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西遊漫注》第六十二回

作者:裴殷裴殷  於 2020-8-2 23:37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西遊漫注連播|通用分類:文史雜談

《西遊漫注》第六十二回

 

第六十二回(滌垢洗心惟掃塔  縛魔歸正乃修身)
(1) 洗心塔
(2) 紙燈籠
(3) 帶枷行乞僧
(4) 三年大罪災
(5) 玄奘掃塔
(6) 問
(7) 萬聖龍王一家竟然不是原住民?
(8) 三藏變了
(9) 跟你想的都是反的

 

(1)洗心塔

懂得了真善,還要有識人之明,識人者當然首先得能深刻的辨識自己內心的種種。就像前面一關,不懂得真善的傢伙,首先禍害的不是別人、正是自己,鬧得自己陰陽分崩、五行錯亂,空有神通,也終究要墮入魔類、墮入完蛋的深淵。

然後就得需要有識人之明,就是本回直言不諱的事情「滌垢洗心惟掃塔,縛魔歸正乃修身」,是的,善惡不辨的當兒,是難於真正修心的,修也是只能淺層的打掃打掃。等到懂得了真善,那麼就會發現,自己跟唐僧一樣,滌垢洗心只能掃到第七層,到得第十層,就腰酸背痛,讓你往上去,也沒那膽氣、也沒那力氣往上走了。
在火焰山前,四大金剛、金頭揭諦、六甲六丁、護教伽藍與過往眾神在收服牛魔王后,前來叮囑鼓勵唐僧,四大金剛就說得很清楚,說唐僧是「十分功行將完!」看到四大金剛這麼說,您肯定會覺得,四大金剛的意思是唐僧的修行將要圓滿結束了。或者,您明明知道,這西遊路途才剛剛臨近一半,四大金剛這麼說十分功行講完,指不定是忽悠唐僧呢。來個精神勝利法,讓唐僧精神激動一下,然後自動地自己給自己擰發條:「竭力修持,勿得須臾怠惰。」

嘿嘿,其實么,人家說的十分功行,也只是說你目前的修行境界是第十重大天嘛,你可不要想歪嘍。一共多少重?一共十三重?嘿嘿,何止呀!就等他們過了這一關,那也就是十三重走完。往下呢?往下還遠著呢。

既然內心善惡分明,自然就陰陽和合、五行聯絡,到得這一境地,內心中的大千世界,同樣自然就碩果秋實、營氣守魄、一派收藏氣象。而他所對應的王城,也是一派王者氣象,壯麗恢弘。就如詩中所言:「龍蟠形勢,虎踞金城。四垂華蓋近,百轉紫墟平。玉石橋欄排巧獸,黃金台座列賢明。真箇是神洲都會,天府瑤京。萬里邦畿固,千年帝業隆。蠻夷拱服君恩遠,海岳朝元聖會盈。御階潔凈,輦路清寧。酒肆歌聲鬧,花樓喜氣生。未央宮外長春樹,應許朝陽彩鳳鳴。」

龍蟠形勢,虎踞金城。說得就是此地風水實屬上佳的王城風水寶地。四垂華蓋近,百轉紫墟平;神洲都會,天府瑤京。說得是異度空間的脈絡相連。玉石橋欄排巧獸,黃金台座列賢明。說得是此地官民有神靈護佑,尊賢重道。萬里邦畿固,千年帝業隆。說得是此地王氣絕非一朝一夕,而是有千年的悠久歷史了。蠻夷拱服君恩遠,海岳朝元聖會盈。說得是此地不但是王城國度,還是上邦之地,頗似大唐長安國,這裡的皇帝乃是王上的大王。

這麼地位尊崇的上邦皇帝,不但不吹噓自己掌握著宇宙真理,還尊賢重道敬修行。可偏偏這裡的皇帝,又是個肉眼凡心的愚迷之徒。其實么,這個地位尊崇的大皇帝,對應著唐三藏他這一層的修行認識:尊道修道、向善勤勉,卻又在私心雜念上,分得不清,把那狡猾隱蔽的凡俗邪念所對應的妖魔道之萬聖老龍和九頭蟲,也給當作修行之正念了。所以那,十一十二層寶塔是空的是髒的,而那十三層寶塔中,端坐著兩個專門來攔截打探修行正念的妖精。

四眾行彀多時,前又遇城池相近。自然是唐僧還沒修到這一境界,表示完全看不懂。唐僧勒住馬叫徒弟:「悟空,你看那廂樓閣崢嶸,是個甚麼去處?」孫悟空火眼金睛、一看就見帝氣紛紜,當然是王城帝都。就憑幾間房子,你就斷定是王城了?八戒以為老孫信口亂說,為了表示自己見多識廣不好騙,八戒就擺起了譜:「天下府有府城,縣有縣城,怎麼就見是帝王之所?」

老孫說話,現在是水平大增,給出的是當前時空層面的客觀依據:「四面有十數座門,周圍有百十餘里,樓台高聳,雲霧繽紛。」這種建築規模,當然是「非帝京邦國,何以有此壯麗?」其實人家老孫有另外時空層面的更確鑿依據,但是,現在的孫悟空水平高上去了,知道這老弟看不見,不如不說,要說就說他能懂得的層面的事情。

可是偏偏沙僧聽出來點味道,就故意的想考考孫悟空眼力。於是就先誇后激:「哥哥眼明,雖識得是帝王之處,卻喚做甚麼名色?」猴哥你不是懂風水懂觀象么,索性乾脆就像那些易經高手觀象大師們一樣,把這裡的名稱也給算出來唄。

孫悟空神通再高明,也沒有這種境界啊。聞得沙僧這麼說,老孫就白了他一眼:「城門上又沒有掛牌匾,我咋知道嘛?到城裡去問問,不就知道了,多簡單的事兒嘛。」

 

第六十二回(2)紙燈籠

依靠起卦推演也好、依靠觀象深查也好,真正的高手,不需要憑藉其他任何歷史人文地理知識,就能知道一個地方的地名、以及風土人情、過去現在的等等。

是呀,一個地方的名稱也好、變更也好、一切的一切,均是早有安排。既然有安排並且註定要發生,那麼從安排的初始層面,就會有一層一層驅動的演變跡象在傳遞。並且,發生過的事情,也有痕迹的存留,一層一層的遺留在那裡。所以說,沙僧對孫悟空的擠兌,表明了他實際上知曉此種事情,只是尚未到達這種境界。在他眼前的大師兄,擺出一副可能具備這種境界的樣子來,他就順手牽驢的給孫悟空腳下墊磚頭了。

