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老子與道德經5 (結篇)內道外德,萬法歸宗

作者:鬍子太長了  於 2016-11-30 16:47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百家爭鳴|通用分類:文史雜談|已有18評論

本篇序言:

上一篇提到,莊子曰:「道在屎尿」,在此不得不多啰嗦幾句,以免引起歧義誤解。

世人皆厭惡屎尿,為不潔之物,予棄之而後快。殊不知此物道性具足,不差分毫,與人,與天地並無二致。其與它物皆道生生而生,具足道性,潔與不潔,皆人之喜好而定,非其自生,況其更屬活人產物,行走坐卧無時無刻不內攜之終生!欲一刻絕之不生,小命二刻皆休!你說重不重要?

當然,大談這個似乎遠離了書香哲邸,但亞聖莊子是要問者明白,道並不山高水遠,晦澀朦朧,而是身邊芝麻事,心內半閃念,無事無處不為道,無物無形離道生,哪關大小,美醜,善惡,香臭,男女,冷熱,民主專制,長短,愛恨諸閑事?

本篇作為在下妄談《道德經》,揣摩聖人之高義的結束篇,奢望涉獵一點「德」之真義,及如何實踐聖人教誨的個人觀感,不妥之處,敬請鞭伐,絕不敢有反詰仇怨之心。

正文

我們都知道,道德經是分道經和德經兩部分,也即上下兩篇,但是從文化史和考古史上看,自秦朝時期的焚書之後之後,就存在著哪部在前哪部在後的糾結爭論,基本上各有道理。以在下愚見,這種研究爭論都是離本逐末的教條學術行為,與本本主義,評職稱,顯學問,發表考古成果不無助宜,但與老子以文會道友,闡幽發道的宗旨幾無相干。

以我的淺見,《道》前《道》后,《德》前《德》後有那麼重要嗎?道與德其實是一,不是二。道是體,是本,德是用,是顯。道不示形,以德通之;徳不孤立,依道育化。故文字前後並不構成異議,並不障礙德道的相得益彰,一以通之。

從根本義上講,大聖老子以「道」字強以名道之本體,而以「德」強名「道」之變通顯化之順道之用,相得益彰,極變圓融。

德是什麼?經上(第38章)講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

上德無爲而無以爲;下德爲之而有以爲。『』

經(第51章)又講:

『』道生之,德畜之…… 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為玄德『』

     「玄德」即是「上德」。那麼,道德經里對德的定義是「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zhang)而不宰」,就是說,萬物生於道,但道是恆定不變化的無為之體,不能生長萬物,而生長育化萬物的是道的『』用『』或者說「特性」-可以稱名這個用為「德」,「德」與道一樣,不是物質實體的可直觀觸摸的,同樣很難直接用言語描述清楚,只能從其作用在萬物之上的功用,來表現它,把握它,理解它。「道」生萬物之始,『』德『』即生起『』畜『』養萬物的作用。

 『』德『』就是所以萬物賴之以生長,既生長而又含化,既育而又能夠令之成熟,既成熟而又愛養、覆護萬物的「自然本性」。且如此生之,生生不已,而不自認為因「我」的作用萬物才能有生;如此普遍無餘的作為功用,並使之成熟循環無窮盡,卻不從來不自恃這是自己的功勞;事實上的萬物之生養處,卻從不自認為自己是掌握生殺予奪萬物的主宰者。所以『』玄德『』(上德)就是這種生、育、化萬物而一點也不私有的先天本有品行,她大愛無疆到無愛可愛的極致,無私到無私可私的境地。這種『』德『』是道的自然而然的作用,不是任何有意識的干涉,賦予而有,是為『』上德『』。

     這裡包含的社會意義是,越是上位者、有能力者、有大學問者,越應該無己、無私,因為他們具有引導社會價值和道德生活的能力,這是道德的體現。觀察一個社會風氣和制度,基本上只要觀察這個社會的最上位者和突出的風雲人物,所代表的道德水平,即可知其大概。

