(嗣瞎堂遠。師有鐫峰語錄行世—原注)

      右傳,見凈慈寺志十。醉菩提,可作此傳之註腳。



《醉菩提》全本連載


    第一回 靜中動羅漢投胎  來處去高僧辭世

      詩曰:愛網無關愛不纏,金田有種種金丹,
         禪心要在塵中凈,功行終須世上全。
         煩惱脫於煩惱際,死生超出死生間,
         不能火里生枝葉,安得花開火里蓮。

      這八句詩,是說那釋教門中的羅漢,雖然上登極樂,無滅無生,但不在人世翻筋斗,弄把戲,則佛法何以闡明?神通難以顯示,那能點醒這塵世一般的愚庸?如今且說一位羅漢,因一念慈悲,在那西湖上留下五十年聖跡,後來萬代瞻仰,莫不稱奇道異,你道是誰?

      話說大宋高宗南遷建都在浙江臨安府(即今杭州),這浙中有一座天台山最為靈秀,乃是個活佛住的處所。這高宗建都在旁,遂改為台州府。這府中有座國清寺,寺中的長老法名一本,道號性空,僧臘已是六十八歲,也是累劫中修來的一尊羅漢,他往往默示禪機,絕不輕易露出本相。

      這年,正值殘冬,北風凜洌,彤雲密布,雨雪飛揚。晚齋后,長老在方丈室中禪椅上,端然獨坐。眾弟子群侍兩旁,佛前香煙靄靄,玻璃燈影幢幢。師弟們相對多時,有一弟子會悟於心,跪在長老面前道:『弟子蒙師慈悲點示靜理,今弟子細細參悟,已知靜中滋味,有如此之美矣。』長老微笑道:『你雖會得靜中滋味固妙。然有靜必有動,亦不可因靜中有滋味,而遂謂動中全無滋味也。』弟子驚訝道:『蒙師慈悲點示靜理,今復雲動,豈動中又別有滋味耶?』長老道:『動中若無滋味,則處靜者不思動矣。』正說著,只聽得豁喇喇一聲響亮,猶如霹靂,眾弟子盡吃一驚。長老道:『你等不必吃驚,此正所謂靜中之動也。可細細看來,聲從何起?』

      眾弟子領了法旨,遂一同移燈出了方丈室,行至法堂轉上大殿,並無聲影,再走入羅漢堂去,只見一尊紫磨金色的羅漢,連一張彩畫的木椅,都跌倒在地,眾僧才明白,原來聲出於此,遂回方丈室報知長老。長老也不做聲,閉目垂眉竟入殿去了。去不多時,忽回來說道:『適來一聲震動,跌倒在地上者,乃紫腳羅漢靜極而動,已投胎人世矣!幸去不遠,異日爾等自有知者。待彌月時,老僧當親往一看,並與之訣別也。』眾僧聽了,俱各驚異不提。正是:

       已知來定來,早辨去時去;
       來去兩分明,方是菩提路。

      話說台州府天台縣,有一位宰官,姓李名茂春,又名贊善,為人純謹厚重,不貪榮利,做了幾年官,就棄職歸隱於家。夫人王氏,十分好善,但是年過三十並無子嗣,贊善又篤於夫妻之好,不肯娶妾,夫妻兩個日夜求佛賜子。忽一夜,王夫人夢見一尊羅漢,將一朵五色蓮花相贈,夫人接來,一口吞下,自此之後,遂身懷六甲。到了十月滿足,一更時分,生下一男,面如滿月,眉目清奇。臨生之時,紅光滿室,瑞氣盈門,贊善夫妻兩人歡喜異常,贊善忙燒香點燭,拜謝天地,一時親友盡來稱賀。

      到了滿月,正在開筵宴客,忽門公來報:『國清寺性空長老,在外求見贊善。』贊善暗想:這性空和尚,乃當世高僧,等閑不輕出寺,為何今日到此?連忙接入堂中,施禮相見。便道:『下官塵俗中,蒙老師法駕光臨,必有事故。』長老道:『並無別事,聞得公子彌月,特來祝賀。但此子與老衲有些來處因緣,欲求一見,與他說個明白。』贊善滿心歡喜,忙進內與夫人說知,叫丫環抱著,自己跟出來送與長老觀看。長老雙手接在懷中,將手摸著他的頭道:『你好快腳,怎冷了,不怕這等大雪,竟走了來。但聖凡相隔天淵,來便來了,切不可走差了路頭。』那孩子就像知道的一般,微微而笑。長老又拍他兩拍,高聲贊道:

      『莫要笑!莫要笑!你的事兒我知道。見我靜修沒痛癢,你要動中活虎跳。跳便跳,不可迷了靜中竅。色會燒身,氣會改道,錢財只合幫修造。若憂凍死須菩提,滾熱黃湯真實妙。你來我去兩分明,慎勿大家胡廝靠。

