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西遊微漫注》(十四)57-59回

作者:裴殷裴殷  於 2020-11-23 22:21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微漫注》|通用分類:文史雜談

《西遊微漫注》(十四)57-59回

這是天地生人的考較

選自《西遊漫注》第五十七回(1)


可是你知道,西遊記從來不寫沒用的詩,沒有跟主題無關的詩作。就好像天地間造物之際,就處處遵循相生相剋之道,凡是劇毒動物附近,一定就能找到解毒之草藥。這是天地生人的考較。而當玄奘的修行遇到要過關的時候,他走過的地方,同樣出現了意味著解毒的蔥蘢草木,對於熟悉草藥的玄奘,他看到蘭竹,應該想到往下應該提升一下氣節。他看到艾葉、蒲花、山茶花、柳條,應該想到自身的心靈也需要清熱去毒。艾葉味辛苦性溫,散寒止痛降濕。蒲花性平味甘微苦寒,清熱解毒。山茶花辛苦寒溫。柳枝柳葉味苦性寒。

但是不知道為什麼,這玄奘就是看見了,想到了,也不入心。他甚至從那漫長綿延的小路,聯想到了包粽子的茭白葉,從粽子想到了龍舟,從龍舟想到了汨羅江。茭白也是性寒解熱毒。這麼多清熱解毒降火的藥材,一排排出現,猛戳他的眼睛,他就是想不下去。這想到熱鬧和娛樂,他反而來勁了。想到誰不好,偏想到那個傳說中抱著大石頭投江自殺的屈原。

就算再不得志的君子,也頂多悶悶不聞於人、默默生存於世,這樣雲淡風輕的心態,才是正品君子。抱著石頭投江自殺的擰巴人,恐怕千古無幾,也虧他想到河底的決心這麼大。說實話,我嚴重懷疑這個傳說,就像傳說有人能砍自己幾十刀自殺一樣的離譜。除非他是把石頭綁在自己身上。

 


呼風喚雨、陞官發財、如魚得水

選自《西遊漫注》第五十七回(1)


人類是有精神肢體的。但是不一定有精神肢體的人,他的精神肢體就是正常的。如果一個人,不是因為個人修養、道德品質高尚、而具有超人的打動力和感染力,他一定是長了精神的寄生肢體。有這種寄生肢體的人,在國內,呼風喚雨、陞官發財、如魚得水。他們自己不知曉,別人也不知曉,是寄生肢體的運作,這種精神寄生肢體是主人,人本身、已是僕從。

玄奘他,一方面強要孫悟空為自己做主、一方面又要強做孫悟空的主,兩種截然相反的想法激烈交鋒中,招惹出來更加離譜的邪念生靈六耳獼猴,這是他自從降生塵世,就開始小心滋養的。

中國傳統文明,是一個極其注重實踐的文明,這種實踐,非但要付諸身體行為,更是要精神和心靈上的實踐。因為按照傳統文明的理念,精神上摒棄、心靈上清凈自潔,均是在鍛煉成就人應有的精神肢體、或者說脈絡,精神的脈絡強盛通暢,會與身體的脈絡聯通。孔子儒學,實乃商周及上古中國傳統文明餘韻之整理,並非獨創而是彙集。《論語》所言道理,不是明清到現在人們以為的理念、理論,個個都是手法。以為是純粹的理論,實在是天大的誤會。古籍中記載,有成的文人,要有所作為的時候,舉手投足間、能牽動天地的氣魄,哪是空學理論能學出來的?

如此深沉廣大的道理,玄奘不懂但是他必須要懂,要想往前走,就必須看破這一絕境。所以菩薩就,精心算計安排下這一大難,必須都要發生,一點都不能少,順序也不能錯,時辰也不能差,這樣他才能,把自己好壞摻雜在一起的,好比爐渣一樣的心念中,提純出來自己。

 


解鈴還需系鈴人

選自《西遊漫注》第五十七回(2)


孫悟空被玄奘趕走,其實他真的走投無路的。並不是真的那些他想去的地方不收留他,而是呢,孫悟空自我感覺自己沒能走到修行的終點,半道回家,是一件在自己這兒都說不不過去事情。你看他,怕自家猴兒笑話自己出爾反爾沒器量,怕天宮嫌棄他做事沒耐性不肯容他久住,怕三島神仙說他不羞,怕去龍宮的龍王們那兒丟面子。其實說到底,是他自己情緒上過不去而已。這說明什麼?說明孫悟空開始考慮別人的感受了哩。另一方面,說明什麼呢?說明了他離位了。離開了自己應在的位置上,做什麼事情都踏實坦然,離開了自己的位置之後,走到哪裡,無論受到什麼樣的排斥和歡迎,其實,都是身在異鄉為異客的感覺,心裡空蕩蕩的。這個原因,是孫悟空走到哪裡都有天涯盡頭感覺的來源。

所以他就又回到玄奘處表示希望回歸取經團隊。可是這個團隊中的他的位置,已被玄奘給掐斷了。玄奘再次驅逐了他,驅逐的理由是:一,孫悟空殺害生命,不仁不善。二,尤其是孫悟空殺生連累了他這個師父。所以要驅逐孫悟空,至於孫悟空是誰安排的,孫悟空本人是不是還有勸善的希望,則不在他的考量之列。特別是,離開孫悟空他還能不能取到佛經,則是他認為,就算是去不得佛經,也不會接受孫悟空。也就是說,孫悟空和佛經正果如果是同步相關的,那也要選擇趕走孫悟空。

孫悟空無奈之下,才忽然想明白,自己之所以走投無路,乃是因為自己是從位置上被驅逐了。自己被驅逐,最終原因並不是自己做錯了什麼,乃是那唐僧負了自己。老大唐僧離位了,眾徒弟就一個接一個的跟著離位了。孫悟空被驅逐了,不該討飯的豬八戒被支開討飯去了,僅剩的一個護法的徒弟沙和尚被支走尋水去了。三個護法都離位,外邪如果還不乘虛而入,那外邪也太愚昧太呆瓜了。

