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東晉時的豪門--陳郡謝氏家族

作者:法道濟  於 2024-11-23 12:05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文史雜談

                                                                                                                                                                                                                         
    魏晉時期是門閥政治最鼎盛的時代,尤其是王、謝兩家,成為貫穿東晉時期的頂級望族。
    能成為頂級門閥,王、謝兩家自然不同凡響,尤其是在東晉時期,可以說東晉的前五十年是屬於琅琊王氏的,后五十年屬於陳郡謝氏,也讓漢末三國以來的門閥政治在他們手中達到了巔峰。

    琅琊王氏靠司馬睿稱帝而執掌朝政,巔峰時期,朝中近八成的官員是和王家有關的人,而且整個魏晉南北朝時期,王家居然出了五十餘人的三公,遠比袁紹自稱的四世三公厲害多了,更別說還有王羲之等一批文人名士,可以說東晉時期,王家是真正的天下第一家族,曾經背後是頌揚為「王與馬共天下「的說法,足見其地位之顯赫。

    陳郡位於今天的河南周口一代。陳郡謝氏雖然頻頻被後人和王家並稱為王謝,但謝家的巔峰期很短,不過短短十數年,但謝家的底蘊擺在那裡,到了南朝依舊有很大的影響力,哪怕到了衰弱的南梁,侯景想要聯姻謝家都被梁武帝斥責,說他不夠資格,此舉惹惱了侯景,導致了謝家幾乎被滅門。最終謝家沒能像琅琊王氏一樣經久不衰,也沒能如蘭陵蕭氏一樣在隋唐兩代大放異彩,一百年的豪門,就此煙消雲散。

    和琅琊王氏相比,陳郡謝氏的起家比較晚,南渡之前,謝家不過是一個不起眼的中層士族,雖然從曹魏時期開始,謝家就一直擔任官職,但一直沒能做到高官,當時謝安的父親謝裒(pou二聲)和伯父謝鯤不過是晉元帝司馬睿身邊一個小小的參軍而已。

    謝家想要升階,要麼靠做官,要麼成為地方豪強,可惜謝家幾位入仕的成員官職都不怎麼樣,加上南渡,經濟實力遠不如江東本土士族,因此想要起家,只能靠文化,通過文化來顯明。

    這其中謝鯤文化功底比較好,為謝家子弟打下一個良好的文化基礎,謝鯤精通儒學卻喜歡老莊之道,且能嘯歌善鼓琴,深受名士王衍、嵇紹的賞識,當時謝鯤就與王敦、庾敳、阮修並稱「王珩四友」。

    而南渡之後,謝鯤更是和衛階成為好友,長期徹夜長談,也讓謝鯤的名氣在南渡士人中紛紛傳開,謝鯤也非常放飛自我,天天和畢卓、王尼、阮放、羊曼、桓彝、阮孚、胡毋輔等人一起閉門縱酒,看淡功名,時人將他們稱之為「江左八達」。

    也是從這個時候開始,謝家的名聲開始在士人中傳開,有了家族的名聲,謝家南渡后的第二代子弟謝尚、謝奕、謝萬紛紛出山做官,當時外戚潁川庾氏掌權,司馬氏和琅琊王氏權力受限,為了平衡庾氏力量,和王氏交好的謝氏被提拔上來。

    這些子弟有名聲也有才幹,尤其是謝萬擔任豫州刺史,這也是謝氏開始掌握軍權的開始,至此謝氏開始成為地方方鎮之一,為謝家在朝廷內外建立起基本的威望。

    在庾氏衰弱之後,譙國桓氏趁機崛起,以桓溫為代表,靠著北伐一步一步撈取軍功,甚至想要謀權篡位,打破東晉門閥士族輪流執政的格局,顯然得到士族和司馬氏的反對。

    東晉陞平三年(359年),謝家出仕的謝尚、謝弈死了,謝萬因北伐失敗被廢為庶人,壓力給到了一直隱居東山教育子弟的謝安這裡,這一年謝安已經四十多了,此前一直拒絕出仕,但現在如果不出山,那麼家族就會出現衰弱,謝家的榮耀和光輝會就此結束。

