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川普司法部長人選受挫 勝選果實將被奪走

作者:法道濟  於 2024-11-22 09:32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熱點雜談

                                                                                                                                                                                                                           
    川普總統在2024年的勝選堪稱保守主義的偉大復興。然而,勝選的餘溫尚未散去,華盛頓特區的政治泥沼就開始了新一輪的反擊。馬特·蓋茨的提名風波,無疑是這場較量的開端,也揭示了川普改革之路的崎嶇與艱難。

    蓋茨,年輕、強硬、嫉惡如仇,堪稱川普清理司法部的利器。他對深層政府的深惡痛絕,以及無畏的戰鬥精神,本該成為這一屆政府司法改革的核心推動力。然而,參議院共和黨建制派的阻撓卻讓這位「戰將」不得不退出提名,黯然離場。這是對保守派力量的一次沉重打擊,也昭示著川普全面清除深層政府的戰略受挫。

    共和黨建制派的反應讓人不得不正視黨內的深層矛盾。以米奇·麥康奈爾為首的「老牌偽類」們,名義上是川普的黨內同僚,實際上卻是深層政府的代言人。他們利用程序和權力,成功阻斷了蓋茨的前路,同時在輿論上刻意放大所謂的「道德問題」,為這場黨內鬥爭披上了一層虛偽的正義外衣。面對這樣的壓力,蓋茨選擇退出,更多的是對全局的妥協,而非個人的屈服。他的退場,換來了共和黨內部短暫的和平,卻使川普的改革計劃被迫調整。

    為了填補蓋茨退出后的空缺,川普迅速提名了前佛羅里達州司法部長帕姆·邦迪。這一提名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輿論壓力,也被外界解讀為川普團隊靈活調整策略的體現。然而,邦迪的提名雖然合理,卻顯然缺乏足夠的威懾力。她的履歷與個人風格,與蓋茨的強硬態度相去甚遠。深層政府的那些盤根錯節的利益集團,面對這樣一位「無名之輩」,恐怕早已額手相慶。他們或許已經嗅到了一絲勝利的氣息,蠢蠢欲動,為下一輪反擊蓄勢待發。

    更讓人擔憂的是,蓋茨的退出和邦迪的替代,並非孤立事件,而是川普改革戰略被迫從全面出擊轉向重點突擊的一個縮影。司法領域的改革顯然將因此滯后,而川普不得不將注意力轉向相對容易突破的國防部、衛生部、環境管理以及教育領域。這一調整策略雖然無奈,卻也表明川普改革的步伐已被深層政府與黨內建制派的阻撓所拖慢。

    與此同時,麥康奈爾還計劃在下屆參議院擔任撥款委員會國防組召集人和規則委員會主席。這兩個關鍵職務意味著麥康奈爾將在國會的議程設置和預算分配中佔據絕對主導權。川普的國防改革,很可能在撥款委員會的博弈中被迫妥協,而規則委員會的掌控則讓他的法案推進充滿了不確定性。麥康奈爾的舉動,不僅是他個人權力的延續,更是一種對保守主義復興潮流的壓制。川普雖贏得了選戰,但勝利的果實卻可能在這樣的內部鬥爭中被一點點蠶食。

    馬特·蓋茨的退場,本該是川普政府清理司法部的高光時刻,卻最終成為改革力量被迫後撤的轉折點。而帕姆·邦迪的提名,雖然緩解了當前的僵局,卻未能平息建制派的掣肘和覬覦;國防部長的提名可能會遭遇同樣的危機。川普在黨內外的敵人,正在用隱秘而強大的力量,慢慢侵蝕這場保守主義復興的根基。

    今天的妥協,換來的是明日更艱難的鬥爭。川普清理深層政府的誓言雖然未變,但前路的荊棘已經愈發清晰。看來川普被建制派堵到了牆角,面臨前功盡棄的結局。必須最大限度地發揮總統職權,迅速對麥康奈爾家族的裡通外國、貪污腐化的歷史展開調查,用霹靂手段掃清障礙。否則川普數年心血毀於一旦,選舉勝利果實將被別人奪走。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3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3 人)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5 10:58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