想明白的孫悟空,也想到了在走投無路的時候,往哪兒走路。他肯定想到了一個道理:解鈴還需系鈴人。於是乎他就飛奔落伽山去了,不到兩個小時就到了紫竹林。於是後面的故事就有了延續和解決的機會。

 


不外乎是假聰明、真糊塗

選自《西遊漫注》第五十七回(2)


其實,唐僧要趕孫悟空走,按照道理的話,應該先稟告菩薩的,畢竟,菩薩是孫悟空的推薦人,也是唐僧的恩師。解鈴還需系鈴人。後面的道理是,解決問題要尋找根源去、尋找來源去。這不光是做人的倫理、做事的道理,也是事情本身作為一個獨立存活體、他的分層構造使然。中國人做事情,總是看上去聰明,卻只知道解決表面,問起來深層的理性和邏輯,則是一坨漿糊。究其原因,不外乎是假聰明、真糊塗。

你看當初老孫搗蛋,東海龍王就是上秉天國,小白龍忤逆,西海龍王也是同樣上秉天國,因為他們知道判斷一個生靈是否該殺的決定權在上界,三界內的生靈決定,在玉皇大帝。而作為修行團隊中的成員,他的去留,可不是你這個唐僧能決定的,儘管你是老大、能決定他們修行的成敗。但是一向懦弱不肯做主的唐僧,卻在這個根本就不該他做主的事情上要做主了。中國人做商務買賣,之所以賄賂盛行,一方面是制度使然,一方面是思維方式使然。激生賄賂的制度,也是這變態的思維方式使然。這種思維方式為什麼是變態的?究其實質,仍是離位的思維、促使你離位、促使做的事情離位,不但自己離位,也扭曲別人、別的事物、促使他們都離位。也就是,把自己和別人、和一切,從正常生息的體系中砍斷剝離出來。修行的過程,也是從起步的最底層,一層一層的歸位的路途。歸位之前,先修理好那一層。中國傳統文明,本是一個天然的自我修補的文明系統。

唐僧本是離位下界的,這個事情菩薩是太知根知底了。現在,他要重新認識位置的概念,通過錯誤思維產生錯誤後果,從錯誤中反省和回歸。

 


大恩在先、小怨在後

選自《西遊漫注》第五十七回(3)


從來都是滿臉洋洋自得春光燦爛的孫悟空,今天掛了陰天的牌,別說善財童子見了覺得稀罕,恐怕滿天的神仙,看見了都會認為少見。一向是腦殼被砍得火星直冒、嘴皮都不會松一松的孫大聖,也有受人悶氣的時候、也有無奈的時候呀。滿臉晦氣和怒氣的孫行者來到紫竹林,那善財童子自然一打照面就覺得,這猴子肯定滿肚子不服和不忿。尤其是一臉黑線的孫悟空氣哼哼的脫口而出「有事要告菩薩」,這千載難逢的戲耍良機可不能錯過,挑逗一下猴子,就算冒險一下也值得。所以善財童子馬上調笑孫悟空:「好刁嘴猴兒!還像當時我拿住唐僧被你欺哩?」質問完畢,善財童子馬上展開對菩薩如滔滔江水般綿綿不絕的稱頌「我菩薩是個大慈大悲大願大乘救苦救難無邊無量的聖善菩薩,有甚不是處,你要告他?」

善財童子這下子立碼兒把已經給撐得滿滿的孫悟空給踩爆了,孫悟空的容量到了極限,屋漏偏逢連陰雨,沒辦法,人家踢到了孫猴子的麻骨。可是暴怒之下的孫悟空,脫口而出一番話,把善財童子教訓得連連陪笑之餘,咂吧咂吧嘴,品品味道,竟然是說給孫悟空自己的。孫悟空這樣呵斥道:「這個背義忘恩的小畜生,著實愚魯!你那時節作怪成精,我請菩薩收了你,皈正迦持,如今得這等極樂長生,自在逍遙,與天同壽,還不拜謝老孫,轉倒這般侮慢!我是有事來告求菩薩,卻怎麼說我刁嘴要告菩薩?」

等孫悟空說話,自己就覺得味道不對了。因為他自己,幾乎就是跟他嘴裡呵斥的善財童子、差不多一樣的履歷。他本來作怪成精,被如來壓在五行山下,后因唐僧揭下偈言獲救,菩薩安排唐僧收了他做徒弟,皈正迦持,正在走向「極樂長生,自在逍遙,與天同壽」的路上。既然這樣,大恩在先、小怨在後,還不感謝唐僧、轉倒要拋棄唐僧,還想來菩薩這裡反映唐僧的不是、埋怨菩薩安排的不公。想到這些,孫悟空的肝火就瀉了大半。等到見到菩薩之後,也就少了N多的怨氣,剩下一些委屈、和只想要傾訴傾訴,小孩子一樣,發泄發泄就了賬。

菩薩告訴他,只要是人身,都不可輕易打死。因為就算是那些很壞很壞的人,他們能做人,都是特別特別難得的機會,一旦失去人身,幾乎就再也沒有做人的可能了。一旦再不能做人,那就是下地獄銷號,永遠死掉、真的死掉。之前,孫悟空懂得人身可貴、凡人做人不易。這一次通過教訓,讓他明白了對壞人也不能一棍子打死,就算他們向善的機會渺茫,不到他們壽終那一天,神仙們都不會放棄喚醒他們的努力。之前,孫悟空邁向了菩薩界的慈悲心懷;現在,菩薩教他要繼續前行、跨向更高深的善良慈悲心懷。前所未有的,菩薩留孫悟空在落伽山,而且空前絕後的一住就是四天,這四天,少不了對孫悟空言傳身教。