    因此接到桓溫的征書後,謝安欣然復命,此前謝安雖然隱居東山,但名氣卻在朝堂內外傳遍了,甚至比做官的謝萬都大。

    雖然出山,但朝政大權都被意圖篡位的桓溫掌握,謝安和王家代表人物王坦之聯手,熬死了桓溫,挫敗了桓溫篡權的心思,收回了朝政大權,挽救了司馬氏的江山,至此謝安進入晉朝的權力中樞,謝家從這裡開始一步登天。

    短短八年,謝安就升任司徒,牢牢掌握東晉的軍政大權。

    陳郡謝氏的巔峰莫過於淝水之戰,在淝水之戰前,謝安就安排自己的侄子謝玄北上徵召流民組建軍隊,這就是聞名後世的北府兵。

    太元八年(383年),前秦苻堅帶領八十萬大軍南下,打算滅了東晉一統天下,謝安從容不迫,安排兄弟謝石、兒子謝琰、侄子謝玄帶領八萬大軍抵禦,以漂亮的一戰挽救了東晉江山。

    淝水之戰後,謝氏一飛衝天,一門四公,其中謝安為廬陵郡公、謝石為南康公、謝玄為康樂公、謝琰為望蔡公,也讓新貴謝氏晉級為可以與龍亢桓氏分庭抗禮的頂級門閥,成為東晉最後一家當軸門閥。

    既然成為當軸門閥就要面對皇權和其他士族的壓力,畢竟其他士族可不想謝家一家獨大,早在淝水之戰前,謝安就引起宗室司馬道子等人的忌憚,尤其是淝水之戰的時候,謝氏在前線抵禦,司馬道子卻在後方擔任尚書事趁機攬權,戰後更是構陷謝安。

    好在謝安不以為意,既沒有如王導、庾亮一般把握朝政,也不願意像桓溫一樣震懾朝廷,反而在與皇權的衝突中選擇了後退與避讓,放棄了一部分權力。

    太元十年(385年)四月,謝安主動交權,打算繼續隱居山東,朝堂的是繼續留給其他謝氏子弟,可惜還沒出發就病逝了,自謝安去世后,謝家的核心成員也紛紛離世,導致謝家在朝廷上中後繼乏人,一時青黃不接。

    太元十年(385年),謝安病逝;
    太元十三年(388年),謝石、謝玄病逝。
    五年之內,曾經榮耀無比的謝氏一門四公僅剩下望蔡公謝琰了,謝琰是謝安之子,是南渡謝家第三代子弟,親身經歷淝水之戰,也是能夠支配北府軍的最後門閥成員、

    元興三年(404年),孫恩之亂爆發,謝琰輕敵冒進,與其兩個兒子謝肇、謝峻一同戰死,此外還有吳興太守謝邈、南康公謝明慧、黃門侍郎謝沖等謝氏子弟,之後盧循之亂中謝氏子弟也死傷不少。至此謝氏徹底衰落。

    更要命的是自謝琰死後,北府軍脫離了陳郡謝氏的控制,軍權落入劉牢之之手,成為繼門閥和皇權之外單獨的軍閥勢力,陳郡謝氏不得已投靠劉牢之,以事功的形式維繫家族地位。

    劉裕就是繼劉牢之後的北府兵統帥。當時同為北府軍將領的劉毅割據長江中上游,與劉裕分庭抗禮。

    謝混、謝靈運、謝純、謝述、謝邵投靠劉毅;謝絢、謝晦、謝裕、謝方明投靠劉裕,成為了北府集團的核心幕僚。

    謝家在中衰之後做出這種選擇,其實是為了恢復家族勢力而做出的最後努力,可以說在劉裕崛起的過程中,陳郡謝氏其實是想分一杯羹的。

    最終劉裕勝出,支持劉毅的謝混被劉裕賜死,其餘謝氏子弟逃過一劫;與其他支持劉裕的其他謝氏成員,在劉宋王朝依舊維持士族領袖的地位,劉裕去世前安排了謝家代表人物謝晦(謝安兄長謝據的曾孫)作為四大輔臣之一。