從沙僧的玩笑中,其實可以看到他修行的境界,的確已經遠超凡人。從他所問的問題中,和孫悟空的回答中,也同樣可以看到,他們尚未到達的境界。

孫悟空,一向是採用用耳辨音、用真眼觀象、用召喚和溝通一方神靈(屬於是一種祝術的最高級技術)。日常人們所熟悉的,是屬於從對方說的話中,用一種道理和倫理去衡量;再加上用肉眼和形成的經驗,去從對方的舉止等各種跡象中去判斷。這兩種日常運用的,就是屬於《周易 繫辭》中所說那種
「百姓日用而不知」的「道」。我們日常所運用的交流溝通手段,實乃修道的技術。
應許有大把人反駁我:你肯定說反了,是從百姓日常生活手段中提煉的修道技術才對吧?有這種看法的,百分之百就應對了《繫辭》的下一句「故君子之道鮮矣」

關於「百姓日用而不知」,可不要相信歷史上明末一個叫密雲禪師的二貨的不懂裝懂的解釋。他的循環邏輯的解釋,還不如文盲。

為何說,人類的日常溝通生存手段,實際上是修道的技術?說到這個,就要回去西遊記開篇去了,也就是為何會有了這個世界、這裡的萬物。這裡的一切,是從深層向淺層推演構造的,修行是為了逆向走回去。構造這個世界,是為了有人能逆流而上走回去。為了能往回走,就會在創世紀的時候,就鋪就走回去的路。

這些路途,就隱藏在,我們渾然不覺的一切周圍中。

本來么,寫寫對西遊記的觀想,沒想到要深究這些方術和易理,一說起來就容易收不住,也容易擋著人。只是出於總有二貨出沒說些神龍不見首尾的沒頭腦的怪話,似乎他很高深很懂很玄的樣兒,誤導無辜。

我知道,在現在這個浮躁的世界,幾乎沒幾個人能讀懂易經,實際上,關於易經的一切秘密,都在《繫辭》、《文言》、《說卦》、《序卦》、《雜卦》中抖了個磬盡。總有人覺得我說得很高深玄虛、似乎也是玄玄乎乎的模樣。實際上,咱一向很清楚,沒超過易理的範圍,咱家說話界限一開始就劃定了,界限就在三界內。之所以,會引來質疑,乃是因,不學無術者有之。蓋因百十年來,談玄論虛,不學無術者眾;拜毛崇科學者,則亦是大腦中一窮二白三無恥。二者的共同點是:妄和虛。

「聖人有以見天下之賾,而擬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謂之象。」賾,深隱於各個層面的道和紋理、脈路通道。聖人能看見,並且知道,一般人看不見,所以就想辦法,用日常百姓能看見的東西和事物,來比擬,方便一般人明白理解。而這些能被挑選用來比擬的可見可知之事物,實是深層紋理所演化對應到表層的,一脈相承。這不是從表面上總結,是從深層往表層推演。

什麼是天人之際?子曰:「君子居其室,出其言,善則千里之外應之,況其邇者乎,居其室,出其言不善,則千里之外違之,況其邇者乎,言出乎身,加乎民,行發乎邇,見乎遠。言行君子之樞機,樞機之發,榮辱之主也。言行,君子之所以動天地也,可不慎乎。」您看人家孔老夫子說得多明白啊!人體、思想和世界的對應變化關係。是不是,咱也都,很清楚明白的,全都細細的說過?

古代的,伏羲、文王、孔子時代的文字,背後都有他們深刻的時代背景的內涵。那些時代和內涵,俱已消失在深層。世間在淪落,人們的境界檔次越來越低級,其實是人離那些道,越來越遙遠。

西遊記,是把這一切,也都深深的隱藏在驚險和有趣的故事情節中,作者本事大得很,他能讓你,把這一切,都視而不見,明明就擺在那裡,一一在列,可是你就是,看也看不見。

就比如,通過這裡眾僧所告,您可以知道「此城名喚祭賽國,乃西邦大去處。當年有四夷朝貢:南月陀國,北高昌國,東西梁國,西本缽國。」這是能看得見的。看不見的是什麼?這孫悟空他們所從東來之處,是西梁國嗎?是火焰山呀。火焰山,祭賽國的人能過得去嗎?他們說的西梁國,是西梁女國么?怎麼可能哩!不但西梁女國的人不可能走到這裡,而且,西梁女國的人,都沒見過男人。

是西遊記寫錯了吧?怎麼可能哩!是人家三藏一眾,又到了一重新的境界。這裡發生的,不是過去境界中的。西遊記中您一定注意到一個事情,那就是,孫悟空豬八戒沙僧他們化齋,都是垂直於西行道路,往南北方向化齋而去,從來不走回頭的路去化齋。就包括,剛剛通過通天河之後,孫悟空寧可往南跑幾千里化齋,也不往回去跨過幾百里的通天河。那是修過去的境界,萬緣皆了,不能回去的。而且,他們化齋,也不往西去。那是尚未抵達的境界,化齋結緣與了緣,都還沒到。

就包括,在剛剛抵達祭賽國城前,孫悟空他們幾個人的問與答,就涉及到了修道的技術,只是您,不明就裡。

孫悟空對沙和尚的回答是,自問自答:「又無牌匾施號,何以知之?須到城中詢問,方可知也。」這裡面,又涉及到修道技術運用的貫穿的問題。且不多論。因為基本上所有的讀者,您都沒那種精神肢體、另外時空中的筋脈血脈和身軀,說亦無用。

關於現在最為流行的科學技術,我只對牛頓曾經說過的一個意思,深有同感,那就是,數學,科學的基因和基石,只是描述性的,從不揭示什麼規律,我也發現過這個本質。數學,從引入小數、實數概念起,就被拘禁在單一層面的時空中。而或許只有數學的早期開創者們知道,數學,曾經能涉及很多層面的時空。

中國古人怎麼就只採用簡單的整數呢?很長的歷史時間裡,古人也採用過小數表示,只是從未重視。乃是因為,那時的數學家他們清楚,現象繁雜、時空層面無數,事物的數目稍有變更,時空就變化了,積累到九,就會有重大變化。沉溺在小數的細末描述中,實無必要。而且,小數所涉及,與整數、高位數,完全不是一個層面的。在這種考究下,還不如棄之不用,不如進入那個層面去處理。怎麼進入?您有那個層面的身軀,自然就知道了。對呀,現在這個社會的人們,對比過去時代的人,簡直是,就是只有一張空殼。

如果現在的科學技術想要突破、想要去掉那些可惡的副作用、給世界帶來的毀滅性副作用,那就只有一條路:往回走。重新從單一空間的平面,拉伸恢復到多時空層面。如何拉伸?那你不得首先要知道真正的世界之構造、多層面構造原理,才能拉伸么?