 

 


看看是祥瑞之氣還是晦氣

選自《西遊漫注》第五十七回(3)


聽聞更高深道理,孫悟空情知自己需要提高,就開始耍賴皮要求菩薩取下金箍兒放自己回家。菩薩說不會松箍兒的咒,孫悟空就表示要找如來。然後菩薩說你打住,我與你看看是祥瑞之氣還是晦氣。孫悟空就自作多情的說,不用看我,肯定是不祥透頂啦。沒想到菩薩說:我不看你,看唐僧……。

其實菩薩一眨眼工夫就能看到過去未來,看一看她自己安排的過去未來,更不在話下啦。她看到那唐僧頃刻之間就有傷身之難,還算定會有人不久就會來到落伽山找小孫。六耳獼猴的所想所為,在他自己都搞不清的時候,菩薩就看清了。唐僧腦袋裡想什麼說什麼,在他自己腦袋裡還空蕩蕩的時候,菩薩就已經看到板上釘釘的了。那沙悟凈找上六耳獼猴,沙僧如何反應,六耳獼猴如何反應,一切都在,不是在菩薩預料之中,而是,一切都在菩薩安排之下。

當然是說,他們這每一個相關的人神妖,他們腦袋裡的每一個念頭、他們的每一個行動,他們以為是他們自己所想所為,可是他們完全想不到,這裡面,有他們自己的想法、有左右他們的觀念的想法、還有菩薩放置到他們腦中的想法。菩薩放到他們腦中的想法、左右著局勢的發展。

 


頗顯老江湖的味道

選自《西遊漫注》第五十七回(5)


一向悶聲不發財的沙和尚,大傢伙都以為他老實巴交又內向的、肯定因為不善言辭才甚少言辭。然而這第一次花果山之行,就打破了大家對他的成見。他雖然沒有辨別妖邪的法眼,可是不但說話機靈得頗顯老江湖的味道,還見解深刻。首先他非常非常清楚,不管是哪個佛祖,只接受凡人前來取經,只有凡人帶領的修行團隊才會得到接待。並且,凡人取經是沒戲的,需要他們這種沒有凡人的人類的身體的高層面生靈來做護法。那凡人的修行取經,一切魔障都是註定的,應該有的,是凡人自己積累下的麻煩,被兌換安排成重重的魔難,通過經受魔難來讓修行人洗清罪業和自我障礙。而他們哥幾個非凡的生靈做護法,也是因為他們哥幾個自己的原因,不能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得解脫,被曾經犯下的罪過給埋入三界,要想解脫,那就是跟隨修行的凡人、通過保護他一起解決麻煩、來獲得提升和解脫。

為什麼他們自己面對魔難就不行了?非要跟唐三藏這樣的凡人一起面對呢?因為真正的解脫必須是通過人類的身體、這一層的肉身的經歷、感受、才能真的償還與解脫。可是他們沒有這個身體。可是如果他們要擁有這個身體,就得投胎做人。投胎做人了,那也就是凡人了,要想修行解脫,仍然需要別的高層面神仙妖怪的來歸順做護法。

這個道理,不光是沙和尚明白,老豬老孫白龍馬,個個都明白。正是因為這樣,一旦發現修行的老師父沒戲了,他們基本上想到的,就是放棄、或者想辦法促使老師父精神起來。如果讓他們自己,誰都知道,去得西天也取不得經。能很快就竄到西天的,是不被三界內很多層面束縛的。不被束縛的話,就談不上解開那一層的債務危機。不能解開那一層的債務,就不叫佛門修行。這一路上所遇到的妖魔鬼怪,都是道門體系的修行方式,他們的修行,基本上是屬於符合人們的一般理解的,那就是越修檔次越高、本事越大、是個基本正比關係。而且他們的修行,也是只解脫自己,不管別人,也管不了別人。可是唐僧呢,一直到了走到靈山,還是沒啥本事的大俗人一個的表現,本領和見解,沒有隨著檔次閱歷提高。這樣也好,就為一路上妖魔們折騰他,帶來了很大的方便。

 

 


我們一直指責他公子哥兒心態嚴重

選自《西遊漫注》第五十八回(1)


人有二心生禍災,天涯海角致疑猜。

欲思寶馬三公位,又憶金鑾一品台。

南征北討無休歇,東擋西除未定哉。

禪門須學無心訣,靜養嬰兒結聖胎。

你瞧瞧,我們一直指責他公子哥兒心態嚴重,拿著放大鏡、從前面的種種細節交代中尋找他心態的蛛絲馬跡。現在終於,作者親自說明,我們的猜測實在是太對了。「人有二心生禍災,天涯海角致疑猜。」他對孫悟空一方面依賴、一方面過度依賴、一方面過度依賴衍生出來的怨恨猜忌,造成了他自解肢體、並且連帶剝離了老豬和老沙的信任、信心,造成整個團隊互相猜忌、分崩離析。但是事情爆發的初期,他還認為自己是真修者、把咒罵、懷恨和嗔怪,當作堅定的表現,認為自己信仰的是宇宙真理呢。可是他這麼堅定的傢伙,遇見妖怪、遇見劫匪,就怕得沒有了人樣。兩種完全相反的表現、奇迹般的集中在他於一身。多麼的不可思議呀。

咒罵、懷恨和嗔怪,怯懦、怕死和奴性,其實,人家本來就是一家人的啦。只不過,咒罵、懷恨和嗔怪,是打著堅定的旗號、來表現自己的。怯懦、怕死和奴性,則是面對強敵、知道咒罵、懷恨和嗔怪只會自找死路,只好用「怯懦、怕死和奴性」這種務實靈活的外交手段來表現自己。