      長老贊罷,遂將孩子抱還丫環叫她抱了進去。又問贊善道:『公子曾命名否?』贊善道:『連日因慶賀煩冗,尚未得佳名。』長老道:『既未有名,老僧不揣冒昧,妄定一名,叫做修元,顧名思義叫他恆修本命元辰,不知大人以為如何?』贊善大喜道:『元為四德之首,修乃一身之本,謹領大師台教,感謝不盡。』長老遂起身作別。贊善道:『蒙老師遠臨,本當素齋,少申款敬。奈今設席宴賓,庖人烹宰,廚灶不潔,以致怠慢,容他日親詣寶剎叩謝。』長老道:『說謝是不敢當,但老僧不日即將西歸,大人如不見棄,屈至小庵一送,叨寵實多。』贊善道:『吾師僧臘尚未過高,正宜安享清福,為何忽發此言?』

      長老道:『有來有去,乃循環之理,老僧豈敢有違。』遂別了贊善,回至寺中靜坐。

      過了數日,時值上元,長老方出法堂升座。命侍者撞鐘擂鼓,聚集眾人,次第頂禮畢,兩班排立。長老道:『老朽不日西歸,有幾句辭世偈言,念與大眾聽著:

      正月半,放花燈,大眾年年樂太平,老僧隨眾已見慣,歸去來兮話一聲。
      既歸去,復何疑,自家心事自家知,若使旁人知得此,定被旁人說是非。
      故不說,痴成呆,生死之間難用乖,山僧二九西歸去,特報諸山次第來。
      生死來,休驚怖,今古人人有此路,黃泉白骨久已非,唯有青山還似故。
      水有聲,山有色,閻羅老子無情客,奉勸大眾早修行,先後同登極樂國。

      長老念罷,大眾聽得西歸之語,盡皆惶惶,一齊跪下懇求道:『弟子們根器頑鈍,正賴師慈,指示法教,幸再留數十載,以明慧燈之不滅!』長老道:『慧燈如何得滅?因被靈光,致老僧隱焰。死生定數,豈可稽留?可抄錄法語,速報諸山,令十八日早來送我。』吩咐畢,遂下法堂,眾僧只得一面置龕,一面傳報。

      到了十八日,諸山人等,盡來觀送;李贊善與眾官員亦陸續來到。性空長老沐浴更衣,到安樂堂禪椅上坐下,諸山和尚,並一寺人等,俱簇擁侍立。長老呼其親信五個弟子至前,將衣缽之類盡行付與,吩咐道:『凡體雖空,靈光不隔,機緣若到,自有感通。你五人謹守法戒,毋得放縱!』五弟子不勝悲慟,叩領法旨。長老又略定片時,忽開口道:『時已至矣!快焚香點燭,禮佛念經。』眾僧依言,不一時,禮誦完畢。長老令取紙筆,大書一偈道:「耳順年踰又九,事事性空無丑;今朝撒手西歸,極樂國中閑走。」長老寫畢,即閉目垂眉,即時圓寂。眾各舉哀,請法身入龕畢,各自散去。

      到了二月初九日,已是三七,又請大眾舉殯。這一日,天朗氣清,遠近畢至,大眾舉龕而行,只見幢幡前引,經聲隨後。直至焚化亭,方停下龕子,在松林深處,五弟子請寒石岩長老下火,長老手執火把道:大眾聽著!

      火光焰焰號無明,若坐龕中驚不驚?回首自知非是錯,瞭然何必問他人。

      恭惟圓寂紫霞堂下,性空大和尚,本公覺靈,原是南昌儒裔,皈依東土禪宗,脫離凡塵,俗性皆空,真是佛家之種。無喜無嗔,和氣有方,從容名山獨佔,樂在其中,六十九年一夢。

      咦!不隨流水入天台,趁此火光歸凈土。

      寒石岩長老念罷,遂起火燒著龕子,一剎時烈焰騰空,一刻燒畢,忽見火光叢中現出一位和尚,隨火光而起,下視眾人道:『多謝了汝等。』又叫贊善道:『李大人!汝子修元,乃佛家根器,非宰官骨相,但可為僧,不宜出仕,切勿差了,使他錯了路頭。倘若出家,可投印別峰,或遠瞎堂為師,須牢牢記取,不可忘懷。』贊善合掌向性空道:『蒙老佛慈悲指示,敢不遵命。』再欲問時,那和尚法相,已漸漸地向青雲內去了。那贊善因聽了長老在雲衢囑咐的話,遂緊記在心,不敢暫忘。後來修元果然在靈隱寺出了家,做出許多奇事。正是:

      動靜玄機凝妙道,來去蹤跡顯神通。』畢竟後來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26 20:58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