 

 


第六十二回(3)帶枷行乞僧

自從熄滅了心中的燥火,唐僧一夥走路也輕快得跟飛奔的馬兒一樣,不一日就行過了八百里的路程,嘖嘖,這就是辨明真假之善,心神清澈凝聚之後的狀態嘛。

然後就是一首詩描述了三藏這一境界之世界:衰敗的野菊花瓣還沒有掉落完,梅花的新蕊已經悄悄的露頭出來;這世界的居民獲得個好收成,家家豐足、戶戶飯菜飄香;陰陽和合、天地清朗、只待冬藏,這世界已經有神靈入駐運作。

境界生機盎然,王城一派繁榮氣象,按道理說,這人應該修行得頗為不錯了哇。尤其是,唐僧的糊塗偽善、已經去偽存真,開始有一派莊嚴;悟空的武力神通、也越來越融入慈悲的因素;唐僧和悟空,修行的認識上,正在互相接近。

唐長老策馬奔城,該城市繁華熱鬧,衣冠隆盛,也就是販夫走卒、人人衣著鮮亮、穿金戴銀的,豪華得很。然後,就像很多小說情節的轉折一樣,在華麗麗的背景中,突然鑽出來十來個強烈反差的角色來,原來是一群衣衫襤褸不說、還披枷帶鎖,披枷帶鎖也就罷了、甚至是在叫花子一樣挨門串戶的乞討的和尚呢。

自然,故事情節的焦點,一下子就拉向了這群不堪之徒。唐三藏滿臉不忍的嘆息道:「嘖嘖嘖,瞧瞧瞧,好慘好慘,咱們同行耶!兔死狐悲,物傷其類……悟空,去打聽打聽。」

悟空湊上前去,剛一開口,那群和尚突然撲通撲通的跪了一地。然後鬧得孫悟空心裡也撲通一下:糟了,莫不是我嘴臉太難看,又把他們給嚇趴下了?想到這裡,孫悟空不由得腦門一拍、眼睛一閉……可是接下來,老孫沒有聽到預想中的「爺爺呀!奶奶呀!見鬼啦!」之類的驚恐呼喝,反而聽到的是:「爺爺呀!我等是金光寺負屈的和尚。」等孫悟空再睜開眼睛,眼前是一雙雙熱切的眼睛……

定理是:初次看到孫悟空三兄弟嘴臉,而表示不害怕的,要麼是神仙,要麼是妖怪。然而這些和尚,都是鋼鋼的凡人,為什麼見到孫悟空,也不害怕了呢?凡人的好惡,都是情緒、感情,感情么,在不同的環境和條件下,決然是變來變去不守恆的。

假定,是在這金光寺和尚吃香喝辣受崇拜的年代,孫悟空出現在他們面前,百分之百的,這幫傢伙會癱倒一地、或一鬨而散。凡人思想里的美醜觀念,自然就是這樣的了。別看他們修行,沒有能區分真假善惡的時候,也還是凡人一個呢。

但是,但是,就從這群和尚沒有害怕孫悟空的表現上,你就能看出來,這群和尚的境界和不足。境界,就從他們面對獠牙猙獰的孫悟空,沒有感到害怕。他們對於美醜的認識,隨著深陷冤屈拷打、苦歷掙扎求生,強烈的長期的痛苦,早就磨去了他們心中的那些常人世俗之念。在寺廟裡養尊處優的修行多年,沒有入門;反而在這種強迫的痛楚、屈辱、絕望中,就像剝皮抽筋一樣,三兩年就拔去了那深入心靈和身軀的假筋假皮。修行中的慘烈,莫不如此,有多少人能受得了啊。說真的,這群和尚能苦撐到現在,也足見他們內心意志的剛強。

他們非但不懼怕孫悟空,甚至還能透過孫悟空猙獰的面孔,看到他其實是個大好人,隱隱約約的能看到孫悟空的菩薩相來:「雖然不知道你們是從哪裡來的,我們看你們都有些面善。」
他們的不足呢,也就體現在這個:跪倒、口稱爺爺、和「不敢在此奉告」。出家人的尊嚴氣概沒有了,長期的迫害中變得很膽怯。一方面無懼、一方面膽怯,糾結得很。身上的枷鎖、跟心裡的枷鎖,是一回事呢,您不覺著嗎?

 


第六十二回(4)三年大罪災

唐僧帶著徒弟們,跟隨披枷戴鎖的和尚們來到他們的金光寺。這師徒們剛一進山門,又是跟繁華都市形成強烈對比的破蔽蕭條景象:「古殿香燈冷,虛廊葉掃風。凌雲千尺塔,養性幾株松。滿地落花無客過,檐前蛛網任攀籠。空架鼓,枉懸鐘,繪壁塵多彩象朦。講座幽然僧不見,禪堂靜矣鳥常逢。凄涼堪嘆息,寂寞苦無窮。佛前雖有香爐設,灰冷花殘事事空。」

然後,不由自主的,那三藏就觸景生情、淚水滴滴答答的就落了起來。修佛場所,如此荒蕪冷清,就他的心腸來說,值得心酸。可是,可是佛祖菩薩他們都不當回事,三藏你悲個甚哩?後面聽那些僧人訴說原委,三藏這才醒悟過來,寺廟破敗、僧人遭遇生死大難,雖然有朝廷上皇帝的糊塗昏聵,也主要是因為這些和尚們,合當受此大劫。

看見沒,唐三藏,比起以前來,還是大有進步了哇。他,看問題,雖然還容易被表面現象給迷惑,但了解清楚事情之後,不再只沉溺於俗世間的苦樂是非的道理中了。假如,玄奘他不曾西遊,他在大唐長安國,不就是跟三年前在這個祭賽國金光寺的和尚們一模一樣的尊崇待遇、聲明顯赫,而且,跟他們一模一樣的,不入修行的門庭,還是完全的大俗僧一個。如果他在大唐國遇到這同樣的血雨和誣陷拷打,百分之百,他會跟這群僧人一樣,沒有神通法力,不知內審,只知道死扛,依靠吃苦煎熬,卻無能升華上去。

但是,畢竟,玄奘他已經經歷種種歷練,境界一步步的升華上來,再不是當初的那個公子哥兒名人和尚了。遇到災難,乃是註定的劫難安排,這個無比寶貴的認識結論,是孫悟空教給他的。他走過來之後,看到眼前的這群和尚,回想當初的自己的經歷的開始和結果,已經真切的體會到老孫說的這個道理啦。