可是,一方面出身偉大時代的豪門、一方面修習偉大的佛法、一方面又窺伺三公、戀念一品的政治抱負的他,怎麼可能內心深處反而裝著「怯懦、怕死和奴性」?過去的人們,實在不好理解,作為這時代的人們,您一定比我還清楚,不是怯懦、怕死和奴性的人,怎麼會在政治中如魚得水哩。

可是作為唐僧,他既然早就篤志修行,既然一路不停的向西,離南贍部洲的俗世越來越遠,為何,他內心眷戀權勢、希圖在紅塵中名利雙收呢?原來我們只是能從小說中偶爾出現的小細節中,揣測出來他的這種細微苗頭,實際上,作者到這裡就明說了,他內心對權勢的嚮往和追逐,一直都很強盛!「欲思寶馬三公位,又憶金鑾一品台。」腦袋裡一直在念念不忘著有那麼一天,取經回到唐國,接受萬眾敬仰、接受各種封號、名垂青史、位列三公……這不跟那六耳獼猴所思所想的「我自己上西方拜佛求經,送上東土,我獨成功,教那南贍部洲人立我為祖,萬代傳名也」一模一樣嗎?

 


你以為誰會隨便告訴人類嗎?

選自《西遊漫注》第五十八回(1)


但是他玄奘,生於盛世官宦之家,只知道羨慕功名利祿,卻因為一直的養尊處優、與世隔絕一樣的,完全不知,那俗世的功名,也不是好混好乾的。「南征北討無休歇,東擋西除未定哉。」其中的風光、背後就是風險,且不說俗世中的風險,但是那東擋西殺的勞心勞碌,就不是一般人受得了的。而且,作為修行人,是要定思慮、無思緒、摒除萬念、乃是痛苦和幸福的感受都要拋灑一空的。而且,他每日的念了幾年的《多心經》,不等於是每天反反覆復的提醒自己要無心無念的嘛,怎麼這幾個月以來,他基本就跟忘記了多心經一樣的呢?

因為呀,這就是執迷心竅、反客為主、被執著名利、的念給控制了。眼耳鼻舌身意六欲六賊,代表了人類肉身、被這個世界外在給予的所有感觸感受,可算作是人類境界的一切。這六賊,一個喚做眼看喜,一個喚做耳聽怒,一個喚做鼻嗅愛,一個喚作舌嘗思,一個喚作意見欲,一個喚作身本憂。你看,喜怒是相反的、對立的,確實是一夥兒,人類感官觸覺感受的一切,不管是相同的想通的相反的、八杆子打不著似的,其實,都是一回事。上界控制人,就是通過這個身體的感觸來控制,簡單又輕鬆、每天再往你腦袋裡扔點什麼想法、什麼Idea,讓你如痴如醉、沉浸其中、渾然認為真的是自己的想法看法感受。

當然了,這麼機密的真機、天機中的天機、絕密中的絕密,你以為誰會隨便告訴人類嗎?千年以往、萬古以來,不知道的亂說,知道的不說。明知而不能說。並非因為想隱瞞人類,實在是,說了也不能讓人們醒悟。你看這玄奘,不知道多心經念了多少遍了,那幾句話不知道重複給自己說了多少遍了,你看他,不照樣似信非信、甚至這段時間以來,他念已經麻木了。他把麻木的不用心、當作無心了。

這不跟真修行,背道而馳了。所以他,還要通過碰壁、通過出現的可怕的魔難,來促使他反思、求諸己身,最終還要回歸到正道上來。「禪門須學無心訣」。不能把麻木當無心、不能把死硬當堅定、不能把騙自己叫修心、更不能把佛法當作滿足自己求名求利求安慰的工具。

當然了,看不破紅塵,怎麼能談得上跳出紅塵。從紅塵中往外跳的過程,肯定是撕心裂肺的、也註定是,你以往的所有經驗和認識都會被打破的。

 

 


老陳和老孫的小容量,都已經封頂了

選自《西遊漫注》第五十八回(3)


這個六耳獼猴的出現和發作,乃是唐僧自己修行過程中的必然,他的修行,只有菩薩和如來能負責,別人誰都不能真的負責,頂多只是幫助幫助、促進促進、鼓勵鼓勵,而現在,唐僧是寧死不去的要跟著自己的人心二心走,這種情況下,作為如來弟子的他,只有如來本人親自動手,來決定如何處理這二心妖猴。可是這時候的唐僧,他目睹二猴、起了悔意、卻沒有決意。那麼,如來只是拿金缽盂捉了六耳獼猴,尚未決定如何處理。如來是不忍殺它、孫大聖是忍不住要殺它。孫悟空掄起鐵棒打殺了六耳獼猴,還教訓如來不該憐憫這個六耳獼猴。由於都沒有領悟善的全部真意和威力,不懂分辨真意與提純,孫悟空和唐僧,因此,都為自己埋下來後面的禍根。

孫悟空不肯保護這樣的僧人,如來安排菩薩領著悟空回去。你看看,為了把悟空送給唐僧,菩薩親自前往,而且為了讓唐僧不再拒絕悟空,菩薩破天荒的真容相見。要知道,自打出發取經,一路上,菩薩從未這樣以真容相見唐僧、跟唐僧講過什麼事情、教導他什麼。從來都是她教導孫悟空,孫悟空再來教導唐僧。而這次為了孫悟空,唐僧也天賜大福、終於有機面見菩薩。這麼大的面子,他還不收下孫悟空么?而且菩薩來了,不是來寒暄、來鼓勵唐僧,而是告誡他!菩薩說的話,一點點迴旋的餘地都不給,斬釘截鐵:「唐僧,前日打你的,乃假行者六耳獼猴也,幸如來知識,已被悟空打死。你今須是收留悟空。一路上魔障未消,必得他保護你,才得到靈山,見佛取經。再休嗔怪。」

要知道,這時候,以老陳和老孫的小容量,都已經封頂了,如果菩薩不出面,這個裂隙是很難彌合的了。可見,唐僧的這個二心,雖然不如其它的妖魔鬼怪那麼恐怖,實質上所代表的危害,可謂空前絕後。

 


現實中,誰會成為這種真正的穿越者、天行者?

