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揭開歷史:看看究竟是誰操縱了北洋政治

作者:瓦洛倫之戀  於 2016-7-31 21:25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文史雜談

關鍵詞:歷史


   文章來源:趣歷史   作者:佚名


  學界所說的北洋時期,一般指1912年1月1日中華民國成立至1928年東北易幟,這期間的中國政治,因形式上主要操縱於袁世凱及其後繼者之手,亦可稱北洋政治。從大的線索而言,這其中經歷了承認民國、洪憲帝制、參加一戰、巴黎和會、華盛頓會議、軍閥混戰、修約運動等節點,每一個節點背後都有紛繁複雜的政治鬥爭。其複雜之處,不僅在於北洋派系內部的爭鬥,還在於列強勢力摻雜其間,各自培養自己的代言人,支持一派、反對一派,甚至有時候親自出馬,干涉北洋政治。

  日本在北洋時期欲控制中國的意圖是相當明顯的,從承認民國到提出「二十一條」要求,都可體現出這種趨勢。

  列強對北洋政治的干預,並非始於1912年1月1日之後,而是早在清末已經開始。列強對北洋政治的干預,很大程度上是晚清時期爭奪勢力範圍和利益的繼續,只不過面對了中國內部新的形勢。各派政治勢力為了達成各自的目的和利益,亦有意尋求列強的幫助。究竟是誰操縱了北洋政治?並沒有一個明確的答案。在不同的時段,不同的事件面前,因利益尋租的關係,並沒有絕對的主導者,但具體到某個案例上,總會有起主要作用的幾個國家或某派勢力的結合。基本上,日本在北洋時期欲控制中國的意圖是相當明顯的,從承認民國到提出「二十一條」要求,都可體現出這種趨勢。而美國則從承認民國開始一直試圖打破日本獨霸中國的努力,華盛頓會議則直接拆散了英日同盟,使得中國重新回到幾個帝國主義國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在南京成立後面臨著是否被列強承認的問題。1912年1月5日,孫中山發表對外宣言,呼籲「深望吾國得列入公法所認國家團體之內,不徒享有種種之利益與特權,亦且與各國交相提挈」,這是孫中山以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身份首次正式要求列強的承認。從此民國政府開始了為期近2年之久的尋求列強承認的外交歷程。

  1912年2月21日,日本外務大臣內田康哉電令駐英、美、俄三國公使,向三國政府提出了關於承認問題的備忘錄,就承認的條件徵詢意見。日本所提條件內容主要有:一、繼續尊重外人之一切權益;二、承認償還以往之外債;三、各國在承認問題上取一致行動。

  日本對德宣戰後,侵佔膠濟鐵路,攻佔青島。趁列強無暇東顧之際,拋出了企圖全面稱霸中國的「二十一條」要求。日本時任駐華公使日置益在得到外相加藤高明 的親手訓令后,於1915年1月18日,要求晉見袁世凱。當日下午,袁世凱在中南海懷仁堂接見日置益。日置益當場宣讀了二十一條要求全文,並要求中國全面 接受,儘快答覆。日本一直企圖向各國隱瞞真相,特別是對第五號(如,在中國中央政府,須聘用日本人,充為政治財政軍事等各顧問;須聘用多數日本人,以資一 面籌劃改良中國警察機關;在中國設立中日合辦之軍械廠聘用日本技師,並採買日本材料)的內容極端要求保密,試圖穩定在華有利益的各國,意圖取得各國的中立。2月15日,外交總長陸征祥會晤日置益,希望日本方面放棄第五號要求,但日置益予以拒絕。無奈之下,民國政府將「二十一條」全文電告協約各國政府,冀求引起各國注意,向日本施加壓力。英、美等國雖然對第五號要求表示關切,但此時各國多有求於日本,願持觀望態度。

  經過多次談判,至1915年4月26日,日本向中國提出最後修正案,作出些微讓步。針對日本的修正,中國於5月1日提出修正案,在山東、滿蒙雜居、第五號要求等問題上堅持立場。此時,形勢已難調和。英國於5月4日照會日本,不希望日本與中國開戰,希望日本遵守英日同盟的精神。在國際壓力和中國的堅決抵制下,日本最終同意放 棄第五號要求,並於5月7日,向中國發出最後通牒,限9日午後6時答覆。當時的毛澤東得知后,憤而寫下四言詩:五月七日,民國奇恥;何以報仇,在我學子。 5月9日,最終中國接受了日本的最後通牒。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1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1 人)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17 05:20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