現在,當他鄭重的把自己的兩點總結告訴和尚們的時候。和尚們聽到第一句「一則是朝廷失政」的時候,估計心情是歡欣鼓舞、終於遇到知音。因為前面和尚們一直在訴苦、訴說朝廷的昏盲、和自己的冤枉。和尚們聽到第二句「二來是汝等有災。」當玄奘說完這句話,恐怕所有在場的和尚們,都渾身一震,豁然開朗。遭了三年大罪、活到今天,就是為了能有資格檔次,聽到這句話。

金光寺佛弟子和尚受冤屈、死亡大半,寺廟荒蕪,佛祖菩薩不聞不問。有下界妖怪小偷來偷靈芝草,上界的神仙法王金剛力士等等一概不聞不問、裝作不知道。王母娘娘的靈芝草被偷了,三年了王母娘娘、玉帝、天庭不聞不問。如來的舍利子被妖怪盜走了,護法、菩薩、佛祖也不聞不問。知道孫悟空他們一夥兒走到跟前兒了,這才派神仙託夢給他們,告訴他們快出頭了。

這寺廟中的三輩和尚和滿朝廷的大臣公卿,遇到血雨失寶,不知是妖怪出現了,卻認為「不知天公甚事見責」。遇到異象災禍吧,的確不是凡世間的直接原因,可是,可是哪本古書上也沒下定論,一定是上天見責的,《春秋》里有這樣說嗎?而且,假定他們沒水平知曉妖怪,上天讓這種妖怪肆虐得逞,問題的根源的確在你們和尚自身、朝廷自身。這時候,你瞧瞧,你們都捫心自問、真心的反思檢討自己了么?沒有耶。為了應對災異,那你看他們在幹啥——「延請道士打醮,和尚看經,答天謝地。」結果呢,老君他們沒人搭理道士,佛祖他們沒人搭理和尚。

也不是一直沒搭理,最後還不是託夢給他們了嘛。其實,這場災異,正是菩薩佛祖他們安排的,對於他們這群和尚來說,碌碌無為的在廟裡修再多年也沒用,沒有經歷實際的考驗歷練,空談佛理,只會越修越傻。利用妖怪的偷竊、給他們製造苦礪超脫的機會。那死去的兩代和尚呢?人家自有佛祖安排,佛弟子向來看輕生死,死有甚怕?死了就一了百了,再次投胎,重新乾乾淨淨的再來過。其實,這三年,這群和尚,他們經歷的所有屈辱和苦楚,都是註定的,有目的的,換句話說,菩薩他們一直在看管著呢。

因為,畢竟,這群和尚,還是真心的在修行,起碼,是真心的想修行。你看他們,受了這麼大的苦楚,對他們來說,也看不到神仙們來講公平的那一天。可是,他們,你看,他們從來沒有埋怨過佛祖菩薩老天爺,他們卻是「日逐家只是叫天叫地。」在座的各位,假如這事兒您攤上了,千般拷打,萬樣追求,面對全國人的鄙視唾棄和仇恨,每日在最繁華的都市,過著地獄般的日子,沒有希望,每晚閉上眼睛都不知道還有沒有再次睜開的機會。對於您修的佛或道,您會有這群和尚的這種堅毅和堅信不怨么?

 


第六十二回(5)玄奘掃塔

然後呢,唐僧就開始掃塔了。從本回的題目就可以知道,在這裡掃塔意味敬佛、意味修心。雖然,曾經,很長時間,玄奘師父老哥基本不懂什麼才是修心。這些年來,他慢慢的懂了。這看上去虛無縹緲的修心小事兒,幾年下來,竟然讓他的境界突飛猛進、並且脫胎換骨。

你反觀這裡金光寺的僧人、和這裡的皇帝、官員,就不同了。這些僧人,只知道遇到問題要反省內修的原理,內修的具體操作,則一塌糊塗、一坨漿糊。祭賽國這裡皇帝老兒與公卿們呢,遇見天降血雨、法寶失竊,一來不下罪己詔,二來缺乏法治精神、刑訊逼供。你瞧瞧,就這種水平的政治組織,與賢明之道背道而馳,竟然還會「黃金台座列賢明。」面對這種檔次的國家,周圍的國家和部落還拜服不已「蠻夷拱服君恩遠,海岳朝元聖會盈。」這幫傢伙,簡直是,要多二,有多二。

其實,這裡祭賽國成為上邦,完全不是因為他們的政治水平和道德修養啦。而且,周圍國家部族的臣服,也跟祭賽國君臣的檔次鳥關係沒有。祭賽國所依仗來神氣的、和其他國家崇拜的,都是一個神奇的會放金光的寶貝:佛舍利。祭賽國被拜為上邦,乃是藉助佛寶的力量、佛寶給的面子。俗人信神,多是祭賽國這樣,為了表面的光澤,圖個神奇有面子。而且,這裡金光寺和寺里的和尚們,地位優越,吃香喝辣,也不是因為他們有道行,跟國王他們一樣,都是沾佛寶的光。

但是,沾了這麼久佛寶的光芒,被舍利的金光照耀了千百年的這個國家,竟然變一點點的高大上的跡象都沒有,就像惰性氣體一樣,穩定不發揮,死氣沉沉的白過了千百年。直到,直到佛寶被盜消失了,隨著佛寶的消失,沒了信仰和被人信仰,這裡君臣也精神崩潰,發瘋、濫刑、貪污、受賄,一下子就失控了。

玄奘掃塔前,非常虔誠:沐浴、更衣、虔心誠意先,並且要用新的掃帚。以前玄奘掃塔,可沒這麼莊重嚴肅過。現在是,他面對這裡的難題,面對的是要挽救一個寺廟全部和尚、甚至是一個國家的命運,能不嚴肅虔誠嗎?

這麼虔誠、肅穆,固然是很感人。可是,你這些花俏的舉動、和虔誠,有用嗎?