選自《西遊漫注》第五十八回(3)


在真假孫悟空到來之前,如來先對普羅眾神講了一段道法,這段道法,端的不是佛教經文,是道教經文。可是,你稍微一看就知道,跟那《多心經》中所講,絕對是一回事情。怎麼一回事情了?講的都是同一個宇宙架構。這個架構,不屬於哪一門宗教、哪一家學問,是哪一家都在描述和了解他。

那如來正講到這:「不有中有,不無中無。不色中色,不空中空。非有為有,非無為無。非色為色,非空為空。空即是空,色即是色。色無定色,色即是空。空無定空,空即是色。知空不空,知色不色。名為照了,始達妙音。」

如來講的,從邏輯上,是一種遞歸,遞歸,看上去每走一步都在重複之前的步驟,日復一日,如驢拉磨,修行中的人,往往是這種感受。可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日久年深,才知道,每一步都在深入,而不是自認為的在原地打轉的死循環。

沒有之中、沒有的深層、還會再次出現有,需要你遞歸進去。有中呢、再深層遞歸下去、會越來越細微到沒有的地步,進入過去西方認為的那種以太中。沒有物質的深層,還有物質,這些物質的深層,又會遞歸到沒有物質的境地。如此迭代遞歸,生生不息,永無止境。(色,不單指物質。)這種迭代、遞歸,不指是數學概念上的迭代遞歸,指跨越不同層面境界的迭代和遞歸。

不能說無就是無了、物質就是物質了,空就是空了,這些都是相對於某個既定層面而言的概念。如果你假定:在你站定的層面、既有的感官,空就是空、物質(形)就是物質(形)。那麼,當你穿越不同層面的過程中,會發現,在行走的過程中,物質會顯得淡化成一無所有、一無所有中無顯露和凝聚出天地萬物。對於每一個層面中的生靈,空、無、有、物似乎都是固定的。可是對於穿越者來說,會發現,這些都是觀察層面給固定的,穿越中,這些都是會變化的、不是固死不變的。

並不是誰都有能力穿越的,這可是真正的天行者。脈路通透了,才能穿行。不只是某個層面的脈路通暢才可以,而且要每一層都通。不只是每一層都通,還要上下貫通。貫通者,自然就是有了強大的精神肢體。

現實中,誰會成為這種真正的穿越者、天行者?

 


他本來就是一隻缺乏耐心和愛心的急躁猴么

選自《西遊漫注》第五十九回(1)


那不倫不類的六耳獼猴尚且善聆音、能察理、知前後,那觀音菩薩也可知過去未來、遇見尚未發生的事情。你想那如來,該是多麼高的水平?他將六耳獼猴用缽盂蓋住,能會不知道孫悟空會做什麼事情、會預見不到孫悟空那露骨暴躁的小心思?大眾上前揭起缽盂,斷然是如來能預見的,他沒有發聲。孫猴子忍不住掄起鐵棒打死獼猴,斷然是如來菩薩普天羅漢都能預見的。但是如來他們誰也沒有制止。

文說:如來不忍,道聲「善哉,善哉。」可是他老人家,有一切大能,為何不阻止孫悟空呀?以他的無邊法力,想要阻止孫悟空行兇殺人,是比捏死一隻蚊子都容易的事情。並且孫悟空不解如來的做法,還反過來指責如來。如來沒有跟孫悟空講道理。僅僅只是簡單的揮揮手:「你自快去保護唐僧來此求經罷。」

你看這如來,怎麼這一刻,被孫悟空給駁倒了?被孫悟空的洶洶氣勢給壓倒了?

孫悟空的暴躁,是由於六耳獼猴變作他模樣耍奸作惡,孫大聖他氣不過,並且他本來就是一隻缺乏耐心和愛心的急躁猴么。六耳獼猴的成長、和變作悟空模樣,根源在於玄奘師父,是他的二心所致,他的二心還左右了老豬老沙,讓他倆也跟著一起起了二心。孫悟空的暴躁,是玄奘的焦躁燥進、與孫悟空的燥進互相激發。孫悟空的燥進,乃是由於他明知是玄奘修行不力,拖延了多少時日。玄奘的焦躁、在於玄奘求功名心的促使,越是求功名、越是修行虛弱無力,結果造成了的欲速不達。

有些事情的發生、有些生物的命運,由於牽扯到修行人的問題,如那修行人不肯自悟,是如來也不能更改的。玄奘以為自己所信仰的,乃是宇宙唯一的真理。事實上,他腦袋裡這種信念,全是妖魔鬼怪在支撐他。虛妄無知的六耳獼猴,正是他二心別念的謄本、假肢體。

玄奘的功名心、並未斷根,那六耳獼猴,在被如來捉住之後,被孫悟空打死,是無法避免的命運。如來慈悲六耳獼猴,想用更好的辦法和手段來解決。可是,他知道玄奘的執著之根未全斷徹、對孫悟空的負面影響力並未消除,不管是他制止孫悟空、還是讓六耳獼猴死,都不能解決實質問題、不能根除。讓孫悟空打死六耳獼猴,唯一解決的是,孫悟空死了一個假身,讓玄奘以後的執念幻想、少一個聚集點,也平息點孫悟空內心的不平衡。

 


可沒有科幻電影中那麼離奇

選自《西遊漫注》第五十九回(1)


