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有篇文章在華人圈各大媒體,頻頻曝光,吸引了眾多眼球。
這篇文章,就是北京某公司創意總監寫的《再見北京》。文章大意, 是這位在北京奮鬥多年的成功「北漂」,在用多年積蓄買下北京的學區房之際,遭房主趁火打劫、臨時加價。一氣之下,他毅然決定,將買房的錢用作投資,全家移民美國。臨別之際,他寫下了長文,對過去的思考和懷戀、對未來的嚮往和信心,滿溢在字裡行間。
很快,好心的移民先驅們,給這位新晉網紅——「移民爸爸」—— 苦口婆心地寫來第二篇文章《你好中國》。
在《你好中國》中,作者曆數了移民美國后的現實尷尬和心理落差,特彆強調了價格高昂到望而卻步的學區房,雖然作者和先生「都有固定的工作,且收入達到美國中產階級收入的水平」。在文末,作者近乎流著淚苦勸那些國內熱血激揚的後繼者們,「我想對各位打算拋棄學區房,漂洋過海的准移民說,在移民圈裡有句話,叫自己選擇的路,就算流著淚跪著也要把它走完。你準備好了嗎?」
乍一看,放棄國內貴得離譜的學區房,破釜沉舟,背井離鄉,卻又在異國他鄉,遭遇著同樣的境地:貴得離譜的學區房。這不是「尋尋覓覓,重回原點」么?
作為一位移民美國十餘年的老移民,我第二個反應是:同樣在美國,我怎麼感覺沒有那麼差?!仔細再研讀了一遍《你好中國》,我發現了癥結所在: 因為這位新移民,落地在加州,更在天價房價的中心——矽谷San Jose。
「何苦非要去加州?來堪城就很好。」 我脫口而出。
在文中,作者自己也提到,她首次飛往美國的航班上,坐在旁邊的是一位六十多歲的美國大爺,名叫肯(Ken),就來自美國中部的堪城(Kansas City)。這位美國大爺跟太太住在堪城,而他的媽媽住在紐約,弟弟則住在華盛頓。當時,習慣了大家族群居的作者不太明白,問大爺為什麼一家人要分隔異地。
美國大爺給出了一個很現實的理由:房價。他說,他在堪城的家是一所兩層別墅,自帶游泳池和花園,住得很舒適。他說,在堪城,三四十萬美元就可以買一棟豪宅,而在紐約,手握一百萬也只能蝸居。
為證明美國大爺所言非虛,我趕緊上網查詢了一下堪城的房價。就在當下,堪城房價的中位數是$108,300,這還是在過去一年增長6.5%的基礎上的價位。這也難怪,同美國其它地區相比,堪城的生活成本低於全美平均值5.9%。
再說學區。大堪城囊括了密蘇里州和堪薩斯州的最好學區。僅僅以競爭最為激烈的全美高中排名而論,2016年美國新聞最佳高中排名(U.S. News Best High Schools)中,密蘇里州的高中榮獲4枚金牌,15枚銀牌,和155枚銅牌。排名第一的林肯大學預科學院(Lincoln College Prep.)就在堪城市中心。
而在2016年美國新聞最佳高中排名(U.S. News Best High Schools)中,堪薩斯州的高中榮獲10枚銀牌和106枚銅牌。排名前十的高中裡面,6所都在大堪城地區。
關鍵是,這些頂尖學區的學區房是個什麼價位?眼見為實,看看這套售價$289,500的四卧三衛雙層獨立別墅, 位於大堪城最好的藍谷學區。官方描述為 「這套殖民式別墅佔地11488平方英尺(約1067平方米),戶外綠草如茵,綠樹濃蔭, 活動面積充足。毗鄰的露台可以俯瞰帶圍欄的私人後院。後院設有遊樂區,方便孩子玩耍。
室內裝修完善,設施齊全,採光良好。寬敞的廚房可就餐廚房,帶花崗岩櫃檯, 中心島和不鏽鋼用具。主卧室有獨立的淋浴間、浴缸與步入式衣櫃。一層有寬敞的起居室,全套衛浴設備,和可用作健身房或辦公室的偏房。房價已含房屋保險金。」
再看這套售價$525,000的五卧四衛雙層獨立別墅, 同樣位於大堪城的頂尖學區。官方描述為 「這套完全改建的、聖安德魯斯英國諾丁漢莊園風格的城郊別墅,擁有您夢寐以求的一切!該地區屬於頂級學區房,有優質小學,頂級初中和優質高中,讓您的孩子享受到最優質的教育。別墅白色的外牆簡約純凈,門前的灌木草坪修剪整齊。
室內共設5卧4衛,設計合理。客廳寬敞明亮,落地窗和房頂天窗面積大,採光很好。全新內牆塗料,全新硬木地板、全新地毯和全新花崗岩檯面,設計時尚巧妙, 突顯高雅品味。 卧室套間寬敞明亮,面積大,活動範圍自由。牆上掛飾現代時尚,品味脫俗。後院面積大,草坪樹木賞心悅目,可供您享受午後的悠閑舒適,放鬆身心。
社區幽靜優雅,幾分鐘車程即可抵達高速公路, 鬧中取靜。 周圍生活服務配套齊全,購物,餐飲,休閑一應俱全。」
如此物美價廉的學區房,坐落在全美都堪稱優質的學區內。移民爸爸和移民媽媽們, 你們還等什麼呢?「天涯無處無芳草,何必單戀一枝花」,切勿千辛萬苦、遠渡重洋,好像已經是飛躍了,其實恰恰又回到原點。
一句話,移民美國,何苦非要去加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