如果不知道世界的多層結構,自然就會認為沒用了。如果你意識到這個世界的多層結構是怎麼回事,就會震驚於,我們今天人所接觸感知的,相比古代人,萬不及一。而且,當你意識到許許多多日常慣見的,以為是我們這時空層面的,其實都不是的話,就不止是震驚了,鬧不好,會思想崩潰的。

日常,我們聽別人說話,不但要聽表面意思,隨著閱歷的增加,還會去琢磨裡面的味道。越是成熟有經驗的人,越是能辨別背後的意思。是這樣的吧?可是,您得知道,這字面的意思,和你努力去辨識琢磨的裡面的意思,就是在捕捉不同層面的意象,這些意象,就是您認為的、理解的「意思」、「內涵」。是的,一個人說話,同一句話,說的人不管有沒有意識,聽的人不管你是否能意識到,這句話,是立體的,是多層面的。也就是,你說的每一句話,都是一個立體存在的多時空的物體。

可是,由於您沒有多層時空的概念,不知道自己在面對多時空的事物。並且,也不知道,自己的心念意識,已經同時遊走在多個時空層面間。

日常,你觀察一個人,也一樣,不但看他表面的表情和舉止,還一樣的去感知和琢磨表情背後的表情,舉止里潛藏的意識。是這樣的吧?其實,這也一樣,你運用的是修道人觀象的手段。只是你,渾然不知。意象,是一層一層的,每一層,你看不見,但是那一層的事物,都會傳遞到你的感官這一層,也就是形成你觀察到的、讓你有感覺的「味道」。

除了你沒有真眼能看見,其實,很多很多你都感知得到。只是你,不明就裡。

孫悟空跟你的不同,主要就在於,他有能層層透視的真眼,他知道他能看到的每一層的道。
這種傳遞,是有規律的。就算沒人教你,隨著成長,你也會多多少少的具備一些觀察經驗,純粹的經驗積累。

我們,每天看到的一切,都是這種多層面事物同時投映在我們看得見摸得著的感官層面的投影合集。不同的尺度,就是不同的空間哩,數學的基礎數的概念,就迷失在這裡。公理化體系,對於集合的抽取,同樣是迷失在這裡。它們把不是同一個時空層面的事物,約定在同一個集合里。起點和終點,在不同的層面上。不在一個層面,這樣的話,它也就自然而然的,永遠也不能首尾相接、自洽圓滿了。羅素悖論,擊中的,就是這個要害。

玄奘的虔心、沐浴、執帚,是要把自己每一層面的真念,都對應起來,從下界到上界,形成一個強大的立體的自我之願望,抵達自己層次所不能到的境界,去觸動佛祖神靈、祈求佛祖給予預示和指點。一層一層的對應起來,日常人們所講的言行一致,也是一樣的大有深意呀。

數學是有用的。可是,數學是簡單的,而且也是粗暴和粗俗的,它依照人們直觀的感官的時空觀感,建立了自己的體系。說它簡單,乃是因為它把太多根本不是一個層面的現象,一概假設為同一個層面的。說它粗暴粗俗,就是它的演繹,把自己在一個層面上的運算規律,去解釋其它層面上的現象。

不同的結構,就是不同的空間。對了,豬馬牛羊、雞鴨貓狗、飛禽走獸、藻菌草木,不同物種都有自己的時空體系。你以為都跟你是一個空間的,其實不是。包括平日用的桌子凳子,結構就是時空。同樣的結構,在一個時間空間體系中。象,就是一種結構,象的形成出現,那自然對應著深層的事物在運作了。數學,只描述一些象的個別量化指標,不涉及深層時空,也就不涉及本質。

不同的尺度,空間尺度和時間尺度,各是一種尺度。恆心和毅力之所以重要,乃是,你的恆心跨越什麼生命,就超越什麼生命,進入更廣大恆久之層面,形成那一層面的肢體和身軀。孫悟空、二郎神法相天地的神通,表明人家的恆心毅力就有那麼巨大。

化學么,專門塑造結構,形成了一堆又一堆,跟我們這個世界體系完全不兼容的時空結構。不但不兼容,如塑料,這些結構,來自深層,其生命周期的時間漫長,超出我們這個體系所能自然消解的程度。

既然科學數學的首尾不相連,並且存在於不同的時空中,那經過它這個體系所營造出來的所有產出品,能量都是單向的流動。漏油型的體系,油耗子們的樂園。不僅漏油,而且這些產品,大多都是不兼容結構的。

按照這裡說的簡單原理,比照身邊的事物,重新審視一下,您就知道,世界的真實面目,有多新鮮了。說不定,會讓你,「三觀盡毀」。

 


第六十二回(6)問

結構就是時空。不兼容的結構出現了,跟周圍的本來兼容的結構,又會構成不可見的新的變異結構。所以,不要小瞧了異類結構的出現,會衍生出一大串各層面的、科學技術、人類思想和自然界都完全消解不了的後果。然後這些東西盤根錯節,會蔓延起來,再反映到我們這裡,演化成各種各樣稀奇古怪的現象、亂七八糟的想法、莫名其妙的社會風潮。這些現象想法風潮,又夾雜了各種層面滲透過來的不明事物,再跟那些異類結構迭代演化,最終對促成今天這種社會局面,貢獻不小。

如果人們一早就善於思辨、善於觀察這種異類現象,就不至於此了。就像孫悟空,事情還沒有開始,他就在趨勢前,預料到了可能的不良結果。

面對受冤屈的和尚們,三藏表示要出面做帶頭大哥。畢竟神靈已經明確點名要他出頭的嘛。既然要出頭申冤呢,就得上寶塔查明寶塔失光的原因;並且還有他自己見塔掃塔的志願清單。所以上塔就是必須的了。

這玄奘剛吃完飯,準備洗澡更衣,更鼓齊發的時候,忽然,就起了寒風。這寒風,怪怪的,忽東忽西忽南忽北,這洗澡的玄奘,發現屋子的四壁都會鑽來一陣寒風,原來這怪風,是來竄訪的。嗯,的確,沒錯,貌似就是那兩個妖怪,在這當兒乘著妖風過來的。

然後就這冷颼颼的風,除了孫悟空,所有人都以為是自然而然的。只有孫悟空一個,感到了異樣。三藏沐浴畢,穿了小袖偏衫,束了環絛,足下換一雙軟公鞋,手裡拿一把新笤帚,對眾僧道:「你等安寢,待我掃塔去來。」玄奘的確好心,不打擾別人,讓別人休息去。

孫悟空止住他說行者道:「塔上既被血雨所污,又況日久無光,恐生惡物;一則夜靜風寒,又沒個伴侶;自去恐有差池。老孫與你同上如何?」老孫的話很明確,這不是打擾不打擾的問題,這是安全不安全的問題。

孫悟空說的話很清楚,他根據兩個異象判斷了潛在的危險。一個異象就是被血雨污的佛塔,有可能招引壞東西。一個異象就是夜裡忽然竄來竄去的一股冷風,有可能表明壞東西在活動。這種狀況下,玄奘一人前往,實在是不明智、不吉利。