「征鴻來北塞,玄鳥歸南陌。」描述的是那趨暖避寒的候鳥,為著生息而不遠千萬里的遷徙跋涉,比如玄奘的修行,看似奔向西方的光明前程,實則是在季節變換的驅使下、為著世俗層面的生存、榮耀而苦歷、艱辛。候鳥不單飛、客路怯孤單,心念志不堅、衲衣容易寒。

往日里任意做姿的飛雲飄絮,都被那日緊一日的西方寒流給吹了個長空如洗,路過的山林洞穴,披滿了雪樣寒霜,平日聽得清脆孤遠的鶴鳴、夾雜著寒風襲來,充滿了凜冽的寒意。

可是,師徒四眾,進前行處,漸覺熱氣蒸人。怎麼著?他們一夥兒來到了火焰山。可是,您知道,假如他們前面真的是火焰山,方才讓他們饑寒交加的西風,怎麼可能是冷的呢……

按道理,溫度再低的寒流,經過火焰山的加熱,吹到西行四人的時候,不會再是凜冽寒風的。並且,寒流攜帶走了熱量,火焰山溫度要大幅下降才對。

這可是怎麼回事?

......

大雁和燕子,都是候鳥。路過火焰山,卻不在這裡停留。那大雁和小燕年年月月南來北往的,也沒有發現火焰山周圍地帶這麼宜居。火焰山,之所以,引不起候鳥們的關注,是因為,這裡是它們鳥兒不知道的一層境界。西風涼,之所以不是西風熱,同樣的緣故唄。對於他們修行者,境界的穿越,可沒有科幻電影中那麼離奇。

 

 


一看就是素質低沒教養的街頭古惑仔出身

選自《西遊漫注》第五十九回(2)


原來這裡流行紅色,是有原因的,原因就是因為這裡就叫火焰山。不但房子窗子是紅的,人種是紅的,連那賣糕滴都是紅車、紅炭紅爐釘。這火熱的米糕,竟然燙得老孫吱吱叫。按道理就算再熱,對老孫來說也不應該是問題,可是事實上你瞧瞧:行者托在手中,好似火盆里的的炭,煤爐內的紅釘。你看他左手倒在右手,右手換在左手,只道:「熱熱熱!難吃難吃!」

不但熱糕燙壞了老孫,後面老孫還因為假芭蕉扇引火燒掉了自己的腮毛呢。當然了根據老孫自我解釋,那是因為他忘記捻避火訣。可是這熱米糕再熱,能燙得什麼大風大浪都經歷過的老孫隨時受不了,顯見不應該是米糕的問題、應該是老孫他自己的問題。

老孫什麼問題了?

原來老孫挨燙,斷然是他自找的。為什麼?因為他拿假鈔買真貨。這等於是什麼,這等於是行騙嘛,騙人財物哩。那不燙他燙誰呀,就得給他點顏色瞧瞧。老孫行騙吃了燙,不從修行的角度反思,結果呢,結果就是他跑到鐵扇公主那裡行騙,照樣挨了燙、被鐵扇公主給煽惑到小須彌山去了。

騙中更有強中手,鐵扇公主騙人的功夫不比他老孫差。而那歷經了五百年江湖漂蕩的牛魔王,狡猾得更是出乎老孫的想象。可是,就算你老孫為了正義的目的,就算你們老牛和羅剎女是為了自保,你們不要這麼耍詐行騙、這麼江湖好不好?一路上,凡是正經想修行的妖怪,哪有你們這麼熱衷於耍心眼的呀?

而且你看那羅剎女、牛魔王,動不動就發怒、罵人、打人、出爾反爾,讓人一看就是素質低沒教養的街頭古惑仔出身。而正是他們自認的聰明耍詐,讓他們夫妻的修行誤入歧途五百年。

 


就開始跟很多中國人一樣...

選自《西遊漫注》第五十九回(3)


我想是,這鐵扇仙,本是妖怪,潛心修得人身,獲得人身之後,開始看重人世間的溫情和苦樂,因此也就樂於為百姓辦這點好事。不然的話,她手裡有能熄火的芭蕉扇、如果不是她本人願意張揚給人們知道、願意跟人類接觸,誰知道她、誰會來找她求她呀。而且從後面老孫遇到的樵夫嘴裡,還能得知,這鐵扇仙,還蠻喜歡跟人們接觸,也不危害四方,那裡老百姓並不懼怕他們,還對他們倆口子了解不少。

其實你想想,牛魔王也差不多這情況。

所以說,當老孫頭來到翠雲山,忽然就聽到了這裡伐木樵夫的詩歌:

雲際依依認舊林,斷崖荒草路難尋。

西山望見朝來雨,南澗歸時渡處深。

這詩歌,您能想到嗎,吟唱的正是鐵扇公主、牛魔王、孫悟空、陳玄奘他們的境地。

樵夫無心給人聽,詩歌本身卻有意。修行好比伐木,早早起床來到這裡,清晨的雲霧中,依稀還能辨認出,這裡是曾經的自己,只是滿目狂妄的執念荒草、固執斷崖、讓人找不到這裡曾經的路。好不容易進得深山,伐木中,遙望到西山飄蕩著大雨。等到結束了一天的伐木,要回去的時候,發現來時跨過的小溪、早已漲滿了大水,再不能跋涉,這可怎麼辦?修行是有天時的、是需要地利的,比你想到的最艱難、還要更艱難。

...

