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務卿布林肯的訪華行程,引發了海外媒體的大肆炒作。然而,這些媒體紛紛聚焦於一些無關緊要的細節,如「紅地毯」和「橢圓桌會談如同下屬彙報工作」等,反映出中文媒體對於世界大勢以及中美關係所面臨問題的不敏感,對國際外交態勢前景缺乏了解。這些錯誤的輿論導向,引領著公眾對中美關係的看法偏離了正確的方向。
首先,布林肯的訪華意味著美國對中國有所求。以下幾點可以說明:
1 .由於俄烏戰爭陷入膠著狀態,中國的作用變得日益重要。如果中國與俄羅斯聯手,俄烏戰爭將會變成持久戰,烏克蘭將永遠無法收回被佔領的領土,這還不是最壞結果,中俄兩國是否再聯手發動新的對歐戰爭,這是誰也不能否認的趨勢,總之歐洲將陷入噩夢。這樣分析看來,阻止中國在軍事上大規模援助俄羅斯,就成為美國首要的戰略目標。當然美國也清楚,中共援助早已開始,但並沒有在戰略重型武器層面上展開,對此美國也是睜一眼閉一眼;只要這種援助達不到令俄羅斯翻盤的規模和程度,美國寧願網開一面。
2 .在俄烏戰爭關鍵時刻,如果中國發動對台作戰,將迫使美國將戰略重點轉移到亞洲,被迫與俄羅斯進行和談和讓步,使俄羅斯得到戰略喘息,從而反敗為勝,而美國則可能永遠失去控制歐洲的戰略機會。
3. 因此,拜登政府的外交任務非常艱巨,要說服中國配合美國的全球戰略,放棄與俄羅斯結盟的想法,讓俄羅斯在戰爭中被削弱;同時放棄攻台的企圖,這兩大項任務直接關係到美國全球戰略的成敗。特別是美國建立護台抗共的亞洲北約、頻繁軍演以及對華科技圍堵的複雜背景下,要說服中共老實地按照美國的意願,在歐洲和亞洲分別配合美國的戰略,避免挑戰美國利益,其難度之大可想而知。
4.美國有著非常務實的外交傳統,對待遇和禮節非常熟悉,但也並非過分看重。布林肯肩負重任,明白自己使命的艱巨性,並已為各種突發情況做好充分準備。對他來講,達成自己的外交使命最重要,紅地毯不值一提,座位放後排也小事一樁,關鍵是見到了習主席,任務基本完成,即使姿態再低一些也無所謂。事實證明也確實如此;老共撤去紅地毯,只不過給粉紅們一些假象,讓他們高潮一下,而對布林肯的實際待遇,一點都不差。
第二,從中共角度,挑戰美國戰略並不明智,很可能得不償失。
1)中國老百姓在官媒引導下,俄烏戰爭傾向俄羅斯,希望普京打勝的感情傾向可以理解,但中共決策層如果也當真,採取實際行動軍事支援俄羅斯,則是另外一回事,很可能並不符合中共國家利益,傷害自身,首先會得罪歐洲國家,失去戰略支撐點,這無異於自挖牆角,親痛仇快。
2)俄羅斯對中共的全球戰略並不感興趣,歸根結底,俄羅斯人視自己為歐洲大家庭的一員,普京把俄羅斯的命運深深植根於西方世界,即使在俄烏戰爭不可開交的情況下,普京也避免從根本上走上反西方的不歸路。同時俄羅斯並不情願「脫歐入亞」,與其一貫看不起的,同床異夢的亞洲小老弟結盟,去挑戰西方和美國的根本利益。即使中國軍事上大力援助,也不能保證普京上中共的船,援助的真金白銀很可能打了水漂,多養一條白眼狼而已。
3)如果中國想趁美國西方專註於俄烏戰爭,無暇東顧的時機,對台宣戰,則美國很可能被迫與老毛子談和,逼迫烏克蘭儘快結束俄烏交戰,給普京領土實惠以令其收手,然後拜登調集所有資源,轉身對付中共,這對中共來講無異於為人「火中取栗」,引火燒身。而且最有可能的是,普京為了彌補對烏克蘭「特別軍事行動」的戰略失誤,為取消西方制裁,討好美國等,充當對華作戰的急先鋒,在東北西北投入軍力對華軍事威脅,配合美國西方在東南沿海的軍事行動,這將使中共陷入戰略絕境。所以說中共如果貿然攻打台灣,很可能落入戰略陷阱,不僅不能借力俄烏戰爭,反而會受到兩面夾擊,為俄羅斯「火中取栗」,給俄羅斯解套,使普京絕地逢生,而把西方矛頭轉移到自己身上,做了「牽驢拔橛「的賠本買賣,成為有史以來最大的冤大頭。
所以從上述分析可以看出,習主席對美戰略並非真以美國為敵,而是迂迴反轉,聲東擊西;虛虛實實,真假難辨。中美看似對立,實際上在俄烏戰爭的立場是一致的,中共在俄烏戰爭中,能做的都是畫蛇添足,選擇不多;忙活半天,回到原點,其最佳應對只能是坐山觀虎鬥,從俄羅斯失敗中實現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總的來看,布林肯訪華與中方高層的會談,以及受到習近平主席接見等事實,顯示出中美雙方很可能達成了政治默契,協調了步伐。當然美國必然在台灣、南海以及科技圍堵等問題上做出重大妥協;中共雖然在軍事互信機制方面拒絕讓步,以保留適當籌碼。但無論如何布林肯的訪問很可能圓滿完成了外交任務,使中共了解了美國對中國的需求和殷切期望,同時也揭示了詭異的一面,即中共的戰略利益,與美國全球利益並無衝突,而且根本一致,密不可分。中共的最大利益就是與美國站在一起,袖手旁觀,坐視普京自取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