孫悟空所依據的這兩個現象,一個是靜的:被污的佛塔,一個是動的:忽然而起的怪異冷風。

但是,不管是靜的,還是動的,其實,都是在時間軸上呈現的。靜,也是相對於時間的靜。動,自然也是相對於時間的動。人們現在還沒有意識到,距離,也是相對於時間的距離。不是相對於速度的距離。

其實,說真的,孫悟空的這種靈機一動,這種靈動,日常的人們,都多少的具備一些的。就算是不靈光的人,也會有靈光的時候。只是,人們不是象孫悟空這麼訓練有素、沒有孫悟空這麼清晰深刻。一般的,人們只是莫名其妙的靈光一下。不管怎麼樣,人類都有對「象」的察覺能力,會不會用的區別、用得好不好的區別。只要是人類,就有這種天然能力,只是人們不知道,自己經常能感覺到的一些東西,其實並不是我們這時空層面的、或是其它時空層面映射過來的。

孫悟空如此靈動,是他變得善問的體現,他「問」的能力大漲。尤其是後面捉到妖怪,他不僅問詢清楚,不像以前一棒子打殺,他還留妖怪活口,帶自己到妖怪老巢去。問象、問人。

要知道,老孫以前懂得召喚神靈的咒語,可是他召喚來土地神之後,總是氣哼哼的、動不動就要「免打、免打」,讓咱家老孫打幾棍子出出氣。云云。結果呢,到得這兩年,他先後遇見了兩個又硬氣又威猛的土地神。第一個顖山的土地神,就是表面客氣,實際上很橫。而到了這個火焰山的土地神,乾脆,菩薩甚至安排這個土地神對孫悟空指手畫腳,啊,指手畫腳的,叫孫悟空你往那裡去,你往那裡跑,你必須得求鐵扇公主、你必須得求牛魔王,等等。並且,這個火焰山土地神,還非常威猛的,帶著陰兵陰將幫孫悟空打仗哩。這麼牛氣的土地神、許可權有這麼大,十分罕見。別說我們,孫悟空這輩子也就遇見這一位。

在火焰山這一大關,孫悟空接二連三的碰壁,原因就在於,他的溝通能力遇到了屏障,不會精確善意溝通的短項,空前暴露。嚴重的時候,那牛魔王跟他打著打著,就忽然撒丫子喝酒去了,這麼分裂,讓孫悟空受到不小的刺激,半天反應不過來。自然,也讓孫悟空空前的反思了,並且,進步了。從過了火焰山而後,孫悟空超越自我,擁有了這種觸感的靈動。

作為佛教修行處的寶塔,本來是莊嚴之所,現在被污,失光年久,本身的確就是異象,而且是不吉的異象。能遮蓋壓迫佛塔的,應有大惡氣,惡氣必生惡物,是會因為同性相吸的招徠惡物,起碼,這麼大的惡氣,會讓惡物樂於在此盤恆做窩。惡氣、惡物,是同類結構。同類的結構,就會共存於同一個同構的時空層面上,這個同構時空,產生我們所知道的共振效應。

連太極拳的要連聽勁,要學會「聽」對方的勁力和意圖。聽,就是問。這種問,以虛和空為根,凝神以靈動,正是孔老夫子所說的:慎獨。慎獨,用一個字表示,就是:敬。

真正的敬,就是這樣。其實,說是聽也好、問也好、慎獨也好、敬也好。不過是文字用來描述那種靈動而又生機盎然的、層層對應的狀態。文字總是有文字的局限,再深奧的文字,也會有文字障,你認真的靜靜的感觸那種狀態,等你慢慢有了感覺,就會豁然開朗。要對文字有敬意,又不能完全局限在文字里,文字是引領你的入門石階,走進去,更廣闊天地,還要依靠你自己。

從行為到舉止到思想到更深的信念,層層對應,就可以叫做逆流而上。


第六十二回(7)萬聖龍王一家竟然不是原住民?

三藏掃塔前,先跑大殿去拜佛去。玄奘就表示,說弟子我竭誠掃塔,往我佛顯示佛威的靈驗,快點點化自己到底什麼原因導致的佛塔被血雨所污。好解脫這裡和尚凡夫們的冤屈。三藏只是不知道,就算他不祈願,已經不早不晚的,讓元兇妖怪們送上門來等著被捉了。這是安排好的,由不得你不面對。

從三藏真心掃塔和祈願上,就知道三藏是動的虔誠之真念。相比孫悟空,從三藏的料事不足、考慮不周上,就知道三藏是初到這一層次,陌生得很,除了虔心尚不知靈活應對,還需要磨鍊出靈氣來。靈氣、靈動,就屬於是那種看不見的思維之筋脈。

說真的,估計等到了荊棘嶺,他就會自己意識到,自己以前得以揚名立萬、誇耀於大唐國的飽讀詩書,幾乎可以算作白讀了。讀了那麼久,除了記了很多很多,理解了一些皮毛,賺取些名聲之外,境界上,他沒有因此提高多少,連殿堂的門檻兒都沒沾。

此時刻,滿天星月光輝,譙樓上更鼓齊發。天地清明,時光輪轉,暮色里,「四壁寒風起,萬家燈火明。六街關戶牖,三市閉門庭。釣艇歸深樹,耕犁罷短繩。樵夫柯斧歇,學子誦書聲。」

四壁寒風起,可以看作是他的心室,已經有些通透了,不如以前那樣不開竅。萬家燈火明,這是他世界內在的光明點燃,內斂凝神,已成光明。六街關戶牖,三市閉門庭,表明是筋脈心神修復無漏,神藏於內。。釣艇歸深樹,耕犁罷短繩。樵夫柯斧歇,謀生計的事情都已放下。學子誦書聲,新生代學習聖賢之書,放棄以前的固有陳念,從新升起的正念,從新認識聖賢的教誨。

等到重新明白了聖賢們話內真意,開啟自己舊鎖的心門心塔,正視自己之下,才發現自己那看上去巍峨高峻的氣派的內心,裡面早已無人清理打掃,蔽索塵封。「崢嶸倚漢,突兀凌空。正喚做五色琉璃塔,千金舍利峰。梯轉如穿窟,門開似出籠。寶瓶影射天邊月,金鋒聲傳海上風。但見那虛檐拱斗,絕頂留雲。虛檐拱斗,作成巧石穿花鳳;絕頂留雲,造就浮屠繞霧龍。遠眺可觀千裡外,高登似在九霄中。層層門上琉璃燈,有塵無火;步步檐前白玉欄,積垢飛蟲。塔心裡,佛座上,香煙盡絕;窗欞外,神面前,蛛網牽蒙。爐中多鼠糞,盞內少油鎔。只因暗失中間寶,苦殺僧人命落空。三藏發心將塔掃,管教重見舊時容。」這塔、這寺僧,還真是跟玄奘同命。其實,那萬聖龍王和九頭妖怪他們,也一樣跟玄奘同命。萬聖龍王、公主、九頭妖怪,是玄奘假修亂信的那些強悍狡猾觀念之映照。金光寺的僧人們,是他以凡人信念修行的映照。