羅剎女、牛魔王是妖怪,紅孩兒,怎麼是人身。嗨,小說後面很明白的說出來了,他們夫妻早就修得人身了呀。那牛魔王怎麼又顯出原身還是一條蠻牛呢?那是因為它魔性未去乾淨的那個魔性原身,並不是他的人身。平日里的牛魔王,是五大三粗的雄壯哥們形像、並不是電視劇中那種牛頭怪形像。

他們夫妻修得人身,卻不能徹底去掉魔性的原身,這是怎麼回事?其實小說中多處都說出來原委,他們原來是勤勉修行、修得人身。修得人身之後,卻開始留戀人生了,開始飽享人生的情愛恩怨,再不願放棄。

而那牛魔王,修得人身、獲得廣大神通之後,就開始跟很多中國人一樣,開始愛擺顯、愛賭博、出手豪闊、不知自己是誰了,最後鬧得家財散盡、還在養成的死面子促使下、委身投靠白富美、以獲得繼續虛榮的資本。妻子孩子裡子、都不如面子。

正是由於他們誤入了歧途,他們養育出來的三昧真火紅孩兒、他們無法繼續修鍊養育、留也不住、只好放逐。

這時候,他們積攢的一身魔性、和人類的劣根性,再也不能擺脫,耽擱在這裡,已經五百年。沒關係,正好是他們積攢的壞東西,恰好是玄奘、悟空老豬他們也有,一樣不缺,於是就在這樣的機緣下,到了了結的時候。

 

 


開動他以前的歪腦筋...

選自《西遊漫注》第五十九回(4)


而那鐵扇仙、牛魔王,從他們跟附近民眾的關係上看,他們本來也是信奉差不多的價值觀的。首先就是牛魔王夫妻雖然魔性大、但是性格和藹、喜歡結交民眾、真正和百姓打成一片、從未聽說他們有吃人傷生的劣跡。您看看這一路上,跟當地百姓打成一片的妖怪,有幾家呀?並且從後面鐵扇公主、牛魔王對孫悟空,思維情感的人類特徵是挺濃厚的,真的跟人差不多的了。

所以說,單單就這一方面,無論是如來佛還是玉皇大帝,都不會說把牛魔王夫妻給趕盡殺絕,而是想辦法度化他們。況且,他們還已經修得人身,更不會說要滅他們。可是,咱們說他們夫妻好的一面,那是在一般情況下,當遇到他們內心最鬧心的事情、遇到挑戰刺激心靈的時候,他們倆就沒這麼有氣度了,他們就表露出來了另一番邏輯,完全暴露出來了他們修行的短項。

當然,首先是孫悟空自己犯憷了,孫悟空一聽那樵夫說到這鐵扇公主羅剎女是牛魔王的老婆,當時就驚呆了,為何驚呆了?乃是因為他自認跟牛魔王兩公婆是冤家。他自認冤家,乃是之前那牛二要報仇,牛二要報仇,乃是認定紅孩兒被觀音收走是受苦為奴去了。可是孫悟空緊張得頭皮發麻,最主要原因,還是在他自己的認識上。

為何這樣說?當初在解陽山破兒洞撞上牛二的時候,那牛二忿忿言到:「(聖嬰大王)是我之舍侄,我乃牛魔王的兄弟。前者家兄處有信來報我,稱說唐三藏的大徒弟孫悟空憊懶,將他害了。我這裡正沒處尋你報仇……」瞧見了吧?牛大、牛二、羅剎女,全都認為紅孩兒被觀音收走、是件撕心裂肺家破人亡的壞事情、是與人為奴去了,他們沒有一個認為紅孩兒被度了是一件天大的喜事。

可是當時的孫悟空,還是蠻清醒的,知道這牛二黑白顛倒、不知好歹、不識起倒。但是經歷了牛二事件之後,孫悟空自己就結下心結,真的認為自己請觀音來降伏紅孩兒、度他做善財童子這件事情,是壞事了。那麼他自己一膽怯、自認理虧,說話就沒了底氣。並且同時,他沒能從修行的角度認識和處理問題,就絕路求生、開動他以前的歪腦筋,希望通過耍手段來解決這眼前的公關危機。

 


有資格有能力跟上天協商未來

選自《西遊漫注》第五十九回(4)


其實是孫悟空的歪腦筋、激發了羅剎女和牛魔王的魔性。於是乎那羅剎女一聽到孫悟空的名頭就怒從心頭起,一見到孫悟空這把小身骨就惡向膽邊生。正是孫悟空以騙入手、劍走偏鋒,結果互相糾結不休,達不成協議,負面的東西和負面的東西、互相激發互相激斗,修道人和修道人撕破臉皮、斯文掃地、一地雞毛的鬥了起來。

孫悟空佯裝不知紅孩兒是誰。羅剎女一眼瞧破孫悟空的小心眼。孫悟空說那紅孩兒得了正果,羅剎女說你害得我母子再不能相見。孫悟空心虛陪笑,羅剎女火上澆油。羅剎女許諾:「潑猴!少要饒舌!伸過頭來,等我砍上幾劍!若受得疼痛,就借扇子與你。」孫悟空伸腦袋讓隨便砍,可是砍不動孫悟空的羅剎女,不遵守諾言、撕破砍人協議,拒絕履行合同。第二次,孫悟空設計鑽到了羅剎女肚子里,威脅之下再次簽訂借扇子合同,等到孫悟空履行合同條款出來之後,她又以偽劣假貨供應孫悟空,再次違約。

前面的兩種事情說明了什麼?說明了羅剎女在修行認識上的嚴重問題。第一個就是修了幾千年、獲得了長生和神通的羅剎女,竟然不知道修行的目標到底是什麼。通過她兒子被觀音菩薩收走之後,他們的看法和痛苦反應上,你就知道,她不知道去觀音那裡才是獲得真正的解脫和幸福了。她的觀念中認為,有了人身、有了高於人類的生命和能力,再來人世間享受人世間的愛欲情仇,這就是修鍊的目的了。正因為如此,她才如此的熱愛人類、熱愛人類的對待聖賢般的尊重、熱愛為人類做好事。說白了,到底還是個世俗中的人。她對修行的認識,基本上跟人類一樣,人類對修行人是尊重和敬仰的,但是想到修上去之後無情無欲的日子、是清湯寡水沒幸福樂趣的、也就是說是受不了的苦。