    劉裕雖然出自寒門,但也需要士族的支持,尤其是謝家這樣的頂級士族,於是選擇宗室和謝氏聯姻,其中謝晦長女嫁彭城王劉義康,次女嫁新野侯劉義賓,謝裕長女嫁廬陵王劉義真,謝述次子謝約娶彭城王劉義康長女,三子謝緯尚宋文帝第五女長城公主等等。

    在劉宋初期,謝家代表人物雖然有謝晦和謝靈運(謝玄的孫子),但他們的眼界和政治能力遠不如前輩,已經成為輔政大臣的謝晦參與徐羨之等人的廢殺之事,最終被迎立的宋文帝所殺,族中子弟謝世休、謝世基、謝世酞、謝世平、謝日爵、謝紹和謝遁等人因此而死。

    至於謝靈運承襲康樂公,後世因文采著稱,李白就有名句「群季俊秀,皆為惠連;吾人詠歌,獨慚康樂「,這個康樂就是指的康樂公謝靈運;由於謝靈運好游名山大川,號稱山水詩人,所以李白詩中」 腳著謝公屐,身登青雲梯。半壁見海日,空中聞天雞「,留下千古美句。謝靈運雖受重用,劉宋初期一度擔任永嘉太守,可惜政治上不成熟,整日放蕩不羈被人抓住把柄,死於非命,至此陳郡謝氏一蹶不振。

    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好歹也是頂級士族,在南梁時期,王、謝兩家也是底層士族仰慕的存在,而且梁武帝為了充面子,以頂級士族擔任虛官裝門面,寒門士族掌權的方式來對待這些門閥士族。

    可以說在南梁的時候,陳郡謝氏雖然未能掌握實權,但日子過的還是非常舒服的,但沒想到梁武帝引狼入室,居然接納了東魏降將侯景。

    南梁太清二年(548年),侯景以清君側之名勾結南梁宗室大臣蕭正德起兵反叛,短短几個月就兵臨建康,在蕭正德的接引下,侯景順利進入建康城,進入都城后,侯景大肆劫掠,尤其是王、謝這樣百年的頂級士族更是率先劫掠的目標,短短一夜,王、謝兩家子弟幾乎全部倒在血泊中,全家女子被士兵輪番強暴,並被劫掠至軍營成為性奴。侯景之亂對陳郡謝氏來說幾乎是滅門之災,除了在外或者死裡逃生的,大部分子弟都死於戰亂之中,直接導致家族的影響力衰弱到谷底,從南陳到隋朝,陳郡謝氏無一人出任高官,唯一記錄史書的僅僅是一個只有六品官的謝貞。

    曾經的頂級士族至此徹底淪為寒門,從謝安出山到侯景之亂不過百年,陳郡謝氏的輝煌不過百年,而真正的的鼎盛時期不過十數年而已。怪不得唐朝劉禹錫感慨:「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陳郡謝氏家族的命運也是當時歷史的真實的縮影,「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

本人曾依據李白的詩典,」群季俊秀,皆為惠連;吾人詠歌,獨慚康樂「,寫過一首七律以懷念舊友:
藤蔓須彌瓔珞晶,睢園金谷雅聲濃。
天高愁曲雲中鶴,春醉桃花嶺上風。
雪月惠連情百轉,雲山康樂霧千重。
依依東望蘭亭遠,獨暮含悲憶舊朋。
註:1)惠連:謝惠連,南朝詩人,曾寫《雪賦》、《月賦》;
  2)康樂:謝靈運,曾被封康樂公,南朝山水詩人。李白《春夜宴從弟桃花園序》:「群季俊秀,皆為惠連;吾人詠歌,獨慚康樂。」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4-24 06:54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