現在,他已經能分清真自我和假自我了,當他決心正視面對自己這些側面的時候,一切就開始水落石出了。孫悟空拿了妖怪,那倆妖怪就跟專門傳遞資訊的使者一樣,馬上很明智的、盡情的、無保留的說出來了原委。

這倆妖怪,黑魚精灞波兒奔、鯰魚怪奔波兒灞。別看檔次低能力小,說的話可是相當的清楚扼要。原來,他們的老大萬聖龍王和九頭駙馬,是三年前的七月初一才不知道從哪裡搬遷來到了這裡祭賽國東南百里之處的亂石山碧波潭。可是,這裡僧人們也說,這裡的血雨和失寶,也是發生在「三年之前,孟秋朔日,夜半子時」。孟秋朔日,也就是三年前的七月初一。看來,這龍王一家子、和九頭妖怪,他們一夥兒搬到碧波潭的當晚,就開始下手偷竊了。很明顯,他們搬到這裡,就是事先就看好了這祭賽國的佛寶,而且也打探好了這裡的碧波潭適合居住安家。

孫悟空聽了倆妖怪的工作彙報,嘿嘿冷笑。從孫悟空的話中,可以知曉,很可能,龍王這伙兒妖怪,是那牛魔王給折騰過來,那祭賽國有舍利子寶貝的信息,說不定也是牛魔王提供的。可是牛魔王自己不去偷舍利子,卻指使龍王一家子去下手,很可能是因為,牛魔王以此換取龍王他們的巨額錢財。包括大羅天凌霄殿前有王母娘娘的九葉靈芝草的信息,很可能也是牛魔王打探提供的,要不然下界的龍王龍女和九頭怪哪裡有機會知道最上界的事情嘛。牛魔王自己不偷舍利子,應該是舍利子對牛魔王毛用沒有。

牛魔王是個善於交易的信息販子,牛魔王通過結交各種神仙鬼怪,掌握大量信息,然後利用自己的獨特信息優勢,在下界妖魔中混吃混喝混面子、同時再販賣些錢財。至於透露給其它妖怪們這些信息,它們用來乾的是不是壞事,牛魔王才不管呢。也就是因為這樣,孫悟空聽了妖怪的供狀后,才相當不齒他的冷笑呢。販賣人類的信息給妖怪作惡,簡直就是楊致遠、錢伯斯一樣嘛。


第六十二回(8)三藏變了

金光寺滿門的和尚,叫天叫地,卻未怨天怨地。冤屈也好,酷刑也好,亡身殞命也好,都沒能改變他們對修行法門的信念,沒有如禪宗敗類般呵佛罵祖,對所有神靈都沒有抱怨不公的想法。最終,他們精神信念的恆定跨越了酷刑、死亡、和歲月。信念的尺度、恆定不變、日益延長,跨越了這時空層面的動搖摧毀因素,這經受了烈焰焚燒的尺度,以自己的不變自我構建,尺度構成了和尚他們自己的新的一層身軀。

從最低層面開始,衣著、行為舉止、言語、一思一念、信仰,每一層都符合道,每一層都彼此對應,只有對應了,並且通過了試煉,才能往更高層面上延伸和生長,形成更多層面的自我的身軀。實際上,只要對應了,自然就會衍生,順著天地之筋脈,自然的生長。

因為我們日常所見的很多很多很多,都不屬於我們這個時空層面。他們,或它們,都是自身多層面中某一個層面映射到我們這個肉眼能見、肉身能感覺到的夾縫層面上來的「投影」。可是因為這些投影,會隨著他們主體的運作運轉,連動的運轉,而這些連動的運轉,是我們每日所見天地萬物的運轉,好像是錯綜紛紜、毫無頭緒。而實際上,都有各自清晰的軌跡。這些,就是我們認為的現象,自然現象。

就包括我們自己,都不是只存在於一個層面上。可是我們,渾然不知。所以我們發展出來了的這個單一層面的世界觀。我們直觀上所認定的這個四維時空,是我們的感官所構建的,存在於我們的想象中,實際上並沒有這個維度。

假如,我說的這個事兒是真的,那麼,這個世界就太有趣了,驚人的繁雜和驚人的有序並存。並且,如是真的,其實您只要打破現在的單一層面對直覺觀念,很多事情,都會重新浮現在你的眼前。為什麼不丟掉這個直覺就不行呢,因為共振的原理。古人云:方以類聚,物以群分。從物質結構的角度上說,是一種共振。共振是因為結構相同。結構相同怎麼就引起共振了?同樣的結構能構成同一個時空層面,即相同結構的事物,構成一個同構的時空。

唐三藏出現在金光寺眾僧面前的時候,起初他只是同情,等到他們師徒跟隨寺僧們跑到寺廟中,目睹寺廟的破壁,出於物傷其類的同情,「止不住眼中出淚」,也不過是善良的軟弱的淚水。只是後面一大群和尚圍上來堵住方丈門磕頭的時候,是通過和尚口裡傳達的夢境,才讓三藏豁然明白,哦,原來是神仙們安排我擔綱這一出來唱主角的,啊!原來修行的事情,竟然是我自己說了算。竟然是,我說了就能算。你瞧瞧,這神仙們通過和尚所傳達的可是太清楚了:「說有個東土大唐來的聖僧,救得我等性命,庶此冤苦可伸。」

修了大半輩子了,這一刻才忽然明白這個至關重要的事情,回首往日,似乎一下就洞悉了昨日的種種,包括能走過來的優點,和那些不直覺的錯誤。那種內心中豁然天開的感覺,讓三藏心裡這個痛快,一下子就大喜過望,喜上眉梢,同時,他深深的吸了一口氣,對僧人們問道:「你這裡是何地方?有何冤屈?來,兄弟為你們做主!」

修了大半輩子,這一刻,冷不丁別人一個話頭,恰如其分的契入,打破了他一個屏障。對修行,他終於有了揚眉吐氣的自豪感。啊,我的修行我做主。

其實,是玄奘他一步一步刻苦的堅持和磨礪,日積月累日久年深的積累到了這一步。在火焰山關難之前,他已經做得很好了,已經給孫悟空豬八戒撐腰,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只不過那時候,他是渾然不覺。可是前一關走得紮實坦然,給這裡被點破,提供了關鍵的基礎。那就是:你值得。

