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習近平大幅調整封疆 團派勢力已成昨日黃花

作者:法道濟  於 2016-8-30 14:16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政經軍事

                                                                                                                                                                                                                                       

 

(版權所有,轉發翻印必究)

    最近,中共大幅調整各省地方黨政一把手。繼七月份江蘇、江西、山西、青海等省的人事變動,強衛、羅志軍、王儒林等進入退休狀態后,繼續加快步伐,在最近幾天內更換了湖南、安徽、雲南、新疆、西藏及內蒙等黨政領導班子,其中涉及到新疆自治區書記、政治局委員張春賢,被陳全國頂下書記職位,進京任中央黨建小組副組長。

    到此為止,十八大習近平上台以來,各省市自治區的黨政領導幹部隊伍已經更換了大部分,昔日團派地方勢力,已被清除殆盡,換上了習大的之江新軍,同事故舊,或者從中央國務院簡拔的大員。縱觀各省市自治區,十八大以來,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只有北京郭金龍、上海韓正、重慶孫政才、廣東胡春華,以及山東姜異康、四川王東明、福建尤權、湖北李鴻忠、甘肅王三運、海南羅保銘、寧夏彭清華等11個省市自治區的第一把手沒有換,其他20個省的黨務一把手已經全部為新面孔。同時,有24省市及自治區政府更換了行政一把手,只有北京、天津、上海、重慶、河北、廣東、西藏等7個省市區的行政領導沒動,而十八大來書記及省長均保持未變的僅有北京、上海、重慶以及廣東省等四個省市。全國地方省級領導,調整幅度之大,前所未有,令人嘆為觀止。

  (版權所有,轉發翻印必究)

    但是,在三年多時間中,與中共地方大幅調整、頻繁換血的大動作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中共國務院各部門各單位卻沒有任何大的動作,除了少數副部長級以下調動之外,正部長級的任免調動,只有三次,即環保部陳吉寧、住建部陳正高、文化部雒樹剛三個正部長級調動;而中央及國務院直屬、辦事機構,只有統戰部孫春蘭、中聯部宋濤、國務院研究室黃守宏、國務院新聞辦蔣建國、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蔡赴朝等少數變動,與地方各省的天翻地覆的調整變化不成比例。特別是中央副國級以上的更高一級,18大以來,涉及正部長以上的副國級幹部調動,只有兩次,即孫春蘭從天津調到統戰部,以及最近的張春賢從新疆調到中央黨建領導小組當副組長。這兩次都屬於平調,不涉及提拔任命。習大自接掌最高領導人職位,成為第五代領導人以來,除了上述兩次平級調動以外,沒有提拔過任何一個副國級的幹部;所有提拔都是僅限於正省部以下。這是非常耐人尋味的事。難道現有幹部不夠格,不能提拔?或者說副國級幹部提拔基於某種考慮,已經凍結了嗎?似乎都不太可能。


 (版權所有,轉發翻印必究)

             長達三年多時間,習近平在反腐方面做出了巨大成就,營造出摧枯拉朽的反腐局面。習近平作為新一屆的最高領導人,政策、方針總應有個先期調整、適應階段,一切都在熟悉探索中;人事安排也是一樣,各種人物不可能鐵板一塊,毫無變化,必然是黨同伐異,此消彼長;原有的人員配備,也是經過磨合,每個人的政治立場,能力好壞,習慣性格等逐漸表現出來。對此,習近平如果大權在握,按照正常的邏輯,習近平必會根據新情況,獎優罰略,提拔親信,鼓勵忠誠;對工作中持不同意見者,執行政策不利者,以及一切不順手的人員,或者略施薄懲,或者大幅調整,或者和風細雨,或者使用激烈手段,調整執政團隊,保證隊伍忠誠,使自己的意志得到最好的貫徹執行。這一切都應該最終落實到人事洗牌上。作為最高領導人,不論怎麼調整都不為過,因為這是他的特權,是其維護統治的不可缺少的必要手段,同時也是正常的做事邏輯。 特別是對習近平這樣的表現強勢,大有可為之主,則更有可能大刀闊斧,全面調整,就和他目前在各省地方所作的那樣。

               可能有人說習近平打算在十九大上再做大的調整,但似乎也說不通。因為這就等於是把一切事關自己權力根本,又亟待解決的根本大事推到遙遠的將來,推到十九大上一起解決;對忠誠的人遲遲不做獎賞,對反對者不予懲罰,獎罰不明,親痛仇快,坐視自己的權力受到侵蝕,隨其自然,任其發展,這等於是自己和自己過不去,最終可能貽誤戰機,斷送領導人自己的權力和政治使命。雖然說高層的布局要相對穩定,大規模人事洗牌不一定恰當,根據需要而定,採取中等,甚至是很小範圍的調整措施,都是可以的。但是,三年多時間,高層人事布局沒有絲毫變化,不做任何調整,一個也不動,似乎並非正常現象,有點說不過去,不大符合曆來中共領袖的執政常規,與習近平一貫的政治強勢也不盡吻合。這到底是怎麼回事?這其中必然有奧妙在裡邊。如何理解這一奇怪現象?

