霧霾是否解決都要付出生命的代價
心路獨舞
國慶長假后降臨的霧霾好不容易被風吹散了,但中央氣象台卻又預報京津冀等地於17、18號將再次遭遇霧霾。十月原本並不是霧霾的頻發季節,今年的霧霾來得實在有點早,從去年霧霾的面積大、持續時間長、污染和危害程度高,到今年霧霾的早早報到,至此已毫無疑問,霧霾問題已到了愈演愈烈的嚴重程度。
比來得早更嚴重的是,今年的霧霾一露面便已氣勢洶洶。在北京時間10月9日早上的10:50,美國宇航局Terra衛星上的中解析度成像光譜儀拍下了這張自然顏色的圖片(見下),照片里一層厚厚的霧霾遮住了中國北部平原的上空,許多過去在中解析度成像光譜儀下可以看到的景色都消失了,其中就包括中國最大的城市北京。在照片拍攝的同時,地面上美國大使館監測點的PM2.5指標高達334,到了下午五點繼續上升到了422,而世界衛生組織規定的安全PM2.5應在25以下,北京已是這個標準的16倍以上,屬「危險」(hazardous)水平。
北京時間10月9日早10:50,美國Terra衛星中解析度成像光譜儀拍下的圖片,幾乎整個中國東部都「不見」了
這場霧霾在飛機上看是如此的可怕。
天氣晴朗時中國東部的衛星照片
美國東部時間10月9日上午,美國Terra衛星中解析度成像光譜儀拍下的美國圖片
霧霾愈演愈烈,那麼治理它需多少年呢?根據洛杉磯、倫敦、巴黎等城市的歷史經驗,這種霧霾治理起來至少需要30年左右的時間。而今年5月專家發布的《中國低碳經濟發展報告(2014)》也基本同意這個觀點,認為中國要從根本上治理好霧霾、重現藍天白雲,即使採取最嚴厲的措施和最先進的技術,最快地實現經濟結構轉型,奇迹出現的話也需要15-20年左右時間,而按照目前經濟發展模式和技術水準則需要20-30年時間。不過一些中國官員卻並不同意這個估計,認為中國治霾不需要這麼長的時間,科技部社會發展司司長馬燕合在霧霾治理科技工作情況新聞通氣會上就曾公開表示過這一點。與此相反,歐美的專家卻認為30年的估計都有些樂觀了,很可能會需要50年以上。
為什麼歐美專家對中國治霾如此的不樂觀?這主要基於以下原因。首先是中國對經濟增長速度有不可抑制的依賴,目前中國GDP增長在7.5%左右,專家估計在全國範圍內大力治霾的話每年耗費的GDP將在2%左右,這種經濟增長的實際降低會引發嚴重的政治、經濟和社會分配問題,也不符合中國發展的既定政策與經濟運行,8月經濟增長放緩時政府馬上飲鳩止渴般注入資金刺激就是最好的例證。其次,霧霾是中國經濟發展方式的產物,高耗能、高排放、重污染、產能過剩、建築工地遍地開花,再加上城市機動車保有量的快速增長,各種污染物的排放量急劇增加,中國霧霾的形成與中國的能源結構、工業結構以及能源消耗方式等均有關,解決其中任何一項都非易事。還有,中國的污染問題已到了積重難返的程度,不僅是空氣污染,還有嚴重的水污染、土壤污染、食品污染等,只有進行全面綜合的科學治理才有可能見效。最後是中國污染問題的範圍太大,西方曾發生的霧霾涉及是幾個都市及近郊,而中國的霧霾幾乎是全國性的,由於遍地開花的鄉鎮企業與普遍的高污染生產,每每爆發都涵蓋二十幾個省、上百座城市,達整個領土的一半之多,而中國在環保方面的人力、物力和科技水平與西方國家相去甚遠,用倫敦、洛杉磯等地的治理時間來平行類推顯然是不合理的。
霧霾治理在時間上已不樂觀,但卻都不如要付出的代價更讓人驚悚,因為不管怎樣我們都要為霧霾付出生命的代價。說到代價最容易想到的是錢,改善中國的能源結構,包括減少用煤、取代清潔能源等都需要大量的金錢投入,但錢卻無法避免因霧霾導致的生命損失。一方面,不治理和治理不力,都會有很多人因霧霾喪生,污染會對呼吸系統、腦神經系統、心血管系統等產生威脅,尤其是導致肺癌,目前北京的肺癌發病早已一路飆升比十年前增加了50%,是發病最多的癌症,而今年初世界衛生組織發布的《世界癌症報告》稱,中國大陸的癌症發病率已居世界首位,而肺癌是中國致死率最高的癌症。另一方面,大力治理的話必然會導致經濟增長速度的下降,中國畢竟有龐大的人口,需要就業吃飯,經濟下降的直接結果是一些人將無法謀生,更不說由此引發的各種社會問題。
至此,霧霾已點了我們的死穴,不治理是死,治慢了是死,大力治理也將代價慘重,除非有奇迹發生,真正考驗這屆政府的時刻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