所以,以人類思想來理解,上德是道渾然天成的,不需要概念邏輯證明的品行功用,也可以說是自然而發,無主、無意識而發生。這就是我反對那個企圖用《道德經》來證明《聖經》的原因。因為這的確是兩個截然不同的文化系統,根本不能互證。

上德之人就是聖人,與道合德同,他的言行絕對利人而不私己,上德的(王)社會首領,是以天下眾生的休養生息,幸福安康為唯一目標,他們所作所為是大公無私的,奉獻而供養天下,卻絲毫不以為是自己的功勞,不認為自己有剝奪眾生天然生活的權力 。這是出於天性的德象,而不出於思考抉擇后的目的性。

『』下德『』就不一樣了,下德已經是上德隱匿不顯了,才出現的「德」象,為立「德」而行德,是有意而為之,這種「德」是喪失了無為而無不為之真正的「德」之後,追求而生,名形存實質亡,已然不是正「德」。但仍然是德,建功業,顯奮鬥,為部分民眾受益的事業,是為有德,顯然不可能德披天下,故此德不是全德,是下德。

   實際上,上下德之說還是針對人世間的現象。我在此系列的最初就先表明,老子為了說明「道」的含義,不得不用人間日常生活,特別是當時的社會生活百態,社會結構來比喻闡述,所以關於『』上下貴賤『』的說法,是按其時一般人的世俗理念而說,絕不是老子認為統治者貴而民賤,權上而布衣下。凡是把老子道德經,解釋為為統治者的統治,提供服務,提供理論道德基礎的說法,完全是誤解、曲解經義。因為道家的道人,有按道德經修鍊的方法,把上下,貴賤,王,臣,車等等一一對應身體內的臟器腑穴,行氣化精,導引經脈,修身養性,鉛汞交融,得道升天的修鍊法術,就像你去健身房健身一樣的真實方法,這和專制,權術,民主有皮毛關係?何況他不是寫給國王貴族的,是留書給志同道友的,所謂道不同不相為謀,他要寫還至於馬上進入荒蠻之地再寫吧? 為什麼不在天子腳下就獻殷勤? 所以,切不可以己之小度量測聖人之無量心,也不可以今日之階級觀、實用觀,哲學觀,批判觀,學術觀,權錢觀,價值觀,政治觀,歷史觀,whatever來曲解道德經,道德經所說超越這些世俗的雜術雜說,是為勸誡。

   如此,可觀現實之德、道的顯匿,所謂不道德者,利己而不利人者也;有道德者,能夠也願意利人者也;大道德者,利人而無私者也。豈關財富榜,知名度,學術地位事? 今之日,卻有勢利者,全力滅道穢德,恨不得世人把道、德忘的乾乾淨淨,得以名正言順地豪取私利。所以各種離經叛道的說法主張橫行於世,道德日日衰減,世風哪有不下之理?

     老子《道德經》,是東方智慧的大成至聖之說,集中華文化精髓,其里程碑式的高度在中華本土文化中無與倫比,與同時代的《河圖》、《洛書》、《易經》構成了宏偉無比的從理論到實踐的偉大的中華文明基礎體系,後世任何學說典籍,都不可能與之比肩,都是細枝末葉。

    正確理解把握《道德經》,是作為中華族人,特別是學人的時代責任,因為中華文化的根,現在已岌岌可危,近百年來的禍亂,造成嚴重的斷代現象,特別是西方文明侵蝕東方文化的今日。

《道德經》失傳、被徹底歪解的日子,就是中華文明走入墳墓之時。中華文明的滅絕,人類就會進入不可自抑的極端物質主義、極端利己主義的快車道,其前途路人皆知。

   學習 道德經在於識道正己,是內求天地根本之應的心法,得道之一分消息,便識得自然社會一分真實,長養一分德行,人人把己心歸一分道心,天下便得十分清凈,逍遙。天清地寧在於人心道行多寡,不在於飛天入地的能耐,不在於鈔票嘩啦嘩啦。