(版權所有,轉發翻印必究)

    對此,最主要的思路,應從中央地方領導幹部分別管理的現實來加以理解。我們知道,自2002年胡溫上台,中共中央一級就一直處於江澤民集團的嚴控之下。江澤民黨羽佔據中央常委、中央軍委以及國務院絕大多數職位,掌握了黨政軍財政法等根本大權,胡溫十年蹉跎,一事無成。

    江澤民的垂簾聽政,特點是抓大放小,緊抓中央權力,而地方上的事,除了幾個直轄市外,幾乎全權委託胡錦濤的團派。在各省,團派大員囊括幾乎所有省自治區黨政領導職務,從早期的宋德福、李克強,到後來的胡春華、汪洋、李源潮、劉奇葆、楊晶、杜青林、袁純清、張寶順、周強、羅志軍、強衛、秦光榮、蘇榮、吉炳軒、駱琳、姜大明、楊傳堂、張慶黎、錢運錄、吉林、韓長賦、孟學農等等,擔任黨政一把手,同時提拔了更多的副省級大員,如仇和、金道銘等。可以說,當時的省級地方領導,絕大部分都是團派人士,或與之淵源極深的人來擔任。

 (版權所有,轉發翻印必究)

      而江澤民則通過親信黨徒,全面掌控中央黨務,軍事,外交,政法,財經大權,不容團派染指。我們知道,中共執政實行的是極端的中央集權制,所有黨政軍政法財經大權,全都掌握在中央手中,特別是經過朱鎔基分稅制改革,中央卡住了各地方的經濟咽喉,進一步強化了中央權力。在此背景下,江澤民對中央各口的控制極嚴,團派勢力無法進入任何實權部門任職,關鍵部委如銀行、財政以及公安等,就連副部長甚至司長,都鮮見團派身份的人出任。胡錦濤在中央身邊只有令計劃幾個幕僚秀才在身邊。到了十七大以後,團派的令計劃和李源潮兩個人,才得以中央任職。令計劃雖任中辦主任,處於最佳位置,但受到中辦副主任兼中央警衛局第一書記由喜貴(局長是曹青,但沒有實權,由喜貴是警衛局的真正掌控者)的嚴格監視與鉗制,身不由己,最終被羅織罪名,鋃鐺入獄;李源潮雖任中組部部長,但主要面對地方各省,針對中央部委的權力被江澤民剝奪,是歷史上最窩囊的中組部部長。可以說,從始至終,團派勢力都處於上下脫節,首尾不能呼應的局面;大頭在下邊各省,上層決策中樞的力量極其單薄。

(版權所有,轉發翻印必究)

     這種中央地方的分治,是江澤民的首創,是江式垂簾聽政的一個重要特色,是極其滑頭的做法。江自己在充分掌握根本權力的前提下,給團派一定的生存空間,使團派勢力不致因分不到實利而過於失望,產生過大的抵觸情緒。

    在隨後的習李上台,十八大形成的黨政軍領導體制,江澤民繼續玩弄著同樣的戲碼。現任所有高層關鍵職位,除了王岐山和栗戰書以外,都由江澤民的親信擔任;無論在軍委還是在政治局常委,以及政治局成員中,江澤民的親信都佔有絕對多數,佔有壓倒優勢。習大上台後所發動的反腐運動,始終圍繞著已經失勢的周永康石油幫勢力,團派餘孽以及軍中徐才厚郭伯雄殘餘勢力,這三大主幹線索,而且多數落馬人員已經退休,而在位的檯面人物,則一個也沒有涉及到。某些媒體那種習大反腐,已經衝垮江澤民勢力的說法,沒有任何現實根據。

(版權所有,轉發翻印必究)

    習近平剛上台時,面對的正是江系盤踞中央,團派勢力佔據地方的格局,孤軍奮戰,幾無立身之地。但習大在王岐山的協助下,以反腐開道,首先清除了以周永康為首的石油幫政法勢力,以及軍隊中的徐郭殘餘,初戰告捷,站穩了腳跟。這兩股勢力的潰敗,雖然給習大帶來巨大聲望,但並未撼動江澤民掌控軍權及政法權的基本態勢。倒是隨後進行的逮捕令計劃,大力度清除團派地方勢力的反腐運動,取得了巨大戰果。