然後就有了玄奘主動掃塔祈求啟示,有了帶著兩個魚精覲見國王時候的坦然篤定,幾句話就讓那國王心中升起喜悅,讓那國王言聽計從、並且欣喜不已。也就是說,唐僧的態度決定了局面,他的態度包括,自我認知態度,對徒弟們信任的態度,和對別人的擔當態度。

態度怎麼就這麼重要呢……

當然了,說是態度,實際上裡面包含的內容很多,不是我們日常的看法態度那種單薄。是玄奘他從開始到現在、從最表層到最深層,每一個關鍵時刻、每一個層面,都符合天地正道、修行的要求,並且在磨難的考驗下、堅固非常、結構恆定穩定、內聚力強悍。

當他的意志清晰單純的時候,他的這種看得見的坦然和看不見的堅固,這種內在的結構,就在他意志的驅使下運作,形成一個強悍的時空場。他的時空場籠罩下的人和物質,也都會在這種時空場的場強的拉力下,不由自主的跟著被帶動、被改變。就是嘛,他的這個層層對應的結構和時空場,甚至可以觸動上界的神仙們,驅動下界的人們自然不在話下。

你看這昏聵的國王,在三藏光輝的籠罩之下,腦袋也清醒了,態度也配合了,並且,甚至,也不怕面目可憎的兩個魚精妖怪了,還敢開口喝問那兩個妖怪:「你是何方賊怪,那處妖精,幾年侵吾國土,何年盜我寶貝,一盤共有多少賊徒,都喚做甚麼名字,從實一一供來!」並且,那國王發自內心的對三藏師徒感到親近,為了表達這種莫名的親近,這個傢伙,只知道吃喝,就拉住他們師徒吃啊喝啊、然後又是吃啊喝啊。

人類的身體,是一個精妙絕倫的高精尖儀器。由於他的多層結構,讓他具備了能牽動許多時空層面的功能。還有就是人類的身體,通過思想和身體的接觸,裡面可以構造出來無窮無盡的跟外界同構的事物來,這些事物,我們認為是念頭、是感觸、是想法、是閱歷、是經驗、是記憶。

 


第六十二回(9)跟你想的都是反的

國王審訊那兩個黑不溜秋的妖怪,面對這個軟弱常人國王的時候,這兩個妖怪表現得像個人類一樣,不但跪下來說話,還凈說大實話,又把事情原委說了一遍,提供更多細節,並且,很嚴重的是,這倆傢伙,說完話兒之後,第一件事情,就是趕緊把自己的從犯關係表達清楚,直指自己的領導萬聖龍王才是你們感興趣的大賊呢。哎喲,這倆傢伙,要是放在現在中國,那還不是叛黨賣國賊了。啊,這要是放在朝鮮戰場上,那等它們回去之後,肯定就是川流不息的批鬥、毆打、關牛棚。啊,叛徒、內奸、賣國賊、美帝孫悟空的走狗,大唐國的洋奴。

這倆妖精,簡直就是當代美軍士兵的翻版,被捉后第一件事情就是盡情的自我出賣。而且,那九頭蟲和萬聖老龍王,在後面對待這倆被放回去的魚精,居然也跟美軍作風一樣,一點都沒有追究這倆魚精的叛黨賣國。

可是,您發現沒有。一路西來,這些妖怪們雖然偷竊作惡、害命傷生。不論是大妖怪、小妖怪,除了根據你的慾望執著變化外,但是它們共同的一個特點,就是,跟小朋友們一樣:不愛撒謊。偶爾有當面騙的,它們說的話,也是話裡有話,跟你心中的慾念一致,很難說它們是在無中生有的生騙。

你瞧,妖怪們都知道,撒謊是弱智的表現。撒謊、表裡不一、口是心非,如果不是外力強迫下的被動之舉,的確,都屬於是主動的自我傷害。被強迫那也是會傷害到自我。
欺騙、撒謊、表裡不一、口是心非,這種背離各層面對應的舉動,都是在摧毀自己的內在層面,自斷筋脈。不管是割裂摧毀哪一層,都是真真正正的在練「七傷拳」——先傷己、再傷人,這種看似聰明厲害的騙人功夫,不得不說,乃是「葵花寶典」、「向日葵寶典」(估計金庸真正想給這種武功命名的是「紅太陽寶典」)——先斷了自己命根,才能獲得功力大漲。

而且這些不良行為對應的層面,幾乎都是緊鄰我們這些個表層時空的層面。人類也好,什麼生靈也好,一旦這些層面的筋脈毀掉,便不能感受上界的能量和運作了。如果沒有完全摧毀,還留有一些殘肢,雖然對上界層面還保留點溝通感知,可是只是零零星星了。

不屬於撒謊欺騙,而在某些層面灌注進去很多錯誤的信念、想法、印象的話,起到的作用,仍然是毀掉那層面的筋脈、肢體、剪斷與上界層面的諸多關聯。

因為上述兩種狀況,都是在自己的身軀內,引進異構的、破壞性的事物,就跟這表層層面的吃垃圾、糞便、毒藥是一回事。這些異構的東西,不但會毀壞人們其他層面的身體,它們還會有能力在人們的體內構築更多的跟它同構的東西。咳咳,其實,其實,它們沒有主動構築的能量啦。是被它們盤踞的人們,給它們關注能量、用自己的血脈給它們提供構建的原材料。

妖怪們這方面明白著呢。人家輕易是不肯說謊話的,可以明搶、可以暗偷、可以有一說一、可以實話實說、可以顧左右而言他,就是輕易不會去耍七傷拳。

對比下這祭賽國的國王先生,他就屬於滿腦袋錯誤信念、層層的驢唇對馬嘴。你看他,讀的書籍是先秦聖賢的著作,住宿的宮殿是漢代的建制,可是奉行的卻是明代的錦衣衛集權制度,然後失了國寶完全沒能力搞偵探。其他國家估計早就知道這廝是個糊塗昏君、手下一幫菜鳥蠢材,也就是看在佛寶的面子上,做四海拱伏狀。當佛寶失竊、找都沒地方找的消息傳來,周圍國家估計個個都背後偷偷的樂,然後再也不給祭賽國面子來朝拜進貢了。

可是跟這國王一樣不知道層層對應的是,那萬聖龍王、九頭怪蟲、和萬聖公主。

(第六十二回完)

 

文本:https://xymz-mp3.net/hb-frame.html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6-3 16:45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