     道學是出世的學說,但也是入世的指導叢書。出世是因為它直接揭示宇宙萬物的本源,似乎和榮華富貴毫無關聯,也必須從此入手,才能明白道的真義,但絕不是說必須看破紅塵,到終南山,武當隱世修鍊,而是您必須有一顆不沾染世俗的心,於一切時,一切事超然洒脫,心不染濁身不離塵,安然就事,上位者不居其功和光同塵,下位者盡責順道,各得其位,法天地上下自然循環之理,貴無永貴,權無萬世,心行無為,身作德范,內道隱謐,外德橫溢,如萬萬燈照萬萬處,各自光明,相互交融而不滯塞阻礙,相得益彰。世上人人如此,人間豈不是天堂! 

此為殊途同歸大道德,萬途萬法盡歸宗之義。

       

       請欣賞一位開悟得道 的上人解《道德經》的宗趣、開篇之作。


凡經文聖典,必有總旨,提綱契領。欲得其要訣宗門旨要,必有所放下,依實義求索,不可背斧執刀而來,上來殺刀砍斧,以聖典為朽木,恁大己而小天下也,不足取,所見非道,自作之車而已。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註】此章總言道之體用,及入道工夫也。老氏之學,盡在於此。其五千餘言,所敷演者,唯演此一章而已。所言道,乃真常之道。

可道之道,猶言也。意謂真常之道,本無相無名,不可言說。凡可言者,則非真常之道矣,故非常道。且道本無名,今既強名曰道,是則凡可名者,皆假名耳,故非常名。此二句,言道之體也。

然無相無名之道,其體至虛,天地皆從此中變化而出,故為天地之始。斯則無相無名之道體,全成有相有名之天地,而萬物盡從天地陰陽造化而生成。此所謂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故為萬物之母。此二句,言道之用也。

此下二句,乃入道之工夫。常,猶尋常也。欲,猶要也。老子謂,我尋常日用安心於無,要以觀其道之妙處。我尋常日用安心於有,要以觀其道之徼處。徼,猶邊際也。意謂全虛無之道體,既全成了有名之萬物。是則物物皆道之全體所在,正謂一物一太極。是則只在日用目前,事事物物上,就要見道之實際,所遇無往而非道之所在。故莊子曰,道在稊稗,道在屎尿。如此深觀,纔見道之妙處。此二觀字最要緊。此兩者同已下,乃釋疑顯妙。

老子因上說觀無觀有,恐學人把有無二字看做兩邊,故釋之曰,此兩者同。意謂我觀無,不是單單觀無。以觀虛無體中,而含有造化生物之妙。我觀有,不是單單觀有。以觀萬物象上,而全是虛無妙道之理。是則有無並觀,同是一體,故曰,此兩者同。恐人又疑兩者既同,如何又立有無之名,故釋之曰,出而異名。意謂虛無道體,既生出有形天地萬物。而有不能生有,必因無以生有。無不自無,因有以顯無。此乃有無相生,故二名不一,故曰,出而異名。至此恐人又疑既是有無對待,則不成一體,如何謂之妙道,故釋之曰,同謂之玄。斯則天地同根,萬物一體。深觀至此,豈不妙哉。老子又恐學人工夫到此,不能滌除玄覽,故又遣之曰,玄之又玄。意謂雖是有無同觀,若不忘心忘跡,雖妙不妙。殊不知大道體中,不但絕有無之名,抑且離玄妙之跡,故曰,玄之又玄。工夫到此,忘懷泯物,無往而不妙,故曰,眾妙之門。斯乃造道之極也。似此一段工夫,豈可以區區文字者也之乎而盡之哉。此愚所謂須是靜工純熟,方見此中之妙耳。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5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5 人)

發表評論 評論 (18 個評論)