    自習近平完成了對薄、徐、郭、周、令等人的反腐大計后,將反腐鋒芒指向各省地方。在反腐造勢的同時,將清剿團派的反腐運動引向深入。在團派老巢山西,以及江蘇、雲南等地,挖地三尺,鐵面肅貪,相繼揪出秦光榮、金道銘、申維辰、楊衛澤、季建業、仇和、王珉等幾十名前團派省級副省級老虎,使團派地方豪強土崩瓦解。據廣東人士透露,在佛山市,去年曾有一次就查處、批捕100多副科級以上貪官。這種高烈度大面積的反腐肅貪,使地方貪官污吏聞風喪膽,各省督撫戰戰兢兢,惶惶不可終日,生怕隨時被抓住把柄,做階下囚。習近平用鐵血手段,一舉建立起地方上的絕對權威。隨著強衛、王儒林、羅志軍等最後一批團派中堅下台退休,習近平已經最終完成了對地方各省團派勢力的清洗,把各省封疆大吏掌握在自己手裡。

     說到此到此,大家應該已經明白我的結論,這就是江澤民又玩起了對付胡溫的同樣伎倆,與習近平分治,自己掌控中央權力,而將地方所有事物,委託給習近平,將各省書記省長們的命運,交到了習大手中,要打要殺,悉聽尊便。

(版權所有,轉發翻印必究)

     可以看出,這種中央地方分治並非各行其政的意思,而是緊緊圍繞幹部人事權這一核心權力,而作出的分工。具體說,主管地方,其許可權應該僅限於正省級幹部的任免調動,因為地方各省,最高的級別就是正省部級。而超過這一界限,副國級以上的權力,則仍由江澤民把持;在地方上,凡是具有政治局委員身份的省市委書記,應歸江澤民管理,其他中央領導,雖然可以部署工作,但未經江澤民同意,其他人無權對他們任免調動。這個潛規則是垂簾聽政的基本標誌,是垂簾聽政的不可逾越的界限;由於這個分治的原則,江澤民緊緊抓住中央各大領導機構的人事權,排除了其他人干預中央一級人事安排的任何可能。這應該就是為什麼習近平上台後,三年時間,除了調天津市委書記孫春蘭出任統戰部長,補令計劃被抓后留下的職務之外,習大沒有任免調動任何副國級以上的職務的主要根本原因。即使習大自己最嫡系的之江新軍,也全部都是省部級調動,至今沒有一個被提拔為副國級。這一切都說明江澤民的最高領導地位,而習大的真實權力,僅限於省部級,並沒有在本質上超過胡錦濤,仍然處於聽命於江澤民的尷尬地位。

      綜上所述,應該能夠很好解釋了目前中央、地方幹部調整的巨大反差,可以從中窺探到中共高層權力的基本格局,即江澤民仍然掌控著黨政軍根本大權,仍然把持著中央最高領導層的人事大權,這一根本特徵將在未來十九大新領導班子中得到充分體現。

(版權所有,轉發翻印必究)

     而有的人要問,既然習大沒有副國級以上幹部調動權,為什麼這一次卻把政治局委員身份的新疆書記張春賢拿下,放到黨建小組副組長的閑冷職位?這又是怎麼一回事?

     目前我們不掌握太多信息。從最近的政局變動來分析推測,很可能與年初張春賢配合李克強,在政治局會議上圍攻習近平有關。在今年兩會期間,有記者問張春賢是否擁護習近平的核心地位,張春賢竟然回答:「再說吧!」。而其後出爐的《要求習近平同志辭去黨和國家領導職務》的公開信,也是刊登在新疆黨媒《無界新聞》上。可見當時的鬥爭已白熱化,張春賢與習近平兩人早有嫌隙,矛盾不可調和,大概是最終鬧僵了。為此,習近平雖然沒有任免調動政治局委員以上幹部的權力,但畢竟是總書記身份,按照習近平的行事習慣和火爆性格,很有可能為此與江攤牌,有他沒我,有我沒他,您看著辦吧!如果這樣,以張春賢的地位,必然要被犧牲;在江澤民眼中,習近平的份量當然要超過張春賢,這是可以想象出來的結果。這就意味著,很可能江澤民在張春賢問題上讓了一步,以平息習近平的怒火。

     我們可以想象,習近平的這種逼宮做法,不惜以決裂來達到目的的要挾手段可一可二不可三,殺敵一千,自損八百,也承擔了不小的政治副作用。但是不用此激烈手段,是不會將江澤民的這一馬前卒拱下台的。

     從上述分析,張春賢遭此狙擊,已受內傷,仕途必將蒙上陰影,給入常之路設下了重重障礙。但是,從今後的可能的趨勢看,張春賢仍然在黨建小組副組長位子上,雖然是閑冷衙門,但並沒有被撤職,依舊保持政治局委員身份,仍然有東山再起的可能;十九大還有一年多時間,存在著很大的變數,分析判斷張春賢的未來前途,仍然有賴於政壇的後續發展;江澤民是否最終拋棄張春賢,目前下任何結論,都嫌早了一點

(版權所有,轉發翻印必究)


評論 (0 個評論)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9 04:15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