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年回京探親前,我首選在京倫飯店住幾天。對該店最初的了解是1985年。北京京倫飯店是中國改革開放初期 (1984年建成) 建成的第一批涉外飯店之一。什麼是涉外?涉外酒店就是只接待外國籍人士,凡手持戶口本的中國土民禁止進入或靠近涉外飯店。該項政策雖然不得人心,中共政府還是厚著臉皮堅持了10多年。
我家住在京倫飯店附近,幾乎每天都要經過它去永安里路口的小鋪買副食品。每當我「試圖」接近或朝京倫里偷看時,都能聽到極其憤怒和不耐煩的吼叫聲: 嘿..,孫子兒,說你那,離這遠點兒 !
改革開放初期,凡能因公進入「涉外飯店」會個客,洗個澡,蹭個飯,買點小商品,或手裡再有點『人民幣兌換劵』的北京人,一般都會為自己驕傲上一年半載的,就連裡面的服務員和清潔工都牛逼的不得了。1985年的涉外飯店代表了北京的高檔次,高質量,高社會層次,和外國味兒。
30年後的2015年,我在京倫飯店官網上預定了一個房間,后因日程有變又在網上取消了。因對京倫不放心,又給京倫客服打了兩次長途電話確認取消預訂。啟程前,我又在其他網站重新預訂了京倫的房間。
到京后,我來到京倫飯店,一進大廳就有點懵。狹小的空間,昏暗的燈光 ,以深灰色基調為主的大廳里全是各類外租的小鋪子,大廳左側還放著一把與環境極不協調的農村風格的實木三人椅。以前的外國味兒變成了30年前的黑龍江味。
在昏暗的前台里站著三位臉色似鋼印的女服務員,其中一位拿著我的護照凝視了很久,還時不時的流露出刀一樣的眼神,好像我是個剛入伙的特務。另一位服務員,看著電腦,用零下30度的語氣對我講: 因為你在不同的時間裡預定了兩次房間,必須支付全部費用。幸虧我將京倫官網的註銷單據留在iPad中才算過關。但京倫飯店粗糙的管理,不友好的店風,野蠻的服務態度給我留下了非常討厭她們的印象。親身經歷告訴我,千萬別相信她們。
當我進入房間后更加失望。京倫飯店的衛生標準幾乎與30年前的大車店有一拼。四壁掛滿了灰塵,破舊的傢具,凹凸不平的破床墊子,骯髒的窗戶,玻璃上存積著厚厚的黑湯。從皺皺巴巴的床鋪不難看出,京倫飯店的客房服務員極其缺乏最基本的培訓。
走進衛生間后,我是徹底的後悔了。老舊和不聽使喚的淋浴開關,破舊不潔的浴缸,骯髒的洗手盆;我隨手摸了一下檯面,黏糊糊的東西沾了一手。為日本人設計的超低型洗手池檯面,每當我洗手或刷牙時都有種往前栽的感覺,可我並不是姚明。
京倫的免費早餐就像幾天前的剩飯,硬的像板磚一樣的法式小麵包能把門牙崩了.....。
凡是京倫飯店的管理層應該做的,他們全忘了。可有一點卻始終牢記在心:節約辦店,按五星級收費,蒙一個算一個!

圖: 北京京倫飯店。 該四星級飯店看上去就像個局級單位的招待所。
如今的北京京倫飯店的管理水平,飯店的硬體和服務質量已淪落成北京澡堂子的水平,這是我這個老北京沒想到的。在經濟的不景氣的今天,京倫還能混多久?
2016年7月9日 平 北京 北太平庄 甲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