回復 十路 2016-12-1 00:53
個人淺見: 無論「道」被說得多玄,不可道也好,不可常道也好,都需要用通俗語言表達之和具體方法探討之。

宇宙萬事萬物因果規律相連,有單一的因果關係,有諸多因素關係的分佈規律,有概率分佈,有驗證,有推理等等,認知是一步步通過發現提高的,智者之言也是通過了一定的檢驗之後而被接受的,或許存在不清楚,不合適之處也需要一步步發現,一步步理解,一步步分析,一步步檢驗,方法是關鍵。

經也好,教也好,道也好,在現實世界依然可以被大致劃分為宗教領域,科學領域,哲學領域,不同領域使用的方法不同並有交界,相對主客觀性之分。作為宗教信仰,不必採用實證,也不必進行學術探討,但需要有信仰自由的氛圍,也不適合強制。作為科學哲學,時刻都會受到實證的挑戰,邏輯挑戰,因為理解和解讀中存在主觀因素過多,此處會由「玄」中引入誤解,當人人都認為自己對道的理解是正解並用於規範他人言行時,正是行不通之日,因為達不到共識,當然用於自己任何時候都可以,而用道德約束統治者的實踐就是行不通,因此又反過來影響被統治者的自覺行道。 不允許理性分析就不屬於這個領域,這是個 open mind 的範疇。

並不是挑道德經本身的對錯,而是對待道德經的態度,是當作宗教(絕對真理),還是社會倫理依據(科學哲學理性)問題,不同的分類便會有不同的方法,因此有不同的效果。

主觀+強制的說教可能產生的效果不佳,不是一對好配套。(只是從社會層面來看。)
回復 鬍子太長了 2016-12-1 01:05
十路: 個人淺見: 無論「道」被說得多玄,不可道也好,不可常道也好,都需要用通俗語言表達之和具體方法探討之。

宇宙萬事萬物因果規律相連,有單一的因果關係,有諸
有道理。
明道是前提,不明道之為道,方法不管用。這僅限於論道上證道上道德上,不涉及其它領域。
現在的邏輯思維,科學驗證很嚴謹,自成體系,為大眾掌握,但不是說一切都必須採用這種方式,才 分清正誤。
現在,這種思維已經把宗教逼得的到處找證據,證明自己的正確了,也好,很多人可以有吃飯的理由了
回復 十路 2016-12-1 01:28
鬍子太長了: 有道理。
明道是前提,不明道之為道,方法不管用。這僅限於論道上證道上道德上,不涉及其它領域。
現在的邏輯思維,科學驗證很嚴謹,自成體系,為大眾掌握,但
二十一世紀的特點
回復 農家苦 2016-12-1 07:13
如何把您對《道德經》的高見,用通俗的語言表達出來,鬍子哥您還得多喝兩杯,多睡一會兒,要不然有人就會說「有道難行不如醉,有口難言不如睡」了。
回復 鬍子太長了 2016-12-1 08:31
農家苦: 如何把您對《道德經》的高見,用通俗的語言表達出來,鬍子哥您還得多喝兩杯,多睡一會兒,要不然有人就會說「有道難行不如醉,有口難言不如睡」了。
俺從來就不會苦澀的詞,肚裡沒有,不知道再俗能俗到哪裡?
回復 農家苦 2016-12-1 08:45
鬍子太長了: 俺從來就不會苦澀的詞,肚裡沒有,不知道再俗能俗到哪裡?
不用古文語法,古書原話,多用現代人能懂的辭彙,多用生動的比喻,就象新約里的耶穌。善喻者可以為師嘛。
回復 農家苦 2016-12-1 09:13
推薦一位博主,您有空看看那樣的筆法值不值得借鑒。

http://blog..com/myindex/60861/
回復 鬍子太長了 2016-12-1 11:04
農家苦: 不用古文語法,古書原話,多用現代人能懂的辭彙,多用生動的比喻,就象新約里的耶穌。善喻者可以為師嘛。
豈敢為師! 雜耍而已。 很多時候,現代文法和現代詞語組合,表達不了想法,尤其現代語言已經轉義太多,也不簡潔,上口,寫著寫著就順到半瓶古文法上了
那個博客打不開呀,兄弟。再發一個?謝謝。
回復 農家苦 2016-12-1 13:19
您在google上輸入「苗盼盼」應該能找到。
回復 鬍子太長了 2016-12-2 04:51
農家苦: 您在google上輸入「苗盼盼」應該能找到。
看了 ! 這位苗盼盼文字水平不低,簡潔明快,油饃點睛,眼光獨特。值得借鑒
回復 朋友再見 2017-1-24 03:49
正應了那句:人間正道是滄桑

