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解《莊子》二齊物論13齊端說2019-11-27-19-點場
視頻講座: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DaT4klQ9jM&list=PLIIlVXhpt_DzPLLmH4TA3aNZ22ZKXyjnU&index=37&t=1044s
相關文案:
主話題:齊端說
解析:《莊子》二、齊物論之——
(十三)、齊端說——嚙缺曰:「子不知利(鋒利,銳利;順利,便利;利益;利潤或利息;使有利;姓)害(禍害,壞處;有害者;使受損害;殺害;發生疾病;發生不安之情緒;妨礙;同「曷」:怎麼,何時),則至人固(結實,牢固;堅硬;堅決地,堅定地;使堅固;鄙陋;同「痼」;本來,原來;固然)不知利害乎?」王倪曰:「至人神矣!大澤(聚水之地方;濕;金屬、珠玉等之光;恩惠)焚而不能熱,河漢(漢江;銀河;男子)冱(水因寒冷而凍結)而不能寒,疾雷破山,飄風振海而不能驚。若然者,乘雲氣,騎日月,而游乎四海之外。死生無變於已,而況利害之端(東西之頭;事情之開頭;原因,起因;方面,項目;端正;平舉著拿;除掉,剿除)乎!」
瞿(同「㘗」:形容吹哨子之聲音或蟋蟀叫之聲音)鵲(喜鵲,叫聲嘈雜,傳說能報喜)子問乎長梧(梧桐)子曰:「吾聞諸夫子:『聖人不從事於務(從事,致力;事情;舊時收稅之關卡;務必),不就利,不違(不遵照,不依從;離別)害,不喜求,不緣道;無謂有謂,有謂無謂,而游乎塵垢之外。』夫子以為孟(指農曆一季之第一個月;在兄弟姐妹排行之次序里代表最大者;姓)浪(波浪;像波浪起伏之東西;沒有約束,放縱;逛;姓)之言,而我以為妙道之行也。吾子以為奚若?」
即老掉牙王者說:「你如果不去管理那些為圖私利而禍害他人者,那麼依此原則豈不導致下面人長期養成不易克服之習慣及經久難治之毛病嗎?管不了自己者能不利己損人嗎?」王位繼承人說:「能改他人毛病者那便是極高最大之神品了!常人不可能做到把湖水燒熱,也做不到讓江水結冰,雷電雖猛烈卻不能劈開山,風暴飛揚也不能搖動海,因此不必大驚小怪。如果世上真有神仙,其一定會乘坐雲彩,駕馭太陽和月亮,遊離於時空之外,那麼客觀法理其公序及規律性便會處於不固定而經常隨意移動與改變而這不是事實。對於生老病死,誰也不能將其改變,這已經是不爭之事實,更何況是客觀法理之因果關係當中由人之私心所導致災禍,而誰能除掉其惡果?想想應該怎樣把握好善因於思想觀念才符合公禮其客觀法理不是嗎?!」
亂講話先生問栽培人先生說:「我們慕名諸位專家學者之說辭:『如果居於長上之高位者對其幼下施以馴化和調教而使忠孝悌貞節烈於務必順從及侍奉主子,那麼作為覺悟者不會去聽從;也不會去遷就主子私心利益;對於客觀法理之因果關係,覺悟者不掩飾自身毛病、不脫罪塞責而認賬於惡果;不去適宜那些跟風和從眾及迷信於赦罪祈福;不順緣盲從於臣子之道、小人之道、奴才之道其忠孝悌貞節烈。其所謂自省自律之說法叫做自作主,所謂上行下效之說法叫做禁止馴化和調教;於是乎人品自由從容而區別且高級於獸品和畜品之外。』專家學者在講這些話時也是將其作為理想、空談、說大話而圖一時痛快,但是我卻將其視為新奇美好之道理去推行。仁兄您怎麼看?」
覺悟者乃消除禍端于思想。
——(完)