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張又俠拿下習最後堡壘 「黨指揮槍」沒了

作者:法道濟  於 2024-11-26 13:08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熱點雜談|已有2評論

                                                                                                                                                                                                                           
    東部戰區司令林向陽的被拿下,標誌著解放軍五大戰區換帥行動的圓滿收官。這一調整宣告了對習近平在軍中親信清理工作的重大突破,同時完成了解放軍權力結構的全面重組。藉助這一關鍵舉措,張又俠完成了整合五大戰區的任務,確立了以陸軍為核心的「陸軍為王」掌軍體系,為其鞏固軍權奠定了基礎。

    自7月以來,張又俠逐步推動軍權格局重塑。首先,他瞄準習近平在陸軍體系中的福建31軍舊部,精準展開清洗行動。9月初,原陸軍政委秦樹桐上將被清除;隨後,陸軍副司令黎火輝中將、張明才中將等習派骨幹接連落馬。通過這場針對性的行動,張又俠徹底削弱了習派在陸軍中的根基,為全面掌控陸軍掃清障礙。與此相應,張又俠迅速著手組建新的陸軍領導班子。他以多年親信李橋銘上將為核心,任命徐德清上將為陸軍政委,形成一文一武的雙核配置,顯著提升了陸軍的指揮效率與協作能力。這一布局不僅增強了對各大戰區的協調能力,也以作戰指揮鏈條為核心,使之成為主導軍權格局的關鍵主線。

    在穩固陸軍體系的同時,張又俠全面整合五大戰區的指揮權。自7月31日起,換帥行動陸續展開,到11月林向陽被免職,張又俠的親信將領全面接管五大戰區。這些新任主官與陸軍本部緊密協作,建立起高效的聯動機制,各戰區連成一片,以保衛中部京畿地區為核心,形成警戒台海、南海及西部戰略地區的有機結合。

    目前,張又俠以陸軍和五大戰區為核心的陸軍掌軍體系已成型,其核心力量包括13個重裝合成集團軍,以及新疆軍區、西藏軍區兩大機動部隊,總兵力超過150萬,並擁有強大的海空及高科技作戰支援。可以看出,張又俠治軍路線以領兵作戰為核心,取代了鄧、江、習時期的政工掛帥傳統,確立了職業化的指揮模式。這一變革使李橋銘、黃銘、吳亞男等帶兵上將成為執掌軍權的關鍵角色,改變了江習時代「治軍」與「領軍」分離的舊局面。

    張又俠的動作顯著削弱了習近平在軍中的影響力。傳言稱軍委政治工作部主任苗華已被停職,軍委參謀長劉振立、武警司令王春寧也正面臨調查,而習近平昔日軍中親信僅剩的何衛東亦被邊緣化。隨著張又俠的布局完成,軍權集中於陸軍體系,中共最高領袖集黨政軍權力於一身的傳統被打破,實現了黨政最高領導與軍權的分離,黨指揮槍的原則被束之高閣。

    這一歷史性變局將深刻影響中共的權力格局和政策走向。台海、南海等周邊安全議題已從傳統的黨內政治決策,逐步轉變為軍方主導的軍事議程。台海問題上,是否開戰、何時開戰等決策,正逐步脫離黨政最高領導的單一掌控,日益成為軍方的議程;隨之而來的中美關係及中國周邊等重大外交決策,也因此逐漸被軍方所主導。

    在此新局勢下,中共的外交與內政決策權向軍方傾斜似無可避免。無論習近平繼續執政還是退居幕後,軍方都將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甚至可能出現軍方強勢主導國家權力的局面。張又俠通過對軍隊的全面整合,不僅重塑了解放軍指揮架構,還為中國政治開闢了一條全新路徑——以「強軍治國」為核心的軍人干政模式。這一模式打破了「黨指揮槍」的傳統,標誌著中共權力結構的一次重大轉型,將改變中共未來的治理模式及歷史走向。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發表評論 評論 (2 個評論)

回復 卧雪客 2024-11-27 13:11
你們都回不了中國了,還孜孜不倦研究中國幹啥?
回復 法道濟 2024-11-28 03:43
卧雪客: 你們都回不了中國了,還孜孜不倦研究中國幹啥?
你不在出租房裡好好住著,每月掙著2000元人民幣,享受著各種預製菜,一個人打打飛機什麼的,翻牆過來幹什麼?不犯法嗎?這裡這麼多好東西看了你也帶不走呀!不難受嗎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5 07:01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