                     歪門邪道是坦途
回復 朋友再見 2017-1-24 03:51
謝謝好文章!
回復 西方朔2 2018-2-24 05:49
鬍子太長了: 有道理。
明道是前提,不明道之為道,方法不管用。這僅限於論道上證道上道德上,不涉及其它領域。
現在的邏輯思維,科學驗證很嚴謹,自成體系,為大眾掌握,但
道是不可能被科學證明的,也是不可能靠所謂悟道者的經驗帶入。所謂大道從簡。也不會如如山的經書那般深難見底玄乎其玄。那樣的道只適合某些「聰明人」。也就失去了道存在的本質了。
回復 鬍子太長了 2018-2-24 06:46
西方朔2: 道是不可能被科學證明的,也是不可能靠所謂悟道者的經驗帶入。所謂大道從簡。也不會如如山的經書那般深難見底玄乎其玄。那樣的道只適合某些「聰明人」。也就失去
你說的的是思辨哲學,與「道」沒有關係。道也好,佛也好,都是用來實踐實證的,不是紙上嘴上,筆頭的文字的,言語的東西。
如果不想去身行體解,也沒有這方面的驗證閱歷,說再多也離題萬里。
比如說,你能把天上的雲,說的讓天生無目視能力的人明白嗎?你能把你身上的感覺讓別人知道的跟你一樣么? 您對這些理解,只是當知識,學問,哲學,宗教,但這些恰恰不是知識經驗學問,宗教哲學。

  而你呢,更不懂恰恰需要拋棄這些人造的桎梏,用你明明白白,先天無染的心去體驗天地自然直本性,才能懂得,即使懂得什麼,你要能用有限的文字語言說出來,那還是假的,所以,道經,佛經所有的文字,都是比喻,用語言文字去解釋比喻道和自性,那文字不是道,也不是自性,那是工具,從文字的文學意義上去解道是邪見。差的太遠。
你去沙灘曬太陽,曬得恍恍惚惚,忘乎所以,不知身在何處,對著明晃晃的太陽發愣的那一刻,倒有點感覺。
宇宙您能描述清楚嗎?何況大道?總之,忘不了放不下你的科學教,和你的強烈的物我執著,先入為主,不願謙虛求實,談道論佛,就不要談了。
回復 西方朔2 2018-2-24 07:21
鬍子太長了: 你說的的是思辨哲學,與「道」沒有關係。道也好,佛也好,都是用來實踐實證的,不是紙上嘴上,筆頭的文字的,言語的東西。
如果不想去身行體解,也沒有這方面的
我只是讚賞並回應十路朋友的觀點,對你玄乎其玄的道論並沒興趣,不知怎麼那幾句話會留到你的評論后了,對不起。
回復 鬍子太長了 2018-2-24 07:44
西方朔2: 我只是讚賞並回應十路朋友的觀點,對你玄乎其玄的道論並沒興趣,不知怎麼那幾句話會留到你的評論后了,對不起。
不管您回復哪個,我說的話,敬請三思。 否則我跪著求您不要對這一類話題接話,如果要有所批判,也請您真的弄懂一些原典原意在落筆。
特別是我的文章,您不畏因,我畏懼。
回復 西方朔2 2018-2-24 07:58
鬍子太長了: 不管您回復哪個,我說的話,敬請三思。 否則我跪著求您不要對這一類話題接話,如果要有所批判,也請您真的弄懂一些原典原意在落筆。
特別是我的文章,您不畏因,
言重了,明白!放心!
回復 劉光才 2019-4-9 11:37
有很多能取的地方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18 09:28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