第二個就是,她不知道,不但人類不能輕許諾言、更不能不兌現諾言,一句話,她不知道許諾的重要性、和對自己的偉大意義。作為修行人來講,其實這時候的孫悟空也一樣不知道,諾言、合約是多麼緊要、生死攸關的大事。

話說,為啥說話一定要算數呀?幹嘛不能撒撒謊。能通過撒謊解決的事情,就動動嘴皮這麼輕易,幹嘛要費那麼大功夫、那麼多痛苦去兌現,是不是軸人一根筋、偏執狂呀?就像很多國外人,個個都是頭腦簡單的大笨瓜。

其實,哎!天大的秘密、天大的秘密。自古以來、所有的文化都反反覆復、嘮嘮叨叨、不厭其煩、從不疲倦的告訴人們,說話要算數、說到要做到。這裡面,肯定是,有著對人們特別特別重要、卻又不能直說的秘密呀。

說話要算數、說到要做到。這不是頭腦簡單,這是對人類的念力的培養和訓練。作為修行人,你的念力就是一切,你的念力、意志力的乾淨和純凈程度,同時就是檔次和強大的程度。念力、意志力越來越強,說到的如果一定會做到,就等於是有資格有能力跟上天協商未來,就等於是能輕易改變自己的命運。作為修行人,就等於是你有創世界的能力。因為這個世界,就是上天用念力、他的意志力創造的,用他的意志力維持的。說話不算數、說到不做到的人兒,你們不知道,你們丟失了多麼巨大的能力、多麼巨大的幸福源泉。

第三個就是,她不知道,說話不算數、耍小聰明小手段,最終都要落空的,就算你眼前真的一時解決了、得到了,最終都要找上門、要失去的。

第四個就是,用暴力來解決問題,從來都不曾真的把問題給解決了。

說到這裡,您一定想到了,羅剎女的上述四個問題,同時就是羅剎女、牛魔王、孫悟空共有的問題,也是玄奘老哥也經常存在的問題。他們哥兒幾個,在這方面、是一根線上蹦達的幾個螞蚱。

 


相貌稀奇如羅漢下界

選自《西遊漫注》第五十九回(5)


您注意到沒有,這裡的人們,對老孫哥兒仨的恐怖感很低。扭捏斯文狀的老孫撞見的老漢,見到獠牙猙獰貌的猴哥,只是吃了一驚。等到老孫說完來歷,那老者立碼兒放心笑了,甚至表示自己是一時的老眼昏花,才做出不禮貌的吃驚表示。老漢的話當然是給老孫面子和台階,可是同時能看得出來,他對老孫並不十分害怕。等到老者見到了完全沒有人樣的八戒、還有老沙,也不覺得他們是怪物,卻是認為他們倆相貌稀奇如羅漢下界、這老哥是又驚又喜。

後面那老孫買糕,乾脆那買糕少年對老孫直接無感,一丁點兒驚訝都沒有。大聖拔根毫毛,變個銅錢,問那人買糕。那人接了錢,不論好歹,揭開車兒上衣裹,熱氣騰騰,拿出一塊糕遞與行者。

再等老孫竄到翠雲山芭蕉洞遇見的樵夫,樵夫也完全沒有把孫悟空不當人看。行者近前作禮道:「樵哥,問訊了。」那樵子撇了柯斧,答禮道:「長老何往?」

這說明了什麼?一方面,可能說明了這方土地的居民,見慣了怪模怪樣南來北往的人。更可能是,表明了玄奘師傅去掉了對徒弟們醜陋樣貌粗鄙舉止的分別心。當他不再自我清高、有嫌棄分別心,別人眼裡的他的三個徒弟、也不那麼引人驚恐了。當他具備了這樣的寬容,聖賢聖僧的儀態涵養,就不知不覺的具備了。

 


孫行者,拿了假扇、引火燒身

選自《西遊漫注》第五十九回(5)


可是這次扛來的芭蕉扇,註定是假的,因為還有那個牛魔王沒有降伏呢。沒有降伏牛魔王,過了火焰山也沒意義呀。所以不能讓他們過去,也不可能扛回來真扇子,這一關的攔路虎是牛魔王和羅剎女兩個人,只擺平其中一個、而且不是主要人物,這是不行的。而且還有一個主要原因是,這次擺平了羅剎女提供芭蕉扇,不是出於心甘情願、不是她真的想明白了應該給老孫他們芭蕉扇。

不能降伏他們倆公婆、就等於不能降伏自己的心魔。不能降伏心魔,乃是不知道摒思凝神的至關重要、尚未領悟這個要點。你看那孫行者,拿了假扇、引火燒身。老豬沒心沒肺的取笑他:「你常說雷打不傷,火燒不損,如今何又怕火?」行者道:「你這獃子,全不知事!那時節用心防備,故此不傷;今日只為搧息火光,不曾捻避火訣,又未使護身法,所以把兩股毫毛燒了。」獲取扇子的時候,老孫就已經大意了,在搧火的時候,老孫依然大意。鐵扇公主被迫給扇子的時候,壓根兒就沒說給他的是真扇子,羅剎女說的卻是「有扇有扇!你出來拿了去。」可是,你老孫也沒說索要真芭蕉扇嘛,老孫說的話是「快將扇子拿來我使使。」

如果在修行過程中,這個以假亂真的過程,就好比你隨便拿一個常人層面的、似是而非的道理,來當作修行所在層面的道理,一樣的狀況,結果就自己引來了麻煩,不知道是自己糊裡糊塗,還以為自己冤枉。魔難中,還為自己能堅持而頗為怡然自得、認為自己很堅定、在進步。實際上,是走了岔路。

播器庫

博客群

手機應用

隨你點播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5-1 19:06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